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记下的经典语录。通过讲述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言行举止,从八个方面指点我们用禅的智慧参透我们的人生,教会我们如何把佛家高深精妙的禅意运用到平时琐碎的生活与工作中去,细读本书,可净化心灵、提高修养,于社会、于身心大有益处。

人生就像案上的一杯美酒,不论是浅尝,还是深品,都有一番特别的味道。那么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呢?让我们走近弘一法师李叔同,听听他的人生哲理吧!

内容推荐

身处喧嚣浮躁的时空环境,也许你在紧张忙乱的节奏中一度迷失了自我,失却了生命的那份曾经纯净的本真。茫然若失的你是否想过拂去心灵的尘埃,重获一种平淡自然的生活?

弘一法师李叔同以大智大慧开解现实人生,帮助我们解脱人生的困惑与苦恼,以清新隽语启发大彻大悟的人生哲理,让我们懂得看透,看开,看淡,以平和之心透悟人生。

人生,需要一种淡定,需要一份从容。静坐水流处,笑看风云起,何尝不是一种超然淡定的处世态度?将身心世界放下,视一切名利为平常,享一份淡然与洒脱。

本书中的人生开释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让我们聆听大师的声音,为自己点一盏心灯,在尘事纷扰中寻一份恬适,享受洒脱自在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慎独律己,修身自省

时常自省才能扫却心中的尘埃/3

忏悔是净化心灵的力量/6

静坐常思己过/9

唤醒沉睡中的良知/12

随时随地要求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14

管好自己的舌头/18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21

努力克服自己的情绪/24

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27

第二章 云淡风轻,淡泊超然

拿得起是可贵,放得下是超脱/33

知足是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36

时刻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39

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43

不要刻意追求诱惑你的功名利禄/47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51

简朴生活就是快乐生活/55

视名利为平常,享受淡然与洒脱/59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63

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快乐/66

活得从容就要看淡名利/69

把得意当无意是高手,把得意当失意是圣人/72

第三章 保持本色,活出自我

要正确认识自己/77

人生的诀窍是经营自己的长处/79

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82

不要活在别人的评论之中/85

勇于走自己的路/89

不在潮流中迷失自己,坚守自己的本色/94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你才能胜出/97

坚持自己的原则,原则为人格保驾护航/1∞

不要在盲目的崇拜中丧失自我/104

第四章 与人为善,慈悲心生

用慈悲的心做慈悲的事/109

付出爱心,你就种下了希望/113

施予是真正的慈善/115

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118

善良是一缕最美丽的人性光辉/122

拥有大慈大悲的菩提心/127

爱这世间一切生命/130

寄悲悯心于人于物/133

为他人提一盏灯笼/136

投以木桃,报以琼瑶/139

善待他人等于成全自己/142

第五章 度量如海,气概如山

有容人之量才可成就大业/147

心地宽厚而容人之过/150

以宽厚大度唤起真诚和理解/153

吃亏人常在,财去人安乐/157

让步为高,宽人是福/161

做大事的人要有包容万物的气魄/165

不争而争,后来居上/170

第六章 勤勉进修,提升能力

卓越来自勤奋的努力/175

把精力只放在一个目标上/179

惜时如珍惜自己的生命/182

无论何时都要不断提高自己/186

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你的能力/189

学识让人格和修养更完美/192

在成长中善于学习/195

学习的脚步不能稍有停歇/198

第七章 奋力一搏,超越自我

志向是人生拼搏奋斗的方向/203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206

挑战自我更重要/210

在逆境中前行,体验独特的喜悦/213

成长中的韧性来自永不放弃/216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219

把挫折的压力变为人生的动力/223

直面挫折,你会发现自己是强者/228

人生的冷遇也是一种幸运/231

顺境乘风,逆境破浪/233

在人生的风雨中拥抱成功/237

挫折是超越自我的动力/240

第八章 低调做人,守拙安愚

韬晦政策是手段,待机求成才是目的/245

隐藏精巧给人以安全感/248

先收敛才能待机而有效出击/251

炫耀是做人的最大障碍/255

低姿态才能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258

若怯若愚,不玩弄聪明/261

勿让“矜”字侵蚀人心/264

稻穗越成熟,头垂得越低/268

试读章节

时刻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总如草上霜。

——李叔同《断句》

在追名逐利唯恐不及的现代社会里,不要小瞧这不起眼的平淡的心态,它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它能抗拒物欲的诱惑,帮你事业有成。有了它,上帝不会忘记你,会教你彻悟人生的真谛,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即使上帝忘了你,也不要紧,最起码你还会落个淡然适然,不急不躁,不至于让心猿意马把你搅得心神不安。

李叔同出身于富商之家,前半生可谓锦衣玉食,但是富贵金钱的概念在他眼里却是很淡,在他15岁时便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总如草上霜”的感慨,此种超然之态,出自—个15岁少年之身,实令后辈晚生们感慨万千。

要说富贵,就不能不说“钱”的问题。

人的一生有多少钱才能够用?没有细算过,但事实是,我们所赚的,往往多于自己的需求。古代圣贤尊崇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现代人的问题在于,赚足了12斗米,还要为15斗米叩头。

人的欲望是一种本能,不是罪恶。每个人都会有欲望,只不过每个人的欲望都不一样,有些人希望“五子登科”,有些人希望美眷巨宅,有些人希望名与权皆备……过多的欲望,会使有血有肉的人变成机器,少欲的人,才能得闲,无事当看韵书,有酒当邀韵友。

怎样看待人的金钱、财富、地位呢?

