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6种方法让孩子从优秀到卓越/好妈妈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所以,最棒的孩子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家庭中由父母培养出来的。所以,父母即使再忙,都应该想尽办法对孩子进行最好的教育。

教育孩子,归根结底还是要用科学的、正面的言传身教,父母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给孩子作出最好的榜样;教育孩子,要教“根本”,而不是教“枝末”,“根本”就是做人,是实学,而“枝末”是虚学……这些,都是为人父母者应该知哓的。

《36种方法让孩子从优秀到卓越》为父母全面总结了36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实用性强,用好这些方法,可使您的孩子从优秀到卓越。

内容推荐

培养优秀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殷切希望。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所以,优秀的孩子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家庭中由父母培养出来的。所以,父母即使再忙,都应该想尽办法对孩子进行最好的教育。

培养优秀而卓越的孩子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好的方法,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36种方法让孩子从优秀到卓越》从孩子的人格养成、品性培养、生活、学习、做事以及亲子沟通、教育理念、教育智慧等诸多方面,为父母全面总结了36种切实可行的培养孩子的方法,实用性强,教育意义深远。

《36种方法让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由张振鹏编著。

目录

前言

1.永远注重身教,正确的身教胜过一万句说教 1

·教儿教女先教自己/3

·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己/4

·不要为了身教而“作秀”/5

·身教应与言教相结合/5

2.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允许他发展自己的兴趣 7

·通过周围环境激发孩子的探索欲/9

·帮孩子建立起他自己的“兴趣圈”/9

·为孩子提供的环境要有系统/10

·尽可能帮孩子更好地发展兴趣/10

3.善于向孩子提问,问题最好是开放性的 12

·提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15

·掌握一些向孩子发问的技巧/15

·注意各类问题的有机搭配/16

·别用“标准答案”束缚孩子的想象力/16

4.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理解父母的辛苦 18

·让孩子了解钱是从哪里来的/20

·带孩子去我们的办公场所看一看/21

·与孩子一起谈论自己的工作/22

·给孩子创造“工作”的机会/22

5.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让他懂得知恩报恩 24

·让孩子懂得知恩,知恩才能报恩/26

·教孩子感恩大自然,感恩万事万物/27

·利用各种节日,培养孩子的感恩心/27

·引导孩子感恩生活的种种际遇/28

6.培养孩子的包容心,包容让人生走得更远 30

·给孩子提供“包容”的榜样/32

·引导孩子包容他人的缺点/33

·教孩子学会理解并原谅他人/34

·让孩子体验一下不被包容的滋味/34

7.培养孩子高度的责任感,责任铸就孩子的未来 36

·教导孩子对他自己负责/37

·给孩子参与的权利,培养他的责任心/38

·培养孩子在集体中的责任感/38

·培养孩子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意识/40

·以身作则,创造负责任的家庭氛围/40

8.将爱心植入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42

·做孩子爱心的“播种者”/44

·给孩子创造付出爱心的机会/45

·善于发现并呵护孩子的爱心/46

·鼓励孩子设立一个“爱心基金”/46

9.利用特殊日子,让孩子组织一些家庭活动 48

·全家人一起设计活动方案/50

·选择合适的日子设计合适的活动/50

·允许孩子在活动项目中自由发挥/51

·充分调动起全家所有人的积极性/52

10.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发现他的天赋和特长 53

·允许孩子积极参加学校活动/55

·鼓励孩子在家里也要多活动/55

·带孩子加入到社区活动中去/56

·鼓励孩子和伙伴们自己组织活动/56

11.在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内,为他提供丰富的感官环境 58

·为孩子提供美丽的视觉环境/60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60

·让孩子的嗅觉与味觉在环境中得到锻炼/61

·牵着孩子的手,带他触摸这个世界/62

12.允许孩子犯错误,抓住对孩子的教育契机 64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要轻易责备/66

