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他历经三代,一百多岁高龄,为中国佛教界之翘楚。他舍身求法,不畏生死朝拜五台佛教圣地。他为忏苍生,剌血写经数十卷,积若须弥。他为护佛宝,历经险阻。他燃臂孝母,改佛家无情之妄。他接法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续佛慧命,使法源长流。他行菩萨道,立志要见菩萨世界。他就是领袖群伦的一代大师——本焕长老。

本焕老和尚是中国佛教界一代高僧,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的法脉嫡传弟子;他的一生都是在创造禅林佳话,从晚清到现代历经三个时代,一百多岁,是佛教界的泰斗;他足迹遍及天下。最终选择深圳这座窗订城市建筑弘法寺,在南天弘扬佛法。让世人了解中国佛学,起到了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文化纽带的作用。本焕老和尚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传奇。

刘永编著的《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在立足史料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讲述本焕长老一生的传奇经历。

内容推荐

本焕老和尚,中国当代著名高僧,世寿106岁,临济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为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的法脉嫡传弟子。他从晚清到当代,历经百年风雨,建寺数十座,度化众生百万,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

刘永编著的《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立足史料,运用艺术手法,讲述本焕长老一生的传奇经历。《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也是本焕老和尚生前唯一当面首肯的一部小说体传记。

目录

第一章:佛子落地带莲香

慈悲人心佛意长

第二章:幼失怙相依为命

闻佛法茅塞顿开

第三章:勘世情冰释前嫌

別慈母立志出家

第四章:报恩开悟见佛性

受戒具足大洪山

第五章:虚云退军高曼寺

来果猛作狮子吼

第六章:高曼寺七年精进

第一愿五台朝佛

第七章:遭劫难文吉护持

碧山寺广慧纳贤

第八章:忏苍生刺血写经

求精进闭关三年

第九章:十八罗汉护经塔

至诚感通普济院

第十章:报亲恩燃臂孝母

南华寺接法为祖

第十一章:陷囹圄佛心不改

饲白鹅弹指十年

第十二章:风送花香蜂带路

劫数圆满驻丹霞

第十三章:至诚重光别传寺

四十年来第一法

第十四章:九山环抱梧桐院

不惜身命光孝寺

第十五章:弘法初日照南天

重建报恩续法源

第十六章:大雄禅寺莲社庵

莲开见佛皆因缘

第十七章:佛子应有慈悲心

百丈清规天下源

第十八章:八大高僧倡论坛

神州和乐颂青莲

第十九章:续佛慧命度印顺

传灯付法延法脉

第二十章:绍隆佛种铸佛史

行愿大干无尽藏

试读章节

第三章 勘世情冰释前嫌

别慈母立志出家

张志山不敢久留在大雄宝殿,辞别了老僧连忙跑到刚才站的经堂外的一棵百年老松下候着。足足过了两个时辰,赵太太才从里面出来,手里又抱着几本线装本的经文,笑呵呵地交给张志山说:“志山,你跟传圣法师有缘了,他很钟意你抄写的经文,又挑了几本,让你闲时抄经,而且还嘱我,若有时间尽管带你来拜,这不就与法师结缘了,一定会有福报的。”

张志山接过沉甸甸的线装本,见是《金刚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等经文,木版印刻油墨的芳香扑鼻。自此,张志山每天白天往来于货架柜台之间,晚间便青灯黄卷抄写经文。赵太太每次去报恩寺烧香听经,也一定带着张志山,张志山每次总也能在大雄宝殿碰见那青衣老僧,张志山提出疑惑,老僧一一作答,每次老僧总要问一句:“何时回家。”张志山心中疑惑未能冰释,总是摇头辞别。

