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逃跑/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
内容
编辑推荐

所选文章针对性强,从不同的视角,零距离解读一个可触可摸的文学中国,针对青少年读者,加强哲理、励志、感恩、感知、常识等方面的内容,但又注重文学性,在强调好看的同时,讲究文字之美,修辞之美。

上榜作品既有名家得意之作,也有实力新秀的妙文佳制。一榜在手,精品皆有,主打名家,但又不唯“名”是取。

内容推荐

从2000年至2010年,连续10年——中国小说学会权威评选。

所推出的年度上榜小说,最具权威性、代表性、全面反映了该年度小说的创作状况和高度,在读者中已形成广泛影响。

目录

序:新世纪的文学阅读

遥远的温泉

松鸦为什么呜叫

红汞

地球上的王家庄

黑猪毛白猪毛

猫与鼠,也缠绵

淡绿色的月亮

阿瑶

龙凤呈祥

逃跑

木匠和狗

猛虎

附录

试读章节

我们寨子附近没有温泉,只有热泉。

热泉的热,春夏时节看不出来。只有到了冬天,在寨子北面那条十多公里纵深的山沟里,当你踏雪走到了足够近的距离,才会看见在常绿的冷杉和杜鹃与落叶的野樱桃与桦树混生林间升起一片氤氲的雾气。雾气离开泉眼不久,便被迅速冻结,失去了继续升腾的力量,变成枯黄草木上细细的冰晶。那便是不冻的热泉在散发着热力。试试水温,冰冷的手会感到一点点的温暖,在手指间微微有些黏滑,水不能饮用,因为太重的盐分与浓重的硫磺味。盐、硫磺,或者还有其他一些来自地心深处的矿物,在泉眼四周的泥沼上沉淀出大片铁锈般红黄相间的沉积物。

冬天,除了猎人偶尔在那里歇脚,不会有人专门去看那眼叫卓尼的热泉。

夏天,牛群上了高山草场。小学校放了暑假,我们这些孩子便上山整天跟在牛群后面,怕它们走失在草场周围茂盛的丛林里。嗜盐的牛特别喜欢喝卓尼泉中含盐的水,啃饱了青草便奔向那些热泉。大人不反对牛多少喝一点这种盐水。但大人又告诫说,如果喝得太多,牛就会腹胀如鼓,吃不下其他东西,饥饿而死。所以,整个夏天,我们随时要奔到热泉边把那些对盐泉水缺乏自控能力的牛从泉眼边赶开。如今,我的声带已经发不出当年那种带着威胁性的长声吆喝了,就像再也唱不出牧歌中那些逶迤的颤音一样。当年,沉默的我经常独自歌唱,当唱到牧歌那长长的颤动的尾音时,我的声带在喉咙深处像蜂鸟翅膀一样颤动着,声音越过高山草场上那些小叶杜鹃与伏地柏构成的点点灌丛,目光也随着这声音无限延展,越过宽阔的牧场,高耸的山崖,最后终止在目光被晶莹夺目的雪峰阻断的地方。

是的,那是我在渴望远方。

远方没有具体的目标,而只是两个大致的方向。梭磨河在群山之间闪闪发光奔流而去,渐渐浩大,那是东南的远方。西北方向,那些参差雪峰的背后,是宽广的松潘草原。

夏天,树荫自上而下地笼罩,苔藓从屁股下的岩石一直蔓生到杉树粗大的躯干,布谷鸟在什么地方悠长呜叫。情形就是这样,我独坐在那里,把双脚浸进水里,这时的热泉水反而带着一丝丝的凉意。泉水涌出时,一串串气泡进散,使一切显得异样的硫磺味便弥漫在四周。有时,温顺的鹿和气势逼人的野牛也会来饮用盐泉。鹿很警惕,竖着耳朵一惊一乍。横蛮的野牛却目中无人,它们喝饱了水,便躺卧在锈红色的泥沼中打滚,给全身涂上一层斑驳的泥浆。那些癞了皮的难看的病牛,几天过后,身上的泥浆脱落后,便通体焕然一新,皮上长出柔顺的新毛,阳光落在上面,又是水般漾动的光芒了。

牧马人贡波斯甲说:“泥浆能杀死牛马身上的小虫子。”

贡波斯甲还说:“哪泥浆有治病的功效。”

贡波斯甲独自牧着村里的一小群马。他的马也会来饮盐泉。通常,我们要在这个时候才能在盐泉边上碰见他。

他老说这句话,接着,孩子们就哄笑起来,问:“那你为什么不来治治你的病?”

