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共往事风云录(1从黄埔到北伐)/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共往事风云录》是尹家民继《红墙见证录》(三卷本)、《红墙知情录》(三卷本)推出的又一力作。真实展现了始自上个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之间的风云变幻。本书是《国共往事风云录1:从黄埔到北伐》,主要讲述了国共两党从黄埔军校到北伐战争期间的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坚定一个中国的信念。这期间,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上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中。

纪实长卷《国共往事风云录》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透过历史的迷雾,那个风云时代的名人轶闻仍然折射出神奇的光影……

本书是《国共往事风云录1:从黄埔到北伐》,内容包括:上海:毛泽东、蒋介石忙着同一件事;廖仲恺在军阀烟榻上求款;蒋介石落马,被陈赓救起;周恩来险遭不测;庆功会上,蒋介石乘醉向周恩来要中共名单;郭沫若、朱德羞怒了蒋介石等。

《国共往事风云录1:从黄埔到北伐》由尹家民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大元帅寄望后生

 乱世为青年军人提供舞台/2

 孙中山一生逆境/6

 “干革命,有两达”/9

 孙中山教蒋如教子/11

 蒋氏游俄如游太虚/14

 上海:毛泽东、蒋介石忙着同一件事/17

第二章 蒋介石当上黄埔校长

 证券交易所的政治交易/22

 筹备处群龙无首/26

 廖仲恺急电蒋介石/28

 在军阀烟榻上求款/29

 心绪不宁的蒋介石打了毛氏/30

 请蒋不如激蒋/32

第三章 热血青年云集黄埔

 毛泽东介绍入党的蒋先云和董必武推荐入校的贺衷寒/36

 结识毛泽东的陈赓/39

 一百多学生搞错了学校/42

 考场上就开始了角逐/44

第四章 蒋介石与周恩来第一次握手

 蒋介石在军校励精图治/50

 军校迫切需要一个合格的政治部主任/52

 蒋介石早晨的发现/54

 周恩来踏上广东热土/56

 孙中山委派周恩来办铁甲车队/59

 蒋介石动之以“乡情”/61

 周恩来确认打击的主要对象/64

 孙中山离开广州成为永诀/67

第五章 学生军生死沙场

 护卫车厢里唇枪舌剑/72

 孙中山似乎预感来日不多/74

 平定商团叛乱/75

 蒋介石落马,被陈赓救起/77

 蒋介石的三件宝/79

 携儿上战场/82

 周恩来组织宣传队和敢死队/84

 战争中的奇特故事/86

 学生比教官更英勇/89

第六章 骚动不安的黄埔岛

 大谈嫖经的“第一只手”挤走邓演达/92

 两派对峙:有人开了枪/95

 共产党人恽代英助廖仲恺一臂之力/97

 宋庆龄含泪托起孙中山握笔的手/100

 总指挥闹自杀/102

 军校急需人才/105

 三个赤子,隔海祭悼/106

 周恩来发令过江/107

 蒋介石从自我陶醉中惊醒/109

 蒋介石写情书的心情被搅乱了/110

 左打一下,右打一下/113

 前敌总指挥被炸掉半边身子/115

第七章 暗杀之风

 蒋介石没有出席周恩来的婚礼/120

 东坡楼流血事件/123

 蒋介石又躲过暗杀一劫/125

 廖仲恺倒在血泊中/126

 周恩来险遭不测/128

 汪精卫与蒋介石互相帮忙/130

 蒋介石赶走许崇智却留下把柄/131

第八章 蒋介石绝处逢生

 汪、蒋越拉越近/134

 国共学生军将士用命/136

 异常惨烈的惠州之战/138

 蒋介石“难忘”陈赓的救命之恩/141

 贺衷寒自怨命运不佳/144

 庆功会上,蒋介石乘醉向周恩来要名单/145

 快乐的邓颖超和忧郁的陈洁如/147

 “当侍从,可以磨炼你的性格”/149

 密报引起蒋介石共鸣/152

 共产党员名单上的圈/153

第九章 中山舰上的人生舞台

 中山舰奉命起航/158

 李之龙落入圈套/160

 周恩来被困造币厂/161

 共产党人毫无警觉/164

 蒋介石说:“等到我死了,你们看我的日记。”/166

 事后,张国焘对周恩来大发脾气/169

 周恩来最终离开黄埔/177

第十章 大浪淘沙

 莫斯科城里的中国青年/182

 胡汉民大谈“苏武牧羊”/184

 郭沫若入党未成先从军/186

 戴上总司令的金冠/188

 “一正压三邪”/191

 邓演达对前途忧心忡忡/193

 不祥之兆:蒋介石阅兵坠马/196

 吴大帅砍头督战/199

 蒋介石、白崇禧小庙求签/204

 郭沫若不愿当“感情家”/206

 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女兵/209

第十一章 庐山有了政治风景

 政治暗礁显露了/214

 “与虎谋皮”,剑拔弩张/216

 鲍罗廷劝李代蒋/218

 郭沫若、朱德羞怒了蒋介石/220

 张国焘如此看待邓演达/222

 庐山摊牌/224

 邓演达终于喊出“反蒋”口号/227

第十二章 失败空气弥漫中国

