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十六计战争行动
内容
编辑推荐

36计的战略智慧已经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但作为兵书,还是回归到战争实例当中的具体运用方法,才最贴近其初衷,最淋漓尽致。本书作者不但对36计原文给出精到的分析,还为每一计精挑细选近十例实际运用该智谋的战争故事;从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的经典战例,到一战、二战、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共计220例,精彩丰富。另外文中同时配发大量珍贵图片,令人直观地走进36计,仿佛在现场感受到战略的艺术魅力。

内容推荐

《三十六计》是“运筹帷幄的诀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经营和相互之间的竞争上。

本书作者不但对36计原文给出精到的分析,还为每一计精挑细选近十例实际运用该智谋的战争故事;从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的经典战例,到一战、二战、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共计220例,精彩丰富。另外文中同时配发大量珍贵图片,令人直观地走进36计,仿佛在现场感受到战略的艺术魅力。

目录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1/张士贵“造屋”过海

 2/伍子胥过昭关

 3/“飞将军”解鞍退匈奴

 4/关羽大意失荆州

 5/高颊献计灭陈

 6/拿破仑的“公开”机密

 7/卢瑟福事件

 8/瞒天过桥击德军

 9/公开换防暗布阵

 10/乔装打扮穿插敌后

第二计 围魏救赵

 1/孙膑巧用三军胜魏兵

 2/伐卫破曹救宋国

 3/李世民歼援敌

 4/克南昌保九江

 5/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

 6/麦克阿瑟的后勤绞杀战略

 7/核试验祸害太平洋岛国

第三计 借刀杀人

 1/郑桓公间除郐良臣

 2/费无极借刀杀郤宛

 3/陆抗设阵除俞赞

 4/驽臣借刀杀良将

 5/种世衡计 除野利

 6/图哈切夫斯基上断头台

 7/女间谍“掩护”盟军登陆

第四计 以逸待劳

 1/以逸待劳,冯异胜敌

 2/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3/退避三舍击晋兵

 4/刘铸守顺昌

 5/王牌旅全军覆没

 6/巧使大炮变废铁

第五计 趁火打劫

 1/庆封趁火除崔杼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桓温落井下石

 4/李密的灭隋之策

 5/多尔衮入中原

 6/俄军坦伦堡之败

 7/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六计 声东击西

 1/邓艾败姜维

 2/岑彭智取黎丘

 3/耿奔设计 取张步

 4/贾诩破曹兵

 5/徐晃襄、樊解围

 6/一具尸体胜数万雄兵

 7/仁川登陆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1/郢书燕说

 2/张仪戏弄楚怀王

 3/三人成虎

 4/真假补给站

 5/阿拉曼战役中的炮兵伪装

 6/贼喊捉贼的“希姆莱计划”

 7/圣玛丽埃格利兹空降战斗

 8/苏军的炮火转移

 9/塞得港的空降兵

第八计 暗度陈仓

 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孙策偷袭王朗

 4/骨肉相残争王位

 5/狄青智取昆仑关

 6/日军偷袭珍珠港

 7/闪电战前的烟幕

第九计 隔岸观火

 1/一举有双虎之功

 2/曹操以静待动平河北

 3/崔浩的上策

 4/李光弼智降二将

 5/开辟第二战场

 6/以、黎冲突,美国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1/笑中有刀潜杀人

 2/婚礼上的杀机

 3/曹爽笑面夺兵权

 4/杯酒释兵权

 5/美国大白舰队环球航行

 6/“沙漠军刀”作战计划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1/田忌赛马

 2/宗悫以狮驱象

 3/紫竹林群牛扫雷

 4/丘吉尔丢卒保车

 5/美封锁伊南领空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1/赤壁之战

 2/淝水之战

 3/“自杀”的坦克手

 4/响尾蛇误了“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1/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2/孙武练兵

 3/魏绛执法如山

 4/韩信斩殷盖

 5/夜袭佩内明德

 6/尼米兹巧解“S”之谜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1/岳寿成仙

 2/木马计

 3/假托王命郑攻宋

 4/齐桓公称霸

 5/死诸葛吓退活仲达

 6/麦克阿瑟开脱裕仁天皇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1/韩信破赵

 2/孙策计袭刘勋

 3/张飞取巴郡

 4/邮票胜枪炮

 5/喷气式飞机的背后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1/郑庄公擒叔段

 2/七擒孟获

 3/司马懿破公孙渊

 4/李想雪夜袭蔡州

 5/尚婢婢卑词骄敌

 6/奥斯特利茨会战

 7/后发制人俄军大胜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1/常建抛砖引玉

 2/密卢的脑袋

 3/赵惠王“抛砖”得“砖”

