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经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它里面所表达的内容森罗万象、远近显隐,过去、现在、未来无不包括在内,所蕴含的哲理更是博大精深。可是由于古文艰涩难懂,即便有许多人想拜读却也只能望而却步,为了迎合现代入的阅讯习惯,作者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在历史故事里解读易经,透过耳濡目染的历史故事将《易经》中的道理和内涵更为直观、深刻地呈现出来。

内容推荐

《易经》,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生命形态。本书以六十四卦为序,从历史长河中撷取与之相关的故事与传说,涵盖《易经》的产生与发展、卦文爻辞,以及传播和应用等诸多领域。并以此追寻《易经》的踪迹,探求《易经》的真义。

目录

前言

01 乾卦:群龙的故事

02 坤卦:母仪天下

03 巨卦:后面来了个卫灵公

04 蒙卦:吕蒙向学

05 需卦:玩易窝里出圣贤

06 讼卦:武则天和她的男宠们

07 师卦:胜败之兆

08 比卦:毕万和他的子孙

09 小畜:严复与《天演论》

10 履卦:六经皆史

11 泰卦:重耳得国

12 否卦:保存了二十年的秘密

13 同人:真同人与假同人

14 大有:郭偃的智慧

15 谦卦:周公诫子

16 豫卦:趣说蒋介石

17 随卦:穆姜知随

18 蛊卦:三去之余,获其雄狐.

19 临卦:关羽断头知何处

20 观卦:天下第一卦

21 噬嗑:从半个烧饼说开去

22 贲卦:夫子之色

23 剥卦:剥落风景各不同

24 复卦:恢复荣誉之战

25 无妄:葫芦生两断无妄卦

26 大畜:刚主转向

27 颐卦:神仙故事的背后

28 大过:汉武帝轮台罪己

29 坎卦:苏东坡的心灵生活

30 离卦:辛弃疾南归之谜.

31 咸卦:远古的性舞蹈

32 恒卦:两个太阳升起来

33 遁卦:转身要及时

34 大壮:话说“壮缪侯”

35 晋卦:养马的故事

36 明夷:最黑暗的时刻

37 家人:孔明之后,谁可接班

38 睽卦:丧马勿逐

39 蹇卦:邓艾伐蜀

40 解卦:李梦阳直言上书

41 损卦:损益之道

42 益卦:王莽的善与恶

43 央卦:康熙求雨

44 骺卦:遇合与适意

45 萃卦:炼丹之妙处

46 升卦:郭璞的选择

47 困卦:娶个美女太危险

48 井卦:上将井勿幕

49 革卦:皇帝要革命

50 鼎卦:从溥仪说开去

51 震卦:蒋方震威震日本

52 艮卦:亡宋谁知是石头

53 渐卦:话说鸿渐

54 归妹:伯姬出嫁

55 丰卦:蔡京的“丰亨豫大”论

56 旅卦:人在旅途

57 巽卦:大风吹呀吹

58 兑卦:会心的交流

59 涣卦:辛斋之忧

60 节卦:毛西河的毛脾气

61 中孚:审判《易经》

62 小过:从小鸟到飞机

63 既济:梦的解析

64 未济:转着圈儿向前进

试读章节

1 乾卦:群龙的故事

龙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标志。

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有关“龙”的太多太多:比如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的,有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盘虎踞、龙腾虎跃;形容人的仪表英俊、气度不凡,有龙眉凤目、龙驹凤雏、龙跃凤鸣;望子成龙是寄托着最大的希望;画龙点睛是说到了根本;说一个人字写得好,有笔走龙蛇;说好吃的,有龙肝凤髓、龙肝豹胎,尽管谁也没有吃到过。当然,还有诸如龙头蛇尾、龙蛇混杂等等。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而在我们的生活中,龙的形象也几乎无处不在。

我们的传统乐器胡琴,贵重的胡琴一定要雕上龙头,说是龙的儿子囚牛,专管礼乐。我们的传统兵器刀、剑等的刀环和剑柄吞口上,也刻着龙头,不过那不是囚牛而是睚眦,也是龙的儿子,睚眦嗜杀喜斗,即所谓“睚眦必报”,杀气腾腾。

