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革命根据地史话/近代政治史系列/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马洪武、王明生所著的《革命根据地史话》是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革命根据地是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战略阵地。马洪武、王明生所著的《革命根据地史话》以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为重点,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政权与法制、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今天,通过《革命根据地史话》学习和研究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对于涉取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独立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艰难历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录

一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1.路在何方工农武装割据

 2.运筹帷幄创建中央苏区

 3.星火燎原在割据中崛起

 4.祸起萧墙由兴旺到挫败

二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政权与法制

 1.开天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2.廉政爱民苏区干部好作风

 3.革故鼎新革命法制的诞生

三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经济与文化

 1.土地革命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2.改善民生恢复和发展工商业

 3.开源节流建立财政金融体系

 4.启迪民智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四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1.抗日中枢陕甘宁边区的巩固

 2.挥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3.黑云压城抗日根据地的困难

 4.天罗地网神出鬼没袭击日伪

 5.中流砥柱抗日根据地的反攻

五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政权与法制

 1.承前启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励精图治“三三制”与精兵简政

 3.反腐倡廉生存与发展的力量

 4.新的探索在战争中尝试法治

六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经济与文化

 1.顾全大局实施减租减息政策

 2.众擎易举大生产运动结硕果

 3.公私兼顾工商业的恢复发展

 4.克敌制胜完善财政金融体制

 5.铲除愚昧文教事业艰难拓展

七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建立与发展

 1.战略收缩内战前后解放区

 2.向北发展开辟东北解放区

 3.逐鹿中原重建中原解放区

 4.谁主沉浮车轮滚滚定乾坤

八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与法制

 1.民心所向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2.永恒命题跳出“周期率”的考验

 3.治国安民革命法制更趋完善

九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经济与文化

 1.暴风骤雨土地改革全面展开

 2.并驾齐驱多种经济协调发展

 3.走向胜利财政金融渐趋统

 4.面向未来文教事业蓬勃发展

十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胜利

 1.历史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2.彪炳千秋革命根据地历史地位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1 路在何方 工农武装割据

1927年,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而中途天折了。中国处于一片腥风血雨之中。刚刚成立6年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27年3月到1928年6月,共产党员被杀2.6万人,革命群众被杀害近30万人;党的组织不断遭到严重破坏,党的许多著名活动家相继被捕牺牲,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脱离党团组织,有的甚至向敌人屈膝投降,带着敌人搜捕革命同志,党员数量在白色恐怖中由6万人急剧下降到1万余人。革命转入低潮。

然而,不是一切劫后余生者都泯灭血性,弯曲了脊梁。真正的共产党人,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拿起武器,重新站立起来,掀起了一场席卷神州的土地革命风暴。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先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像春雷,像闪电,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擎起的革命旗帜。

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立即派干部到各地组织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在这次会上,毛泽东慷慨陈词,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观点。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省的秋收起义作了具体部署,并把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作为起义的重点。

为了加强对秋收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派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赴湖南组织秋收暴动。

9月9日,在毛泽东领导下,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继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贺龙、周逸群领导了洪湖农民起义,符向一、潘忠汝、吴光浩等领导了黄(安)麻(城)起义,彭湃等领导了海陆丰起义,杨善集、冯平等领导了琼崖起义,马尚德(后改名杨靖宇)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了闽西农民起义,刘志丹、唐澍领导了渭华起义,等等。

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英勇不屈、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给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给血腥镇压革命的国民党以有力的反击。同时,又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年轻和处于逆境中的共产党人面前:中国革命道路究竟该如何走?是继续用我们有限的革命武装与敌人争夺大中城市、坚持城市武装暴动,还是改变策略,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养精蓄锐,发展革命力量?对此,党内不少同志,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选择了前者,而毛泽东等冷静客观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大胆地选择了后者。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转战到江西永新的三湾村。针对起义失败后,部队士气低落、思想混乱、减员严重、组织涣散的状况,在偏僻的三湾村,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实现了毛泽东治军的最重要措施——党指挥枪,即在部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团有党委,在连以上各级设置党代表,并且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亲自任书记。

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率部队进抵宁冈县古城。在古城,毛泽东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在井冈山“安家落户”,建立根据地的问题。

在会上,分歧较严重,与会者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同志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事,国际上没有先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上也找不到记载;有的同志则坚持说:农村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进攻中心城市,放弃城市不打就是逃避斗争,是右倾的表现;有的同志还充满激情地大声疾呼:你们必须懂得,我们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主要革命力量就是工人、工人!懂吗?那么,请问我们到农村依靠谁呢?难道去“占山为王”吗?这叫什么革命!

面对各种不同意见,毛泽东耐心地阐述道:“现在我们要在井冈山‘安家’,准备‘占山为王’,但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有马列主义指导的、共产党领导的,有主张、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大家想想看:哪个朝代消灭过山大王?哪个皇帝真正统治过这些地方?一个普通的山大王他们都消灭不了,难道他们能消灭我们吗?”这一席话使会场上安静下来,人们静静地听着毛泽东的分析:“目前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敌大我小,敌人一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如果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战胜敌人,而又硬要同敌人硬拼,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长沙,并不是不想要,而是现在不能要。我们今天的战略退却,就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待将来有足够的力量去夺取长沙,夺取全国的胜利。”

P1-4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革命根据地史话/近代政治史系列/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洪武//王明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0905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9.06
丛书名 近代政治史系列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6
13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8: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