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子清先生将他历年研习书法史论以及读帖、临帖、鉴赏书法艺术的心得,爬梳整埋,引申发挥,附以精美图片,成此《书法经纬》一巨帙。上下三千年,纵横数百家,巍峨刚健之碑、秀美婀娜之帖,网罗殆尽,略无缺失,不啻是一部既简明又十分完备的插图本中国书法史。其中,有考辩、有权略、有点评、有叹赏。缕述书体嬗变,勾勒薪火相传流派纷呈的煌煌大观。既严谨地撮录前贤高论,又以临池六十载的体验切入,时出新意。
图书 | 书法经纬/中国书法经纬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施子清先生将他历年研习书法史论以及读帖、临帖、鉴赏书法艺术的心得,爬梳整埋,引申发挥,附以精美图片,成此《书法经纬》一巨帙。上下三千年,纵横数百家,巍峨刚健之碑、秀美婀娜之帖,网罗殆尽,略无缺失,不啻是一部既简明又十分完备的插图本中国书法史。其中,有考辩、有权略、有点评、有叹赏。缕述书体嬗变,勾勒薪火相传流派纷呈的煌煌大观。既严谨地撮录前贤高论,又以临池六十载的体验切入,时出新意。 内容推荐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长期以来致力于书法艺术与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继推出法书碑帖即技法系列的图书之后,又将逐步推出图文并茂的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中国书法经纬论丛。其内容将涉及书论、书史、书家、法书、碑帖、文字学、文献学等诸多方面。 本书《书法经纬》是施子清先生探索书史颇有心得的著作。其特色在于:以史为经、以体为纬、冲破以往只顾以史为纲而忽略字体嬗变与发展的陈规旧例。其章节题目要是别开生面,勾勒出各个朝代的书家与面目,故而仅着眼于目录一项,便可约略一览中国书法发展之概况。 作者引经据典,恰到好处;阐述己见,尤具卓识;要言不烦,深入浅出。尤其图文并茂,使理论之阐述与感性之抒发,相得益彰。读者无论是作书史之研习,亦或是作艺术之欣赏,《书法经纬》皆是不可多得之书。 目录 前言 书法含义浅说 由甲骨文到汉隶 蔡邕与汉隶 章草题解多 《十七帖》及其他 张芝与草书 颠张狂素 钟王与楷书 二王与行书 书圣王羲之 书法世家 南妍北朴 初唐四家 李邕及其他 颜鲁公 颜筋柳骨 唐帝皇书家 唐诗人书家 唐僧人书家 五代宋初两书家 宋四家 宋帝皇父子书家 宋其馀书家 金书家 元有赵体 鲜于枢及其他 明初三宋一陈 二沈解缙与台阁体 张弼与草书 陈献章与茅笔字 吴宽学苏 明中吴中三子 字林侠客徐溜 华亭大师 明末四家 明其馀书家 清初遗民书家 碑学前驱郑篮 康熙四大家 张照与馆阁体 扬州八怪 南北二梁 乾嘉四家 浓墨宰相 淡墨探花 篆隶中兴 藤杖芒鞋凌绝顶 隶书之鲁公 两论与双楫 清中晚期盛况 印坛巨子工篆隶 清中晚学颜三家 回腕执笔高手 名满天下唯乏韵 翰墨芬芳留东瀛 颜底魏面创新格 两任帝师亦学颜 算子篆书不足观 石鼓馀韵有传人 新魏体开山老祖 艺肆论博蕴霸气 萧疏淡远清道人 清其馀书家 附录 书法与毛笔 汉字字体 执笔与用笔 永字八法与九宫格 间架结构与童法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书法经纬/中国书法经纬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施子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401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