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职场中的心理操纵术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其貌不扬的张三被世界500强企业录用了?为什么能力平平的李四反倒升迁做了您的领导?为什么您做了很多,吃力却不讨好?为什么王麻子这个下属这么难驯服?——看似风平浪静的职场,却潜伏着一场场心理较量。由知墨编写的这本《职场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职场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揭露了诸多职场现象背后的心理操纵术,叙议结合,案例丰富,让您在轻松阅读中掌握职场制胜的终极法宝。

内容推荐

阅读知墨编写的《职场中的心理操纵术》,可以让您获得以下心理操纵术:

职场生存术——助您完美面试到职场立足;职场人脉术——助您人气爆棚、人缘广聚;职场智慧术——聪明工作的必修课;职场自控术——助您控人先控己;职场忍者术——助您获得笑傲职场的抗挫力;职场操控术——让您成为职场的主人而不是仆人;职场炼金术——职场自我提升的秘诀;职场攻心计——与上司博弈的智慧;职场升职计——最给力的完美晋升法;职场管理学呈住下属的心理学诡计。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职场中的心理操纵术》是行走职场江湖的防身秘笈,但切莫用它来损人利己,否则所造成的后果,本书作者及编者概不负责。

目录

第一章 职场生存术:从完美面试到顺利入职

1 首因效应:美好的第一印象永远不会有第二次

2 自己人效应:想办法让面试官成为自己人

3 路径依赖法则:五年后的生活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

4 蘑菇定律:初涉职场,成蝶须先破茧

5 以退为进策略:不争才是真的争

6 知道得多未必是好事,危险说不定就降临

7 不要等别人来教你,答案需要自己去寻找

第二章 职场人脉术:好人缘是最给力的护身符

1 多看效应:出镜率可以提升你的人气指数

2 互惠原理: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3 卢维斯定理:清理自己内心的狂妄,赢得同事好感

4 瀑布效应:不要什么都往外吐,嘴上要有个把门的

5 犯错误效应:虚假的完美,不如真实的缺点更招人待见

6 蜡烛意识:与集体分享你的成功才能获得更大成功

7 公私分明,面对讨厌的同事你要给予尊重

8 懂也装不懂,满足他人好为人师的欲望

第三章 职场智慧术:努力工作不如聪明工作

1 包装效应:孔雀的尾巴越大越金贵

2 帕累托定律:用80%的时间做20%的重要工作

3 梅拉宾法则:老板看的不仅仅是结果,过程也一样重要

4 得寸进尺效应:别被你的上司任意摆布

5 不值得定律:你为什么总是没有成就感

6 大好人可以做,滥好人不能做

7 你喜欢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对你有用

8 沉寂只能埋没,搏击才能制胜

第四章 职场自控术:混职场,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1 彼得原理:别抢不属于你的那块骨头

2 费斯诺定理:少说话,言多必失;多做事,行胜于言

3 手表定律:领导太多,究竟听谁的

4 上班时间做私事,因小失大悔不该

5 小心点,别让你的办公桌出卖了你

第五章 职场忍者术:笑傲职场,抗挫力你有没有

1 酝酿效应:解决不了的问题先搁置一下

2 比伦定律:不犯错的人,不会有升职的机会

3 糖果效应:抵制眼前的诱惑,好事还在后头

4 踢猫效应:挨批了,不要再赔了情绪成本

5 特里原则:错了最好的补救方式就是承认

6 墨菲定律:坏事有可能发生,它总会发生

7 职场冷暴力,怎么才能化险为夷

第六章 职场操控术:你是办公室主人还是仆人?

1 金鱼缸效应:办公室政治不可小觑

2 巴霖效应:轻信,是被算计的开始

3 泡菜效应:跟比你强的同事做朋友才不吃亏

4 职场反击战:与小人斗智斗勇是门学问

5 不结小帮派,但是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子

6 小心,工作中的好心人未必有好心肠

第七章 职场炼金术:决胜职场,你准备好了吗

1 马太效应:积极形象,把好运吸引到身边

2 皮格马利翁效应:每天暗示自己“我能行”

3 木桶定律:扬长避短,不要让缺陷成为致命伤

5 塞里格曼效应:努力到极致,就永远不会有绝望

6 真聪明: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

7 学会职场演技,封锁个人情绪

第八章 职场攻心计:上司喂养须心计

1 面子效应:给上司足够的面子,你才能前程似锦

2 反馈效应:你的沉默只会让上司很不安

3 毛毛虫效应:上司期待你说“不”