·区分孩子是故意犯错还是无心之失/66

·善于从孩子的错误中发现教育契机/67

·纠正孩子当下的错误,别翻“旧账”/67

·努力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68

13.教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而不要强迫他去学 69

·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70

·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71

·别让孩子的学习局限于教科书上/72

·帮孩子学会正确的“自主学习”/72

14.千万不要用金钱和物质手段激励孩子做事或学习 74

·物质奖励不是理性的爱/76

·不给孩子许诺金钱、物质奖励/78

·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奖励/78

·把金钱与物质奖励和“礼尚往来”区分开/79

15.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值,不给他施加太大压力 80

·用正确的成才观去评价孩子的成功/81

·对孩子要有期望,但期望值要合理/82

·了解孩子的心智特点,发现其潜能/83

·不同时期,对孩子的期望要进行调整/84

·把对孩子的期望进行有效分解/84

16.给孩子正向的激励,避免给他贴负面“标签” 86

·正确对待孩子的不佳表现/87

·多用正面的话语引导孩子/88

·用心发掘孩子自身的潜力/89

·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不足/90

17.多抽点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并讨论问题 91

·在家庭中给孩子营造一个书香环境/92

·为孩子选择适合他阅读的书籍/93

·和孩子一起遨游知识海洋/93

·结合实际,让读书变得生动有趣/94

18.不要对孩子做的事挑剔太多,苛责太多 96

·要向孩子传递正向信息/98

·多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99

·别随便对孩子做的事情评头论足/99

·不要用太高的标准要求孩子/100

19.一定要放下做父母的架子,正确树立权威 101

·给孩子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102

·蹲下来跟幼小的孩子说话/103

·注重讲道理,而不是摆架子/103

·我们做错了,就要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104

·对孩子讲话也要注意礼貌,不可随便“下命令”/105

20.倾听孩子的感受,与他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107

·做孩子最忠实的倾听者/108

·认同并尊重孩子的感受,抚慰他的心灵/110

·教孩子学会宣泄负面情绪和感受/110

·和孩子一起畅所欲言,分享喜怒哀乐/111

21.尽量不要呵斥孩子,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112

·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和宽容/114

·用肢体语言代替粗暴的呵斥/115

·不对孩子说讽刺、挖苦的话/115

·对孩子不要管得太宽太细/116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116

22.多给孩子一些赏识与夸奖,但务必掌握原则与方法 117

·要赏识与夸奖孩子的努力与勤奋/119

·赏识与夸奖一定要实事求是/119

·用真情实感去赏识与夸奖孩子/119

·赏识与夸奖也要把握好“度”/120

2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 122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123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世俗观念看待孩子/124

·不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125

·与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一起看世界/126

24.经常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开阔他的视野 128

·选择适合孩子出行的目的地/130

·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130

·让孩子参与出行前的准备工作/131

·尽量选择结伴出行的方式/132

·不要给孩子布置太多出行任务/132

25.不要嘲笑孩子的“白日梦”,允许他有奇思妙想 134

·不要浇灭孩子爱幻想的热情/136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137

·赏识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137

·鼓励孩子用实践来验证奇思妙想/138

26.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 140

·戒除自己的虚荣心理/142

·换位思考,体会孩子的感受/142

·理性看待孩子之间的差异/142

·对孩子的预期要合情合理/143

·在教育中要正确使用比较的方法/143

27.在家里设置一个给孩子放置个人作品的空间 145

·懂得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147

·为孩子的作品设置一个展示空间/148

·教孩子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149

·谨防孩子产生傲慢心理/149

28.鼓励孩子思考未来,教他从小就做人生规划 151

·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目标/152

·根据孩子的性格、天赋引导他做好人生规划/153

·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心中的理想/154

·鼓励孩子做自己未来的主人/155

29.务必培养孩子的预见力、判断力与行动力 157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对事物的敏感度/159

