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始皇(日中文对照版)/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赢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童强、李燕喜编著的《秦始皇(日中文对照版)》对赢政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研究,并不是简单地对赢政的一生作总体的介绍与评论,而是要将赢政作为一个思想家来加以评介。从有关赢政的史料中去勾稽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总结出他的思想及其在思想指导下的活动,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重点对赢政思想的形成及特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从思想家这一新的角度来认识与评价赢政这个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

内容推荐

童强、李燕喜编著的《秦始皇(日中文对照版)》对赢政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研究,结合当时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对他一生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力求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秦始皇(日中文对照版)》还重点对赢政思想的形成及特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从思想家这一新的角度来认识与评价赢政这个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

目录

总序

一、引言

二、君王的诞生

三、走向成熟

四、吞并六国

五、图穷而匕首见

六、决战齐楚

七、帝国的鸿业

八、统一度量衡与文字

九、开拓边疆

十、帝国工程

十一、巡游在现实与仙境中

十二、帝国的崩溃

试读章节

五、图穷而匕首见

秦军俘虏赵王之后,迅速北上,屯兵中山(今河北定县),准备进攻燕国。燕国一片恐慌,危亡之际,燕太子丹亲自筹划了荆轲(jing ke)刺杀秦王的计划。

燕太子丹是燕王喜的儿子,曾在赵国邯郸做过人质。秦王赢政的父亲子楚也在赵国做过人质,大约是这个缘故,赢政年少时就与太子丹相识,而且相处得很好。赢政即位后,燕太子丹又来到秦国做人质。他以为赢政一定会善待自己,但没想到赢政对他并不友好。

太子丹在秦国一住就是十多年,心怀愤懑(man),希望回国。他向秦王请求,秦王说:“如果乌鸦的头变成白色,马长出角来,就准许你回国。”传说,燕太子丹满怀悲愤,仰天长叹。就在此时,乌鸦果然白了头,马头居然生了角。秦王不得已,只得放燕太子丹回国。但又在途中的桥上设有机关,想在太子丹经过时,因桥面倒塌而死。可是,太子丹经过的时候,有蛟龙载着他飞过了桥面,设计的机关没能够启动。到了函谷关,关隘(ai)的大门还没有打开,太子丹就学鸡叫,于是所有的鸡都打鸣,大门开启,太子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秦国回到燕国。

太子丹回到燕国后,发誓报仇。他对师傅鞠(ju)武说:“燕国处在偏僻的北方,力量弱小,无法凭借武力抗击强秦,我决心倾国库的财力,网罗天下的勇士,等待时机,刺杀秦王。”

鞠武不同意太子丹的做法,认为不能以一时的怨气激怒秦国,他说:“燕国应在西边联合赵、魏、韩三国,南边团结齐、楚,北边汇合匈奴,结盟团结,才能够战胜秦国。”

太子丹不赞同:“师傅的计谋旷日持久,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恐怕到时联合未成,我燕国早已灭亡。”

鞠武见太子丹行刺之意已决,就向他推荐勇士田光。这时候田光的年纪已经很大,无法完成使命。田光于是再向太子丹推荐剑客荆轲,说:“太子目前所收罗的勇士没有可用之人。只有荆轲是天生的勇士,喜怒哀乐不表现出来,精于剑术,能当大任。”

荆轲是卫国人,喜欢读书击剑,有谋略,有胆识,是一位慷慨之士。荆轲好饮酒,来到燕国后,常常与好友高渐离和一位屠夫在集市上饮酒。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筑,一种乐器),荆轲唱歌,醉行于闹市之中,时而大声痛哭,时而放声大笑,旁若无人。田光欣赏荆轲,待他很好。

燕太子丹拜托田光去请荆轲,说:“如果先生可以说服荆轲刺杀秦王,那么燕国就有救了。”田光临行,太子丹嘱咐他说:“先生,这是国家大事,请一定保密。”

田光见到荆轲,将太子丹派遣勇士刺杀秦王的计划告诉了他,荆轲答应一定效力。田光又说:“太子与我临别时说,这是国家大事,不能泄露,我的任务完成了。”于是在荆轲面前自杀以激励他。

太子丹见到荆轲,把他奉为最尊贵的宾客。在易水河边为荆轲修建了一座豪华住宅,提供丰盛美食和珍奇玩物。但过了很久,荆轲也没有入秦行刺之意。此时,秦军已经驻扎在燕国南界,伺(si)机渡过易水,进攻燕国。太子丹恐惧万分,敦促荆轲尽快入秦。荆轲认为要谋杀秦王,关键是具备可以接近秦王的条件,他说:“现在空手入秦,没有信物,恐怕见不到秦王。樊於期(fan wu qi)将军得罪过秦王,现在逃亡在燕国,秦王用千金与万户侯来悬赏他的头颅(lu),而燕国督亢(du kang)之地,秦王垂涎(xian)已久。如果进献樊将军首级和督亢地图这两个礼物,秦王一定大喜,我就有机会接近他,采取行动。只有这样,行刺计划才会成功。”

太子丹认为拿樊於期的人头作为信物,实在很为难,于情于理他都不忍心杀掉这位投靠燕国的将军。荆轲看出太子丹的心意,于是亲自拜访樊於期,对他说:“秦国与将军,可谓深仇大恨。樊家老老少少,都被杀戮(lu)。如今秦王悬千金、赏万户侯求购将军的人头,你有什么想法呢?”

