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声戏(注释本)/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小说集成
内容
编辑推荐

《无声戏》另名《连城壁》。全书十二回,经古小说研究专家张卫军和宋福聚点校整理,是目前较好的版本。《无声戏》的作者李渔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也是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他的小说与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尤以故事新奇见长。李渔设计小说情节时追求的就是场景的热闹轻松、言行的诙谐滑稽。其“一夫不笑是吾忧”的宣言兼指戏曲和小说。

内容推荐

李渔,是清初著名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也是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号笠翁,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少时聪颖过人,游历四方,后居金陵,有家庭戏班,晚年于杭州终老。本书《无声戏》就是由他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本书是《无声戏》的注释本,由张卫军和宋福聚点注。

目录

第一回 丑郎君怕娇偏得艳

第二回 美男子避惑反生疑

第三回 改八字苦尽甘来

第四回 失千金福因祸至

第五回 女陈平计生七出

第六回 男孟母教合三迁

第七回 人宿妓穷鬼诉嫖冤

第八回 鬼输钱活人还赌债

第九回 变女为儿菩萨巧

第十回 移妻换妾鬼神奇

第十一回 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

第十二回 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

附编

一 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藐姑曲终死节

二 乞儿行好事 皇帝做媒人

三 妒妻守有夫之寡 懦夫还不死之魂

四 寡女王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

五 贞女守贞来异谤 朋侪相谑致奇冤

六 说鬼话计赚生人 显神通智恢业

试读章节

诗云:

天公局法乱如麻,十对夫妻九配差。

常使娇莺栖老树,惯教顽石伴奇花。

合欢床上眠仇侣,交颈帏中带软枷。

只有鸳鸯无错配,不须梦里抱琵琶。

这首诗,单说世上姻缘一事,错配者多,使人不能无恨。这种恨,与别的心事不同,别的心事,可以说得出,医得好,唯有这桩心事,叫做哑子愁,终身病,是说不出,医不好的。若是美男子娶了丑妇人,还好到朋友面前去诉诉苦,姊妹人家去遣遣兴,纵然改正不得,也还有个娶妾讨婢的后门。只有美妻嫁了丑夫,才女配了俗子,只有两扇死门,并无半条生路,这才叫做真苦。古来“红颜薄命”四个字,已说尽了,只是这四个字,也要解得明白,不是因他有了红颜,然后才薄命,只为他应该薄命,所以才罚做红颜。但凡生出个红颜妇人来,就是薄命之坯子,那里还有好丈夫到他家,好福分到他享?

当初有个病人,死去三日又活转来,说曾在狱中看见阎王升殿,鬼判带许多恶人听他审录。他逐个酌其罪之轻重,都罚他变猪变狗、变牛变马去了。只有一个极恶之人,没有甚么变得,阎王想了一会,点点头道:“罚你做一个绝标致的妇人,嫁一个极丑陋的男子,夫妻都活百岁,将你禁锢终身,才准折得你的罪业。”那恶人只道罪重罚轻,欢欢喜喜的去了。判官问道:“他的罪案如山,就变做猪狗牛马,还不足以尽其辜,为何反得这般美报?”阎王道:“你那里晓得,猪狗牛马虽是个畜生,倒落得无知无识,受别人豢养终身,不多几年,便可超生转世,就是临死受刑,也不过是一刀之苦;那妇人有了绝标致的颜色,一定乖巧聪明,心高志大,要想嫁潘安、宋玉一般的男子。及至配了个愚丑丈夫,自然心志不遂,终日忧煎涕泣,度日如年,不消人去磨他,他自己会磨自己了。若是丈夫先死,他还好去改嫁,不叫做禁锢终身;就使他自己短命,也不过象猪狗牛马,拼受一刀一索之苦,依旧可以超生转世,也不叫做禁锢终身;我如今叫他偕老百年,一世受别人几世的磨难,这才是惩奸治恶的极刑,你们那里晓得?”看官,照阎王这等说来,红颜果是薄命的根由,薄命定是红颜的结果。那哑子愁,自然是消不去;终身病,自然是医不好的了。

我如今又有个消哑子愁、医终身病的法子,传与世上佳人,大家都要紧记。这个法子不用别的东西,就用“红颜薄命”这一句话做个四字金丹。但凡妇人家,生到十二三岁的时节,自己把镜子照一照,若还眼大眉粗,发黄肌黑,这就是第一种恭喜之兆了,将来决有十全的丈夫,不消去占卜;若有二三分姿色,还有七八分的丈夫可求;若有五六分的姿色,就只好三四分的丈夫了;万一姿色到了七分、八分、九分、十分,又有些聪明才技,就要晓得是个薄命之坯,只管打点去嫁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时时刻刻以此为念,看见才貌俱全的男子,晓得不是自己的对头,眼睛不消偷觑,心上不消妄想,预先这等磨炼起来,及至嫁到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只当逢其故主,自然贴意安心,那阎罗王的极刑自然受不着了。若还侥幸嫁着第二三等、第四五等的愚丑丈夫,就是出于望外,不但不怨恨,还要欢喜起来了。人人都用这个法子,自然心安意遂,宜室宜家。哑子愁也不生,终身病也不害,没有死路,只有生门。

