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城
内容
编辑推荐

梁弓所著的《水城》是一部支教小说,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上海读书,奔赴云南丽江偏僻村庄支教的故事,作品不仅细腻地刻画了人物,还重点描绘了丽江纳西族的音乐、建筑、服饰、民间传说等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力争打造成一幅纳西民族的社会风俗画卷,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支教小说。

内容推荐

梁弓所著的《水城》讲述:苏北等一批大学生,从城市奔赴云南丽江偏僻,山村文竹进行支教。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他们其中某些人曾经彷徨过,退缩过,但最终都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支教工作。尽管初衷不尽相同,但在与当地村民和师生的交往过程中,他们逐渐融入文竹的生话,思想产生了转变,能为进一步提高,精神得到了升华。《水城》不仅细腻地刻画了苏北、图文霞等人物,还重点描绘了丽江纳西族的饮食、音乐、建筑、服饰、民间传说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堪称是一幅纳西族的社会风俗画卷。

目录

一 黄昏之约

二 在梦与爱之间

三 在路上

四 到处是水的地方

五 一切刚刚开始

六 危机四伏

七 离去

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九 生死之间

十 年前年后

十一 劝学

十二 特别的信件

十三 最爱我的人走了

十四 柳暗花明

十五 沪上行

十六 冥冥之中的安排

十七 时刻准备着

十八 尘埃落定

十九 永远不说再见

试读章节

一 黄昏之约

许多年之后,再想起那个黄昏,想起操场上张竹的笑容,苏北仍记得很清楚。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又好像昨天刚刚发生过。苏北想,这一辈子恐怕都不会忘记的。

那是周五的傍晚,夕阳很好,斜斜地照在大地上,照在每个人身上。照得人懒洋洋的。那时候苏北正在校园里散步。苏北离开林阴道,走进了操场。或许是因为周末吧,操场上热闹得很,有人在散步,有人在长跑,有人在打拳,还有的人在踢球。更多的人则在看球。苏北也想看一会儿。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校团委打来的。

挂断电话,苏北愣怔了片刻,心想,我这不是在做梦吧?真的要去云南啦?

苏北没心思看球了,望着夕阳,犹豫了一下,然后给张竹打了个电话。

张竹正好也在学校里,很快过来了。

“怎么啦?”张竹昂着头笑吟吟地问。夕阳里,张竹温柔的笑容仿佛是一件利器,竟让苏北有些惊慌,不敢正视她。而在平曰里,这笑容正是他最渴望的。

“到底怎么啦?什么事能难倒我们的大画家?”张竹仍笑着,笑得却有些勉强了。

“我刚才……接到了一个电话。”苏北沉吟着说。

“谁的电话呀?看你吞吞吐吐的,不会是阎王爷打来的吧?”张竹笑道。

苏北笑了,说:“阎王爷要找我,哪里还用打电话?直接叫两个小鬼用绳‘子把我掷走了。是学校团委的电话。”张竹的笑容冻结了一下,旋即融化了。

“团委嘛,有什么好紧张的,你平时去团委,不跟回自己家似的?”张竹打趣道。虽然这么说,张竹还是收起了笑容:“团委那边……是不是支教有消息啦?”苏北点点头。张竹说:“通过还是没通过?”眼睛紧紧盯着苏北。苏北又点了点头。张竹说:“通过了嘛,应当高兴才对,干吗还愁眉苦脸的?”

“我没有不高兴,只是担心……”苏北停住不说了。

“担心什么?”张竹瞧了他一眼,默默向前走去。

苏北缓缓地跟在她身后。

2

走过大半个操场,谁也不作声。终于还是苏北先开口了。苏北说:“张竹,听团委的老师说,很快就要去云南了。”

张竹依然不说话,转过身,突然抱住苏北,将头埋进他怀里。苏北也搂住了张竹。张竹说:“苏北,你都要工作了,干吗还去云南呀?我不想……不想你去云南。”声音中透着焦急。苏北望着远处默不作声。苏北沉默着,并不意味他妥协了。良久苏北说:“张竹,这么说话,可不像你的风格。”

“当初说要去云南支教,报名的时候你不也同意了吗?”苏北又说。

“我记得那时候你也想报名的,要不是后来你工作定了,要上班没办法过去,可能你的也批了。”苏北接着说。

“那时候……”张竹干咳一声说,“那不是一时冲动嘛,现在冷静下来,我觉得……”

苏北说:“这么说吧,如果是你报了名,现在批下来了,你会不会退缩呢?”张竹说:“我……你别用话套我,你去云南,工作怎么办?还有单位会同意吗?”苏北说:“以前还没确定能不能去,我就跟领导提过这事,他们说了,只要你张大小姐同意,他们绝对没意见,老编辑可以返聘先顶着,等我回来再去上班。再说我支教,也是单位的荣誉啊。”

“你行啊,连这个都考虑到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要去一年,单位若是找到合适人选,你不就没机会啦?人家凭什么要等你?”张竹说。

“应当不会的,万一真出现这种情况,我可以重新找工作,你还怕我找不到?”苏北笑笑说,“好歹也是个研究生,好歹也拿过奖学金,好歹也获过一些奖。”

张竹笑笑没说话。

“像我这种人才,打着灯笼也难找,杂志社不会轻易放弃的,你就放心吧。”苏北又笑道。

“居然这么夸自己,你脸皮挺厚的,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你倒真是挺难找的。”张竹忍不住笑道,“打着灯笼都难找。”

“这不叫脸皮厚,叫自信。你不经常说欣赏我的自信吗?”苏北说,“实在找不到……我是说实在找不到的话,可以请张小姐帮忙,以张小姐的能力和人脉关系,找个工作还不小菜一碟?如果仍然找不到,你帮我免费提供个住处就行。这对你来说不难吧?”

