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鲍鹏山教授及其学生王骁引领我们用诗的精神超越世俗的浮躁和喧嚣,到达隐没在欲望和功利迷雾中的彼岸。
这本《美丽诗经》,力求避开繁琐的所谓“历史真实”,而尽力去追求“心理真实”;不纠缠诗的作者、诗的时代、诗意所指的具体对象或作者的原始意图等问题,只对其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感兴趣。
图书 | 美丽诗经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鲍鹏山教授及其学生王骁引领我们用诗的精神超越世俗的浮躁和喧嚣,到达隐没在欲望和功利迷雾中的彼岸。 这本《美丽诗经》,力求避开繁琐的所谓“历史真实”,而尽力去追求“心理真实”;不纠缠诗的作者、诗的时代、诗意所指的具体对象或作者的原始意图等问题,只对其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感兴趣。 内容推荐 鲍鹏山先生这本《美丽诗经》,力求避开繁琐的所谓“历史真实”,而尽力去追求“心理真实”;不纠缠诗的作者、诗的时代、诗意所指的具体对象或作者的原始意图等问题,只对其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感兴趣。就心理真实而言,《美丽诗经》所体现出来的众多价值观念,是我们民族曾经拥有,并在后来得到发展壮大的,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诗经》中关于人情物理的众多诗意描写,也已成为相应的价值观念的经典表达。这些经典表达由于深入我们的记忆,并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引用与遵照,它便成为我们观察世界、思考人生、应对种种实际问题的价值起点。它仍是活的,且还在指引我们,这就是“经典”的真正意义。 目录 代序:《诗经》的问题和我们的问题 第一章 《诗经》:圣贤的经典 何为《诗》 《诗》从何来 《诗》之体:风、雅、颂 《诗》之用:赋、比、兴 第二章 《诗经》:大众的心情 父母 妻子 兄弟 朋友 婚典 祖母 小公务员之生 说谗言 从大臣到忠臣 完美的女人与永恒的悲剧 劳碌人生 约会 酒经 骂经 女友 美人如玉 伤逝 第三章 《诗经》:永远的感动 人生之大关节 流光容易把人抛 幸福之币的另一面 美与生育 爱情的令人费解处 “仪表”就是义之表 一首诗的两种读法 不可告人的快乐 生活是折腾我们的东西 男人是女人的“问题” 同情心的分寸 报恩以情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一边是爱,一边是恨 坏男人是一粒老鼠屎 突然降临的幸福 大女子小男人 有心栽花花不发 泼辣的用处 邻家小妹我爱你 钟情 突然苏醒的爱情 拒绝怀想 屋檐下突然有了一个可人儿 了解人心方能了解艺术 体制的因果 关掉电脑回家 寻欢作乐是人生的大事业 美与善的结合 在水一方 关心到死后 野蛮而强悍的精神 肉体与精神的分居 享受一般生活 “泡”出来的感情 天堂的三个元素 “喝酒”与“喝彩”的关系 同情心证明人性 不同的老法 老于世故者的肺腑之言 瞬间可爱 夜未央 后记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丽诗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鲍鹏山//王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201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