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中山/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世界名人画传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文景主编的《孙中山》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孙中山的精彩一生,选有多幅历史照片,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文中出现了各类文化知识、科学常识、典故趣闻等都随文注出,为阅读拓展了无限的空间。

内容推荐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名文,号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于是后来便以“中山”为名。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后来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屡经失败,愈挫愈奋。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被迫辞职。后创建国民党,组织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1925年3月12日,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是“世界名人画传丛书”之一,由文景主编。

《孙中山》选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人孙中山,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他的精彩一生,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孙中山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略、恒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展示给你。

目录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第二章 学习西方文化

第三章 萌生救国大志

第四章 早期革命活动

第五章 艰难的民主革命征途

第六章 推翻帝制,创建共和

第七章 捍卫革命果实

第八章 艰难的革命时期

第九章 实现国共合作

第十章 为国家统一呕心沥血

试读章节

一、伟人诞生

在珠江三角洲南部有个香山县,县东南有一个翠亨村。村里住着一户姓孙的人家,男的叫孙达成,妻子杨氏。他们有三个孩子,长子名叫孙眉,字德彰;次子名叫孙典,字德祜,5岁时就死了;女儿名叫孙妙茜。

1866年11月12日,他们家又添了一个男孩,取名孙文,字德明。孙文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孙中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中华民国的国父。

据说,杨氏怀着他的时候,有一天她正坐在椅子上做针线活儿,突然感到有些倦怠,神思恍惚间,看到一个男人披头散发地来到她的跟前。杨氏仔细一瞧,竟然是村头庙里的北帝菩萨。杨氏正在惊愕之间,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后往墙上一看,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年画,画上有位骑着大象的菩萨正在冲她微笑。杨氏惊恐万状,急忙跑到村头的北帝庙里,跪在北帝神像前,祈求神灵的保佑。杨氏生下孙中山后,想起梦里的情景,就给他取了个乳名叫“帝象”。

后来,他们家又添了个女孩,一家六口,省吃俭用的,靠着祖传的十多亩稻田,倒也能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孙中山自小聪明伶俐,机智勇敢,好打抱不平,在孩子们中间很有威信,是村里有名的“孩子王”。

小时候,孙中山长得很结实,又很懂事,很早就知道生活的艰辛,经常到稻田里帮父母干活。1872年,孙中山6岁时,就跟着姐姐上山砍柴草,有时还跟着哥哥到池塘打捞喂猪吃的草料。年龄稍大些,孙中山就跟着父母下田插秧、除草、排水,或到山坡上去放牛,有时还跟随外祖父驾船出海打渔。

孙中山7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本村的私塾去里读书。那时,私塾像普通的旧式学堂一样,人校首先是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稍大些就开始读“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为将来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那些书深奥难懂,枯燥无味,孙中山丝毫不感兴趣。有一天,孙中山怒气冲冲地质问私塾先生道:“这些书枯燥无味,艰涩难懂,我又不想参加科举考试,读它何用?还是不要读了吧!”私塾先生很生气,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那时,农村的生活比较清闲,尤其是晚上,人们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有时也讲故事。孙中山特别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太平天国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当时,村里有位老人名叫冯爽,当年曾参加过太平军。孙中山经常缠着他讲故事,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很早就留下了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二、童年趣事

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横征暴敛,残酷压榨人民,引起老百姓的强烈不满。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封建陋习,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

缠足就是一种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陋习,是对中国妇女的一种摧残。从记事时起,孙中山就看到母亲的脚又瘦又小,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很不方便。稍大点儿,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时疼得冷汗直冒,不住地爹一声、妈一声地惨叫,就忍不住跪到母亲面前,哀求道:“妈妈,饶过姐姐吧!姐姐的脚好好儿的,为什么要用布把它包扎起来啊?”说着,上前就要扯布。妈妈急忙拦住,孙中山满脸泪水地问:“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惨忍呢?等我长大了,一定不让女人再缠足!”

当时,村里有户杨姓兄弟,家里很有钱,就在自家屋后修了个园子,种了些花草,村里的孩子经常去那里玩。有一天,一群官兵闯进村子,借查案之名,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杨氏兄弟,将他们抓进牢房,分别处以死刑和无期徒刑。随后,那群官兵又洗劫了他们的财物,霸占了他们的房舍。村民们都敢怒不敢言。这时,孙中山义愤填膺地闯进园子,责问道:“你们这群强盗,为什么把他们抓走?凭什么霸占他们的园子?”那群官兵恼羞成怒,拔刀要杀孙中山。幸亏有人在旁边劝解,孙中山才幸免于难。

翠亨村有三个富户,家里经常蓄有一些佣工和奴婢。他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吃的是残汤剩饭,穿的是破衣烂袄,还经常要受到辱骂和鞭笞。孙中山对此极为愤慨,经常替他们打抱不平。有一次,他实在无法忍受心中的愤慨,说道:“太不人道了,简直是伤天害理!”

那时,朝政黑暗,吏治腐败,百姓生活艰难,许多匪盗、奸滑之徒趁机拉帮结伙,四处抢劫财物,杀人放火,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一天,有位侨商在归国途中遭到海盗抢劫,损失了许多财物。孙中山很同情他的遭遇,就对人们说:“官府都是干什么的?任由盗贼横行!人家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难道就这样白白被劫去了不成?”

从此,孙中山对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更加愤恨,同时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及传统习俗,也产生了深深的憎恶和怀疑。

P1-6

序言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名文,号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于是后来便以“中山”为名。少年时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后来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屡经失败,愈挫愈奋。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被迫辞职。后创建国民党,组织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1925年3月12日,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遭拒绝后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纲领,并在广州和惠州等地发动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

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改良派展开激烈论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响应,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职。1913年3月,因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筹划起兵讨袁,不久失败,逃亡日本。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两次发表讨袁宣言。

1917年因段祺瑞解散国会,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护法运动失败。

陷入困境的孙中山得到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的帮助,决心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中国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1924年11月,受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作斗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中山/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世界名人画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108181
开本 18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