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代孙思邈著,由焦振廉等人校注。
《备急千金要方》约成书于652年,系孙思邈“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于是“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而成,又因“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以“千金”命名其书。书中采集汉魏六朝以及当代医学内容,分门别类,重加编排,间以己说,内容丰富,是唐代医学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并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书 | 备急千金要方(精)/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代孙思邈著,由焦振廉等人校注。 《备急千金要方》约成书于652年,系孙思邈“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于是“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而成,又因“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以“千金”命名其书。书中采集汉魏六朝以及当代医学内容,分门别类,重加编排,间以己说,内容丰富,是唐代医学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并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内容推荐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著,由焦振廉等人校注。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通百家之说,曾得到隋唐两代皇帝征召,皆不就。缘自幼多病,留心医药,勤于临证与著述,终成一代大医,并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思邈所著数十种,多已散佚,今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其代表性医学著作。 唐代医学承继六朝以来的积累,并有重大发展。《备急千金要方》综合前代成就,总结当时成果,内容宏富,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坐标性质的经典医学文献,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全书30卷,以各科医方为主,并涉食疗、养生、脉法、针灸等,内容宏富,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撰《大医精诚》篇,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备急千金要方》流传广泛,有北宋校订本、宋代坊刻本、唐宋抄本及道藏本等版本系统。此次点校以日本嘉永江户医学影刻宋本为底本,按照文献学方法进行标点校勘。 目录 卷第一 序列 卷第二 妇人方上 卷第三 妇人方中 卷第四 妇人方下 卷第五 上少小婴孺方上 卷第五 下少小婴孺方下 卷第六 上七窍病上 卷第六 下七窍病下 卷第七 风毒脚气 卷第八 诸风 卷第九 伤寒上 卷第十 伤寒下 卷第十一 肝脏 卷第十二 胆腑 卷第十三 心脏 卷第十四 小肠腑 卷第十五 上脾脏上 卷第十五 下脾脏下 卷第十六 胃腑 卷第十七 肺脏 卷第十八 大肠腑 卷第十九 肾脏 卷第二十 膀胱腑 卷第二十一 消渴 淋闭 尿血水肿 卷第二十二 丁肿痈疽 卷第二十三 痔漏 卷第二十四 解毒并杂治 卷第二十五 备急 卷第二十六 食治 卷第二十七 养性 卷第二十八 平脉 卷第二十九 针灸上 卷第三十 针灸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备急千金要方(精)/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孙思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7489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49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9.342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8 |
宽 | 189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