4 刺猬定律:跟领导再亲也要保持距离

5 知道什么情况需要请示,什么事情自己决定

6 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7 别一下子喂饱上司,吊吊他的胃口

第九章 职场升职计:完美晋升,你会吗

1 视网膜效应:想升职?用脑子观察你的领导

2 海恩法则:升职前你要防什么

3 做到有能力没脾气,你就离升职不远了

4 升职加薪离不开人脉做后盾

5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及时利用好上司对你的信任

6 升职加薪,不妨从辞职和跳槽开始

7 坏上司有时也可以“帮”我们晋升

第十章 职场管理学:管理下属的心理学诡计

1 牢骚效应:职场宰相肚里也能装牢骚

2 超限效应:注意反复说教的副作用

3 重要效应:让下属觉得他是不可替代的

4 跟下属做无话不说的朋友很危险

5 作为领导,谆谆教导不如以身作则

6 破窗效应:看起来很小的过错也不能掉以轻心

7 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到人,避免扯皮

8 肥皂水效应:给批评加点糖

试读章节

首因效应:美好的第一印象永远不会有第二次

生活中,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去逛街,看上了一件比较合眼缘的衣服,心里就开始起波澜:衣服不错,但后面要是还有更好的呢?犹豫一番,最终还是放弃。你继续逛,期盼遇见更吸引你的目标,可是逛了半天,还是觉得第一件最漂亮,于是你飞奔回去,不由分说地将它拿下。

男女相亲,两个人见面后,或者一见钟情,就此开始拍拖,甚至很快产生情定终生的感觉;或者就此拜拜,决定不必再次见面。当被问及为何不给第二次了解机会时,你会说:“没感觉,还是算了。”

人,就是这样,总是习惯于记住第一次、第一个,他们天生对任何“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兴趣和极好的记忆力,而对“第二”、“第三”等则提不起兴趣,往往印象不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很多时候,机会就在刚刚见面的第一次。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让别人了解你。很多人幻想将自己的优点留待以后慢慢再让别人发觉,所以常暗示自己:第一次而已,不要太过于紧张。但是你发现,根本就没有第二次了,因为人家在看你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把你否决掉了,你已经被判出局了。

这是一种影响至深的规律。当我们真正接触某个人的时候,往往会本能地以貌取人,通过第一眼搜集到的信息来判断这个人的个性、品质、习惯等,以决定自己是否要与之相处。当我们对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不够满意的时候,将会就此决定跟他断绝来往。

尽管人们都在叮嘱别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第一印象来评判人,因为“日久方能见人心”,但是在他们的头脑深处已经形成的判断,是他们短时间内无法抹掉的。正因此,人们才会常说:“这个人我看一眼,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旭是电脑方面的天才,可以说对电脑无所不通,工作能力也非常强。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整天以一条破牛仔裤、一双旅游鞋、一件休闲外套示人,给人一种吊儿郎当的印象,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注意形象”这回事。

有一次,他到一家著名的IT公司应聘,依旧穿的是那套行头。刚一见面,负责招聘的几位主管就轻轻皱了皱眉头,还没交谈几分钟,就下了逐客令。对方告诉他:“我们公司需要的是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都很严肃的人!”李旭一时没明白对方的意思,他想:“你们还没看到我工作的状态,怎么能随随便便下结论,说我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都不严肃的人呢?”但机会稍纵即逝,已不可复得。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了一个朋友听,经过朋友的开导,他才明白怎么回事。下一次面试的时候,李旭刻意打扮了一番,结果面试十分顺利。

职场中,尤其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外在印象,这样人家才会考虑录用你,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等待你的只会是被淘汰。要想在面试中顺利过关,第一印象万万不能忽略。如果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哪里还有机会施展才华呢?李旭第一次面试,正是因为第一印象没过关,从而失去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有的人这时候可能会说,每个面试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要求,怎么才能知道他们内心到底喜欢什么样子的呢?其实,虽然面试官的“印象标准”不一样,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个统一的套套,那就是:干练、踏实、坦诚、自信、机敏、开朗、专注等。理工科专业要求“踏实、专注”,而李旭的穿着却给面试官留下了“华而不实、太过随意”的第一印象,他的出局就是自然的了。

