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式教育--父母的百日维新
内容
编辑推荐

“荣式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抽丝剥茧的寻找出阻碍孩子成长的困难;并运用蒙特梭利博士研究的教学技巧来有效并且没有太大负担的搬开挡在路上的石头。

这本书是针对初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所写的参考书籍,涵盖出生儿到3周岁幼儿的发展与成人可以和应该出力的地方,适合希望用100天的时间来当好一位懂得蒙式教育的爸爸妈妈们阅读!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针对初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所写的参考书籍,涵盖出生儿到3周岁幼儿的发展与成人可以和应该出力的地方,它不算是一本专业的书籍,但是作者期待他能给你从幼儿教养的迷惘中找到方向,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每当看到那一张张小朋友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作者真的为它感到高兴,也为他的父母感到骄傲!因为每个孩子都能也都会成长,差别只在于如何把快乐的元素充满整个童年。

目录

第一单元:你需要接触的蒙式教育理念

第二单元:你需要明白的儿童心理

第三单元:你需要理解的儿童行为

第四单元:儿童的智慧来自何处

第五单元:如何做好小手发展的日常生活教

第六单元:如何发展大肌肉的平衡与协调

第七单元: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八单元:如何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第九单元:如何让孩子学会人际相处

第十单元: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

第十一单元:如何让孩子进入思考

第十二单元:如何让孩子建立内部秩序

试读章节

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根据不同特点再分为六个分阶段。从刚出生时婴儿仅有的诸如吸吮、哭叫、视听等反射性动作开始,随着大脑及机体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到此阶段结束时,婴儿渐渐形成了随意有组织的活动。下面简介六个分阶段。

1、第一分阶段(反射练习期,出生~一月)

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又同时给予奶瓶喂养,可以发现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时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吸吮母亲乳头的口腔运动。由于吸吮橡皮奶头较省力,婴儿会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现象,或是吸母乳时较为烦躁。在推广母乳喂养过程应避免给婴儿吸橡皮奶头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婴儿在适应环境中的智力增长:他愿吸省力的奶瓶而不愿吸费力的母乳。

2、第二分阶段(习惯动作和知觉形成时期1~41周)

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逐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由于行为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由当前直接感性刺激来决定,所以还不能算作智慧行动。

3、第三分阶段(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1周~9月)

从41周开始,婴儿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以后儿童经常用手触摸、摆弄周围的物体,这样一来,婴儿的活动便不再限于本身,而开始涉及对周围物体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婴儿本体对它的动作,这样就通过动作与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使本体对周遭环境发生了循环联系,最后渐渐使动作与动作结果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例如一个多彩的响铃,响铃摇动发出声响引起婴儿目光寻找或追踪。这样的活动重复数次后,婴儿就会主动地用手去抓或是用脚去踢挂在摇蓝上的响铃。显然可以看出,婴儿已从偶然地无目的摇动玩具过渡到了有目的地反复摇动玩具,智慧动作开始萌芽。

4、第四分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9~11、12月)

这一时期又称图式之间协调期。婴儿动作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作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则被当做手段使用。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这表明儿童在作出这些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玩具的意向。随着这类动作的增多,儿童运用各动作之间的配合更加灵活,并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来对付遇到的新事物,就象以后能运用概念来了解事物一样,婴儿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来认识事物。表现出对新的环境的适应。儿童的行动开始符合智慧活动的要求。

5、第五分阶段(感知动作智慧时期,12~18月)

这一时期的婴儿,皮亚杰发现,能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发现新方法达到目的。当儿童偶然地发现某一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他将不只是重复以往的动作,而是试图在重复中作出一些改变,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整来解决新问题。例如婴儿想得到放在床上枕头上的一个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却够不着,想求助爸爸妈妈可又不在身边,他继续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头,拉枕头过程中带动了玩具,于是婴儿通过偶然地抓拉枕头得到了玩具。以后婴儿再看见放在枕头上的玩具,就会熟练地先拉枕头再取玩具。这是智慧动作的一大进步。但儿童不是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他的发现是来源于偶然的动作中。

