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职业成长--比薪水更重要的十堂必修课/姚日来系列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你想成功吗?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谁都想成功。

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追求。

可成功是什么?没有人能完整地回答,答案包罗万象:金钱、高官,还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等。

在自己成长的路上,不同时期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同。

上小学时,成功是成为爱迪生、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家;

上中学时,成功是拥有自由发言的空间,希望能够远离考试;

上大一时,成功是拥有一部传呼机,哪怕像砖头那样大,也会心满意足;

上大四时,成功是成为比尔·盖茨第二,噢,第三也可以:

工作以后,曾有一段时间希望拥有自己的公司,能够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

步入三十岁之后,成功就是不停地超越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避免重犯错误。

人生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很多人是不清楚的,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言:“我们不能预见未来,更不要说决定未来。”

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苦苦追寻成功呢?成功又是什么呢?

周润发在一个广告中说道:“成功?才刚开始呢!”

可以说,成功是永无止境的。成功只有开始和起点,等到人生最后时刻,一个人的成功才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定论。

任何一个自我成绩的突破,都只是一个单一的结束,同时,新的挑战又开始,如此循环而已。比如,刘翔在希腊奥运会取得金牌,你可以说他成功了?也许是,也许又不是。可是,在2008年之前,如果我们真正遇到了刘翔,问他,你成功了吗?我猜想,他回答这样问题也是十分的茫然,因为他还需要奋斗,还需要努力,还需要接受下一个挑战,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我们都希望刘翔能够顺利地取得成功,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佼佼者,再次夺冠。我想,刘翔本人也是如此的想的。可想归想,这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想象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期盼刘翔拿到北京奥运会金牌,能取得成功呢?一是刘翔有了先例,那就是取得了雅典奥运会的金牌,二是这只是我们自己希望而已。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刘翔在黯然中离场,我们为其难过。

然而,刘翔留给我们反思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是阶段性的。过去成功并不代表现在成功,更不能说明未来就能够成功。

一个人,只有持续不断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一辈子的成功,才是最成功的。

然而,这种成功太难了,除了自身努力外,还有很多自身所无法控制的因素。

那么,就需要给自己定义成功。

成功是什么?成功不是用别人的杠杆来衡量自己,而是找准自己的标准。只要按照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逐步去实现,就是成功人生。当然,这种目标一定是自己经过一辈子持之以恒的努力才可实现的,而不是和现在没有根本联系的。比如,你的生活状况,你所做出的成就,至少在你的周围是佼佼者,而不是普通大众的一类。

成功不是用别人的杠杆来衡量自己,而是找准自己的标准。只要按照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逐步去实现,就是成功人生。成功是有阶段性的,过去成功并不代表现在成功,更不能说明未来就能够成功。只有持续不断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一辈子的成功,才是最成功的。

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

——雷曼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下来挑水。

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有点受不了了,不断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看到他的老友之后,便大吃一惊。

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水喝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有一个月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见到朋友来,很是高兴,并拉着他的手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P2-4

目录

[第一堂课]规划自己的人生

01 成功是什么

02 一口井的人生规划

03 没有目标将会被生活所混

04 用目标引领成长

05 不要偏离目标

06 职业定位

07 职业生涯感想

08 学会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堂课]培养成长智慧

01 认知世界是局部的

02 用未来的眼光谋划自己的未来

03 让成长快过时代步伐

04 蜗牛也能上金字塔

05 为谁工作

06 优秀下属的“三不原则”