 4/马陵之战

 5/张飞设计擒刘岱

 6/德国的第五纵队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1/华元孤身入敌营

 2/项羽怒斩宋义

 3/刘秀招降窦融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肩章上的雪花

 6/偷米格战斗机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1/烛之武巧舌退秦师

 2/八千子弟归江东

 3/曹操烧粮,袁绍惨败

 4/胡大海智请徐达

 5/小酒馆政变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1/刘邦平定关中

 2/趁浓雾孔明借箭

 3/杜预以计代战

 4/谢玄乱中取胜

 5/“波兰袭击德国”事件

 6/穿美军制服的德国兵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1/陈轸设计,舍韩保楚

 2/西太后扶子登基

 3/兴登堡以寡敌众

 4/瓜岛撤退

 5/吉斯卡岛撤退战

 6/飞行员巧计脱险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1/坎尼之战

 2/好水川设伏

 3/吴笛大败金兵

 4/徐达醉破史彦忠

 5/英军诱骗“沙漠之狐”

 6/轻骑摩托重创“陆战之王”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1/范睢说秦昭襄王

 2/刘邦封韩信

 3/诸葛亮联吴抗曹

 4/假地图激怒美国

 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十四计 假途灭虢

 1/晋国假途灭虢

 2/蒯通巧言得城

 3/田子春计得兵权

 4/慕尼黑阴谋

 5/“钟摆轰炸计划”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1/聪明的太子

 2/赵高矫诏立胡亥

 3/请君入瓮

 4/U-2飞机被击之谜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魏加讽喻楚主将

 3/“功人”与“功狗”

 4/孔融编典辱曹操

 5/宋献策测字吓崇祯

 6/拿破仑开枪救士兵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1/勾践卧薪尝胆

 2/冒顿袭东胡

 3/曹刘煮酒论英雄

 4/石勒的韬晦之计

 5/燕王装疯起义兵

 6/示形佯动歼德军

 7/斯大林的韬晦之计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1/扮樵夫诱歼敌兵

 2/沙拉米斯海战

 3/张仪游说楚怀王

 4/刘邦恩将仇报斩恩人

 5/曹操延津退袁绍

 6/朱元璋诱击陈友谅

 7/“埃尔帕索”行动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1/吉第安的火炬战术

 2/“打肿脸充胖子”的夫差

 3/神师助战火牛破阵

 4/鼓角齐鸣惊战象

 5/方腊巧计退兵

 6/朱可夫的“神奇武器”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1/项羽杀殷通

 2/“铜马帝”刘秀

 3/李渊入主天下

 4/郭子仪单骑见回纥

 5/朱温借机占魏博

 6/国会纵火案

 7/刺猬”变“老虎”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1/齐景公气走孔子

 2/美女西施的魅力

 3/逼真的美女图

 4/被政治逼良为娼的貂蝉

 5/核专家中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1/赵云空营赚曹军

 2/长坂坡张飞退曹兵

 3/诸葛亮空城退仲达

 4/洪秀全巧施空城计

 5/“虚拟军团”骗过希特勒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1/陈平巧施反间计

 2/班超破莎车

 3/高仁厚反问平阡能

 4/韩世忠反间诱敌

 5/清太宗离间除袁崇焕

 6/北极行动

 7/西西里岛上的“投降证”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1/要离刺庆忌

 2/马邑城的首级

 3/度尚焚营激军心

 4/周瑜打黄盖

 5/一封信救了一万人

 6/英国间谍的“惊人奇迹”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1/冯谖客孟尝君

 2/泰国设计,齐、楚破裂

 3/秦赵长平之战

 4/“刚毅行动”计划

 5/西奈协定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1/蔺相如智胜秦王

 2/高季兴走马论二失

 3/敦刻尔克撤退

 4/新木马计

 5/“特鲁巴多”计闯鬼门关

后记

试读章节

贞观十年(公元645年),唐太宗统率三十万大军渡海征伐高丽。大军行至海边,只见大海波浪滔天,一片汪洋。大军如何过海,倒使雄心勃勃的唐太宗犯了愁。他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房玄龄等大臣劝他不要御驾亲征的劝谏。事已至此,只好召集各路将领来共商渡海之计。各路将士一筹莫展,无奈,任务落在了大军总管张士贵身上。他对太宗说:这渡海之计我也说不出来,等我想好了再答复您。