6、第六分阶段(智慧综合时期,18~24月)

这个时期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之外,还能开始”想出”新方法,即在头脑中有”内部整合”方式解决新问题,例如把儿童玩的链条放在火柴盒内,如果盒子打开不大,链条能看得见却无法用手拿出,儿童于是便会把盒子翻来覆去看,或用手指伸进缝道去拿,如手指也伸不进去,这时他便会停止动作,眼睛看着盒子,嘴巴一张一合做了好几次这样的动作之后突然他用手拉开盒子口取得了链条。在这个动作中,儿童的一张一合的动作表明儿童在头脑里用内化了的动作模仿火柴盒被拉开的情形,只是他的表象能力还差,必须借助外部的动作来表示。这个拉开火柴盒的动作是儿童”想出来的”。当然儿童此前看过父母类似的动作,而正是这种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标志着儿童智力已从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P18-20

序言

从事幼儿教育以来近10个年头了,当初选择意大利的教育学者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的教育理念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精神目标。出发点在于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孩子学习压力的良方,让孩子能在欢笑中成长。自20世纪初以来,许多的幼儿教育专家提出新派的幼儿教育理念,来解决当时幼儿学习成长的问题与岐见。各种各样的理念方案都是一时之选,各有各的理论高度。但是,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的“蒙式教育”是比较吸引我投入的目标或许因为是工科的背景,使我更进一步的理解蒙特梭利博士在努力使幼儿教育从一萌艺术变成科学的贡献!

10年来,不断探索这位幼儿教育先知的精神内涵,并从实际办园的工作中仔细去体会如何把蒙式的精神内涵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并期待能在孩子的成长中看到实质的成长和喜悦。在此之际写出自己的一点点心得与感受,希望能对喜好蒙式教育的家长能给予些许的帮助。更希望各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前辈与先进,能给予多多指教。

这本书是针对初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所写的参考书籍,涵盖出生儿到3周岁幼儿的发展与成人可以和应该出力的地方,希望用100天的时间来当好一位懂得蒙式教育的爸爸妈妈,它不算是一本专业的书籍,但是我期待他能给你从幼儿教养的迷惘中找到方向,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每当看到那一张张小朋友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真的为它感到高兴,也为他的父母感到骄傲!因为每个孩子都能也都会成长,差别只在于如何把快乐的元素充满整个童年。“荣式教育”正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抽丝剥茧的寻找出阻碍孩子成长的困难;并运用蒙特梭利博士研究的教学技巧来有效并且没有太大负担的搬开挡在路上的石头。

在美国的一次知名的雕塑展中,很多来宾纷纷向优秀作品的雕刻家提出道贺之际,称赞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可是那位雕塑家仅仅的回答一句让人深省的话——“不是我创造出这个雕像,那雕像原本就在石块里面,我只不过是清除掉雕像上面多余的一些石屑罢了”。孩子发展的蓝图在他自己的遗传密码已经有了,我们只能做的事,就是帮他清除路上的石头!

最后引用“纪伯伦”在“先知”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与女,产生于生命对它自身的“渴慕”。他们经由你而生,却不是你所造生。虽然他们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你可以供他们的身体以安居之所,却不可锢范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的明日之屋,甚至在你的梦中你亦无法探访。你可以奋力以求与他们相像,但不要设法使他们肖似你。因为生命不能回朔,也不滞恋昨日。

“你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是生命的箭,借你而送向前方!

后记

冷眼来看中国幼教的蒙特梭利热

21世纪初,一股蒙特梭利热在中国的幼教及早教行业中被炒热了。可是我们应该深思到底是何种因素来推动这股热潮?是利益推动这股热潮吗?

