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掷地无声
内容
试读章节

柳王明被“双规”的消息,王道广四个小时之后才知道。

那已经是凌晨一点过三分。他就像在过山车上转了几个来回,那颗心脏突然抖乱了原有的节奏,“突突突”地快要蹦出来,过了好一阵后才恢复了原有的节拍。

手机上那个原本轻柔悦耳的彩铃声在这个夜晚,在这个时间,竟然是那样刺耳,那样叫人心惊肉跳,那样令人毛骨悚然,以致对方早讲完了,他还呆呆地握着手机,手还不停地颤抖,接着是身子也颤抖,接着是老婆醒了,她也感染上了颤抖。

“出这么大的事,怎么是好,怎么是好?”老婆哆嗦着,眼巴巴望着他。

“你操什么闲心?柳王明‘双规’了,关你屁事?”王道广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和身子的颤抖丝毫没有停下来。只是他不能在老婆面前显得过于紧张,不能因自己的情绪影响家人正常生活。天塌下来,自己扛着。工作上的事不影响家人,这是他多年来当领导把握的一条原则。

稍稍平静之后,他感到:其实这一切都在自己预料之中。作为柳王明政治圈子中的核心成员,他不止一次给柳王明把过“脉”:这个人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垮台是迟早的事。中国是一个人情、血缘关系编织的社会。“依法治国”,那是政治家一个遥远的目标。在这个人情如蛛网的国度里,血缘、地缘、亲缘、情缘等元素,像水分、空气一样浸透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它就像一种酸性液体,极具穿透力、腐蚀性。任何法律、规则、政策,经过了这种“人情液体,,的浸泡,立即变形,就像煮熟了的粉丝,醋泡过的鱼骨。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立身,要不得罪人就必须守身如玉;想偷鸡摸狗,就要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同一件事,同一样是犯法、犯罪,你人缘好,大家就一起想办法帮你“变通”了;你四面树敌,大家就“联名”一起把你“灭”了。柳王明既贪得无厌,又四面树敌,这就违反了人情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死定了。所以,柳王明垮台,不过是个时问问题。他原本设想过,跟着柳王明忍气吞声干几年,然后找个理由“抽身”,见好就收。而且这个“抽身”的机会已经到了眼前,市政府党组已经把他列上了副市长的后备人选报给市委,市委换届考察工作已经开始了,紧接着就是市政府的换届。眼看多年的媳妇就要熬成婆了,没想到柳王明的垮台来得这么快,快得有些让他措手不及,来得比预料的要早。真他娘的,天都亮了还尿湿了床,命啊!当然,这个结局无论发生在哪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天崩地裂的事。

王道广已经毫无睡意了,边想边瑟缩着穿衣、下床,打开卧室通往书房的廊灯,来到书房。

每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慎重思考再作出决断的时候,他总是避开家人,一个人在书房里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思考,谨小慎微地决策。再说,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家人。

别看他在人前人后总是和颜悦色,笑眯眯的,其实堆在脸上的微笑是用心中许多甜酸苦辣作铺垫的。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柳王明这样的人,心狠手辣,多疑多虑。他的人际关系绷得很紧,要么是割头换颈的兄弟,要么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一不小心触怒了他,可能立即翻脸,六亲不认。你说在他手下工作容易吗?从柳王明任横滨地委副书记时相识,到帮助他运作到新阳当市长,在他身边工作,取得他的信任,最终成为他的心腹,不知道动了多少脑筋、死了多少脑细胞。

当然,柳王明也还算是个讲义气的人。自从抱上了柳王明的大腿,王道广算是咸鱼翻身,春风得意,如鱼得水。在市政府,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于公于私,也着实风光了几年。凭良心讲,柳王明确实没有亏待自己。不说别的,就说自己这个家吧,没有柳王明罩着,能有现在这等风光?兄弟姐妹,侄儿外孙,表弟表妹,还有那些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亲戚朋友,能活得现在这么滋润吗?

王家兄弟姐妹七个,自己老五。是1962年大饥荒逃难到新阳的。在新阳江边下船的时候,不到一周岁的王道广,奄奄一息地蜷缩在母亲怀里,除喝了几口江水,已经两天粒米未进。母亲用嘴唇舔了舔他鼻孔,惨淡地一笑——这孩子还有救。一个好心的新阳母亲,把乳头从孩子嘴里拔出,拓开了他几近麻木的嘴唇。

每当母亲给他讲起这段辛酸经历的时候,他总是满怀对那位新阳母亲的感激之情。每当想起这些往事的时候,他从内心把新阳视为自己的故土而感恩戴德,他以一种特殊的感情,把新阳的老百姓视为衣食父母。

