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是“+21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作者赵彦挑选了7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或作家,与动物联系起来,突出其性情和个性上的阴暗面、动物性,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挖掘这些艺术家、作家之所以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比如福楼拜和他栖木架上的鹦鹉,纳博科夫和蝴蝶,奈瓦尔和被他牵着在公园里散步的龙虾,奥康纳和她养殖园中的孔雀,弗里达和宠物猴子,达利和蚂蚁……这些作家、艺术家都从他们喜欢或讨厌的动物身上获取艺术灵感,动物们也情愿或不情愿地帮助塑造了他们的性情。

内容推荐

传说人类是由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二手动物,他们并不独立,也不原创。所以我们还有一个自我,所以在我们喜欢的动物身上,潜藏着我们另一个逃逸的、不稳定的自我。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是“+21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作者赵彦挑选了7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或作家,与动物联系起来,突出其性情和个性上的阴暗面、动物性,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挖掘这些艺术家、作家之所以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比如福楼拜和他栖木架上的鹦鹉,纳博科夫和蝴蝶,奈瓦尔和被他牵着在公园里散步的龙虾,奥康纳和她养殖园中的孔雀,弗里达和宠物猴子,达利和蚂蚁……《我们都是二手动物》中这些作家、艺术家都从他们喜欢或讨厌的动物身上获取艺术灵感,动物们也情愿或不情愿地帮助塑造了他们的性情。

目录

Part 1

一手的动物,二手的人类

Part 2/鹦鹉vs福楼拜

戴白手套的鹦鹉

那些动物们……

癫痫的鹦鹉

福楼拜这个人,不如福楼拜这个作家

戴白手套的鹦鹉

Part 3/蚂蚁vs达利

头发·蚂蚁·达利

头发和密集恐惧症

亵渎死亡还是赞美死亡?

不朽的达利

Part 4/龙虾vs奈瓦尔

牵着龙虾去散步

和龙虾一起散步

偷窃乃高度魔幻之举

性无能+疯狂+自杀=诗人

Part 5/蝴蝶vs纳博科夫

为什么是蝴蝶?

蝴蝶与文学诡计

一只喜欢独特性的蝴蝶

在阅读中,没有绝望

三个纳博科夫

Part 6/猴子VS弗里达

淫乱的猴子

猴子是我们的负数

“我不是病人,我破碎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弗里达?

Part7/孔雀vs奥康纳

希望有一天这里到处是孔雀

理陛的人类,非理性的动物

四十只孔雀

做一只健康的孔雀

试读章节

对我这种恒温动物来说,要敬而远之的动物是狮子、蛇和鹦鹉,以及一切表现得生猛和外向的生灵。狮子是杰出的自大狂,但最让我受不了的不是它毫无理由的骄傲,而是它的伪孤独。我早已从有限的生活经验中窥破了那些独行爱好者的分别,第一类是因为自私,第二类是由于残暴叫人敬而远之,第三类是出于对沉默和沉思忠诚的热爱。狮子俨然属于前两者,它不想与人分享它的战果,一只羚羊的腿、一段美丽的鹿的脖颈,甚至是一整只肉味鲜嫩的小象,都要用自己的牙齿来切割才好。因为处于食物链顶端,狮子的伪孤独还常与一种伟大联系起来。但狮子的伟大不是真伟大,它只是感到软弱才把自己隐藏起来,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从森林里跳出来吓唬一下大家,它的伟大只是一种难以接近。狮子也从来不暴露本相,也就是说,从来不以渺小示人。真正的伟大应该是自由的、温和的、随便的、通俗的,它让人触摸,让人摆弄,让人看到破绽;真正的伟大即便被人从近处看,也不会对它有丝毫的损伤。此外,狮子性情中还有一个致命之处,那就是热情和残酷交替出现,没有中间值,这样做的后果固然使它性格鲜明,但没有了模糊,生命缺乏阴影,在我眼睛里也就失去了魅力。

我像许多人一样怕蛇。蛇有一种偏执的冲动,对于长度的热爱使它失去了丰满。我并不是讨厌线条本身,我讨厌的是那种简单化的事物,讨厌单音节的声音,讨厌单向度的物体,讨厌标准,而蛇一生的努力就是制造一种标准、一种长度,它的轮廓不鼓励饱满,也不鼓励丰富,开始和结束都很分明。说到文学,某些通俗小说就具备了这样的特性,有一根清晰的线指引我们读完整个故事,躯千部分单薄而单调,故事有着显著的开头和结尾。结尾就是终止,没有枝权,没有留白。读通俗小说带给我的厌恶如同看到蛇一样。那些写通俗小说的作家都是各个门类的蛇,所不同的只是蛇皮上的斑纹。

说到鹦鹉了。我这么不喜欢鹦鹉是有理由的,第一,它怪力乱神的毛色,它的乔装打扮和涂脂抹粉叫人觉得虚假,它身上人工痕迹太重,如同一件廉价的工艺品。有很多禽类都有这个特点,天堂鸟、北美红雀、山地蓝知更鸟、林鸭、孔雀、射雉,等等,从外表上看都是一些漂亮的动物。鸟类们这么做是有理由的,毛色可以吸引更多的看客。在它们的世界观里,“被看”的价值要大过“看他”——说到这里,你当然知道,我很快就会说到福楼拜了。第二,这种鸟类的自以为是也让我受不了,自从发现人类语言的乐趣后,重复成了它唯一的天赋。于是在年深月久之后它主动地把自己的思维降低成了一个复制品,并且以复制的才能而自得其乐。第三,鹦鹉主动放弃自由,贪恋栖木架的生活,放弃远行,放弃探险,白白糟蹋了那一对标致的好翅膀。