有的龙喜欢站在宫殿的殿角上,叫嘲风,可以慑魔消灾。有的龙喜欢登在大钟上,作洪钟的提梁,叫蒲牢,那样钟的声音才宏大响亮。

有的龙像狮子,叫狻猊,喜欢倚立在香炉足上。有的龙像老虎,叫狴犴,掌管刑狱,所以它的画像往往出现在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过去大官出行,前面有人举牌“肃静”、“回避”,牌子上面画的也是狴犴。

中国人喜欢树碑立传,一块石碑就有两条龙,下面驮着的叫赑屃,盘绕在顶上的叫负质。赑屃也叫霸下,样子和乌龟差不多,不过,它是有牙齿的,而且力气要大得多,传说能够背着三山五岳满世界跑,后来跟随大禹治水有功,就改驮了石碑。

还有喜欢在桥柱逗留的蚣蝮,喜欢立于门首的椒图,能灭火消灾的螭吻,好食的饕餮和只进不出的貔貅,别看它们的形态各种各样,它们都是龙。

便是人和龙之间,在中国的文化中也并没有绝对的分离。所谓人中之龙,就是最厉害的人,当了皇帝可以称真龙天子。真龙天子虽然只有一个,一般的人,只要奋发努力,也会有机会可以鲤鱼跳龙门。所以中国的文化就是龙文化,中国人就是龙的传人。

而最了不起的群龙,则是出在《易经》。

周易以乾卦起首,乾卦六爻,六条龙,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最伟大的功能,代表了刚健主动的精神。六条龙处于不同时态,其中兆示的,是认识和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初爻为潜龙:

潜龙勿用。龙潜深渊,阳气不足,时机未到不能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隐忍待机,不可妄动。即使自己不被他人理解,也绝不忿忿不平,不为忧虑所困,不为世俗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要默默培养内力,积蓄能量,坚定信念,准备机会的到来。

二爻为见龙: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此龙已经过了准备积蓄阶段,离潜出隐,应时而出,可以有所作为,施展自身之德能而为世所看重。然而,又只是崭露头角,尚未达到大中至正的最高境界。力量还不足,地位还不够,需要有“大人”帮助,作为依靠,方能够调整好自己,有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必定要以诚信争取众人的支持与帮助,整合有生力量,获得立足发展之地。这个时期,既有初露锋芒之新锐,也有羽毛未丰之顾忌。既不可一任阳刚,无所顾忌而至于狂狷,也不可一味退火成为“乡愿”,也就是老好人。正确的做法是好好修炼自己,稳住重心,消去浮火。或者如孔子所谓:“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说话做事要稳重,靠得住,小心谨慎,从而达到“刚而能柔,柔而能正”的境界,将生铁炼成钢。  三爻为惕龙:

也即“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尴尬的时期。竞争激烈,动辄得咎。功业尚未成就,仍然有可能半途而废。人们可以称赞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富有才华,却绝对会认真“修理”自己真正的竞争者。当一个人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时候,也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是思想和精神应当最为集中的时期,对人对事要极其尽心,既要知事,尤其要知人,有时甚至知人重于知事。当此之时,我们既应踏实苦干、辛勤耕耘,同时,也必须戒慎恐惧,明察形势,以避免危险。连夜晚都不可放松,一定要防止不应有的失策,设法不出大纰漏。要做到居上位而不骄横,在下位而不忧愤自卑,这样,便是身处危地,最终也不会有咎害,“厉无咎”。

四爻为跃龙:

或跃在渊。犹如我们从很多国画里看到的那样,神龙腾越于旋流之上,似上天,又仿佛潜渊。此为跃龙之象。这时,正处于基本成功的状态。当此之时,如果有机会有运气,则果断为之,定可一跃而达到完全的成功。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时运不至,也要学会从容,重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好比从政当官的,官做到了一定程度,彼此水平其实差不多,能不能够再进一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往往也取决于非自己能够左右的其他因素。其实非常好!既可跃而飞天,取得绝对卓越的成就;也可下而在渊,享受正常功成名就的超然。关键还是要谨慎勿躁,巩固根本,见机而作,唯时势是虑。有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举而获得最大成功。机会不到,也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因为已经取得了一般意义上的成功。此时的心态,应该是最为宽松而自在,甚至是隐士思想、神仙境界。