这“红颜薄命”的一句话,岂不是四字金丹?做这回小说的人,就是妇人科的国手了。奉劝世间不曾出阁的闺秀,服药于未病之先,已归金屋的阿娇,收功于瞑眩之后,莫待病人膏肓,才悔逢医不早。我如今再把一桩实事,演做正文,不象以前的话,出于阎王之口,人于判官之耳,死去的病人还魂说鬼,没有见证的。

明朝嘉靖年间,湖广荆州府有个财主,姓阙字里侯。祖上原以忠厚起家,后来一代富似一代,到他父亲手里,就算荆州第一个富翁。只是一件,但出有贝之“财”,不出无贝之“才”,莫说举人进士挣扎不来,就是一顶秀才头巾,也象平天冠一般,承受不起。里侯自六岁上学,读到十七八岁,刚刚只会记账,连拜帖也要央人替写。内才不济也罢了,那个相貌,一发丑得可怜。凡世上人的恶状,都合来聚在他一身,半件也不教遗漏。好事的就替他取个别号,叫做“阙不全”。为甚么取这三个字?只因他五官四肢,都带些毛病,件件都阙,件件都不全阙,所以叫做“阙不全”。那几件毛病?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面不叫做全疤,但多紫印;手不叫做全秃,指甲寥寥;足不叫做全跷,脚跟点点;鼻不全赤,依稀略见酒糟痕;发不全黄,朦胧稍有沉香色;口不全吃,急中言常带双声;背不全驼,颈后肉但高一寸;还有一张歪不全之口,忽动忽静,暗中似有人提;更余两道出不全之眉,或断或连,眼上如经樵采。

古语道得好:“福在丑人边。”他这等一个相貌,享这样的家私,也够得紧了。谁想他的妻子,又是个绝代佳人。父亲在日,聘过邹长史之女,此女系长史婢妾所生,结亲之时才四五岁,长史只道一个通房之女许了鼎富之家,做个财主婆也罢了,何必定要想诰命夫人?所以一说便许,不问女婿何如。谁想长大来,竟替爷娘争气不过,他的姿貌虽则风度嫣然,有仙子临凡之致,也还不叫做倾国倾城;独有那种聪明,可称绝世。垂髫的时节,与兄弟同学读书,别人读一行,他读得四五行,先生讲一句,他悟到十来句。等到将次及笄,不便从师的时节,他已青出于蓝,也用先生不着了。写得一笔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只因长史平日以书画擅长,他立在旁边看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竞与父亲无异,就做了父亲的捉刀人,时常替他代笔。后来长史游宦四方,将他带在任所。及至任满还乡,阙里侯又在丧中,不好婚娶。等到三年服阕,男女都已二十外了。长史当日许亲之时,不料女儿聪明至此,也不料女婿愚丑至此。直到这个时候,方才晓得错配了姻缘,却已受聘在先,悔之不及。邹小姐也只道财主人家儿子,生来定有些福相,决不至于鳅头鼠脑,那“阙不全”的名号,家中个个晓得,单瞒得他一人。

里侯服满之后,央人来催亲,长史不好回得,只得凭他迎娶过门。成亲之夜,拜堂礼毕,齐人洞房。里侯是二十多岁的新郎,见了这样妻子,那里用得着款款温柔,连合卺杯也等不得吃,竟要扯他上床。只是自己晓得容貌不济,妻子看见定要做作起来,就趁他不曾抬头,一口气先把灯吹灭了,然后走近身去,替他解带宽衣。邹小姐是赋过标梅的女子,也肯脱套,不消得新郎死拖硬扯,顺手带带也就上床。虽然是将开之蕊,不怕蜂钻,究竟是未放之花,难禁蝶采。摧残之际,定有一番狼藉,女人家这种磨难,与小孩子出痘一般,少不得有一次的,这也不消细说。只是云收雨散之后,觉得床上有一阵气息甚是难闻。邹小姐不住把鼻子乱嗅,疑他床上有臭虫,那里晓得里侯身上又有三种异香,不消烧沉檀,点安息,自然会从皮里透出来的。那三种?