樊於期仰天长叹,顿时泪流满面:“我每当想到这些,都心如刀割,但却无计可施。”

荆轲说:“我有一计,可以解除燕国兵患,替将军报仇,将军愿意听吗?”樊於期问是什么计策。荆轲说:“秦王如果看到将军的头颅,一定会很高兴接见我。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拿匕首刺进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大仇可报,燕国的危机可除。将军意下如何?”

樊於期挽起胳膊,露出胸膛说:“这是我日日夜夜都想做的事情,今日才得到先生的教诲。”于是,自刎(wen)而死。

太子丹为荆轲预先准备了一把名贵的匕首,锋利异常,又在刃上涂满毒药,见血必死。同时让燕国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随从。

太子丹及其亲信身穿白色的衣冠,在易水岸边为荆轲送行。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击筑,荆轲伴着音乐歌唱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激越悲壮,周围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荆轲到了秦国,用重金贿赂秦王的宠臣蒙嘉,通过蒙嘉进言秦王:“燕太子丹畏惧大王的神威,进献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愿意做大王的臣仆。”

秦王听说此事,非常高兴。换上朝服,命人在咸阳宫中摆放装饰,布置一新,百官入列,兵戟(ji)森严,钟鼓齐鸣,接见燕国使者。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盒子,走进秦宫大殿。秦舞阳被这威严的气势所震慑,恐惧万分,脸色苍白。站立在大殿两侧的文武群臣都觉得很诧(cha)异。荆轲回头看了秦舞阳一眼,微微一笑,走向前致歉说:“他来自北方小国,没见过天子的威仪,希望大王原谅。”赢政没有怪罪,让荆轲献上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荆轲从秦舞阳手中接过地图,从容上前奉上。秦王欣然打开地图,等到全部打开时,露出了一把雪亮的匕首——图穷而匕首见(xian,同“现”)。只见荆轲猛地用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拿起匕首直刺秦王,但没有刺中。秦王大吃一惊,奋力挣脱,袖子竟被荆轲扯断。赢政仓皇拔剑,可是剑很长,他拿着剑鞘(qiao),慌乱之中根本拔不出剑来。荆轲追逼秦王,秦王围着大殿当中的立柱乱跑。群臣都惊呆了,完全不知所措。

按照秦国的法规,群臣上殿不准携带任何武器;卫士手持兵器立于殿下,没有命令不准上殿。情急之中,秦王根本来不及招呼士兵上殿护卫。一位御医名叫夏无且,将随身带着的药囊(nang)砸向荆轲。赢政绕着柱子奔跑躲避,惊恐万分,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群臣大声呼喊:“王负剑!”秦王的剑很长,不能一下子拔出剑鞘,如果把剑推到背后,则容易拔出。秦王醒悟,将剑置于背后,拔出长剑,直刺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荆轲身负重伤,于是奋力用匕首掷向秦王,没有击中,匕首刺入铜柱。赢政连砍荆轲八剑,荆轲自知已经失败,靠在柱子上大笑:“今天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生擒(qin)你,以报答太子丹。”此时,左右卫士上前,杀了荆轲。

秦王受到惊吓,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不久,秦王赏赐在场的官员,感叹道:“还是夏无且对我忠诚,知道用药囊砸荆轲。”  遭遇燕国的刺客行刺,秦王大怒,立即派兵,任命王翦统帅大军,全力伐燕。燕国联合逃到代郡的赵国公子嘉,合力反击。秦军在易水以西的地方大获全胜。公元前226年,王翦率军攻占了燕国的都城蓟(ji)城(今北京市)。燕王和太子丹率领残余部队逃往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一带),秦将李信穷追不舍。代王嘉劝燕王说,秦王痛恨的是太子丹,如果燕王杀死太子丹则可以使秦国退兵,燕国不亡。燕王被迫将太子丹人头献给秦国,以求宽恕。秦国并不领情,仍然进军攻击。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楚以后,派王贲(ben)统帅重兵攻取辽东,俘虏燕王。燕国最终灭亡。

当年荆轲如果行刺成功,那么,这一段历史就得重写。可是,历史从没有第二种选择。不论人们怎样看待行刺,却没有人不被荆轲无畏的勇气所打动。正是非凡的勇敢,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

P151-155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各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日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始皇(日中文对照版)/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强//李燕喜
译者 赵建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07818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中日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3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3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