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乡村已处于破产和崩溃的边缘;中国的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甘屈服和沉沦的中国农民,为了求得自身解放,在近代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抗浪潮。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旧式农民造反发展为席卷全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命运的主人。《农民运动史话》介绍这段战争史。本书由方之光、龚云著。
图书 | 农民运动史话/近代政治史系列/中国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乡村已处于破产和崩溃的边缘;中国的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甘屈服和沉沦的中国农民,为了求得自身解放,在近代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抗浪潮。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旧式农民造反发展为席卷全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命运的主人。《农民运动史话》介绍这段战争史。本书由方之光、龚云著。 目录 一 “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近代农民的悲惨生活与反抗斗争 1.近代农民的悲惨生活 2.近代农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农民运动的两个阶段 二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运动 1.官禄的穷书生 2.紫荆山中拜上帝 3.凯歌下金陵 4.《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和实践 三 被迫发出的吼声——义和团运动 1.洋教士们深入腹地 2.“义和团,起山东” 3.“不到三月遍地红” 四 “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白朗起义 1.“中州真主” 2.白朗所部的成分 3.传奇英雄的穷途末路 五 “到农村去”——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 1.沈玄庐和萧山衙前农民运动 2.“农民运动大王”和广东农民运动 3.毛泽东和湖南农民运动 4.“糟得很”还是“好得很” 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1.“霹雳一声暴动” 2.“分田分地真忙” 3.查田运动 4.土地革命的结束 七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抗日战争中的农民运动 1.减租减息 2.农民的民主运动 3.“兵民是胜利之本” 八 暴风骤雨——土地改革运动 1.反奸清算运动 2.“五四指示” 3.《中国土地法大纲》 4.“天翻地覆慨而慷”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农民运动史话/近代政治史系列/中国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之光//龚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83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3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1.406 |
丛书名 | 近代政治史系列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34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