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从事佛教、当代宗教问题研究,兼擅佛教文化创意。研究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苏州戒幢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菩提道》执行主编,曾担任上海佛学院、觉群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等教职。开设有佛教学、中国佛教思想史、禅宗、《华严经》导读、佛教管理学等课程。注重探讨佛教理念的现代社会价值、当代佛教信仰价值趋向,以及城乡佛教居士信仰、佛教慈善问题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本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汇集的就是他根据对禅与禅法精神之感知而写出来的部分作品。
图书 | 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宝庆讲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元春,从事佛教、当代宗教问题研究,兼擅佛教文化创意。研究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苏州戒幢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菩提道》执行主编,曾担任上海佛学院、觉群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等教职。开设有佛教学、中国佛教思想史、禅宗、《华严经》导读、佛教管理学等课程。注重探讨佛教理念的现代社会价值、当代佛教信仰价值趋向,以及城乡佛教居士信仰、佛教慈善问题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本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汇集的就是他根据对禅与禅法精神之感知而写出来的部分作品。 目录 总序 朗宇 一、藉教悟宗理行合一——达摩“二入四行”之禅法精神 二、止心一处念佛三昧——昙鸾祖师之《往生论》与“念佛禅” 三、解行相扶守一不移——四祖道信禅法之精神特质 四、矢志不渝西行化育——玄奘之人格与力量 五、自传心印顿见佛性——神会“荷泽宗”禅法评析 六、心行清净事事无碍——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之禅法精神 七、笃实修道戒禅合一——南岳怀让禅法简析 八、见自本性肃严其行——雪峰义存及其禅法 九、一心为宗万善同归——法眼延寿禅法之现实意蕴 十、针砭时弊理行并重——法眼宗之精神特质 十一、假以宗镜尽被群机——《宗镜录·标宗章》解析 十二、矫世逆俗情忘心绝——高峰原妙禅法三题 十三、拣魔辨异知解宗门——明末清初僧诤探析 十四、著实行持自立利世——虚云法师之《参禅要旨》 十五、志存高远增进道德——太虚法师之“完成在人格” 十六、立心立命胸怀天下——巨赞法师之“新佛教运动” 十七、心融谛理显密通圆——心道法师“法幢正宗”之宗要 十八、禅净无碍不落偏执——道源法师“慧境观”简论 十九、禅贵实践不尚空谈——真禅法师之禅法愿行 二十、深信切愿善行圆证——黄念祖之完美人生信愿行 二十一、禅意生活把握当下——生活禅之精神与现代价值 二十二、光大门庭传承道风——华林寺之历史兴衰与精神传承 二十三、风云际会培育僧才——华林寺筹办南华佛学院史料简析 二十四、坚持行持人世成就——晋阳佛教的实践特性及其现代价值 二十五、历史为线禅法为骨——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讲义(部分) 二十六、禅心:少林文化的灵魂(提要) 后记 《宝庆讲寺丛书》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宝庆讲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朗宇法师//清修法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45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