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泉主编的《中华家训经典大全集》内容介绍:《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俗语中说:“富不过三代。”也有人说:“成就一个富翁,只需要一夜;成就一个贵族(有修养、有知识、有财富的人),则至少需要三代。”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到臣民,多少有识家长为孩子深谋远虑,欲家业经久不衰,使子孙永为“贵族”,在茫茫古籍中苦苦搜寻适合孩子阅读的家训经典。
图书 | 中华家训经典大全集(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秦泉主编的《中华家训经典大全集》内容介绍:《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俗语中说:“富不过三代。”也有人说:“成就一个富翁,只需要一夜;成就一个贵族(有修养、有知识、有财富的人),则至少需要三代。”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到臣民,多少有识家长为孩子深谋远虑,欲家业经久不衰,使子孙永为“贵族”,在茫茫古籍中苦苦搜寻适合孩子阅读的家训经典。 内容推荐 秦泉主编的《中华家训经典大全集》则为《颜氏家训》、《帝范》、《温公家范》、《袁氏世范》、《了凡四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九部经典之作的精选本,意在使古代家训绝学“字约而旨丰”地呈现给大家。 其中,《颜氏家训》即是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美誉的家训著作;《帝范》被称为“帝王之细,安危兴废,成在兹焉”;《温公家范》被封建士大夫推崇为家庭教育课本;《袁氏世范》被《四库全书》称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了凡四训》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庭训格言》被赵翼称为“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圣谕广训》被《四库全书总目》称为“同约义宏,括为十有六语不为少,演为一万余言不为多”;《朱子家训》语言浅显易懂,说理中肯确切,仅以五百多字阐明修身治家之道;《曾国藩家书》被梁启超评价为“彼其所方,字上所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而《曾国藩家训》正是《曾国藩家书》中所选之精品。一起来翻阅《中华家训经典大全集》吧! 目录 颜氏家训 帝范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了凡四训 庭训格言 圣谕广训 朱子家训 曾国藩家训 试读章节 【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敩,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译文】 古时候圣贤的著作,都是教诲人们要忠诚和孝顺,言语要谨慎,行为要检点,要以高尚的人格扬名于人世间。这些道理,他们已说得很完善了。魏、晋以来,各学派写的阐述圣贤思想的著作,相互仿效,事理重复,就像屋下建屋和床上叠床一样,都是多余。现在我又来写这种书,并不敢要以此来规范人的言行,只是为了整顿门风、教诲下一代罢了。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会信服,因为说话的人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命令,有些人会遵行,因为下命令的是他们所敬服的人。禁止儿童过分的戏谑,与其让老师、朋友去劝诫,还不如让日常侍奉他的仆人、侍女去劝阻;阻止兄弟间的争斗,尧舜的教诲还比不上自家妻子的诱导规劝。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所相信,希望比侍婢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更大一点。 【原文】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译文】 我家的家风家教,一贯严整细密。孩童年代,我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开导和教诲。平时,跟随两个兄长,早晚照顾双亲,冬天暖被,夏目扇凉,做事循规蹈矩,言语适当,神色安详,行动举止小心谨慎,就像给父母大人请安一样。长辈们经常勉励我,关心我的爱好,鼓励我扬长避短,态度都十分诚恳。九岁那年,我便遇到了父母双亡的大难。从此,家道中落,人口凋敝,一个大家庭日益衰落。慈爱的兄长抚养我长大,历尽了千辛万苦;兄长只有慈爱,没有威严,对人总是注重劝导,而不予怪罪。我虽然读了《礼记》、《左传》,喜欢写点文章,但是与世俗之人交往而受到他们的感染,便轻狂放纵,说话随意,仪容外表不够庄重。到了十八九岁,才渐渐懂得磨砺自己的言行。但习惯成自然,最终还是改不了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直到了二十岁以后,我才很少再犯什么大的错误。平常在信口开河的时候,心里便告诫,加以制止,理智与情感经常发生冲突;晚上躺下以后常常反省白天做的错事,今天常常懊悔昨天的过失。自伤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以至到了这种地步。追忆自己平时所立的志向,真是感受深刻,绝不是仅从古书中的告诫就能认识到的,而是耳闻目睹的。所以,我留下了这二十篇文章,用来作为你们的前车之鉴吧。P5-6 序言 《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俗语中说:“富不过三代。”也有人说:“成就一个富翁,只需要一夜;成就一个贵族(有修养、有知识、有财富的人),则至少需要三代。”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到臣民,多少有识家长为孩子深谋远虑,欲家业经久不衰,使子孙永为“贵族”,在茫茫古籍中苦苦搜寻适合孩子阅读的家训经典。 本书则为《颜氏家训》、《帝范》、《温公家范》、《袁氏世范》、《了凡四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九部经典之作的精选本,意在使古代家训绝学“字约而旨丰”地呈现给大家。 其中,《颜氏家训》即是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美誉的家训著作;《帝范》被称为“帝王之细,安危兴废,成在兹焉”;《温公家范》被封建士大夫推崇为家庭教育课本;《袁氏世范》被《四库全书》称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了凡四训》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庭训格言》被赵翼称为“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圣谕广训》被《四库全书总目》称为“同约义宏,括为十有六语不为少,演为一万余言不为多”;《朱子家训》语言浅显易懂,说理中肯确切,仅以五百多字阐明修身治家之道;《曾国藩家书》被梁启超评价为“彼其所方,字上所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而《曾国藩家训》正是《曾国藩家书》中所选之精品。 如果读者能从本书的家训经典中撷取一颗颗千百年来沉淀凝结的露珠,并让其放射出绚烂五彩的光芒,那么编者就心愿已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家训经典大全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秦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90762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0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3.1 |
丛书名 | |
印张 | 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5 |
宽 | 197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