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全面抗战前夕东北教育的兴衰
伪满洲国的文化与生活状况
抗战初期的文化大迁移
抗战期间的经济和生活费
大后方(国统区)的文教事业
文化人的反腐败斗争
西南联大的经济生活
沦陷区(敌占区)的文化人
中共根据地的文化人
卖国贼汉奸及其下场
抗战胜利后的经济形势
19世纪40年代后期的学校生活
全面内战时期的文化人
金圆券和独裁政权的崩溃
从金圆券到人民币
附录
后记
图书 | 那时的文化界 |
内容 | 目录 序 全面抗战前夕东北教育的兴衰 伪满洲国的文化与生活状况 抗战初期的文化大迁移 抗战期间的经济和生活费 大后方(国统区)的文教事业 文化人的反腐败斗争 西南联大的经济生活 沦陷区(敌占区)的文化人 中共根据地的文化人 卖国贼汉奸及其下场 抗战胜利后的经济形势 19世纪40年代后期的学校生活 全面内战时期的文化人 金圆券和独裁政权的崩溃 从金圆券到人民币 附录 后记 内容推荐 清雅的文化人谈不谈钱? 高雅的学术殿堂里仅只论道? 战火遍地兵连祸结数十年间,文化人如何苦海求生? 通货膨胀时代的文化人如何熬过寒冬? 战乱与经济双重压力下,文化人有何异于常人之处? 陈明远编著的《那时的文化界》一书告诉你! 《那时的文化界》,一本文化经济学的样本之作; 《那时的文化界》,一本文化人经济生活的写实之作; 《那时的文化界》全面梳理了从全面抗战开始迄1949年东北三省、国统区、敌占区、抗日大后方与根据地延安文化界的情形。文化人在敌后用不同方式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艰窘的生活激发出更强烈的生存意志,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一群文化人,做出了不逊于和平年代的种种成绩,令人感奋。 编辑推荐 文化与经济本是相辅相承;文化与经济一般成正比;但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文化与经济可以成反比,有良心的中国文化人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仍然延续并创造着民族文化,发展着科学与技术,并以自己的良心实力支持着战争。 陈明远编著的《那时的文化界》就从经济细节的角度入手,给你呈现战争破坏与文化创造的细节,给你平凡而伟大的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细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那时的文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明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30732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