说真的,我喜欢的是乌鸦。乌鸦是一种审丑的鸟,它热爱的事物都是人们所忌讳的:黑暗、死亡、腐朽、预言、重生,虽然它的大嗓门免不了将人惹怒,但是只要死亡还没有来临,它就会识趣地远离人群徘徊在山林里。因为它经常宣读的都是别人的死,这就使人误以为它结盟了死神,实际上它只是喜欢待在边界,比如生与死的边界,活力和衰竭的边界,这个有利的位置使它能够看到更多的真相。在事物的边缘游走的动物都比别的同类聪明,因为这个比较特殊的地段不会让人沉迷,保持清醒,比较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就像在舞台边缘比别的地方更容易看到演员也更容易看到观众一样,还有哪个位置比舞台边缘更容易同时注意到演员化妆时在脸上留下的一块没有抹匀的色斑、袍子底下不自信的双腿的颤抖和观众席上一个不耐烦的老者对剧情鄙夷的批评?一只乌鸦一生只有一种担心,那就是害怕它翅膀上的黑暗被光明世界冼白。因为人们有一种对明亮的浅薄嗜好,他们害怕自己看不明白的东西,害怕那种难以掌握的东西,害怕深邃的东西,害怕由于深邃而无法控制一切。我把卡夫卡和舒尔茨都归为这类动物,这两个欧洲人善于寻找恐瞑、控制、死亡这类不吉祥的事物,用揭露不幸去维护一个世界的健康。

我曾经为我喜欢的博尔赫斯寻找过一种对应物,一定要某种体形很小,逃逸速度很快,有着诡异的、你无法琢磨的面孔的动物。它应该还菩欢捉弄人,把文学当成一个轻松的智力玩笑。后来我想到了蚁狮。一种善于在沙地上挖一个漏斗形的小坑来猎捕的小虫子(俗称沙猴儿)。蚁狮的拿手好戏就是布置陷阱,以便把猎物吸引进去,在这场博弈中自己却从不出现,它拼的不是体力,而是一种精巧的数学。博尔赫斯就是这样一种狡黠的动物。相比较而言,巴尔扎克则是笨拙的大象——并不是因为“象”这个词对应着巴氏临摹现实的写实主义手法。而是巴氏的小说艺术没有诡计,沉稳、老实,体形又庞大,只要一出场便可一目了然。巴尔扎克对于真实性有着户籍警察般的趣味。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像一头狮子,狂暴、粗鲁、喜怒无常和充满戏剧性,身上够得到细节的部位很少。他的赌徒身份也和狮子很相似,狮子们也会赌上一把。如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来等待食物,而这种等待是有风险的,不是捕获一只肥美的瞪羚或水牛,就是连续几天的挨饿。后来我发现,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有人在,本书的主人公之一纳博科夫科就极其讨厌他,认为他充其量只是三流的侦探小说家。犯罪、凶杀,大悲、大喜,陀氏笔下捕捉的都是生活中的非寻常事件,读他的小说就像打开一个吵吵闹闹的法制宣传频道。桑塔格认为,关于小说艺术,“事件越是不起眼,越是缺乏激动人心的色彩就越好”。其他艺术家也都是一群不安分的动物,杜尚是体毛干净、温和高贵的鹿科动物,毕加索是擅长骗术的狐狸……

嗯,每个人都是一只低等的动物。P16-18

序言

如果没有书。在古代传授知识这类活计就会变得可疑,发展得好它会成为一门宗教,发展得不好就是邪说。虽然苏格拉底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徒。但我们对苏格拉底仍有不满,因为他没有著述。因为最伟大的言说也有飘乎不定的性质,而且口语支离破碎,容易被它的反对者钻了空子。

所以要有书。

今天我们说的书是那种有着性感的触觉、书页从指间温柔滑过时会发出哗哗的动听声音,火,经常是火,充当它的觊觎者和毁灭者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一种文明媒介,而不是新近问世的扁平的电子屏幕。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因变化剧烈而显得不连贯的时代,书这样的事物也被迫带上了脚注,因为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随时准备肃清一切,包括吞没于战火的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力山大图书馆的传统书。微博时代的来临,书写更是成了这样一样事物:智慧被碎片化、观点被复数化,知识,不再是精英分子的专擅;而虚拟,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尺度。

可以这样说,在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平庸是要精打细算的,因为每个人都借由电子媒介成了有能力的创造者。博客、微博使出版变得平民化,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从未有过的创造力,有人在写,有人在拍,有人在画,有人在做,有人在行走,有人在否定,有人在转身。风尚刚刚被确立就被翻去了——创作一种事物变得容易,而维持一种事物变得困难起来——这个新得让人来不及观看的世界虽然令人焦虑,在变化方面也显得无情,但在激发人的创造力方面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一我们从未看到这样多的作家、艺术家和创造者。

意大利作家艾柯曾在巴黎新居迎来他敬仰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当艾柯为他杂乱的新居表示抱歉时,这个双目失明的老人不动声色地安慰他:“我理解,这是草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3856
开本 32开
页数 1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32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