由于办“蒙特梭利学校”很容易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只需添购一些蒙式教具。派几位老师去培训,就能开设蒙特梭利班,借此来提高收费标准,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很多可能永远不会懂得蒙特梭利教育,内心深处还反对蒙特梭利的人们,也把蒙特梭利当成“事业”来做蒙特梭利的精神本质和思想精髓则被“看不到,忘记,忽视,或被打碎击溃,放到远远的地方”。

在一些“蒙特梭利培训班”中,出现曲解蒙特梭利教学精神的现象!蒙特梭利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蒙特梭利教育的实施不能不对校长和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人们期望蒙特梭利学校的校长应当像个学者,能懂得蒙特梭利教育,兼有思想深邃,观念新远,人品高贵,作风正派,慧眼识珍。

但即使这样,他仍不一定是蒙特梭利教育的准确施行者。他必须真正的尽心尽力为蒙特梭利教育的准确实行而工作。

教师则应是心理学工作者,她宁静而平和,喜欢孩子,理解儿童,体察孩子,具备与孩子沟通的能力。

能懂得蒙特梭利教育,知识渊博,性情温和宽容,受很多人信任。

有耐心,相信儿童的能力。她可以准确知道儿童心中因遭受到冷落而产生的委屈,也知道他因为无法表达需求而产生的挫折感。她懂得随时倾听儿童的反映。

蒙特梭利教育的很多要求是很多园长和教师难以达到的。但是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园长和教师的想法:如何把最好的教师和人才放到蒙特梭利教学!

幼儿教师则由于社会的原因,师资在同行业中相比要差。高水平的教师较少。在一般学校,教师常见到和儿童“站在对立面”,“较劲”,摆弄“教师的权威“。更有教师压制,摆弄,训斥,驱使儿童。具有“中国特色“的蒙特梭利教学?

很多“蒙特梭利教育”的返回“传统教育”的现象,在各国都有出现。当然也在中国出现。很多人不理解,还认为这就是“蒙特梭利教育”了。

我们可以用“蒙特梭利的百分比”来描述中国现有的蒙特梭利学校或班级会比较客观些。百分之零是纯“传统教学”,百分之百则是理想中的“蒙式教学”。

有些采用蒙特梭利教学的幼儿学校,由较有领先思想的人或思想家举办的。这样的学校可信度自然是高的,但是要想办好,办成真正的蒙特梭利学校,还需下一番苦功。这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大特点。检验的标准

中国当前存在不存在真正的蒙特梭利教育?我们怎样判断一个学校是否真的懂得蒙特梭利教学了呢?

以下11项条件是检验教师的标准:

1.对儿童具有强烈而真切的热爱

2.对人类全体的发展具有真切关怀

3.超俗,美好和崇高的人生目标

4.宽容,热情与执着的工作态度

5.对家长心理有透切把握与理解

6.对心理学,教育思想史,哲学的深刻研究和认识

7.五,六年的对蒙特梭利原著的深入研究和精辟阐述

8.亲自办蒙特梭利学校或是担任蒙特梭利教师的经验

9.对儿童的行为与状态具有深刻洞察力和详实的解释

10.对儿童心理问题和行为难题的妥善解决方案

11.有较强的自我反省和发展能力  当学校的儿童出现:快乐。睿智.深沉.高度专注,平静安详,爱学习爱思考,不易受伤害,不易被打扰: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经常处于认知状态。那就离“理想的蒙特梭利状态”不远了!

结论

真的蒙特梭利教学,在5个月后即可见到效果。明显在能力各方面比传统教学好。但是以蒙特梭利教学系统的标准来检验,最理想的情况出现需要三年的时间。 这几乎是儿童的整个幼儿园时代,这也是为小学,中学……一生打基础的时期。这三年的经验,会和儿童及家长在未来的10年,50年的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易把持住蒙特梭利灵魂的教育工作者,恰好又主持一个幼儿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而不只是蒙氏著作,不是那些教具,更不能是经济利益。当有足够的爱心,能发挥才华的时候,便不会迷失方向,会在“理想的蒙特梭利教学”的路上不断前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式教育--父母的百日维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978994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1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