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译谈》根据作者李照国多年来从事国学典籍和中医经典翻译、教学和研究的体会,在总结中华文化精气神韵、诸子学说主旨精神和中国翻译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语言运化的生克乘侮、文化交流的理法方要和经籍翻译的本末虚实。
图书 | 门外译谈/翻译学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门外译谈》根据作者李照国多年来从事国学典籍和中医经典翻译、教学和研究的体会,在总结中华文化精气神韵、诸子学说主旨精神和中国翻译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语言运化的生克乘侮、文化交流的理法方要和经籍翻译的本末虚实。 内容推荐 《门外译谈》根据作者李照国多年来从事国学典籍和中医经典翻译、教学和研究的体会,在总结中华文化精气神韵、诸子学说主旨精神和中国翻译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语言运化的生克乘侮、文化交流的理法方要和经籍翻译的本末虚实。《门外译谈》可供从事外语教学、文化翻译和语言研究工作者参考。 目录 ●溯古篇/001 名无固名约定俗成 ——翻译名谓演变/001 上古天真在明明德 ——古代译迹探微/005 灵兰秘笈先河开启 ——从口传到笔译/009 ●泛舟篇/013 文趣神思传隔万重 ——译道漫议/013 圣手轻风云游幻境 ——译务别议/01 8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名译赏析/029 道可道者非常道也 ——文从胡说起/036 ●经籍篇/042 承上启下万古一脉 ——经籍英译刍议/042 传译之要易陈难效 ——经籍英译六要/062 达旨顺意多法并举 ——经籍翻译新思维/071 云飞雾漫天机神变 ——熵化理论与经籍翻译/076 流水万里润物无声 ——耗散理论与经籍翻译/087 法于形神和于表里 ——信息重构与经籍翻译/094 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熵化翻译外感/1叭 邯郸学步亦步亦趋 ——经籍翻译沉余录/110 ●运化篇/113 古今名异中外语歧 ——词义演变与翻译/113 去世离俗积精全神 ——形合与意合漫议/123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信与不信纵横论/1 33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名与实之辨面面观/143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翻译局限性刍议/154 ●内经篇/165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黄帝内经》翻译研究之要/165 阆苑仙葩咸宁万国 ——《黄帝内经》英译与中国文化西传/169 若存若亡若得若失 ——《黄帝内经》英译随想/178 岁寒三友欲说还休 ——《黄帝内经》英译感验/181 谨小慎微与时俱退 ——《黄帝内经》英译原则与方法/199 传译之道信者为宝 ——《黄帝内经》的语言特点与英译/207 金鸣玉振天籁之音 ——《黄帝内经》的修辞特点与翻译/219 山隔水断百向莫辩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译感/231 后记/2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门外译谈/翻译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照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2008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9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