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常培文集(第7卷)(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罗常培文集(第7卷)(精)》(作者罗常培文集编委会)的文章,都是关于汉语音韵学的,包括学术研论文、音韵学知识讲话、书评和序跋。这些文章,多数曾发表过,或曾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少数是未刊手稿或抄正稿。这次编辑整理,对于已经发表过的,改正了原印件上的错误。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这类排印上的讹夺衍误的例子还不少。我们能找到原稿的,就据原稿来校改,找不到原稿的,就尽量揣摩先生的用语行文习惯加以校改。对于未刊手稿或手稿抄件,严格保持原样,只是按这次出版统一体例的要求,作些必要的加工。手稿中一篇《大高殿校勘(韵镜)日记》,是经张清常整理过的,这次又据原稿复核过。稿中有几处摘录的外文材料和图表,因排印不便,按张清常的意见,付诸阙如。《罗常培文集(第7卷)(精)》由杨耐思编校。2007年后本卷由杨耐思、麦耘编校。

目录

《切韵》探赜

《切韵·序》校释

《切韵》鱼虞的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

知彻澄娘音值考

梵文腭音五母的藏汉对音研究

《切韵》闭口九韵之古读及其演变

《中原音韵》声类考

刘继庄学述

京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

怎样整理声韵学史

双声叠韵说

《广韵》声纽的刊论

释重轻

释内外转

音韵学研究法

释清浊

释等呼

《韵镜》源流考

拟答郭晋稀《读(切韵指掌图)》

《经典释文》音汇凡例

《经典释文》之版本

《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两纽

关于《经典释文》中同字异切为同音或异音的几个判断标准

《经典释文》中的齿头音

《经典释文》中的徐邈音

从“四声”说到“九声”

四声、五声、六声、八声皆为周氏所发现

音韵学不是绝学

音韵学有什么用处?

什么叫“双声”、“叠韵”?

汉字的声音是古今一样的吗?

反切的方法及其应用

评曾运乾《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

答汪洋君问

审查旧制研究生刘文奥研究论文报告书

《音韵清浊鉴》跋

《古音系研究》序

《中国音韵学》序

读牟应震《毛诗古韵考》

《榕村韵书》正名

《金元戏曲方言考》序

校补本《十韵汇编》序

大高殿校勘《韵镜》日记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切韵专号》编辑剩语

清代校雠学家的方法

汉语音韵讲话(原名“恬庵说音”)拟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常培文集(第7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常培文集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830992
开本 32开
页数 57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34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7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1-53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60
18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