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生对自己的告白
你好,我的名字叫肖历昂,今年十五岁,是一个来自黑龙江大庆的东北人,现正在大庆六十九中上初四。
我喜欢打篮球,喜欢听音乐,也和无数的男孩一样喜欢看电影,喜欢玩游戏,更热爱写作,我喜欢用真切的真心话写作,有什么就写什么,想什么就写什么。
虽然我的学习任务繁重,而且很多的作业和中考的考验使我小小的瘦弱的内心像一个气球一样,虽然承受着外界一切的压力,却还要在内心中再变强、变大。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还是不忘每周写一篇作文。如今,写作文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乐趣,成为我灵魂的支柱、精神的兴奋剂。
当我看到别的同学的屋子里还亮着灯,疲倦的影子照映在窗帘上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中国的教育已经将无数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剥夺走了,他们所有的神经都像一根根弦一样紧绷,时刻都得不到放松,从来都没有对自己告白的时间,没有对自己说真心话的时间。每一次我写文章的时候,我都感觉我在对自己的内心告白,我的思想因为从创作中得到一些新的东西而有了解脱和升华的感觉。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放松,是一个了解内心里的自己,对内心的自己说真心话的一个快乐和发泄的过程。所以许多的作品会让人感觉到我内心叛逆的性格,和我对这个世界的阴暗面,以及对中国教育方法与现状的不满。
我喜欢用写作的方式对自己告白,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痛苦,或者向别人诉说我的快乐、我的感受。在不知不觉的叙述中,我已在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活动中六次获得一等奖,还出版了个人专辑《九○后男生女生》,并在2008年与人合作出版了《快乐组合》,因此获得了“百名少年作家”称号。
我感觉这个世界是很充实,很诚实,很真实的。我可以将我所想的一切写出来,同时引起其他人的思考或是给其他人一种灵魂上的冲击。我感觉,这就是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这就是我倾心去感受、去思考的意义。
我希望将来,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世界,可以更加深刻地去思想,更重要的是带动别人去感受和思想,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我们生命的质量,我们灵魂的价值。让更多的内心对自己和别人告白,说一说心里话,不要把所有的一切都绑在为了考试分数的学习上。
我希望无数的初中生去对自己告白,去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用写作的方式书写我们的生活,也去点缀更多初中生的生活。
需要一种信仰
我们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我们的肉体。
在我们最危难、最冷漠的时候,能够给我们的灵魂一个呼唤,让我们的力量从内向外扩散,这才是信仰的真正作用。
信仰,并不一定非要拿着十字架或是念珠,摆出一副虔诚的姿态,跪在神像面前或是痛苦地修行着,为了达到次数而颂咏着经书。信仰,并不需要被定格在一张纸上或是一面墙上。真正的信仰,是一种没有止境、无法形容出来的东西,就如同远处的大海,虽然我们知道它有尽头,却总是眺望不到它的彼岸。
信仰,未必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只有精神无所依托但又渴望找到精神的依托者才会循规蹈矩地跪在他们的师傅或是传教士面前,聆听他们从书上摘抄下来的文字。他们并不一定伟大,不会呼风唤雨,也不会改变你们的命运,更不能预测你的未来。因为那些信仰不能在你真正困难的时候帮助你走出困境,不能给你精神和灵魂的支柱。如果你一味地在心中相信着那些神灵会帮助你,保佑你,而不去努力地争取,只在心里相信那些被定格住的信仰又会有何成就呢?
人生如同一个短暂的流水线,我们在人生的流水线上不断地被加工、打磨,最后被包装然后结束我们人生的流程。那些追逐着被定格住的信仰的人们只是如同在流水线上找到了一个极易破碎的房屋,躲在那个房屋中,躲避着现实和未来。
我们有没有想过,释迦牟尼、耶稣、安拉都只说过很少的话,但那些话被我们后人修改得没头没尾,将那些博大的、无边际的伟大思想幻化成一个渺小的、用华丽包裹着的满是错误的盒子。
我在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看到一个教徒用铁链和钉子让自己痛苦地死去。我在想他为了什么,为了宗教的信仰还是那些以宗教的名义而衍生的邪恶呢?许多宗教场所,都变成了经营场所。许多传教布道者有了那么多的金钱,他们甚至跑到舞厅、酒吧去跳舞、消遣。这些人把原本美好、善良的信仰,转化成一种赢得经济效益的工具。
我们需要的不是盲从的、虚假的、掩盖事实的信仰。而是需要一个真实的信仰,能在灾难和困苦中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的信仰。
其实我们只需要信仰我们自己,对自己说我们可以。
在我们的内心中,不需要那么多没用的的名字,那么多的神灵。因为在无助的时候,不会有一个神灵从天而降,帮助你消灭你的敌人,赐予你无穷的力量。那个时候你会发现,真正的神灵就是我们自己,只有自己的力量才叫做真正的力量,只有相信自己的力量才会获得成功。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