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医学家、生理学家,俄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翻开翁有利、李利编著的《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你可以发现,其实每位名人的生活历程、成才之路本身就是一部极佳的、罕有的作品。本书精选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名人们的成才经历。
图书 | 巴甫洛夫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巴甫洛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医学家、生理学家,俄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门捷列夫从小就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他认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们得到快乐、美满的生活;只有学习,才能使人变得聪明……翻开翁有利、李利编著的《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你可以发现,其实每位名人的生活历程、成才之路本身就是一部极佳的、罕有的作品。本书精选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名人们的成才经历。 内容推荐 翁有利、李利编著的《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对维纳、布洛格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目录 巴甫洛夫 童年的劳动 名叫九柱戏的游戏 学习与叛逆 大学生活的酸甜苦辣 高雅诚朴的婚恋 和狗形影不离的事业 伟大的学说永垂青史 门捷列夫 托博尔斯克 艰难的岁月 秀美的村庄和打狼的故事 奇妙的世界 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走进大自然 连续不断的灾难 来自西伯利亚的年轻人 在厄运面前 走上大学讲坛 元素周期律的确立 试读章节 童年的劳动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经济百孔干疮,遍体鳞伤。农奴制度束缚下的农村,更是落后到了极点,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收获的绝大部分要向各级政府和地主缴纳租税,自己所剩无几。农民的生活简直是悲惨到难以形容的地步了。然而,为了活命,又别无他路可走,也就只好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上耕耘着。 农奴制度统治下的俄国中部小镇梁赞,也和广大的俄国农村一样,村民绝大多数以种地谋生。 小镇的中心有几座石头砌的房子,那是政府和教堂所在地,其余地方都是一排排的木头房子,在杨柳荫下的道路之间整齐地排列着。 这里有两条大河,一条是特鲁别日河,一条是奥卡河。河的两岸到处可见满载货物的平底船、木筏和小船。河岸的近处,人们为了防止河水的侵袭而栽上了柳树。由于多年的河水冲刷,一些柳树的根都露在了外面。河岸的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每逢夏季,小镇的居民就可闻到大牧场花草的芳香。 1849年9月26日,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就出生在这风景秀丽的梁赞小镇的一个牧师家里。父亲彼得·巴甫洛夫是乡村的小牧师,跟城里的大牧师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有天壤之别。乡村牧师是俄国教会里最低级的职位,它和农民也差不了多少,少得可怜的薪水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因此还得经营土地。伊凡·巴甫洛夫的父亲头脑灵活,知书达理,很能挣钱。他栽种果树和蔬菜,丰收年景收入在小镇上也算是较多的。母亲在家里操持着家务。 彼得·巴甫洛夫虽然家庭收入在该镇较高,但家庭生活未见多宽裕,其原因就是家庭人口多。他自己有4个孩子:伊凡·巴甫洛夫和他的姐姐及两个弟弟。他还收养他两个弟弟的孩子,一个弟弟以好斗而远近闻名,在一次斗殴中被暗器击伤致死,他的家庭就托付给了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哥哥彼得·巴甫洛夫。他的另一个弟弟只顾吃喝玩乐,不管家人死活,结果后来成了流浪汉,他的孩子无人照管,也只好来到伯伯家。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只靠两个大人的劳动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吃闲饭,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伊凡·巴甫洛夫是家中的长子,帮父母干活更是责无旁贷。 种植蔬菜,需要疏松的土质,要求人们必须经常翻地。在绿色的田垄间,常常可以看到巴甫洛夫父子一前一后地劳作着。父亲身上的那件衬衫闪现着一片片的白色汗斑;儿子光着膀子,不时地用手去抹头上和脸上的汗珠,由于手上沾满了泥土,所以脸上和身上也出现了一道一道的黑印。 父亲翻了一垄又一垄,不知比他多翻了多少垄。这时,他对父亲打趣地说: “爸爸,看谁先翻完这一垄?” “好,咱俩比一比!” 两个人甩开膀子,只听见铲子铲青草茎发出的嚓嚓的响声和啪啪的铁铲拍土的声音。 “孩子,你翻完的时候,说声‘到’。”父亲从容不迫地低声说。 父子俩紫赯色的脸上渗出了汗珠,一滴一滴地滴在地上,但谁都顾不上擦。父亲一边翻地一边扬着一双浓眉说: “不行啊,我的孩子,你把父亲当老人看待,那还早着呢!” 结果,父子俩几乎同时到了终点。父亲先扔开铲子,伸直了腰杆说: “不顶事儿啊,好强的人,还得多吃点饭才行。”