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版的《达·芬奇密码》。德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德文版销售超过35万册。
国际畅销书作家弗兰克·施茨廷成名处女作,完整呈现13世纪德国市井生活的历史画卷。
在最接近上帝的教堂顶端,杀戮是因上帝而起,还是受魔鬼的指示?雨夜神秘的黑影,究竟是残忍的凶手,还是来自地狱的死神?
图书 | 科隆911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德国版的《达·芬奇密码》。德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德文版销售超过35万册。 国际畅销书作家弗兰克·施茨廷成名处女作,完整呈现13世纪德国市井生活的历史画卷。 在最接近上帝的教堂顶端,杀戮是因上帝而起,还是受魔鬼的指示?雨夜神秘的黑影,究竟是残忍的凶手,还是来自地狱的死神? 内容推荐 1260年9月11日,建筑师杰哈德突然从教堂的鹰架上坠落身亡。同一个晚上,一名妓女和乞丐,先后死于迷你十字弓之下,一种消失多年的神秘武器。但,这只是连环杀戮的开始…… 莫名卷入的红发小贼,绰号“狐狸”的雅各布,靠着街头求生的小聪明,一次次与死神擦身而过。可是这个神秘的暗夜黑影,有着诡魅的气息和奇快的速度,他是否能再一次成功逃离死亡的威胁? 漂亮的染布女子、她的无赖酒鬼父亲,还有她同为酒鬼却知识渊博的司祭长舅舅,雅各布意外地得到了这些人的帮助。在暗夜杀手找到雅各布之前,他们发现阴谋的真相吗? 目录 开场白 9月10日 9月11日 9月12日 9月13日 9月14日 作者注记 试读章节 围墙大门外 “我好冷。” “你老是觉得冷,十足的胆小鬼,那就是你的问题。” 海因里希把他的披风拉紧,生气地瞪了他的同伴一眼。“这不是你的真心话,马提亚斯,真的很冷。” 马提亚斯耸耸肩,“那么,对不起了。如果你真的坚持的话,是,是很冷。” “你不了解,我是冷到骨子里了。”海因里希挥手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我们得对此卑躬屈膝!尽管上帝为证,没有人不会屈从于暴力,但是——” “上帝不是你的见证人。”马提亚斯打断他的话。 “什么?” “上帝何必浪费他的宝贵时间听你呻吟发牢骚?坦白说,晚上这时候你竟然还能撑着爬上马背,我已经很惊讶了。” “这话你就说得过分了,”海因里希不满地说,“可以的话,拜托放尊重一点。” “我给各人恰得其分的尊重。”马提亚斯拉着他的马绕过一辆突然从黑暗中冒出来的倾倒牛车,光线迅速消失。之前一直都是大太阳,但九月的白天慢慢变短,夜晚也凉了些。迷雾升起,朦胧了前面的视线,他们距离身后的科隆城墙已差不多有半里远,闪烁的火把是唯一仅有之物。海因里希几乎可以说是非常的恐惧,马提亚斯很清楚,这事带给他一种冷酷无情的满足感。海因里希当然有他的长处,但勇气可不包括在内。 他决定不理他,专心鞭策马儿前进。 一般而言,没有人会想在这时候离开这座城,除非是被赶出去的。尽管科隆大主教已经和附近地区的领主一起发布了和解协议,但这地区并不安全,小偷、强盗依然四处猖獗。那是1259年的事,离发布时间几乎还不到一年,和解协议拟定在一张封了印信的文件上,如果你相信的话,上头写的是旅人和商人可以自由通过莱茵兰。而不会遭土匪抢劫杀害。这个在大白天多多少少还有人遵守的承诺,并不会延续到夜晚,特别是在商人所捐献的保护费到期时。最近在离弗里西门没有几码的田地里,就才发现一具遭人强暴勒毙的女孩尸体,她的双亲来自受人敬重的武器制造商家庭,好几代都居住在大主教宅邸对面,活在钢盔标志的庇荫下。有谣言指出是撒旦亲自在那个女孩身上下了咒,诱惑她出去,有人则认为她陈尸之处的农地主人该受轮刑。他们并没有视他为凶手,而是认为受人敬重的自治市市民。的女儿怎么会死在他的田地上?尤其是没有人可以解释那么晚了,她究竟在那里做什么。不过待最初的愤怒浪潮消退后,大家才都明白她是和吟游诗人混在一起,更糟的是,厮混的对象还包括油脂巷的猪油商人,以及一开始就不被允许进城的恶棍。那么,这就是她自己的错了。最好还是别指望和解协议。 “等一下!” 