酸楚的童年,贫寒的家境,曾经是他发奋读书、勤奋工作的动力,直到走上了领导岗位。开始几年还觉得顺风顺水,慢慢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了,不是自己工作不努力,而是社会风气变了,变得自己感觉不适应了。他也努力抗争过,那才真叫“蚍蜉撼树谈何易”。

于是,他开始学会适应。

或许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天无绝人之路,他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可适应形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开始就闹了个“送甲鱼”的笑话,弄得新阳满城风雨,一时成为领导干部茶余饭后的笑谈。那一段,王道广有一个多月没敢在新阳露面。自从结识了柳王明,他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水平不敢苟同,但论讲义气,柳王明绝对够意思。在摸透了柳王明的为人处世哲学后,他鞍前马后,起早贪黑,毕恭毕敬,谨小慎微,使柳王明觉得他就是一件贴身小棉袄,知冷知热,放心顺手。投桃报李,王道广不仅个人身份、地位在新阳显赫起来,家庭需求和私欲,也在柳王明权力卵翼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三个兄弟,三个姐妹,自从柳王明来到新阳,个个时来运转,绝处逢生,个个活得滋润。二哥和小弟分别当上市经济监督部门的局长和副局长,大哥原是商业委员会下面一个公司副经理,因经营不下去在家坐了两年。去年市工商联换届,柳王明给统战部打招呼:“要找一个在商业战线有影响的老同志到工商联工作,这对于团结工商界人士,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新阳商贸业有意义。”自然,55岁的哥哥成了“最佳”人选。老婆是一家外贸服装厂的职工,几年前企业关门走人,一直在家相夫教子。有了柳王明这层关系,不利用实在可惜。他略施小计,就把她安排进了市直一个局的培训中心,三个月后当上了中心副主任。

那天,柳王明要到县里检查防汛抢险准备工作,让他通知财政、水利、农业、气象、公安、交通等部门的领导一同前往,所有部门领导都到齐了,唯独见不到王道广的影子。

又过去了十多分钟,他才气喘吁吁地出现,柳王明的脸上已是晴转多云了。

事后,他向柳王明解释:“实在对不起,家里有点小事给缠住了。”

“作为办公室主任,你理应比我这个市长先到才对!家里的事和工作上的事孰重孰轻,你该很清楚。”柳王明黑着脸,毫不客气。

“市长批评得对。我那老婆不知是不是到了更年期,今天一起床就给我较上了劲,说我一天到晚在外面,不管她的死活。才四十出头的人,就在家里等死。我怎么劝都不听,还说要来市政府找你。”P001-003

后记

后记

——有关《生死博弈》的故事

小说《生死博弈》的创作酝酿始于2002年,当时党的十六大闭幕。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让我印象很深。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政治文明建设”的概念。之前一直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理解,这是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表明政治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是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事件,对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执政党建设乃至整个上层建筑领域改革都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领导干部、文学爱好者,我有责任用文学的形式宣传“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于是萌生了创作长篇小说的想法。

“政治文明建设”内涵丰富。它应当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经济发展等内容,是一种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政治文明发展中有一条关于平衡权力与权利的主线。现代政治文明往往以权利为政治的核心,权力服从权利、保障权利,权利制约权力,权利是权力的目的。可见,执政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承担重要责任。我理解:推进政治文明,需要执政党在自身建设上发挥表率作用。包括党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党内政治生活生动活泼、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等。这其中,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文明至关重要。执政党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提供了舞台,舞台上表演者的形象、言行,对广大群众影响极大。可以说,领导干部这个群体,对于政治文明建设成败攸关。

应当肯定,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是能够承担领导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但有极少数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是文明的反动。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欺上瞒下、权力寻租,他们完全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走向了文明的对立面。这种人为数不多,但影响极为恶劣。他们把封建官场上那套东西搬到共产党内,玩弄权术,结党营私,培植亲信,尔虞我诈,封官许愿,互相倾轧。信奉的是封建官场的那套东西,他们的思想、言行、形象、作风,同“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这些极少数人的所作所为,其负面影响足以对冲党内大多数优秀分子的正气和奉献。

因此,我感到:建设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批判官场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我用小说的形式,揭露官场腐败现象,抨击官场封建文化,目的以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协力同心来抵制它、克服它、清除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同志对党的建设出现的问题,“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我从文学的视角,关注党的建设,是履行一份“兴党之责”的具体实践。