07 机会在哪儿

08 今天与昨天是不一样的

09 人生都在博弈

10 有舍才能褐

11 学做一只灵活的苍蝇

12 不要用简单逻辑的思维为难自己

[第三堂课]让自己脱颖而出

01 “鹤立鸡群”的奥秘

02 用发言证明自己存在

03 细节决定成败

04 学会写总结

05 汇报工作需要倒过来说

06 为什么需要及时汇报工作

07 业精于专

08 非你不行就意味着是陷阱

[第四堂课]自我修炼

01 有用的就值得去做

02 安逸意昧着危机

03 在历练中成长

04 不要轻易下结论

05 如何让自己不忙

06 不要小视任何人

07 利益面前没有谦让

08 领导有磁场吗

09 从言谈看领导风格

10 人性三大弱点

11 不理性思维

12 看价值,而不是价钱

13 如何巧妙化解尴尬

14 懂得说话

[第五堂课]管理自己

01 上善若水的为人之道

02 马太效应与人生成长

03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04 宽容对待别人的一时过失

05 退一步海阔天空

06 人格修养

07 工作不能想当然

[第六堂课]积极主动

01 给自己创造奇迹的机会

02 一成不变意味着落后

03 比别人多想一步

04 充分挖掘节假日时间

05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06 积极主动不会吃亏

07 你成长了吗

08 懂得分享

09 高一层次看待自己

10 命运自己做主

11 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12 责任意识也需要培养

[第七堂课]在学习中成长

01 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

02 学习为了什么

03 学习中的困惑

04 学习不能死搬硬套

05 学习的“二八法则”

06 职场人士的学习方法

07 书真的非借不能读吗

08 学习需要毅力

09 学习使人进步,同样也会使人退步

10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

[第八堂课] 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01 职场人士的失落与彷徨

02 职位晋升的背后

03 给自己作一个调查

04 时间是挤出来的

05 检视一下自己

06 不要让迟到成为一种习惯

07 教了徒弟会饿了师傅吗

08 年底在忙什么

09 你见过如此上班吗

10 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

[第九堂课]打造个人品牌

01 非名校毕业的学生竞争力何来

02 非名专业学生竞争力来自哪里

03 打造个人品牌的必要性

04 打造个人品牌的途径

05 打造个人品牌的案例

[第十堂课]他山之石

01 人生成长三个要诀

02 寻找前行的方向

03 人生不只是赢在起跑线

04 人生不要昙花一现

05 不要把问题简单化

06 孟非:从临时工到正式工的蝶变历程

07 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08 行动造就人

序言

有一天,2009年大学毕业进入红塔集团的年青同事小张来到笔者的办公室,说起一件事情,那就是他通过近3年的努力,如今已经获得了国家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证。

笔者对其赞不绝口,坐在旁边的其他同事更是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他,毕竟,国家注册会计师是全国最难考的职业资格之一。

笔者说:“真是不容易,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地处云南,还是玉溪这样二级城市,再加上我们企业,在垄断行业中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有很多优势。当环境条件优越时能够坚持学习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截至目前,红塔前后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只有5人,你就是其中之一。”

小张说:“这都是姚老师的话在激励着我。2009年我们大学毕业来到红塔,你给我们讲《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中《一口井的人生规划》的故事,谈到感悟的时候强调:‘命运决定于你每天下班8点到10点在做什么!也许一天不会改变什么,一星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三年、五年、十年之后,日积月累,改变的结果就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至今我铭记在心,这近3年来,我每天晚上都按照姚老师的感悟始终在坚持。”

笔者半开玩笑地说:“这些道理谁都懂,没有什么。”

小张很郑重地说:“是呀,道理是谁都懂的,可是,通过姚老师所讲述的故事和感悟,能够把深深埋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触动激发出来,这才是关键!”

是的,3年前,笔者通过竞争上岗,荣幸成为红塔集团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所在科室是人力资源部人才开发管理科,负责的主要工作内容中有一项就是做集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为此,培训部门就安排笔者给新员工讲《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记得当时在课上,笔者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读出人生感悟的时候,很多新员工都为之震撼。

如今,3年过去了,有的人始终坚持学习,获得高级别证书,证明自己在成长,就如小张;有的人成为所在岗位的技术能手,甚至是行业的领军人物;有的人竞争上管理岗位,成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有的人成为企业培训师,正在为企业作知识贡献和企业文化传播……

当听完年青同事的话,笔者内心也不免泛起充满成就的涟漪。原来,自己的授课和故事还会起这么大的作用,能够影响一个人这么长时间,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这的确让人激动。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既无背景、又无优越条件的职场人士,如何能够让自己有立足之地,能够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呢?