张士贵回到寨中,马上召薛仁贵商议计策。薛仁贵考虑片刻后说:“皇上不过担心大海难渡,我有一计,保管让这千里海水来日无踪无迹,皇上和将士们都会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安稳过海。”张士贵听后大喜,急问此计的内容,薛仁贵便在他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半天。张士贵命他马上回去准备行事。

几天以后,张士贵及各路总管来见太宗,告诉他有一个住在海上的豪富老者,特地来求见皇上,愿意承担运送三十万大军军粮的任务。太宗非常高兴,马上传见这位老者。随后,这位老者请太宗及一班文武官员前往海边。此时大海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眼前是用一幅彩幕围着的一万多间房子。老人躬身请太宗进入靠东边的一间屋子。只见室内四壁张挂着华丽的锦绣帷幕,地上铺着名贵的地毯。太宗及随从人员席地而坐,品尝美酒,觥筹交错,心情极为舒畅。不知过了多久,太宗忽然听得房屋惟幕被风吹得哗哗直响,外面波声如雷,又见桌上杯盏乱动,不禁心生疑窦,忙命人拉开帷幕观看,只见外面波浪滔天,一片汪洋。太宗大惊失色,问道:“朕这是在什么地方?”张士贵起身回答说:“这是微臣的渡海之计,现在陛下及三十万大军正在乘船过海,前往高丽,船已经快到岸啦。”太宗起身察看,果然是在船上。就这样,太宗坐在“房屋”中,安然渡过了大海。

“瞒天过海”这一成语,就是从这一故事中演化而来的。

在《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里,有一个“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的故事。它虽然称不上是军事家们的得意之作,却为“瞒天过海”这一计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伍奢因指责楚平王夺儿媳废太子的不道德行为,与其长子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只身出逃,到宋国与早一步逃出来的太子建相会。 由于正赶上宋国内讧,两人又逃到郑国。太子建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一心想借晋国之力篡夺郑国的主位,结果事泄被杀。这样,伍子胥只好带上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出郑国。

伍子胥与公子胜如同丧家之犬,昼伏夜行,向吴国方向逃奔。他们过了楚国的属国陈国,还需越过要冲之地昭关,才能到达通往吴国的水路——长江。昭关地处陡峭的两山之间,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原来楚国已在此设关把守,因盘查伍子胥,楚平王又派大将莲越在此驻守。伍子胥二人在离昭关六十里处,遇上了隐居在此的神医扁鹊的徒弟东皋公。东皋公是位侠肝义胆、两肋插刀的志士,前几天到昭关给莲越将军诊病,曾见关上悬挂着伍子胥的画像,所以一眼就把伍子胥认出来了。他对伍子胥说,关上盘查很严,像你这样过关,岂不是自投罗网!不如先到我家,等我想办法送你过关。二人一连住了七天,东皋公每日酒肉款待,却不提过关的事情。这天夜里,伍子胥辗转寻思,反侧不宁,异常焦躁。第二天早晨,东皋公叩门而入,发现正当英年的伍子胥头发全白了。这就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典故的由来。伍子胥因父仇未报而痛哭不已,东皋公却祝贺他有了命运转机的好兆头。他说,你容貌变了,别人就难认出来了。正好我请来一位朋友,今日就帮助你过关。

东皋公请来的人叫皇甫讷,长得与伍子胥有些相似。在东皋公的精心安排下,皇甫讷扮作伍子胥,伍子胥扮作仆人,又用汤药给伍子胥洗了脸,改变其本来的颜色。一行人黄昏出发,黎明时到达昭关。果然,刚到昭关守关军士就把皇甫讷当成伍子胥,立刻报告莲越,莲越打眼一望,说声“正是他”,便下令将皇甫讷抓了起来。守关将士听说抓到了伍子胥,争相观看,也不盘查行人了。伍子胥和公子胜乘机混入行人之中,逃出关去。