·通过做计划,培养孩子的预见力和行动力/159

·教孩子勤于总结经验,多向他人学习/160

·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阅历/161

·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求知者/161

·鼓励孩子尽早把想法付诸行动/161

30.给孩子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尊重他的选择与决定 163

·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的事情做主/164

·不将意愿强加给孩子,但也要讲究原则/165

·不抱怨或讽刺孩子作出的有误选择或决定/166

·教孩子学会评估自己的选择和决定/166

31.舍得让孩子吃苦,给他创造体验挫折的机会 168

·做好让孩子吃苦、体验挫折的心理准备/169

·避免走入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的误区/170

·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不要过度保护他/170

·为孩子设置小障碍,让他体验到挫折/171

·教孩子勇于战胜困难,敢于直面挫折/172

32.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悲观、不消极 173

·努力营造和睦快乐的家庭氛围/174

·积极引导孩子从困境中走出来/175

·减轻孩子面对课业和兴趣班的压力/176

·让孩子拥有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177

33.学会正确爱孩子,区分理智的爱和溺爱 179

·通过各种途径正确认识溺爱/181

·在孩子面前学会合理地表达爱/182

·给孩子一份有原则的爱/182

·不溺爱孩子,但也不要拒之千里/183

34.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最恰当的鼓励 185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孩子的优点/186

·在问题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赏他/187

·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188

·鼓励孩子的方式要恰当/189

35.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掌控未来 192

·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194

·让孩子知道我们在乎他的情绪/194

·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195

·告诉孩子,情绪是可以控制的/196

·教给孩子控制与宣泄情绪的方法/196

36.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商,更要重视培养他的情商 198

·一定要做高情商的父母/200

·从幼儿期就要对孩子开展情商教育/200

·对孩子的情商教育要尽量全面/201

·将孩子的智商与情商一起培养/202

试读章节

教育孩子是一件严肃的事,我们自然要严肃地对待它,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可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

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小时候就将各种知识强硬地“灌输”进他的头脑之中;还有的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便不顾孩子的意愿为他报各种兴趣班,让他尽可能地“多才多艺”;更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惜花大价钱请家教、选学校,甚至干脆将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所谓的“更先进的教育”……

以上的这些做法,被我们归结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到底什么才是教育?我们有没有真正搞清楚呢?

《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这样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父母将孩子“丢”给老师,让他们去传授孩子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教育,应该是父母自己的“上所施”,让孩子“下所效”,从而“使之作善”。也就是说,父母要给孩子做个好样子,让他去效仿。

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说:“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这是非常正确的。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本意是说,如果管理阶层本身品行端正,那么即便不发号施令,人民也会以其为榜样去做;但如果其本身品行尚不端正,即便是强硬地命令人民,人民也不会听从。在家庭教育中,这就是身教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身教,比任何老师包括父母自己对他的说教都要管用得多。

有些父母也许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对孩子就得多说,只要经常督促孩子,他就能养成好习惯。不过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美国科学家维克勒马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曾经组建过一个研究小组,他们访问了330名美国中西部的白人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以了解他们在饮食、运动、吸烟、喝酒和睡觉等方面的习惯。

结果,他们发现,那些经常受到父母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吸烟、酗酒等不健康行为影响的青少年,往往都会效仿父母的行为。

最终,维克勒马通过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而中国由来已久的这句俗语讲述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

仅从生活习惯这一点来看,父母就会对孩子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由此再想开去,父母的为人处世、道德素养又将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想想看,如果父母做得不好,孩子“上行下效”后又将变成什么样呢?

一位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班上有一个名叫萌欣的小姑娘,平时孤僻、任性、自我,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在班上也没什么朋友。不仅如此,我还收到过很多任课老师的“投诉”,说批评她她也不理不睬。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去萌欣家进行一次家访。

萌欣的家庭条件十分简陋,父母都是下岗工人。虽然家中家具都是老旧的,可我发现萌欣的书桌却非常漂亮,走近一看,上面贴满了妈妈给萌欣抄写的座右铭和名人名言。

她的妈妈告诉我,自己到中年才得了这个女儿,丈夫现在已经快60岁了,他们怕别人说闲话,因此也很少与邻里来往,即便是逢年过节也很少去探访亲友。他们对萌欣有求必应,宁愿自己啃咸菜,也不愿委屈了她。