也许答案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版本。有的人靠自己奋斗,有的人遇到贵人,有的人有好的背景,有的人努力学习,诸如等等。不管怎样,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在职场中,有一条铁的规律,那就是要比别人成长得更快。

职业成长,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向来并不陌生。职业成长是象牙塔走向职场的第一课,是第一次开始应用书本知识,开始牛刀小试,开始学会赞美,开始向师傅学习等。

然而,当离开校园、步入职场的时候,也许有人渐渐被“稳定”、“安逸”等状态所淹没。不自觉地,曾经那些“热血”、“躁动”的词汇随风飘散,尤其随着时间推移,进入职场八年、十年后,个人职位没有得到晋升,职业成长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仿佛人生至此,过着等下班、等发工资、等退休的“三等人生活”。

其实不然。恰恰是现在,职业成长需要加速度,需要方法,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力与毅力。职业成长不再是一个学期一次考试,一个阶段一次大考,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固定周期,只有随机而动。那么,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中,时刻准备,调试好状态,学会优化配置资源,确定目标,不断挺进。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识人无数;识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笔者以为,人生成长,更关键的在于不断地总结与顿悟!有些人读书无数,识人无数,也有高人指路,最后还是执迷不悟!

书中有很多小故事、小案例,大都是笔者自己的人生成长感悟,通过听到、悟到和想到,不断记录下来的。同时,很多小故事、小案例,笔者也在各类个人讲座、企业培训、大学课堂中,不断地融入与分享,受到了相当多的学员认可和认同,为此,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有一部分文章已经在一些杂志和媒体发表过。当文章发表之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谈各自人生和职业困惑,希望通过笔者的文字重新激发读者思考,触动曾经那些似乎被淡忘的“骚动”,这更让笔者萌生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册的想法。

笔者作为培训师出身,希望以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启发思考,触动内心那根渐渐被淡忘的心弦,也尽可能从多角度分析,提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东西。从人生规划到学习成长,从职业倦怠到打造个人品牌,有的虽然很熟悉,但考虑并不周全。比如,对于职场人士,尤其年轻人而言,通常有一个观点:“尽量多学点。”但对于成功人士而言,学习也需要“二八法则”,如果样样学,则样样松,人生毕竟是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比如,职场人士很强调沟通技能,但很多人认为,沟通仅仅是善于语言表达,其实,职场人士中有一个能力不能忽略,那就是书面表达,这个能力至关重要。尤其在公务员、大型企业中,懂得如何写汇报是必备技能之一。在书中,笔者也一一列出一些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当然,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就能改变命运,那就是对人生的藐视。何况,书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自然存在偏颇和不足之处。正如本书最后一个观点提到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如果通过学习能够做到的,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行动,学习别人经验,汲取营养,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才能走得更远,跑得更快,升得更高!

姚日来

2012年2月20日于红塔集团工业园

内容推荐

《职业成长--比薪水更重要的十堂必修课》中有很多小故事、小案例,大都是笔者自己的人生成长感悟,通过听到、悟到和想到,不断记录下来的。

《职业成长--比薪水更重要的十堂必修课》笔者姚日来作为培训师出身,希望以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启发思考,触动内心那根渐渐被淡忘的心弦,也尽可能从多角度分析,提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东西。

编辑推荐

职业成长,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向来并不陌生。职业成长是象牙塔走向职场的第一课,是第一次开始应用书本知识,开始牛刀小试,开始学会赞美,开始向师傅学习等。

《职业成长--比薪水更重要的十堂必修课》中有很多小故事、小案例,大都是笔者姚日来自己的人生成长感悟,通过听到、悟到和想到,不断记录下来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职业成长--比薪水更重要的十堂必修课/姚日来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日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208884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50
18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