贡波斯甲脸上有一大块一大块的皮肤泛着惨白的颜色,随时都有一些碎屑像死去的桦树皮从活着的躯干上飘落一样,从他脸上飘落下来。大人们告诫说,与他一起时,要永远处在上风的方位,不然,那些碎屑落到身上,你的脸也会变成那个样子。一个人的脸变成那种样子是十分可怕的。那样的话,你就必须永远一个人住在山上的牧场,不能回到寨子里,回到人群中来,也没有女人相伴。

而我恰恰认为,这是最好的两件事情:没有女人和一个人住在山上。

住进寨子的工作组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等级,让他们加深对彼此的仇恨。女人和男人住在一起,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这些孩子便会来过这半饥半饱的日子。我就是那样出生长大的孩子中的一个。

P1-2

序言

在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不断呈现出大量新的质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它与传统文学血肉相连,尽管它与新时期其他各阶段的文学有扯不断的精神关联,尽管它仍处在打开自己.的过程中。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它正在嬗变为一种具有新质的文学段落。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只要看一看这部《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里的作品,细加寻味,就不难得出新的看法。

《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是在中国小说学会十年来历次排行榜中,选择每年上榜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前三名,组成其庞大阵容的。中国小说学会每年的“中国小说排行榜”评选是审慎的,一切从文本出发,只对文本负责。它有一系列的“不考虑”:不考虑作家的名气,不考虑刊物的名气,不考虑作家的性别,年龄,身份,所在地区,更不考虑评委与作家之间的人际关系,尽最大可能把非文学因素排除在外。这是一个没有奖金的排行榜,只是一种承认,一种荣誉,一种评价。但作家们却相当认可。金钱并不能证明一切。写作者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才情和创造力的竞争。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专门研究小说的民间社团——中国小说学会明确提出了学术性,专业性,民间性的自我定位,提出了历史内涵,人性深度,创新精神这样三点作为衡文的标准。多年下来,应该说它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得到小说家们的首肯,特别是在海外华人写作圈中赢得了相当的信任。这部书是在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优中选优的,它的艺术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

在这部书里,通过大量作品,我们应该看到,新世纪社会人文背景和读者的需求,自然地滋生出了对新文学精神和样式的诉求。就纯文学而言,大的主题和审美精神正在发生着微妙衍变,而新的审美生长点也正在出现。

首先,释放现代性乡愁和从文化想象的角度重新透视乡村史,成为新世纪十年文学在乡土叙事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新世纪文学是在现当代文学的庞大背景下延伸的,它不可能完全脱开传统的表现对象和一贯的视点。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农民与乡村向来是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数千年农耕文化传统是其稳固而深厚的审美资源,这一点无须多言,还在继续。在城市化的滚滚浪潮中,现在许多作家虽仍然立足乡土,守望乡土,不过表现的重心明显变化了。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乡土叙述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以政治文化的尖锐而深切的反思来作为突破口;如果说,90年代的乡土叙述主要以文化化的视角重新观照家族故事和宗法传统;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叙述,就更侧重对日益解体中的传统乡土的现代性乡愁的抒发,更关注农民的灵魂状态,文化人格,更关注他们在急遽变革的大时代中道德伦理的震荡和精神的分裂,从而把表现重心放到中国农民在现代转型中的精神冲突和价值归依上了。而其表现手法,大都具有与政治经济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淡化写实性,突出写意性,突出文化想象的特点。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亚乡土叙事”的崛起。这成为新世纪表现城市生活的一大景观。也许这是人们始料所不及的。我们曾预言,新世纪文学最大的变化在于文学重心的转移:“都市”正在取代“乡村”成为文学想象的中心;对农业文明传统深固的中国社会来说,都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不但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而且也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文明状态,这将直接移动文学的主题,估计一个都市文学的创作高潮、即将来临——现在看来,这个结论说早了,没有看到这种转化的复杂性。由于中国缺乏都市文学的深厚传统,我们预期中的“纯都市文学”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文本,倒是亚乡土文学占据了都市文学的主要空间。这也是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所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亚乡土叙事”?由于现代转型社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于是新世纪文学中一大批作品的笔触伸向了城.市。这类作品根子和魂灵虽在乡村,但主战场却移到了城市,描写了乡下人进城过程中的灵魂漂浮状态,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必然经历的精神变迁。与传统的乡土叙事相比,在亚乡土文学中,乡土已不再是美丽的家园,也不是荒蛮的所在,而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变得空壳化了。亚乡土叙事中的农民已经由被动地驱入城市变为主动地奔赴城市,由生计的压迫变为追逐城市的繁华梦,由焦虑地漂泊变为努力融入城市文化;谁也没有办法抵御现代化浪潮的席卷,离开乡村的年轻人再也不愿回去,不但身体不愿意回去,精神也不愿意回去。城市是当代中国价值冲突交汇的场所,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两种文化的冲撞,产生了强烈的错位感、异化感、无家可归感。现在中国实力派作家里大约60%的人都在写这类东西,尤其是在中短篇小说和诗歌领域。