批判封建官场文化,呼吁政治文明,是文学创作的重大课题。用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对我这样一个政治思想水平不高、文学修养不深、专业功底不厚的业余作者来说,显然是有困难的,是力不从心的。但我有我的优势:我二十多岁就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在乡镇、县、市、省级机关十几个地方和部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的参与者、亲历者。我较长时间从事党务、组织部门的领导工作,熟悉各个岗位的权力运作方式方法,深感其中的利弊优劣。小说创作中,我把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放在地方党委换届的历史背景下,围绕党委、政府换届设计人物、组织矛盾。因为换届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又决定着各级干部个人的进退去留,与他们的政治生命攸关。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好恶、愿景期待,无不充分表现、一览无余。他们的是非标准、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无论是高尚的、猥亵的、阳光的、阴暗的、正确的、错误的,都不可避免地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关系个人重大利益的考验面前,真善美、假丑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先进与腐朽、文明与没落,都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充分表现出来。当然,因自己在思想和文学艺术修养上的差距,小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小说成书定稿于2006年,当年年底出版发行。《生死博弈》一经面世,其社会反响是让我始料不及的。在读者中反应强烈,在一些党政机关争相传阅。一些地方广播电台、报纸,连续广播、连载。据了解内情的人告诉我:仅2007年,《生死博弈》被盗印八十三次之多,并出现多个版本。更为荒唐的是,有的地方甚至把小说当成一幅“集体合影”,争先恐后地寻找自己在“合影”中的位置和“表情”。据我从网上下载的评论文章和“跟帖”,不少于二十万字,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评论是肯定的。网上点击人次,现在近两千万。我反思,之所以如此,一是作品触及了社会热点。小说中的新阳市长柳王明,是一个典型的腐败分子。他窃取党和人民的信任,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地敛财、谋私。把封建官场那套东西搬到党内,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利用矛盾,封官许愿。不择手段对付班子成员和意见相左的同事。为了个人升迁,甚至政治诈骗,打着“有来头”的幌子,造谣惑众。以李树生为首的新阳市的干部群众,同柳王明的胡作非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识破他权钱交换的伎俩,揭露他的犯罪行径,减少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损失,推动新阳经济社会发展。柳王明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小说《生死博弈》出版发行后的社会反响,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从中看到了人民对于政治文明的呼唤,看到了人民对腐败现象的痛恨,看到人民群众之中遏制腐败现象的力量。

在这里我要真诚感谢我的领导、同事、同学、朋友,感谢广大网友。在我困惑的时候,给了我精神、道义上的支持。特别是省里的一些领导同志,他们调阅了作品之后,仗义执言,给予了充分肯定,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广大网友发表了很多有思想、有深度、有见地的评论。肯定作品的成功之处,也指出存在的问题,给了我智慧和力量。正是这些支持和鼓励,让我毅然再次打开了电脑,一边工作,一边创作。开始了《生死博弈》续集《掷地无声》的创作。如果说《生死博弈》是呼唤政治文明,批判腐败现象。那么,《掷地无声》中我要表达的是分析出现“柳王明现象”的机制缺陷,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李树生与柳王明的分歧,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分歧,是政绩观、价值观、群众观的分歧,是执政方式、方法的分歧。我始终认为,柳王明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种机制的悲剧:这种悲剧或许还会发生,它只能随着政治文明的进程而逐步减少。该书能否正确表达这样一个重大主题,请读者评判。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为巧合。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安波舜先生,他抽时间对我的作品给予了艺术、技术上的指导。感谢湖南文艺出版社刘清华、龚湘海先生,是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使《生死博弈》(修订版)和《掷地无声》得以与读者见面。

张启元

2012年3月20日于南昌

内容推荐

这本《掷地无声》由张启元著,为《生死博弈》续篇。

《掷地无声》讲述的是:新阳市长柳王明因涉嫌政治诈骗、经济犯罪、道德败坏、充当黑社会保护伞等问题,被省纪委立案查处。在查处柳王明案件过程中,一波三折,疑窦丛生。就在省纪委宣布“双规”柳王明后的几个小时,一个神秘电话,要看守干部把柳王明送到省委书记办公室谈话,柳王明得以逃脱,化装潜伏到中缅边境,企图逃往国外……在云南省纪委、公安、边防武警的协助下,柳王明被缉拿归案。省委组织了强有力的专案组进驻新阳,以省纪委副书记谢建军为首的专案组,克服困难,调查柳王明的犯罪事实,侦破相关的刑事案件。终于揭开了柳王明犯罪的一个个谜底……

编辑推荐

这本《掷地无声》由张启元著,为《生死博弈》续篇。如果说《生死博弈》是呼唤政治文明,批判腐败现象。那么,《掷地无声》中作者要表达的是分析出现“柳王明现象”的机制缺陷,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李树生与柳王明的分歧,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分歧,是政绩观、价值观、群众观的分歧,是执政方式、方法的分歧。柳王明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种机制的悲剧:这种悲剧或许还会发生,它只能随着政治文明的进程而逐步减少。该书能否正确表达这样一个重大主题,请读者评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掷地无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启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54692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5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50
17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