海因里希落后好长一段距离,马提亚斯发现他得稍微勒紧他那匹阿拉伯骏马的缰绳,让它慢慢走着,直到同伴赶上来为止。离城之后到现在,他们已经过了好几座农场,才抵达一座小森林,只有淡淡的月光洒在周围的土地上。 “我们不该在这里等吗?”海因里希的声音在颤抖,差不多和他的双手一样抖。 “不,”马提亚斯盯着森林前排的几棵树看,小径消失在黑暗之中。“我们必须到空地上,你确定你不想宁可回头算了?” “什么?我自己吗?!”感觉没面子的海因里希咬着唇,但为时已晚,话已经出口了,有那么一会儿,愤怒压过他的胆怯。“你一直想刺激我。好像我会回头似的!好像我曾想过要这么做,身在黑暗中,身边这只神奇活现的孔雀,嘴巴不停地胡言乱语——” “讲到嘴巴,”马提亚斯嘶声道,勒住他的马,并一把攫住海因里希的肩膀。“你最好把你的嘴巴闭上。假如我是我们要见的那个人,听到你唉声叹气,我老早就走了。” 海因里希怒视着他,眼神中混合着愤怒和羞辱,接着挣脱开来,在马鞍上弯下身子,骑进树林里,马提亚斯随后跟上。树枝的阴影在他们火炬的亮光中舞蹈,几分钟之后,他们到达空地停下来。除了风穿过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外,只听见树上某处一只猫头鹰单调的叫声。 他们在寂静中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海因里希开始躁动,在马鞍上扭动个不停。“要是他没来呢?” “他会来的。” “你怎么这么肯定?像那样的人什么都不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就拍拍屁股走人。” “他会来的。尤利希的威廉推荐他,就表示他一定会来。” “尤利希的伯爵对他根本一无所知。” “人们是否了解这种人根本无关紧要,他们做的事才算数,而这个人做的正对威廉胃口。” “我讨厌不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 “为什么?那样还简单一些。” “不过,或许我们应该回去,重新考虑一遍所有的事。” “那你怎么跟其他人说?说你尿湿了裤子,还有你的马害怕吗?” “你要为那句话道歉!” “你闭嘴就是了。” “我早过了任你要我随时闭嘴的年纪!” “我长你三岁,记得吗?”马提亚斯讥讽道,“年长者,智慧也较长。既然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智慧,所以你大概可以知道自己的程度了。 P2-4 后记 大主教康拉德·冯·赫希斯坦登死于1261年9月28日,没有赦免任何监禁的贵族,所有的请愿都无效。是否有针对他进一步策划的暗杀行动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最后一次重新恢复科隆大主教权力的人是他。原先,他被葬在老教堂,然后改置于中央礼拜堂,今日长眠于圣约翰礼拜堂。中央礼拜堂则改而致献纪念三博士,同时就某方面而言,也是纪念教堂的首席建筑师杰哈德。如果你沿着尖拱往上看到中央窗户的尖端,你会看到那里雕刻着一个长卷发的头像,张着嘴,好像还在对工匠下达指令似的。至于那是不是杰哈德摔死的地方,又是否真是他的雕像,从来没被确认过。 康拉德的继任者英格伯·冯·法肯伯格粉碎了贵族获得赦免的希望,于是贵族们自力救济,开始脱逃。在大规模的马匹交易之后,贵族获准回去,英格伯则因而获得一千五百元的利益。在此同时,针对新治安官议会的腐败和暴力提出抱怨和反对的次数则持续增加,然而英格伯并没有遵守诺言,恢复由贵族主导市政,反而采取专制统治,并把拜扬塔和库尼柏特塔变成真正的堡垒。结果贵族、同业公会和市民再度聚集,爆发战争,英格伯企图围城,却没有成功。列日的主教和格尔登伯爵过来解决纷争,最后英格伯如他前任的康拉德一样,被迫承认1258年的大判决,贵族和前治安官们终于得以复返。 英格伯的权力一去不回,他无力抵抗,甚至被市民关了二十天,罪名是图谋一场对抗贵族的武装计划。市民为独立所做的种种努力,让教宗乌尔班四世愈来愈担忧,甚至把对英格伯的蔑视撇在一旁,多次企图介入。英格伯则尽了一切的力量,包括挑动各公会,却仍落得在流血纷争中被贵族打败的下场。然而最后续起的仲裁,让贵族再度赤着脚哀求大主教的原谅。在康拉德统治之下,贵族们开始经历的噩梦,在英格伯统治下,变成了一场闹剧。