《河南古代水井及提水机械与技术的发展史》、《河南冶金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南越王墓出土金属器制造技术试析》、《从南阳宛城遗址出土汉代犁铧模和铸范看犁铧的铸造工艺过程》、《古代西平冶铁遗址再探讨》……《李京华考古文集(精)》选编了李京华先生27篇研究文章。
图书 | 李京华考古文集(精)/河南文物考古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河南古代水井及提水机械与技术的发展史》、《河南冶金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南越王墓出土金属器制造技术试析》、《从南阳宛城遗址出土汉代犁铧模和铸范看犁铧的铸造工艺过程》、《古代西平冶铁遗址再探讨》……《李京华考古文集(精)》选编了李京华先生27篇研究文章。 内容推荐 《李京华考古文集(精)》选编了李京华先生27篇研究文章,内容以冶金考古为主,涉及铸铜技术、冶铁遗址、铁器铭文和铁官官职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对铁器造型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李京华考古文集(精)》适合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简介 读《洞悉一切的“第三只眼”》联想到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M45墓主人身份问题 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重地在灵宝铸鼎塬黄帝庙 简论《封禅书》与“铸鼎塬”——兼谈黄帝铸三鼎、祖庙、都 登封王城岗夏文化城址出土的部分石质生产工具试析 《偃师二里头》有关夏代铸铜遗物与铸铜技术的探讨——兼谈报告存在的几点问题 揭开晋国青铜器铸造技术之谜——根据侯马出土的模和范研究青铜编钟铸造造型技术 中国第二座汉代特大炼铁竖炉的复原与研究 汉代经济支柱产业——宏伟的冶铁业 风风雨雨四十年——《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一文的回顾 河南古代水井及提水机械与技术的发展史 河南冶金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南越王墓出土金属器制造技术试析 从南阳宛城遗址出土汉代犁铧模和铸范看犁铧的铸造工艺过程 古代西平冶铁遗址再探讨 河南古代铁农具 从战国铜器铸范铭文探讨韩国冶铸业管理机构及职官 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 中国秦汉冶铁技术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试谈日本九州早期铁器来源问题 试论钧、汝色釉起源于古代金属彩色渣 关于冶金考古在考古学中的地位问题 先秦编钟铣长与音律体系的对比研究 河南战国时代冶铁遗址调查与研究 汉代大铁官职官管理体系的再研究 铁器铭文与纹饰的时代特点 铁器造型的时代特征 冶铁遗址调查的基本常识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京华考古文集(精)/河南文物考古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京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3300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10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41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7 |
宽 | 193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