 政变和婚变同时进行/234

 左派必须秘密撤离武汉/237

 进退维谷的张治中/242

 雪窦寺蒋介石算命/245

 宋庆龄面对飞短流长/247

 邓演达游说汪精卫/249

 邓演达化装出走/251

 第三种感情和“第三党”/253

第十三章 婚姻与人生结局

 爱情的悲喜剧/258

 蒋先云惨烈悲壮的最后一幕/261

 周恩来不忍陈赓夫妻分离/266

 游山的宋美龄想起美国小镇/268

 蒋介石的婚礼,险些成为另一个女人的葬礼/272

 狂风骤雨后的团聚/274

 蒋介石扶棺大哭/276

 宋庆龄驳倒戴季陶/278

试读章节

1924年3月。

从黄浦江边吹来的风,挟带着凄冷的雨丝,发出萧萧声响。霓虹灯在雨雾里闪烁。上海人习惯了雨中的生活,晚上8点钟光景,市中心依然相当闹忙。富商们穿着时髦的西装,在外国租界修建的豪华别墅里进进出出。女人们佩戴着贵重的首饰,由欧化了的中国商人陪同,在饭店和剧院招摇过市。她们梳着最新的巴黎发式,涂着口红,描了眉毛,开着汽车兜风。 也有一些苦力拉着黄包车在雨中奔跑,浑身溅满黑色泥浆。

一辆福音特卧车停在汉口路证券大楼门口,排气管冒着滚滚水汽。

佩戴中将军衔的蒋介石躬身钻出车门。雨点开始变成了雪渣子。他把头缩进衣领,疾步跑上一排坡度很小的台阶,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蒋介石 进了玻璃门。他对这个世界很熟悉,这里是亚洲最大的交易所,它操纵着全世界——无论香港还是纽约的银价。不要说与外资银行有联系,单是操纵的中国银行就有80家。他在这里充当过经纪人,结识了江浙豪富和帮会势力,并觅得两个女人:姚怡诚与陈洁如。最重要的是接近了孙中山,去永丰舰成为决定性的一次投机,以后一直为孙中山所重用,也才有筹办黄埔军校之事。眼前交易所里正在举行舞会。交易也在进行,只是没有了白日的那种甚嚣尘上的嘈杂:经纪人彼此用手势来说话,有时人们会动起拳头,扯对方的衣领……现在,舞池里游动着一对对文静的船,拖地大裙和尖尖的白皮鞋似起舞的浪,斗殴的拳头已经化作体味温馨的掌心。

蒋介石依旧一身冰冷的戎装。他摘下军帽又戴上,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脚下,以免厚重的皮靴发出吱吱声。

他在一个熟悉的位置找到熟悉的人。他走近,低低唤了一声:“静老,季陶!”

两个静卧在沙发上的看客从沉醉中惊醒,一齐扭过脸,大惊失声:

“你怎么回来了?”

在两张沙发之间放着一盆炭火,火苗正旺。坐在左边的是张静江。他是浙江湖州四大豪富之一,然而他本人却像是营养不良,瘦骨嶙峋。一副眼镜更增添了他年龄的度数。其实他只比蒋介石大七岁。他腿脚不灵便,常年拄着一根文明棍。他家乡人说张早年在一次大火警中,亲率救火队上屋救火,不慎跌下伤足而成残疾。上海有人则说张救火伤足,尚能勉强行走,由于居留法国巴黎期间,生活放浪,沾染花柳病,治疗不慎,伤中坐骨神经,遂成瘫痪。他扶着眼镜仔细打量蒋介石:灯光下的蒋介石脸色黑苍苍的,相貌方正,颇有动人之处。他的军帽起初没有摘掉,低低地压在眼上,使眉毛显得更加粗硬,眼大而尖利,炯炯发光地盯着炭火。

“介兄,”坐在另一边的戴季陶起身离座,把蒋介石拉到火盆旁,“烤烤火吧。”

他是张静江的同乡。本名戴天仇,即与满洲有不共戴天之意。他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1920年曾和陈独秀、李达等在上海发起共产主义小组,后因孙中山反对才退出。1921年10月,离开上海回四川抚养地,行至宜昌,闻战火又起,认为入川希望成泡影,遂投江自尽,被一渔人救起,从此信仰佛教,取名不空、不动。去年返回上海。经纪交易所,一心发财,想做陶朱公,又改名季陶。后来说中山先生是继承周公文武孔子的圣人,他自己以贤人自居,所以又改名传贤。他与粤军司令许崇智、张静江和蒋介石结拜为兄弟,因他比蒋还小三岁,只能排行第四。他与崇尚古风的张静江不同,他的举止比较俗气,却有一种四大皆空的乐天神态,脸胖而方,一字胡须剪得短短的,一身挺括的中山装,胸前露出一截沉甸甸的金属怀表链。

蒋介石在戴季陶让出的座位上坐下,摘下帽子,露出稀短的平头,显得老了许多。他眼瞪着帽顶上微微升起的蒸气,好像不情愿再说话。

张静江掏出一个法国式烟斗,塞满了烟丝。这只烟斗,还是他在法国居住,与孙中山筹划和掌管同盟会基金时,用一张郑板桥字画换取的。他就着炭火吸了一口,点着了,吸得太猛,把整个火焰都吸进烟斗里去了。他咝咝地吸着气问:“介石,广州大本营正是升帐起锚之际,你怎么反而回来了?”

蒋介石叹了口气,把火钳拿在手里用心地拨弄炭块,好像是在寻找生活中的重要目标。等到张静江第二次问:“你说说呀?”

他扔掉火钳,挺直腰,声音尖利而短促:“要钱没钱,要枪没枪,只有十几张嘴巴冲着我叫,穷得哒哒滴,办得起什么军校!还不如回到此地,赢得痛快,输也输得痛快!”

P22-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共往事风云录(1从黄埔到北伐)/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家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400860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0.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