大主教试图再度动武,煽动阴谋来压制科隆,结果彻底失败,反逼得自己逃到了波昂。调停一直进行,但是表面上看起来和蔼磊落的英格伯,暗地里却挑拨贵族家庭间的旧有恩怨,鼓动威塞家族起而对抗欧华托兹家族。虽然透过康拉德和所有主教们的老敌人,也就是尤利希的威廉伯爵的斡旋,在最后一刻回避了公开的冲突,可是之后英格伯却对威廉动武,蹂躏他的领地,结果却是被囚禁在尤利希长达三年半之久。 与此同时,威廉的努力经证实徒劳无功,威塞家族和欧华托兹家族紧掐住对方的脖子不放,市长路德威·威塞和马提亚斯·欧华托兹发生冲突。威塞被杀,家人得到教会的收容,端靠尤利希的威廉匆促赶到,才阻止了欧华托兹家族将威塞家族赶尽杀绝,威塞家族被逐出城,城市由欧华托兹接手。 此后,又进入新的阴谋。有名无实的城市之主英格伯和威塞家族及工匠联盟,撒下大把银两,在城墙下方挖出一条地道,那是威塞家族打算重返权力之心的途径,这计划后来也功败垂成。虽然威塞家族进了城,却又在一场流血战斗中惨遭驱逐,死者之中还包括了马提亚斯·欧华托兹。 1271年,英格伯脱离监禁生涯,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他和城市和解,于三年后过世。他的继任者齐格飞·冯·卫斯特伯格一度想要努力重掌康拉德建立的权力,他视自己为军阀,并和市民维持合理的良好关系,直到他们试着筹措资金买下他固有的封地为止。但是齐格飞比英格伯聪明,让自己成为下莱茵区最强的势力,想办法在专制和宽容之间的钢索游走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的计划和科隆这城市想要独立的渴望,达至一个决定性的冲突点。 在有名的沃伶根战役中,他被市民及其同盟击败。他也曾再次企图宣示自己的主权,结果却导致自身最后的失败。科隆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帝国直辖市(即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直属于皇帝,也就是德意志国王的城池和市镇,科隆一直要到1475年才正式成为自由城市),大主教的权力永远消失。 在另一片土地上,也有另一个权力画上句点。苏格兰的厄尔夸特城堡被摧毁,莫纳利亚公爵并没有从十字军东征回来,这片土地从此无主。 不同于远近驰名的水怪,大家倒是都看得见尼斯湖畔的城堡遗迹。几年前天主教教会还派了一位法师过去处理。他在水波上洒了些圣水,朗诵了一大堆祝祷文。显然经文是有效的,从此怪物不复得见。 书评(媒体评论) “施茨廷以恰如其分的机智和当时仍略显粗糙的色彩,写就这个冒险故事。他书写历史的才华,加上对那时代生活氛围的可靠描述,读来令人心醉神迷。” ──《莱茵邮报》 围绕着神秘的策划者,发生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还有在不熟悉的时间和地点以最戏剧性的形象出现的神秘人物,这一切都巩固了施茨廷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叙事者的声誉。 ——《出版人周刊》 “对喜欢张力十足、感受惊悚到最后一刻的人,这是个完美的选择;对热爱犯罪故事的人来说,则能轻松地乐在其中。” ──《新生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隆91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弗兰克·施茨廷 |
译者 | 缪静玫//胡洲贤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466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6.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8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0-2510 |
版权提供者 | Emons Verlag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