“你想得美!”张竹咬了咬嘴唇,终于叹了口气。

“看来你是铁了心要去云南了……”张竹说,“你是不是觉得支教……特别有种荣誉感?”苏北略作沉吟,说:“荣誉感?当然有荣誉感了。支教难道不光荣吗?张大记者,你不是想采访我吧?”张竹瞪了他一眼。苏北转而严肃地说:“说实话,荣誉感是次要的,你也知道,我根本不在乎这些。我就是想去云南山村看一看。那儿很落后,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从报纸和网上了解他们的处境,看到他们的生活,说实话,总有种酸酸的感觉。当然出去对自身也很好,可以增长些见识,古人不是说过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竹说:“古人?哪个古人跟你说的?在哪儿跟你说的?”苏北说:“没有古人跟我说。不过史书上有记载。诗圣杜子美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刘彝则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去这一趟,对我的创作,无论绘画还是文学,都有好处。”张竹说:“你在这卖弄学问呢?又是杜子美,又是刘彝的,什么刘彝,我都从来没听说过。”苏北说:“刘彝是宋朝人,很著名的水利专家。”张竹说:“水利专家当然要多走了。”苏北说:“我们多走走,说不定也能成为水利专家呢。”张竹说:“你还是个全才呢。”苏北说:“争取吧。”

张竹转身瞧瞧苏北,笑着摇摇头。

P1-3

序言

在中国文学琳琅满目的历史长河中,淮安的文学大家从未缺席过。从汉赋大家枚乘,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再到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吉中浮,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淮安的文学家们经典之作频频问世,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明清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刘鹗的《老残游记》跻身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列,文学大师吴承恩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更是奠定了淮安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领军地位。其后的近现代,吴强、陈登科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日》、《风雷》,同样在全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淮安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长篇小说重镇!新时期以来,淮安文学,尤其在小说创作上,也曾涌现出一些优秀的作家。梁弓便是其中的一位。作为淮安最年轻的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最年轻的作协理事,近几年,梁弓辛勤耕耘,在《大家》、《花城》、《上海文学》、《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评论百余万字,部分作品先后被《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广受好评。特别是在前不久刚刚颁布的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上,梁弓过关斩将荣获新人奖,填补了淮安在此奖项上的空白。

年末岁初,梁弓又奉献了一部长篇支教小说《水城》。支教是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梁弓所就读的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最早一批安排学生去云南支教的高校。看到对支教云南工作的报道,看到那里学生的生活,梁弓深受感动。从此开始关注支教工作。从2005年到2010年,梁弓先后创作了支教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在《草原》、《青春》等全国各地杂志发表,中篇小说《永远不说再见》还被《作品与争鸣》转载,但从深度和厚重感上讲,《水城》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突破。

《水城》是一部主旋律小说,讲述了一群大学生奔赴云南山村支教的故事。但作品并没有停留在支教者如何奉献的简单叙述上,而是从深层次写出了支教的复杂性。支教者的初衷不同,遇到困难时心境也不同,矛盾自然在所难免。面对其他支教者的刁难,当地教师的排斥,个别学生的不理解,部分家长的不配合,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支教工作。虽说面对的是这样一种艰难的、沉重的状态,但读后却并不让人感到压抑,反能体会出一种力量。《水城》不仅细腻地刻画了苏北、图文霞、苏克等一大批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纳西族的音乐、建筑、服饰、民间传说等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读来诗情画意别有味道。

云南是一个多水的地方,支教者去的地方文竹,号称“水城”,凑巧的是,小说主人公苏北的故乡淮安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就像小说中说的,这里汇聚了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盐河。此外还有洪泽湖,白马湖。淮安的县区名字也很有意思,都带水,像清河、清浦、淮阴、洪泽、金湖、涟水,唯一不带水的,是盱眙,但恰恰这个盱眙,又是淮安唯一有山有水的旅游胜地。水赋予了淮安灵气和智慧,赋予她独特的文化。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梁弓别出心裁地为他取名“苏北”,由此可以看出,梁弓对于苏北这片土地的情感。

淮安是一座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城,它有着独有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周恩来、吴承恩、韩信、关天培、梁红玉、吴鞠通指点江山,风起云涌;漕运史、盐业史、创业史、改革史、发展史典典入籍,波澜壮阔。所有这些,无不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淮安有可能出大作家,更应该出大作品。所以我真心地希望梁弓等所有淮安作家都能够关注这些方面,都能够创作出体现淮安特色的优秀之作。

《水城》是中国支教小说的重要收获,我也由衷地期盼能引起作家、评论家和读者们更多的关注!同时,也祝愿梁弓的小说创作走向更大的舞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4829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