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查尔斯·狄更斯、改编肖娜·麦凯勒、插图安德鲁·韦特考夫特,《圣诞颂歌》中的角色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自私的史克鲁齐如何转变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圣诞精神。
本系列丛书创新地运用了照片和插图以及全新的讲述方式,使读者进入并体会狄更斯书中的真实世界。
图书 | 圣诞颂歌/DK彩绘名著科普阅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原著查尔斯·狄更斯、改编肖娜·麦凯勒、插图安德鲁·韦特考夫特,《圣诞颂歌》中的角色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自私的史克鲁齐如何转变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圣诞精神。 本系列丛书创新地运用了照片和插图以及全新的讲述方式,使读者进入并体会狄更斯书中的真实世界。 内容推荐 《圣诞颂歌》是每个家庭在圣诞节时不可缺少的节目。小说描写了三个精灵拜访了吝啬的史克鲁齐后,使其内心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这部小说自1843年出版发行以来,已经被改编成无数的儿童图书、剧本、电影和动画片。 《圣诞颂歌》为了让孩子们领略原著的语言魅力,该版本在查尔斯·狄更斯为大众阅读所著普及版本的基础上,肖娜·麦凯勒进行了删减和改编。安德鲁·韦特考夫特的插图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照片、图画和数以百计的真实事件反映了狄更斯时代的伦敦、富有与贫穷、圣诞节的风俗与理想。狄更斯美妙绝伦的辞藻语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告诉并鼓舞孩子们——我们能够并且应该更好地改变自己,更好地改变世界。 目录 引言 狄更斯的伦敦 富人与穷人 第一章 马 利 第二章 第一个精灵 第三章 第二个精灵 第四章 最后的精灵 第五章 大结局 查尔斯·狄更斯 圣诞颂歌 试读章节 马利 马利死了,这点毫无疑问。牧师、政府官员和殡仪员为其办理了殉葬手续,史克鲁齐在上面签了字。老马利确实已经死了。 史克鲁齐知道他死了吗?当然知道。史克鲁齐与马利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史克鲁齐是他唯一的受托人、唯一的管理者、唯一的朋友、唯一的送葬者。马利确实已经死了。 但是在史克鲁齐的脑中永远也不会抹掉老马利的名字。多年以后,商店的名字仍写 着史克鲁齐与马利。公司名称叫史克鲁齐与马利。新来谈生意的商人有时叫他史克鲁齐,有时叫他马利。两个名字他都答应,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哦!但史克鲁齐好似磨石上那只用力的手——是个不停地压榨、扭拉、攥紧、贪婪的老吝啬鬼。内心的寒冷冻结了他的五官,冻伤了他的鼻尖,他步态僵硬、眼睛布满血丝、嘴唇青紫。 没有一个人会在大街上主动与他热情地打招呼:“我亲爱的史克鲁齐,你好吗?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家做客?”没有乞丐会向他乞讨,没有孩子问他时间,没有一个人曾经询问如何到史克鲁齐家。即使是盲人的狗似乎也认识他——当史克鲁齐走过来的时候,它们会把自己的主人拉回门口,进到院子里。然后会摇着它们的尾巴,似乎在说:“没有眼睛比拥有邪恶的眼睛要好得多。”但是,史克鲁齐怎么会在乎呢? 一年中所有的美好时光,甚至圣诞节,老史克鲁齐都呆在他的账房里。圣诞节那天,天气阴冷潮湿、雾气弥漫,下午三点的钟声刚刚敲响,夜幕已经降临。账房的门开着,这样他可以监督他的职员工作,职员正在上层的一间昏暗的小房间里抄写书信。史克鲁齐房间里的壁炉火苗微弱,职员房间的火苗更弱,似乎只燃烧了一块煤。但是他们无法向壁炉里添煤,因为史克鲁齐把煤筐放在了他自己的房间里。所以当职员拿着铁铲进屋的时候,史克鲁齐会立即让他把铁铲放下。因此职员不得不围上他白色的羊毛围巾,借着烛火来取暖。 史克鲁齐的侄子愉快地说:“叔叔,圣诞快乐!” “呸!”史克鲁齐说,“欺骗!” “圣诞节是一种欺骗?叔叔,我敢肯定您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这个意思,”史克鲁齐说,“圣诞节才不快乐呢!除了要支付一堆账单,发现自己又老了一岁,圣诞节还给你带来了什么?不要再提了,它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它曾经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侄子回答道:“我一直都把圣诞节看作一段充满关爱、宽恕、慈善、愉悦的美好时光。