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经解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经》作者比尔·波特。

《心经》不仅仅是一部教法,其经文本身,更已臻艺术的化境。艺术与宗教之间,本无必然的分野;勉为其难,不啻庸人自扰。

内容推荐

《心经》作者比尔·波特。

《心经》是佛法的精髓。它的“密度”——宣说教法的深广程度与篇幅之比——超过了世上任何一部经典,而且并未因此流于肤浅或庸常。我们已经无法确知它的作者为谁。可以确知的是,他于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并能以优美简洁的文句与我们分享前辈修行者的境界与心得。

目录

前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汉英梵对照    

引言               

致谢               

解题               

一 般若波罗蜜多         

二 空中无阿毗达磨        

三 菩萨道            

四 般若为诸佛母         

附录Ⅰ 大本心经         

附录Ⅱ 一些人名和术语      

附录Ⅲ 部分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明末的另一位高僧憨山德清禅师也曾为《心经》解题,他写道,“本经标题中的‘般若’原是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多’也是梵语,意为到彼岸。其用意是说,轮回之苦犹如大海般横无际涯,而世间众生的思虑和欲望也是无边无际。由于无明和痴迷的作用,众生不断产生疑惑并造作业障,在生死轮回和因缘果报之间尝遍无穷的苦果而无法逃脱,这就是所谓的‘此岸’。佛陀以大智慧为我们照破欲望的迷雾,根除烦恼苦厄,从而渡过苦海,证得涅檗,这就是所谓的‘彼岸’。”②

唐代禅师大颠宝通如此解说“彼岸”,“佛经有云:‘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③若有人穷究诸法的真实本性,决意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一旦找到,便会立刻了悟不生不灭的空境,也就意味着到达了彼岸。而一旦到达,便从此了生脱死,不必再受轮回之苦,也不会再有肉体与物质的牵绊和束缚,从此成为逍遥快乐的精神存在。①

“夹山善会和尚曾说:‘道无处不在’。他还说:‘只要见色,便是见到真心。’然而众生只见色相,从未见到真心。如果你能精思慎行,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加以观照,终有一日,你会突然见到自己的真心。这就叫做见性。如此见证的本性,是无法通过知识来理解的,而且也不可能通过知觉来感受到。本性是没有形象的,只有当你眼不见物时方能见到。”②

法藏法师写道:“《大智度论》有云:‘以须弥山主峰之广大,是不会无缘无故或者随便因为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动摇的。’③般若教法的出现也是如此。般若教法勃兴的大因缘众多,要而言之,则有十项:第一,般若教法能破除外道邪见;第二,它可引导声闻、缘觉等道路上的信众走向大乘法门;第三,可令刚证入菩萨果位的行者不致迷失;第四,有助于这些初位菩萨领悟世俗、胜义二谛与中道法门,生正知正见;第五,可彰显佛的殊胜功德,令信徒树立清净的信心;第六,启发信众立下证悟大菩提心的弘愿;第七,引导信众依照深广的菩萨道开展修行;第八,它能扫除修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第九,令修行者最终证得菩提,入无余涅檠;第十,后代众生皆能因此获益。正是由于这十种重要的因缘,般若教法才得以广为流布。”

他又说,“佛法有体用之分,其中般若是体,意为智慧,它能令人领悟奥义,证得本原;波罗蜜多则是用,意为到彼岸,也就是说,藉由此种神妙智慧,我们才得以超脱生死,抵达真正的空性境界。”P1-P3

序言

这本以英语写成的小书包含了梵语、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交叉翻译,现在又从英语译成现代汉语。对于译者而言,翻译过程堪称过瘾,但成果如何,还有待读者检验。为帮助读者理解原著,译者想要冒昧地在本书开始之前赘言几句。

细致分析《心经》梵本语义,并由此展开法理研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至少在汉语世界已知的《心经》注疏本中,此种做法尚属罕见。梵语是古老的印欧语言,语法规则繁多,学习不易,然而英语与之同属印欧语系,语法原理上又是相通的,比如词根、语态、时态、人称、单复数等,学过英语的读者也都不会陌生。考虑到年轻一代的中国读者大多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英文,所以中译本完全沿用了原书体例,将梵本和英译逐句录出,并在必要时以译注的形式或直接在行文中补充一些语法知识。相信读过此书后,读者对理解佛经原文所带来的巨大裨益,当有深刻之体会。

本书另有大致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原文摘录中国古代僧侣注疏《心经》的文本,此外,佛经的原文摘录也不在少数。对于这部分内容,按理说中译者只需找到出处,照样录出即可。但古代注疏本以文言写成,其中又包含大量佛教术语和文献名称,且常常以简称和略称的面目出现;佛经的汉译本也大抵如是。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而言,阅读这种汉语的难度有时甚至高于阅读英译,因此译者考虑再三,又不揣浅陋将其逐一译成现代汉语,并尽可能与原书行文的浅白风格保持一致。古代法师们的注疏原文和汉译佛经原文则以脚注的形式附在后面,便于读者参考。

原书最末的附录是一个不完全的人名、术语和参考文献索引以及简介。为了统一格式,中译本将其中的参考文献单独列出,并将人名和术语改为按汉译首字拼音字母排序,以方便中文读者检索,词条内容也针对中文读者的需要做了少许增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经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比尔·波特
译者 叶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58555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1-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04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