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与读书学习/伟人风范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一生手不释卷地读古今中外的书,他的智慧来自哪里?来自古今中外的先哲。毛泽东把书读活了,读出了千军万马。读出了一个蓬蓬勃的新中国。

  由唐斫编著的《毛泽东与读书学习》从毛泽东的读书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等方面着笔,通过纪实的叙述,告诉读者一些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内容推荐

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人比毛泽东更有资格被称为“伟人”了。“伟人”的魅力是永恒的,他那深邃精微的思想哲理,那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以及那高山仰止的情操风范,那闳中肆外的文笔诗情……,不仅已凝结在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富强而奋斗的历史功绩当中,同时也成为了一笔历久弥新的不断焕发着现实生命力的精神财富,吸引着人们去发掘,去回味。

由唐斫编著的《毛泽东与读书学习》是“伟大风范”丛书之一。

《毛泽东与读书学习》选取了几个独特的视角,从毛泽东的读书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等方面着笔,通过纪实的叙述,告诉读者一些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希望能从平凡细微处凸现出毛泽东人格与风范的伟大来。

目录

真理的探求——读马列著作

“作工具的研究”——读哲学书籍

“任何著作都要用形式逻辑”——读逻辑著作

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读伦理学著作

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读经济学著作

不应当割断历史——读历史典籍

胸中自有百万兵——读古代兵书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读古代散文、笔记

多向自然科学学习——读自然科学书籍

不提倡读鲁迅的书不好——读鲁迅著作

每天都不能少——读报纸杂志

开始有了政治意识——读“新学”著作

最爱看的几本古典故事书

诗人兴会——读中国古典诗词

积极的消遣——读字贴、楹联

尽可能多学一点——学习外语

读书学习轶闻趣事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真理的探求

——读马列著作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阅读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他总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而研读马列著作,并且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从1920年读第一本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共产党宣言》起,马列著作就成为毛泽东读书生涯中的主要内容。1926年,他读了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部分内容,1932.年读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36年到延安以后,他集中精力读了《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和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等。建国以后,为适应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需要,他又一次阅读《资本论》,多次阅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等经济学著作,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1960年初,他又潜心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留下了很多谈话记录。最早接触的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读到的第一本马列著作,也是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门教材。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列宁曾评价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五四运动以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使他们很快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就是这群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自己曾说,读了《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毛泽东开始接触到《共产党宣言》一书,是1920年初的事。1919年冬,毛泽东再次北上来到北京,开始在李大钊任馆长的北大图书馆做助理员。此时的毛泽东,思想还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乌托邦,社会主义等等的一种奇怪的混合物”。无政府共产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倾向还十分明显。

1920年1月的一天,他的老师兼挚友黎锦熙来看他,意外地在他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载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国民》杂志第2卷第l号,倍觉新奇。毛泽东热情地向他推荐这篇宣言,并希望黎锦熙能“精读”这篇《宣言》。《国民》杂志上刊登的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这是五四运动后国内第一次印行的《宣言》的一个整章。不过这时,马克思主义虽然已经引起了青年毛泽东的高度注意,但如《宣言》第一章中提出的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仍然不能被他所接受。

1920年5月初,毛泽东抵达上海。在那里,他遇到了陈独秀。当时的陈独秀,也刚刚转变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向毛泽东坦陈了自己对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同斯诺的交谈中回忆说:“我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毛泽东读过的唯一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共产党宣言》,陈独秀唯一深入研读过的马克思主义原著也是《共产党宣言》,因此,陈独秀与毛泽东1920年夏天在上海“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就是这本《共产党宣言》。《宣言》及其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此时正是他俩讨论的热门话题。

当时,在上海的陈望道正应《星期评论》周刊的约请,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陈独秀为陈望道翻译《宣言》提供了英文蓝本,他本人也是该译本的第一校对者。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出版。这是《宣言》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全译本,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宣言》一经出版立即受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热忱欢迎,在短时间内一版再版。毛泽东虽然于《宣言》正式出版前离开了上海,但他已通过陈独秀了解并初步接受了《宣言》的基本观点。P1-3

序言

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人比毛泽东更有资格被称为“伟人”了。“伟人”的魅力是永恒的,他那深邃精微的思想哲理,那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以及那高山仰止的情操风范,那闳中肆外的文笔诗情……,不仅已凝结在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富强而奋斗的历史功绩当中,同时也成为了一笔历久弥新的不断焕发着现实生命力的精神财富,吸引着人们去发掘,去回味。

正因为如此,在毛泽东辞世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始终是一个以很高频度出现在公众话语当中的词汇。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述说毛泽东、缅怀毛泽东,以至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毛泽东热”。令人欣喜的是,在喧闹的“热浪”背后并不缺乏理性的“冷思”,并且也正是在这种“热浪”与“冷思”的相互砥砺之间一人们对于伟人的体认得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靠近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真谛。

因此我们才可以说,毛泽东固然是一位伟人,但他的伟大智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他对一切人类先进文化孜孜不倦的学习与思考,来自于他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调查和研究;同时,他的伟人风范也不是“超验”的,而是体现在他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当中,体现在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与奋斗不已的工作当中。正是这些切实而平凡的践履过程,铸就了毛泽东的伟大人格与风范。

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我们这套“伟人风范”丛书选取了几个独特的视角,从毛泽东的读书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等方面着笔,通过纪实的叙述,告诉读者一些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希望能从平凡细微处凸现出毛泽东人格与风范的伟大来。在谋篇布局上,不求结构的完备与叙事的恢宏,但每册各围绕一个主题,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类别分章,力争做到整体立意与具体叙事的有机结合。

愿望确实如此。当然我们的水平有限,恐怕有力不从心之虞。这里,我们愿引用马克思的一段诗句,来表达我们编著这套丛书的心情:

我知道,言语并不能将人们牵制,

我们心中的真情才是行为的根基。

言语如水可以一泻千里,

它不能化作纽带把心来连在一起。

但我们仍要怀着恭敬的赤子之心,

为崇高的伟人建筑一座殿堂,

我们在那里树立起他的形象,

以便把我们的挚爱之情全部献上。

我们可以在广漠的天宇向他致敬,

也可以建筑殿堂将他奉为神明,

应当允许满腔的挚爱之情,

凝结成为一颗虔敬之心。

编者

2004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与读书学习/伟人风范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15639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4-03-01
首版时间 2004-03-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