客观地讲,钱的作用是相对的。

钱可以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情”;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床位”,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丽”;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帮凶”,但买不到“知己”;钱可以买到“劳力”,但买不到“奉献”;钱可以买到“财富”,但买不到“幸福”……

钱是生活之必需,又是万恶之根源,就看你如何驾驭!

有—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一座县城里,有—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有—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位将军在这个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小城扫出了—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生智慧的提炼?

与那个长寿的老和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人为现代人物欲太盛,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物欲更具诱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随心所欲,就必然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

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面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人体的神经系统常处于一种稳定、平衡、有规律的正常状态。这些棍心灵的最大舒展。我们再看看那些拒绝平淡者,他们管不住自己的物欲,有的掉了脑袋,有的当了囚犯,有的虽然侥幸没有被检举揭发出来,但他们整天心惊胆战,心灵早已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而唯有把荣华富贵当作身外之物,不受金钱的奴役,我们才能更加清醒地看待人生,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不仅在于他对人类所作的贡献,他对金钱的态度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爱因斯坦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他平常总是穿着—套不整齐的旧衣服,不常戴帽子,在浴室里常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他虽然打算解决繁复的“宇宙之谜”,但他认为不能将人生的享用弄得过分的复杂,所以,他在洗澡后刮胡子时,不用舌临肥皂而用洗澡肥皂。他认为用两种肥皂真是浪费。 在对待物质生活上,爱因斯坦说:“我强烈地向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一次,德国一家杂志的编辑找到爱因斯坦,要重新发表他的—篇重要讲话,并付给他1000马克稿费,爱因斯坦摇头拒绝。那位编辑多少知道点爱因斯坦的脾气,便改口说:“您重新发表这个讲稿是对科学尽了义务啊。”爱因斯坦一听“义务”二字,二话不说,频频点头。但是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稿费必须减少到600马克,才同意发表。”他还拒绝了电台每分钟1000美元的电台演说的聘请,却同意将1905年发表的30页《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重抄一遍拍卖,将所得的200多万美元全部捐献,支援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寄寓在柏林的两间小房子里,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如同清教徒一般。这里没有接待过任何客人,除了他的助手和秘书之外,爱因斯坦很少让别人来这里。他过着完全隐居的独立生活。

他什么佣人也没有,他自己烧火做饭,自己给自己的生日燃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自己给自己唱起了生日祝福歌,他是多么的快活,也全然不管这一天全世界的报纸都在发表有关他的文章,也全然不管这一天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古人常说:“少欲无为,身心安在。”人的欲望本来就是无底洞,很难填满的,住了30平房子的人,希望住40平;住了40平房子的人,希望70平;有—天买了70平的大房子,想的却是100平,最后还未圆梦就归西天了。

如此说来,富贵还真是李叔同所说的“草上霜”、“水中月”。  对于李叔同这种俭朴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其实无须多言。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都去瞻仰一下他涅槃后留传于世的遗像,看看他身上那件补了240个补丁的破僧袍,那是他出家20多年身边唯一的遗物。相信看到这个以后,所给你带来的震撼和启迪,一定胜过任何文字和语言的表述。

P39-42

序言

当今社会是相当忙碌也是充满挑战、引诱的时空环境。怎样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个净化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人呢?那就是用禅的精神经常地、时时刻刻地熏陶自己,使自己从迷失的状态向觉醒的、净化的状态转化。

现在社会需要禅的精神,人们需要用禅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不过,禅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几十代人用了漫长的时间精心构筑的精神世界,它植根于深远而厚重的华夏文化,蕴含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哲理。

因此,必须有一位修为高深的大师对我们进行引导和指点,我们才能参透禅理当中无限深邃的禅意,从而运用到自己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当然,要说能担当此任的弘法高僧可以说是大有人在,但是假如说集横溢的才气与高深的修为于一身的人,恐怕就要首推弘一法师李叔同了。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高僧、艺术家,对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弘一法师出家后律己甚严,再兴律宗,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近百年来,弘一法师的艺术与禅学吸引着人们寻找他传奇一生的答案。或许,在本书中能找到或多或少我们想要的答案。本书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记下的经典语录。

人生就像案上的一杯美酒,不论是浅尝,还是深品,都有一番特别的味道。那么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呢?让我们走近弘一法师李叔同,听听他的人生哲理吧!

人生哲理是心灵的启迪,是生命的诗,是大彻大悟的人生感悟!品李叔同,看透世间繁华,直达精神家园;读李叔同,我们的内心会获得一种空灵的美感,那是一种久远的自然的力量。

如果用一句话来给此书做个总结,那便是:这是一杯淡泊悠远的心灵之茶,也是一本处世安身的尘世经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双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37877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