他朝着心爱的儿子微笑着。 “反正你也没把我丢下。”儿子不服气地辩驳着。 他们各自揩去脸上的汗,坐在田垄上休息了一会儿。头上的太阳像火炉一样,他们的汗擦也擦不完,伊凡·巴甫洛夫后背上仿佛已经汇成了一条汗水的小溪。 父子俩在田垄间开始了午餐,他们打开了饭包,一人拿起了一个面包,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得是那样的香甜。 梁赞的农民比其他地方的农民有一点优越的地方,就是夏季割草季节,每家可以分得一块草地,把草割下来,晒干以后可以送到草市上去卖。 划给神职人员彼得·巴甫洛夫的是奥卡河河湾牧场的一块草地。割草的季节到了,各家各户都用尽全力割草,因为得赶晴天,一边割一边晒,如果过了季节,草就枯萎不好割了。 P3-6 序言 时光在流逝,生命在燃烧。当我同理想和希冀相伴的青少年时代依依惜别,即将步入厚重的中年时,一种“人生几何”的感喟时常萦绕于怀。遥忆往昔贫寒的童真岁月,仍愿咀嚼那涩涩的酸楚中播撒出的永生不灭的希望之火。 幼年的时候,家乡总共不过百种物品的“百货店”里,竞有一个柜台是专门售书的。在这里,我发现了牛顿,知道了高尔基,认识了列宁,记住了鲁迅。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事。一天放学回来,一位女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供销社来了一本好书,去看看!”我们一同跑到柜台前,一看是《闪闪的红星》,价格是3角5分钱,这在当时是7个鸡蛋的价钱。我一连三天,每天放学都要去看一看那本书,很怕被别人买走。第四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说明了缘由。我怯生生地站在母亲面前,好长时间母亲没有说话,母亲那慈爱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拿着3角5分钱,终于如愿买回了那本书。“那一年,我7岁,听大人们说,闹革命了……”一晃,20多年过去了,当我面对苍老的母亲时,仍会清晰地记得买书的情景和书中的故事。 今天,当我踏上生于斯、长于斯又阔别多年的故土时,先要找回的还是少年的梦。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供销社,房屋早已翻盖一新,店主当然不再是戴着近视眼镜、眼睛一眨一眨的老师傅。除“大件”外,几乎和城里的物品一样丰富,应有尽有。可柜台里再也找不到一本书。当我看到读初一的侄子和读小学五年级的侄女的书架上,课外书几乎都是机器猫、卡通之类时,喉咙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难以下咽,心里沉甸甸的。时代不同了,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社会改革和财富增长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我没有恋旧癖,更无意美饰贫乏的年代。但当怀念起童年少年时代那种难以忘怀的景象时,内心深处总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在走向富裕的路途中还应弥补一些遗憾——强健精神的遗憾。 人无法超越生命的自然极限,但可以超越生命本身。人类正是通过他们的创造将自己的文明史推向前进。当我驻足在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前,分明感受到伟大人物的人格力量和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毫无差错却被外公毒打;不是为了几枚铜板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在棺木上睡觉;为了生生不灭的理想在阴暗的面包房里读书:这一幕幕情景仿佛伏尔加河畔不屈的少年高尔基就站在我的面前,与苦难的命运抗争。出身贵族家庭却自幼身残的拜伦,在高贵与卑贱的矛盾中让内心的苦楚升发出一种倔强、刚毅和力量。苦难的确是人生的最好教科书。当他们用心灵慢慢消受种种不幸时,也在创造一种辉煌和永恒。“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每一次记起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这几句话,都有一种催人奋发的鞭策力量。对于不再拥有生命自然时段上的青少年时期的我,真想让心灵再走一番青少年的路:热爱生命吧!因为生命是一次性“消费”;珍惜青春吧,让青春的亮点变成一片光明,普照以后的所有生命里程。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辉煌和永恒。他们的许许多多成功在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基础,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怀有救国救民、立志创业的信念,这种信念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这方面的材料也很缺乏。本书对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番努力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林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巴甫洛夫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翁有利//李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30767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2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126.1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