P1-3

序言

所谓“六经皆史”,几千字的《易经》,真不知道可以带出多少的故事。

比如有关于《易经》的产生和演变,就有“易有三易”、“易历三代”、“人更三圣”等等的故事和传说。又比如,《易经》中的诸多卦爻辞,虽是为了明象,却也有很多古人对自己的经验、想象和历史的借重。明夷卦云“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其中的周文王和箕子都是历史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当然,这里是以历史为象。而且,在《易经》几千年的传播和应用中,同时也流传了大量研究和应用《易经》的故事。其中有不少生动而有趣,很有影响。《左传》是中国最早的史书,其中就有很多占筮的故事。也早就有人指出,不通易理,不懂这些故事,要准确理解那段时间的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学易亦是玩味。孔子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意思是要获得《易经》的丰富内涵,一定要从自己的切身经验出发,反复把玩体味。所以,君子安居之时,可以观察卦爻中的象而玩味其卦爻辞,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有所行动,则要观察其变化而玩昧琢磨它的吉凶占断,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述《易经》的故事,也就是在欣赏人们是如何理解《易经》应用《易经》,如何观象玩辞、又如何去观变玩占。

这当中,有着很多的趣味,也有着很多的争议。有目为虚妄不以为然,甚至斥为迷信的,也有高推圣境,努力从中发掘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诸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实《易经》的思维(就其广义而言),就是想象。占筮依靠的是想象。占筮之要,在于心感,“须就事以取辞察象而印我,弃疏而用亲。”其实质是在“印我”,是“我”运用想象力,从各种各样的卦象符号和语言符号中,选出所需要的符号,进而揭示出隐蔽在其后的意蕴。所以占筮推演完全是想象的舞蹈。

而《易经》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与现代哲学的主张倒有着惊人的一致。拿现代哲学的观点来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与人融合为一的整体,万物普遍联系。这个世界任何一种在场的当前事物,都是无穷的不在场事物的集结点。如果说当前的存在是一种“敞亮”,那么正是无数不可穷尽而隐蔽的集合,才使得一个存在物得到说明,得以“敞亮”。所以在场的当前存在,它的内涵和意蕴寓于无尽的不在场的隐蔽之中。那么,如何通过在场的“敞亮”,去领悟那不在场的、隐蔽的、不可穷尽的事物或意蕴呢?这就需要想象。因为只有想象才能够把在场的和未在场的综合为一个整体,它超越在场者,超越直接感觉的东西,而高扬不在场者,显现不在场者。逻辑思维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逻辑思维以把握事物间的同一性为己任,同一律是逻辑的基本规律,科学总还是要割去想象中许许多多不在场的联系,才能够形成科学规律。而想象则要把握不同事物之间,即在场的显现的事物与不在场的隐蔽的事物间的相通性,后者超越前者。想象不同于逻辑思维,不是违反逻辑,而是超越逻辑。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够简单就将《易经》等同于现代哲学,因为后者毕竟是人类认识经过主客分离之后,对天人合一的重新回归,是否定之否定。但是,其中又确实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记得冯友兰先生有过一个预言,说“中国文化将在世界大放异彩,请注意《易经》哲学”。说得真是高明。

在这个意义上,读点《易经》的故事,看看古人在其想象力的运用中,所展示的罕见的神奇和艺术性,确实也是很有趣味的事情。

还有,所有的这些故事,易理自然贯通其中,因此也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来理解易理,来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而且本书在体例上,也作了这样的尝试。这里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是她最先明确提出了这个想法。

几千年来,《易经》和《易经》的许多故事,已经通过长期的集体记忆,凝聚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独特的生命形态。经典常读,温故而知新,这也正是本书所期望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经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政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27250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1-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