同时,妈妈还说,虽然自己给萌欣抄了许多座右铭,可一看到她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就心疼,于是便总是劝她放下作业出去玩一会儿。

结果,萌欣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仅性格孤僻,还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爸爸妈妈已经感觉束手无策了。

这位老师后来十分感慨,她说自己能理解这对父母的苦心,可是这满桌的座右铭,其实都不如父母一言一行做出来要有效得多。正是由于家长自己生活方式的封闭和对孩子教育上的娇纵,才造就了萌欣后来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们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比那些座右铭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在孩子看来,那些名言不过就是由文字组成的一句话,和她看到的其他的话没有什么两样,对其中的含义当然也体会不深。语言是抽象的,行动是具体的。如果我们做出来了,孩子看到了我们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自然就能有所体会,他也就会以我们为榜样,认真去做了。

所以,要想孩子怎样做,我们先要做出来;要想孩子养成怎样的习惯,我们先要具备那样的习惯。上行为善,下效自然也会为善,我们自己做好了,对孩子的教育便也会水到渠成。P1-3

序言

培养优秀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希望。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所以,优秀的孩子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家庭中由父母培养出来的。所以,父母即使再忙,都应该想尽办法对孩子进行最好的教育。

古语讲,至要莫若教子。父母的天职就是教育孩子,为人父母者都应该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事业,这个事业做好了,家庭就幸福了。无论是自己的人生,还是孩子的人生,都会是圆满的。教育孩子,要用正确的方法,把孩子培养成有德的君子,让他从优秀走向卓越。如果想让自己的家业、家风、家道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那么,家庭教育比任何事业都重要。

传统启蒙经典《三字经》里提到:“养不教,父之过。”古人云:“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也曾说:“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还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些话都富有深刻的教育哲理,它们非常明确地说明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家族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社会、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面对孩子,面对家庭教育,每一位父母都不可以随意对待。

教育孩子,归根结底还是要用正面的、善良的言传身教,父母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给孩子作出最好的榜样。教育孩子,要教“根本”,而不是教“枝末”。“根本”就是做人,是实学,而“枝末”是记问之学,是虚学……这些,都是为人父母者应该知晓的。

今天,一些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到进行大转变的时候了。我们不要也不应该把孩子再放在理想化的生活环境中了,而应以社会生活的要求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不能总是把目光放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地培养孩子,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成绩棒,更多的是由于综合素质棒。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优秀而卓越的孩子呢?其实,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好的方法,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本书从孩子的人格养成、品性培养、生活、学习、做事以及亲子沟通、教育理念、教育智慧等诸多方面出发,为父母全面总结了36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实用性强,教育意义深远。

这36种方法其实很常见,只是被很多父母忽略了,或者是漠视了,比如:永远注重身教,因为正确的身教胜过一万句说教;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允许他探索自己的兴趣;善于向孩子提问,问题最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只用回答“是”或“不是”;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理解父母的辛苦;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让他懂得知恩图报;培养孩子的包容心,内心越包容,人生就会走得越远;培养孩子高度的责任感,因为责任感能铸就孩子的未来;将爱心植入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教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而不是强迫他去学;给孩子正向激励,避免给他贴负面“标签”;不要对孩子做的事太过挑剔,总是批评;一定要放下做父母的架子,正确树立“权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他二起分享喜怒哀乐;多给孩子赏识与夸奖,但务必掌握原则与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培养孩子的预见力、判断力与行动力;给孩子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尊重他的选择与决定;学会正确地爱孩子,区分理智的爱和溺爱;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掌控未来;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智商,更要重视培养他的情商……

当父母在家庭中真正实践这些教育方法的时候,优秀而卓越的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问被培养出来,而且父母也会非常感慨:教育孩子原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

衷心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培养出优秀而卓越的孩子,真诚企盼每一个孩子都能做最棒的自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6种方法让孩子从优秀到卓越/好妈妈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振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84748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