相互仇视的人们彼此敞开关闭已久的心扉。所以,叔叔,尽管我得不到金钱,但是我相信它已经给了我许多好处,将来也是一样。明天和我们一起吃晚餐吧。” 史克鲁齐说:“午安!” “看到您如此的坚决,我感到十分难过。圣诞快乐!” 史克鲁齐冷冷地打断小侄子的话:“午安!” “新年快乐!”史克鲁齐说:“午安!”他的侄子离开了房间,没有丝毫的怨言。 职员送走史克鲁齐的侄子后,又迎进了其他两个人。他们手中拿着书和纸向他鞠躬。 “史克鲁齐先生,在这圣诞的节日里,”其中的一个人拿起一支笔说,“那些正在受苦的穷人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成千上万的人需要生活必需品。” 史克鲁齐问:“难道没有监狱吗?” “的确有很多的监狱,但是它无法带给人圣诞的喜悦。我们正努力筹集资金为穷人买些食品和衣物。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是因为富人很快乐,穷人很渴望这种快乐。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吗?” 什么也没有。”史克鲁齐回答道,“我希望是我一个人过,我圣诞节不快乐,我也不会让懒惰的人快乐。我宁愿把钱给监狱和济贫院——他们的花销很大。那些穷人必须去那儿。” “许多人去不了那儿,还有一些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进监狱。” “如果他们宁愿去死,”史克鲁齐说,“那就随他们心愿吧。”这两个人见无法打动史克鲁齐,便走了。雾更大了,天更冷了,变得刺骨寒冷。一个被饥饿与寒冷折磨着的小孩儿,弯下腰对着史克鲁齐的锁眼唱圣诞颂歌,但是刚唱了一句“祝愿您幸福快乐,先生!愿你万事无忧!” 史克鲁齐就挥舞着尺子出来,小孩儿惊慌地跑掉了。锁眼上只留下了霜雾。账房关门的时间到了。 史克鲁齐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他的椅子,看到他的职员吹灭了蜡烛,戴上了帽子。 史克鲁齐说:“我想你希望明天放假?” “如果那样方便的话。” “不方便,”史克鲁齐说,“而且不公平。如果我不付你两个半先令的工钱,你的感觉也会不好。”职员笑得很勉强,解释说圣诞节一年只有一次。 “很烂的借口!我认为你应该工作一整天。明天要早到些!” 职员答应了,史克鲁齐嘟囔着走了出去。 P11-P15 序言 1843年,当狄更斯创作《圣诞颂歌》时,他正酝酿着为贫苦大众敲响一记“重锤”,以引起世人的关注。那时的英国与现在相比,要糟糕悲惨得多,穷困的人到处可见。在伦敦,贫民区的人中平均寿命仅为22岁。狄更斯最初只是打算代表穷孩子们向英格兰人民求助,没想到故事会产生如比巨大的影响。 DK彩绘名著科普阅读系列这个版本再现了《圣诞颂歌》的情节和狄更斯笔下残酷黑暗的伦敦社会,表明了史克鲁齐的故事是如何反映出作者的观点和社会需求的。 狄更斯当时最痛恨史克鲁齐这种除了金钱什么都不看重的人。精灵转变了史克鲁齐自私的本性。爱、欢乐、关爱他人的圣诞精神也是狄更斯救助社会等级分化与不公平的良药。 精灵尝试将史克鲁齐转变为善良的人,同时狄更斯也在尝试转变他的读者,劝说他们将圣诞精神用在每一天,而不仅仅是在圣诞节。 狄更斯所描绘的美好的圣诞场景与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这些公认为圣诞节应有的画面是如此的令人陶醉。狄更斯原本只打算帮助穷人,而他所写的故事影响力是如此之大,已经为现代的圣诞节下了定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圣诞颂歌/DK彩绘名著科普阅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查尔斯·狄更斯 |
译者 | 曙光//海英//龚思铭 |
编者 | |
绘者 | (英)安德鲁·韦特考夫特 |
出版社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0076491 |
开本 | 8开 |
页数 | 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5-1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44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9 |
高 | 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2-2041 |
版权提供者 |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