那么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在面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他人对你的判断55%取决于你的外表——包括服装、个人面貌、体形、发色等;38%是自我表现,包括语气、语调、手势、动作、站姿、坐姿等;只有7%才是你讲话的内容。

从这个研究结果来看,我们首先要重视的就是服装问题。我们要精心选择一套跟所申请职位特点相吻合的衣服。比如,你要应聘金融行业方面的职位,就应该穿深色套装,以体现你的专业和严谨;如果你要应聘公关行业方面的职位,就要穿得时尚一些,以体现你对时尚的敏感度。

其次,谁都喜欢精神饱满的人,所以你要给人以精神焕发的感觉,不要死气沉沉,更不要像还没睡醒一样,耷拉着眼皮;要保持会心的微笑,专注于别人的问题,并给予认真的回答。你更不能瘫坐在椅子上,要端坐,挺胸抬头,当然也不要像站军姿一样,那会显得你过分紧张,理想的状态是要给人以从容和精力充沛的感觉。

还有一点,谁都喜欢亲和力强的人,所以在面试官提问题的时候,不要抢答或争辩,你要表现出谦虚、自信和自然,说话娓娓道来,没必要高谈阔论。若都听你说了,不给面试官说话的机会,人家还会喜欢你吗?更甭说录用你了。

总之,一定要重视第一印象效应,这将决定你能否在职场中过关斩将。也许你拥有令众人羡慕的工作业绩,也许你在某个领域小有成就,也许你非常有能力,但也一样要重视这一点,因为它在某些时候比前者还要重要。

P2-4

序言

职场如战场,优胜劣汰乃生存法则。每个职场中人都希望通过一番拼杀,奠定江湖地位。但要从一个初涉职场的弱者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强者,仅仅靠一股蛮力,当然远远不够:刀枪不入的强者,靠的是内在的功力;职场中的高手,靠的是智慧和技巧。

心理操纵术——洞察自己隐秘、掌控他人心理,从微妙的心理层面入手,一如高手的招数,不需惨烈,但见神妙。

学会了它,你将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守则游刃有余,攻则如虎添翼,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就像在战场上打仗,要想凯旋,除了拥有优良的武器装备之外,战略、战术等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在职场中度过,剩下三分之二生活的质量又极大地取决于那关键的三分之一。对很多人来说,职业成功,就等于人生成功。很多人因此雄心壮志,发誓一定要在职场中获得辉煌成功,所以他们执著地努力着、拼搏着,甚至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可是到头来,事实却可能令他们备受打击:

身边曾经不如自己的同事升职了,成了自己的上司;

曾经一个寝室的同学现已贵为某某公司总经理;

反观自己,原地踏步,仍不知路在何方。

这一切让你很纠结,不禁感叹世界不公,但愤慨有余,行动不足。

其实,你不是没有实力,也并非命运不公,你的失败就在于你没有看清职场的本来面目,没有触摸到它的脉搏,当然就无从运筹帷幄,或对症下药了。

职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优胜劣汰的内在规律在哪里,对手们的软肋藏于何处……这一切,召唤着一种职场心理学的降临。如果说职场是一张网,那么你只需紧紧抓住心理学这个网结,就能洞察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终淘汰别人而不是自己惨遭淘汰。

在职场中打拼,不仅仅要心有诚意,身怀能力,还要有敏锐的眼力和过人的心计,更关键的是要锻炼出一种透过表象洞察内在的心理学造诣,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的技巧和智慧,你才能掌控主动权,从而在刀光剑影的职场中来去自如。

永远不要把职场想得那么简单,太傻太天真的人,其实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侥幸生存。你幻想凭借简单的思维就出人头地,最终可能只是白日梦一场而已。职场是有心人的战场,更是心理学高手的天堂,真正的心理学操纵术不仅仅适用于搞定小人,还可以搞定上司,搞定对手,也能最终搞定最难搞定的自己。  所以,当你陷入下面种种纠结之中时,不妨学点心理学知识与技能,以应对现实复杂的竞争环境:

为什么勤勤恳恳地工作,到头来,你还是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原因可能在于老板根本就不喜欢你!

为什么你的人缘很好,可是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落不到你头上?原因可能在于你根本不懂得“你喜欢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对你有用”这个道理。

为什么你的能力比别人强,可是人家却爬在你的头上成了你的上司?原因可能在于你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低调。

改变自己,驾驭职场,心理操纵术就是你的制胜法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职场中的心理操纵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知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196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