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笑虹撰写的《殖民地印度的妇女》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研究印度妇女问题的一部力作,全书研究了印度社会关于妇女的观念;19世纪的几项重要社会立法;19世纪关于女子教育的不同看法;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开展等问题。
图书 | 殖民地印度的妇女/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陶笑虹撰写的《殖民地印度的妇女》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研究印度妇女问题的一部力作,全书研究了印度社会关于妇女的观念;19世纪的几项重要社会立法;19世纪关于女子教育的不同看法;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开展等问题。 内容推荐 殖民地印度的妇女,带着印度河文明时期短暂的辉煌和吠陀时期以来男权社会及宗教陋俗施于她们的漫长的辛酸与屈辱,迈着沉重蹒跚的脚步。从遥远的历史长路慢慢走来。到殖民地时期,随着印度民族运动、近代西方新式教育的开展和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印度妇女的自我解放意识开始觉醒和增强,其重要标志是妇女开始接受近代新式教育、投身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民族运动、成立属于妇女自己的组织、积极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等,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印度妇女特别是上层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她们的处境也有了改善。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广大中下层妇女的地位和处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她们的自身解放之路依然漫长。 《殖民地印度的妇女》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研究印度妇女问题的一部力作。《殖民地印度的妇女》作者陶笑虹在充分搜集和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的基础上,对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妇女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得出了值得关注的结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负载沉重:传统印度社会中的妇女 一、历史上印度妇女的沦落 二、印度社会关于妇女的观念 三、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处境 四、妇女地位与传统印度社会的关系 五、中世纪妇女的不满和反抗 第二章 挣脱桎梏:竭蹶而行的早期社会立法及其实施 一、殖民地印度社会立法前的法律和立法者 二、19世纪的几项重要社会立法 三、涉及妇女和家庭关系的其他社会立法 第三章 走向自立(一):女子教育的艰难发展 一、传统印度社会的女子教育 二、19世纪关于女子教育的不同看法 三、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四、医学教育和助产士培训 第四章 走向自立(二):妇女就业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一、自由职业中的妇女:新天地和新困难 二、传统行业中的妇女:道路越走越窄 三、新兴无产阶级中妇女的处境和地位 第五章 群起奋争: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妇女的觉醒与个别抗争 二、妇女组织的出现与发展 三、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开展 四、为统一民法而奋争 第六章 跻身政坛:民族运动中的妇女 一、妇女与民族运动 二、民族运动中的妇女 三、印度民族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影响 结论 一、殖民地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 二、妇女解放与殖民地印度社会的早期现代化 三、对影响殖民地印度妇女境遇改善的一些因素的分析 四、印度妇女解放道路的特色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殖民地印度的妇女/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陶笑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515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3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443.519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6 |
宽 | 15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