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由杨松冀所著,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黄庭坚《跋子瞻和陶》)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陶诗”是苏轼开拓的一片诗歌花园的新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把苏轼的“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即通过诗源、诗艺、诗思、诗格、诗道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两位诗人诗歌特质及其异同,探究这两位诗人的心灵奥府,彰显他们伟大的人格与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以此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二方宁静的精神家园。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诗源篇

第一节 体式承袭——源远流长

 一、拟陶:缘题取意

 二、效陶:专意仿效

 三、和陶:精神寄托

第二节 东坡和陶——开创新体

 一、和陶之始:非始于东坡

 二、和陶版本:“黄州本”最善

 三、和陶题数:旧说皆非

第二章 诗艺篇

第一节 语词——常言与珠玉

 一、炼字:炼神与炼意

 二、选词:古朴与自由

 三、造语:常言与活语

 四、用典:融典与化典

第二节 结构——天工与妙手

 一、对偶:自觉性与艺术化

 二、句式:常式句与变式句

 三、篇章:信手天成与妙构无迹

第三章 诗思篇

第一节 构思——无思与有思

 一、观物:悠然见山与皆由直寻

 二、感事:宣舒情感与阐发妙理

 三、神思:无心出岫与万途竞萌

第二节 表达——无意与有意

 一、缘情:自然真切与理性含蓄

 二、体物:意会言行与捕风捉影

 三、叙事:平铺直叙与夹叙夹议

 四、说理:议论自然与议论英爽

第四章 诗格篇

第一节 风格一俗与雅

 一、自然: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

 二、平淡:仁者的平淡与智者的平淡

第二节 审美——悦神与悦志

 一、意象: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

 二、意境:澄明之境与灵智之境

 三、韵味:简古淡泊与深沉隽永

第五章 诗道篇

第一节 信仰的危机——精神家园的失落

 一、道统:道丧与道裂

 二、家国:归家与报国

第二节 生命存在的本体追问——精神家园的寻觅

 一、人生:体验与过程

 二、人格:圣之清者与圣之任者

第三节 心灵的诗意栖居——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生命境界:乐天境界与同天境界

 二、精神家园:世外桃源与万古仇池

结语

附录:苏轼和陶诗编年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松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07295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