如此光阴荏苒,不觉间已经是两个寒来暑往。又一个春节将至了,张志山以朴实诚恳、与人为善的秉性深得众人喜爱,赵掌柜与老板娘对他更是青睐有加。

这天正好埠头逢集,人声鼎沸,杂货铺正忙碌间,有一人匆匆而来,俯到正在记帐的老钱耳边耳语一番,老钱惊慌失措,豆大的汗粒子顺着脸颊滑下来,匆忙叫过张志山说:“志山,我有急事出去一下,你来帮我记帐。”说完匆匆从柜台下拎了一个花布包,随那人跨门而去。

张志山近几日见老钱整日里魂不守舍,愣了下,望着远去老钱的身影,不及深思,便被买货付款的人打断,忙蘸了浓墨,翻开账本一面收银钱,一面记帐。

如此一直忙到晚上掌灯时分,老钱依然没有回来,一铺子的人忙活了一天,聚在煤油灯下,清点帐目时,赵掌柜剥着算盘“咦’了一声,竟然缺了整整二十块大洋,张志山看了看自己记的帐本,又看看码得整整齐齐的大洋,汗水一下子溢了一脑门子。

赵掌柜望了望志山,站起身来,拂袖而去,张志山颓然坐在凳子上。

张志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杂货铺的,大堤上凉风入怀,春潮将至,仓子埠的河水暗流汹涌。张志山一遍遍地回忆自己是不是少收了货款,记漏了帐目。他至情至善,没有想到别处,如此蒙了不白之冤,一时羞愧自责,气喘吁吁,胸中似乎燃了一团火,难以平息,已无颜再留此地了。

第二日,天刚麻麻亮,江水静静地流动,仓子埠还沉睡在梦里,街市清冷。张志山收拾了自己的包袱,两年来他一无所得,就连衣裳都未添过一件,比先前多得的是他抄的几部经文。张志山恭敬地将经文用手抚平,端放在桌上,头也不回地沿堤而上,迎着冷风走向渡口。

此时江水哽咽,天地间一片灰蒙蒙的,渡口空寂无人,唯江水拍岸,水声呜咽,浪沫飞人风中,飘到脸上、脖子里。江水依旧,两年时光一晃而过,二哥张星峰送自己前来杂货铺做学徒也仿佛就是昨日,一时间让张志山感叹世道轮回,恍若一梦。

张志山正触景生情,却一不小心踩到一个物什,还是软绵绵的一团,张志山忙俯下身来,用手一摸那物什,惊愕万分,失口而出:“老钱!”

老钱此时已经被冻得嘴唇乌青,脸上脖子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还残留有血痂,张志山慌忙将他抱入怀中说:“老钱,老钱,你这是怎么了?”

老钱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伸手抓住他的胳膊,竟鸣呀一声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说:“我不是人,我苦命的女儿啊,志山,快追,快追!”

张志山望着江面,没有半个人影,只得找个避风处,将老钱放下,又脱了自己的外套帮他披上。老钱哆哆嗦嗦,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张志山才试探着问:“怎么了老钱,你怎么会昏睡在这儿,是不是遭到强盗了?”

老钱自顾摇头,良久才叹出气来,说:“我不是人啊,志山,我害了自己的闺女,可怜她才十四岁啊。”

在张志山的追问下,老钱说:“我原本一个人来仓子埠闯荡,历尽艰辛,只有一个闺女,妻子又积劳成疾而死,眼见了闺女十四岁长大成人,能帮衬家里了,我却又染上吸烟赌钱的毛病。赌场一红了眼,魂都被勾走了,着了赵大头的道,二十块钱将自己的闺女押了上去,谁知道一夜就输得净光。本来想能慢慢还,不想昨天赵大头趁我不在家,将我闺女抓了去,我带钱追到这渡口,赵大头却说赌息连本带利,驴打滚的竟然要还一百二十块钱。我既便是被杀了熬油,哪能凑得出这一百多块钱,与他们争执,却被他们一顿拳脚打得昏死过去。”老钱说到此,已经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不住捶胸自责:“是我这个废物害了自己的闺女啊,你说像我这样禽兽不如的人有何颜面再苟活于世啊。”