口气、体气、辟气。

邹小姐闻见的是第二种,俗语叫做狐腥气。那口里的因他自己藏拙,不敢亲嘴,所以不曾闻见。脚上的因做一头睡了,相去有风马牛之隔,所以也不曾闻见。邹小姐把被里闻一闻,又把被外闻一闻,觉得被外还略好些,就晓得是他身上的原故了,心上早有三分不快。只见过了一会,新郎说起话来,那口中的秽气对着鼻子直喷,竞象吃了生葱大蒜的一般。邹小姐的鼻子是放在香炉上过世的,那里当得这个熏法?一霎时心翻意倒起来,欲待起来呕唾,又怕新郎知道嫌他,不是做新人的厚道,只得拼命忍住,忍得他睡着了,流水爬到脚头去睡。谁想他的尊足与尊口也差不多,躲了死尸,撞着臭鲞,弄得个进退无门。坐在床上思量道:“我这等一个精洁之人,嫁着这等一个污秽之物,分明是苏合遇了蜣螂,这一世怎么腌躜得过?我昨日拜堂的时节,只因怕羞不敢抬头,不曾看见他的面貌,若是面貌可观,就是身上有些气息,我拼得用些水磨工夫,把他刮洗出来,再做几个香囊与他佩戴,或者也还掩饰得过。万一面貌再不济,我这一生一世怎么了?”思量到此,巴不得早些天明,好看他的面孔。谁想天也替他藏拙,黑魃魃的再不肯亮。

等得精神倦怠,不觉睡去,忽然醒来,却已日上三竿,照得房中雪亮。里侯正睡到好处,谁想有人在帐里相他的睡容,邹小姐把他脸上一看,吓得大汗直流,还疑心不曾醒来,在梦中见鬼,睁开眼睛把各处一相,才晓得是真,就放声大哭起来。里侯在梦中惊醒,只说他思想爷娘,就坐起身来,把一只粗而且黑的手臂搭着他腻而且白的香肩,劝他耐烦些,不要哭罢。谁想越劝得慌,他越哭得狠,直等里侯穿了衣服,走出房去,冤家离了眼前,方才歇息一会。等得走进房来,依旧从头哭起。从此以后,虽则同床共枕,犹如带锁披枷,憎嫌丈夫的意思,虽不好明说出来,却处处示之以意。

P1-5

序言

“整理国故”,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项重要而宏大的科目。就整理中国古典小说而言,一个世纪以来,无数先贤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而扎实的耕耘;很多出版社在把先人的文学遗产化为有实际价值的可供普及、流传的现代出版物方面,陆陆续续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许多有营养、有价值的精神食粮。在传统文化的弘扬逐步深入民间的今天,出版界在这方面的动向,更有理由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中国古典小说之海蔚为壮观,把浩如烟海的作品进行有规划、成系统、成规模的开掘、整理,是颇有可为的一项大工程。

提到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集,人们会想到“三言二拍”,或许还能多说出几个来(如《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三刻拍案惊奇》等)。确实,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小说集,在最著名的“三言二拍”之外,有介绍、传承价值的,还有几十部,它们同样是古人精神与智慧的表徵,同样是我们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只是它们被掩盖在了“三言二拍”的光芒之下,没有被充分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而已。古代通俗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撇开与一般读者颇有距离的科研、学术方面的价值、意义,仅就阅读层面而言,把视野从反映明代社会世情的“三言二拍”延展开去,比如看一看有“清代拍案惊奇”之称的《跻春台》,看一看清代鬼才李渔的《十二楼》、《无声戏》等,应该是件乐事,更不用说那几十部人们还比较陌生的作品集了。为数甚多的古代通俗短篇小说集,在更宽广的时空背景上更加细致、细腻地展现出更为丰富、立体的社会生活图景,尤其是在表现世俗意趣、市井生活的气息和质感方面,多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尽管每个集子未必都有“三言二拍”那样的规模和名声。

诚然,这些作品有些已经被整理、出版过,但至今没有看到系列化程度高且颇具规模的“集成”型产品,也确是一个明白无误的现实。既然存在这样一个空白,我们愿意尽我们的努力做一番细致的工作,哪怕注定要付出一番辛苦。

华夏出版社的这套“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小说集成”(注释本),先期推出第一辑(八册十四种),计有:《无声戏》、《国色天香》、《欢喜冤家》、《八段锦》、《十二楼》、《云仙笑》、《五色石》、《八洞天》、《清平山堂话本》、《风流悟》、《京本通俗小说》、《贪欣误》、《西湖佳话》和《三刻拍案惊奇》。这只是众多古代通俗短篇小说集中的一小部分,有些名声赫赫,也有的鲜为人知,但它们都是佳作上品。我们的遴选注重品质,不会把末流读物拿出来呈现给世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明清时代的作品,其思想意识难免有一些与今天的社会观念存在出入,比如对迷信的认知与说教、热衷谈议因果报应等等。我们无法苛求古人,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一份劝人向善的拳拳之心;加之随着科学思想的深入人心,对于几百年前的“生活流”,我们有足够的鉴别力和免疫力,应该以豁达的、尊重事实的态度,给予客观的对待。

我们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选定上佳版本进行标点、分段和注释,帮助读者排除阅读障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在“N大名著”等长篇小说和“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集之外,了解到一个更广袤的世界,那里的人间烟火和鸟语花香,可能与他们意识中的生活更接近、更亲切一些,使融汇在古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在今天得以更充分的弘扬与传承。

白春平

2011年春于重远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声戏(注释本)/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小说集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李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7247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1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