西汉将军李广,一生活跃于抗击匈奴的战场。.由于他足智多谋,善于骑射,被誉为“飞将军”。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匈奴出兵进攻上郡,李广受命同另一个宦官率兵抵御匈奴的入侵。一天,这个宦官率领十几名骑兵同三个匈奴人相遇,双方打起来了。匈奴人箭术高超,一边逃跑一边放箭,不但射死了宦官带领的骑兵,连宦官自己也中了箭。他逃回后向李广报告了情况,李广说:“有这样的本领,这三个人一定是射雕的高手。”李广立即率领一百名骑兵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追上以后,李广拈弓搭箭,射死二人,活捉一人。一审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能手。 当他要带着这个匈奴人返回时,只听远处马蹄疾驰,几千名匈奴兵纵马过来。匈奴兵见李广手下只有一百人,非常惊疑,以为是汉军的诱敌之计,赶忙占领一个山头,摆开了围攻的阵势。

李广手下的骑兵见状都惊恐异常,想立即拨马逃走,李广却极为冷静,他劝阻道:“我们离开主力已有几十里路,现在如果惊慌逃走,匈奴就会追击,把我们立刻消灭掉;如果我们留在这里,匈奴就会误认为我们是主力部队派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贸然攻击我们。”于是,他命令大家迎着匈奴的大队人马继续前进。走到离匈奴只有二里路的地方停住,又下令说:“大家都下马,并把马鞍子卸下来!”大家说:“匈奴众多并且离我们很近,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我们怎么应付呢?”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要走,现在我们把马鞍卸下来,就表明我们不走了,多疑的匈奴会更加相信我们是前来诱敌的,一定不会来攻击我们。”果然,匈奴人仍然按兵不动。这时,匈奴队伍中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官出来检查他的部队,李广带领十多名骑兵射死了这个将官,又回到自己的部队中,卸下马鞍,把马放开,躺卧休息。匈奴人一见,更加不敢攻击。半夜的时候,匈奴人担心汉军埋伏在附近,害怕被袭击,把部队撤走了。于是李广带领骑兵顺利地返回主力部队。P5-7

后记

1993年4月,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思想文化研究所张秉戍副研究员约我为中国旅游出版社编写一本《三十六计》方面的书。要求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文献等大量典籍中,搜集一些材料,为每计配上一些例子,企望给读者以启发。我那时还在搞自己的老本行中国古代史,这样就编写了这本书,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这大约是较早出版的对三十六计进行诠释的书。

当年,考虑到“全民皆商”的流俗,在所配备的例子中,有一小半是计谋在商业中应用的解说,一多半是中外战例上的应用,故称《三十六计应用范例大观》。为了通俗易懂,当时对古本三十六计的原文和按语进行了翻译和注释,并配以题解,然后每一计配上十个左右例子。所举例子中,如计语有出处,且又具有故事性的,就放在第一例中,以达到醒目的目的,其余的例子按时间的顺序来排列。书中有关商业方面的例子,由当时就读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的杨学军编写,其余的例子由我来编写。

这本书1997年又再版,现在又过去了八九年。陕西人民出版社李向晨先生认为,三十六计本来就是军事上的计谋,在商业上固然有其应用的价值,但在军事上的价值更应值得重视。他建议,去掉原书商业方面的例子,对军事例证再加补充,正说三十六计。这样,这本书又得以修正出版。

本书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中外军事典籍,并“中国军事”、“中国军事网站”相关战例,谨此致谢。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西方人无论计谋怎样花样翻新,大抵都踏不出中国人《三十六计》的范围。

对西方管理者而言,研究《三十六计》。深入了解计谋学之后。将可以事先识察到计谋的存在,并且预先想出突破的策略。懂得计谋分析,才能够避免计盲,上了当还不自知,这样的分析智慧对于管理者在制订策略上是相当重要的。

——瑞士汉学家胜雅律

《三十六计》是中国战略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其关于战略的描述要比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精细得多。它既适用于具体的战术,也适用于重大的政治抉择,各行各业领导人都能从中找到新的秘诀。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中国的《三十六计》是“运筹帷幄的诀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经营和相互之间的竞争上。

——日本,大桥武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十六计战争行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庆全//张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78893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92.2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2
出版地 陕西
237
167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