张志山此时也是泪流满面,听了他这话忙劝他:“这都是气话,万万使不得的,既然知道是赵大头绑走了你女儿,就报官,找他们讨回来。”

老钱冷笑一声说:“谈何容易,我昨日听他们说要将我女儿送给赵大头的姨夫林团长。那个姓林的现在在武汉剿共,屠杀不计其数,随便一个名儿,也能把我投牢里杀十回有余了。现在局势这么乱,官府不敢管,我去也是寻死。”

P29-32

序言

佛门泰斗行愿大千

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德行走于天地、云水之间,关注的是天下苍生,他们于苍穹之下、古老的大河流域,在村落、寺院里勤修佛法。这种精神,就是源自对生命的关怀,对天下的责任感。

本焕老和尚是中国佛教界一代高僧,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的法脉嫡传弟子。他的一生都是在创造禅林佳话,百年岁月,亲历三个时代,是佛教界的泰斗;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终成大道,足迹遍及天下,最后选择深圳这座窗口城市创建弘法寺。在南天弘扬佛法,使佛法远播三地,对世人了解中国佛学,起到了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促进和谐的作用,各地都流传着他求法问佛的故事。本书将他的事迹、经历通过小说传奇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后人了解他求法的赤诚和对佛法的坚贞,从而将这种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

本焕老和尚出家之后从武昌宝通寺到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在漫长的修行道路上,他的心是澄净、明亮的。这种光明的心地使得他研习佛法、参禅悟道都带着一种悲悯的慈爱心怀。

本焕老和尚百余岁高龄,为中国佛教界之翘楚。菩提树下,他舍身求法,不畏生死朝拜佛教圣地;他为忏苍生,刺血写经数十卷,积若须弥;他为护佛宝,十八罗汉护送经塔,历尽险阻;他燃臂孝母,改佛家无情之妄;他接法当世高僧虚云老和尚,续佛慧命,使法源长流;他于深圳特区创建深圳弘法寺,使佛法远照南天,心系苍生,天下信众逾百万,缔造佛教界之神话。他前半生舍身求法,九死一生,佛心不改;他后半生建寺安僧,不惜身命,重兴数十座寺院,创中国佛教界之传奇。他行菩萨道,发愿要建菩萨世界,超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本焕老和尚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个传奇故事记录、呈现的就是本焕老和尚经历的那些最感人的瞬间。大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魅力。从他皈依佛法开始,弘扬佛法,造福社会,成就的是无量功德。无论是1920年荆楚大地的山村,还是当下的深圳弘法寺,一百多年的风雨,时光荏苒,都见证了他的苦心修法,慈悲心怀,这颗心就是菩提心。  草堂、森林、庙宇、苍天之下,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天地情怀。佛家的智慧和慈悲如行云流水,不会有丝毫停滞。即使是在深圳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本焕老和尚对佛家智慧的寻求,对人生、社会进程的思考亦从来没有停止过,仿佛大雄宝殿的百年古松绿意盎然,如同经书散发出缕缕幽香,这是一种心地无碍的大自在。菩提树下,行走于苍茫云海之间,追求佛法真义,带大众积修福德,他已经走了很长很远的路了。苍山云海,悠悠九州,佛法的思想和精神就深藏在本焕老和尚每一个难忘的往事瞬间。佛家精神源流如古老的江河之水,让人看到它不竭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

如今在深圳弘法寺,梧桐山麓绿树黄瓦交相辉映,莲花清凉,香远益清,佛教界泰斗本焕老和尚忘我弘法,为佛教的文化传播,为海峡两岸的凝聚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代表的是一种和谐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积极济世的菩萨道行。他百岁高龄,行愿大千,教化众生,他的存在本来就是佛教界的传奇,是宗教文化的传奇。如今,将他一生传奇的故事以众口相传的小说形式表现出来,展卷生香,如打开三藏宝库,每一个读者一定会从中找到自己可以吸取借鉴的精神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岁菩提(本焕长老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52670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陕西
229
15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