当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世纪的“文学都市”也正在逐渐形成中。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现代化,写“都市”’的作品多起来了,成为大势所趋,其特点是,既不同于茅盾式的”阶级都市”,也不同于沈从文式的”文明病都市”,又不同于老舍式的“文化都市”,更不是周而复式的“思想改造都市”,它主要表现为物质化、欲望化、日常化、实利化的“世俗都市”。文学场景由之发生巨大的转换。如果留心,将会发现,填充在这些都市空间里的文学,除了80后、90后的青春书写,还有对女性和知识分子的书写占了一定分量。

目前最大量的还是以官场小说为主打的城市文学的欲望化叙述。官场小说的流行或“泛滥”,成为一个重要现象,基本占据了大众阅读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看到,这是社会现实和心理的反映,也是反腐倡廉的社会需求在刺激官场小说的生长;但官场小说的创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作品成为升官秘笈、厚黑宝典或腐败花样的展览会,有些热销书倾向于对官场的窥视和陶醉,满足于娱乐、消遣、暴露,只有指认能力,没有精神批判能力,更缺乏充沛的正气。如果说有一些作品写得比较好些,那是把官场作为平台,写了人性,写了日常,写了文化。现在官场小说实际上成了最大的“类型化”。这种势头不利于文学表现广阔多样的有机联系的当代生活。英国文论家伊格尔顿曾非常强调政治视角的重要性,他说“文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应该“召回政治视角”。这是很有见地的。在我看来,由于故意地回避和淡化政治,已经损伤了我们文学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感染力。但文学所讲的政治伦理,政治文化,应是一个大的概念,政治小说不仅会涉及社会深层结构问题,还会涉及政治文明和文化心理结构,深触人的灵魂世界和时代的精神课题。我一直觉得,当下中国文学还缺少优秀的政治小说。

在这部书中,有不少中短篇小说,很难作出题材的划分,但它们是优秀的,深刻的,因为它们都没有离开如何发现人,认识人,关心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事实上决定着新世纪文学的质地和前途。我们常说,人的发现曾是20世纪贯穿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不断深化的精神课题。现当代有过三次人的发现,五四发现了个体的、或者说个人主义的人;30~40年代发现了阶级的人,或被压迫求解放的人;七八十年代重新发现了被专制异化的人,重新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全局的思想史进程。而现在,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高科技化,网络化发展到了如此的地步,我们是否又面临一个人的再发现的问题?新世纪文学中一部分作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深化,那就是更注重于“人的日常发现”。新世纪的“人”既不同于1980年代的“理性”的人,也不同1990年代新写实的“原生态”的人,或“欲望化”的人,而是“自常”化了的人。依我看,近些年来,一些作品更加注重“个体的、世俗的、存在的”的人,并以“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作为“灵魂重铸”的内在前提和基础。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新世纪文学有其自觉或不自觉的新的焦虑点,那就是围绕对人及其处境的新思索,关注精神生态,关注文学如何穿越欲望话语的时尚,着力从家族、历史,地域、乡土,政治文化和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对民族灵魂状态进行多方位的探究与考察,力图寻求民族灵魂的新的生长点。新世纪文学应有丰富的题材资源和写作可能性。

我希望广大读者能带着更为广阔的眼光,更为超脱的理念,更为自由的心灵,来欣赏《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中的中、短篇小说佳作。

2010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逃跑/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来//毕飞宇//须一瓜//铁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30616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3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