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居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介末著的《隐居日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渴望这样的生活。舒缓,清新,慢吞吞。可是现实中的人却无法真正享受生活。名誉、抱负、责任、义务和压力,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架在现实的位置上不能动弹。

内容推荐

对于无数怀抱着“逃离梦”的人来说,介末的隐居生活也许不是一种示例,但却是一面镜子,它映射了我们焦灼而迷茫的内心,和对生活的真实思考,它也许会重新构建我们的价值观,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内心里想要追求的?面朝大海之后,是否真的能够春暖花开?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身陷都市,心向海天的人的书,愿你能在这《隐居日记》里找到真正属于你的方向。《隐居日记》图文并茂,采用AB版独特的阅读形式,A版为文字描述,记录了介末的观感和思索;B版图文结合,所有图片均为介末亲自拍摄采集,囊括了四季更替,也展露了许多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看不到的、正在消失的,或被我们渐渐遗忘的自然细节。

目录

Side a

第一部分

 逃跑之前

 在路上

 病

 八卦阵

 夜生活

 蜗居记

第二部分

 报案的烦恼

 东方凡高

 渔民和船

第三部分

 一个婚礼

 老

 老无所有

 往生

 生死

Side b

 歌

 云

 鸟人扎西

 雨后晴

 我们的香月

 树林里的秘密

 初夏星夜

 时光

 恋恋

 钻石之冬

 一天

试读章节

逃跑之前 逃跑之前我住CBD,China Beijing Dabeiyao,中国北京大北窑。据说这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商务区;据说混这片儿的都是精英,房地产广告上写着斗大的字—“只为影响世界的人”;据说这儿遍地都是机会,捡都捡不完;据说这儿的房价永升不降,今年两万,明年六万,什么都不干,光躺床上睡一年觉,资产也翻番;据说这儿最能代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高楼林立,要赶超纽约、曼哈顿;据说这儿是数一数二的繁华富贵之地、时尚潮流之乡—太诱人了!不然我不能乐呵呵地在里头住上两年—好不容易挤进去的。

双向六车道大马路和双向六车道大马路,一个巨型十字路口就从我家楼下向东西南北铺开,顺着十字路口延伸出去的还有一座接一座的玻璃大楼,一家接一家的大小店铺:饭馆儿、服装店、肯德基、超市、洗车房、发廊、宠物商店、银行、医院、美术馆、电影院、书店、培训中心。卖烧饼的,卖煎饼的,卖烤白薯的,烤羊肉串儿的,摆摊儿卖水果的,卖假名牌包儿的,追着人特神秘地说“仓库里偷出来的SK-II(日本护肤品品牌)”或者“安利”的,蹲过街天桥上卖袜子手套塑料发卡的,城管一来,“呼啦”一声,作鸟兽散—有中国特色的核心商务区。

嚯,天天下馆子吧,天天逛服装店吧,天天夜生活—看演出、看电影、赴饭局、挤地铁、堵车吧。想扮演文艺女青年也容易,做个清教徒式发型,穿条重金买下的纯棉布长裙子,地铁口买把花儿,抱着进“光合作用”书店,净找不靠谱的书看—必须注意看书姿态,要有美感;也看电影、泡咖啡馆儿、逛美术馆,去什么地方就得有什么地方的扮相儿,不然觉得自己突兀没自信—物质极大丰富了,捎带着也能兼顾精神。

每个高档小区都大铁门紧闭,刷卡入内,旁立一尊保安,进去找个朋友必须通过门卫手里的步话机确认。出了小区,站在广场一样宽阔的大街上,阳光刺眼,马路反着白光,汽车钢板反着白光,玻璃大楼反着白光。没有树,整座城市,满街来来往往的人和车,却不知道为什么荒凉得跟世纪坛前的石条台阶似的。

无数店铺的空调“嗡嗡”吐着热气,走过去的时候得闪一下,小心被灼伤;无数汽车排气管“噗噗”地吐着热气,热气从赤地千里的水泥马路上硬邦邦地向天空反射。眼前的楼、车、灯、人、影像和声音都像水中倒影一样扭曲着,拐着弯儿—在蒸腾的热气里。

天空是个盖儿,铝的,旧的,没刷干净般的灰白色,扣在头顶上,热气全被笼在里头,一点儿没浪费;行人全是包子,掉进一个硕大无朋的蒸笼,闷、热、出汗。赶紧跑到空调房子里凉快一会儿,冷气跟冰山似的撞得人全身疼,不能多待,五分钟就僵了,停尸房要是这温度,死人也得冻醒。还得赶紧出来晒会儿太阳。三番五次,冰火两重天。 冬天满街刮黄土,好不容易下点儿雪,又会被来来往往的汽车压得满街灰色泥浆。高楼阴影里的积雪一冬不化,变成冰溜子,新皮靴踩上去立即摔一手脚倒置。

肯定少不了堵车。甭管下雨、下雪、上下班高峰、过年、过节、周末、外宾来访、领导人出行,马路全跟停车场似的。一片车尾红灯闪烁的海洋。 一片呜哩哇啦的汽车喇叭声。 一溜儿街边绿化带,掏枪撒尿的—女司机在车里弓着腰收缩着膀胱,不敢看,怕引起自己生理反应,守不住最后的防线,一边儿咬嘴唇一边儿感叹做男人真好。

有先见之明的人在车里预备好“脉动”空瓶子,不为别的,图个口儿大;豪放的备一自行车雨披,咬牙做旁若无人状下车往马路边儿一蹲,须臾就能看见一线细流从雨披下头蜿蜒流出,算是勉强保持了最低限度的人类尊严。有人建议北京车辆必须进行强制改装:座椅一掀就是马桶。

赶上节假日,普天同庆吃饭送礼,从白天堵到晚上,从晚上堵到凌晨。满街巨大的钢蛋儿反射着迷乱的灯光,四面八方都是霓虹灯。电影院外头大厦墙上嵌着巨型液晶屏幕,里头山崩海啸、英雄美女,炸弹命中的一座座高楼依次坍塌,迸溅出满屏青灰色的灰尘烟雾,爆炸的钝响回荡在城市上空。车里的人全在按喇叭,在打电话,在说“堵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你们先吃”,在涂口红,在忍小便,在张望探头,在张着嘴后仰着睡觉,在表情呆滞地听音乐,在吃东西,在骂街。

远处一座高楼外立面全部做成了液晶屏,一格一格的色彩不断在楼体上组合成各种锯齿形状:海豚、椰子树、红灯笼,最后总是定格成一硕大的礼花,绽放在城市混沌的夜空。

视线向上,向上,笑渐不闻,声渐消,紫红色的天,建筑物在地平线上沉淀成的黑影,黑色的海洋上满漂着车灯,远处绽放着紫红色的电子礼花。乘地铁,跑着乘。在地铁站门口不能愣神儿,上下班高峰在进站口停滞一分钟能被人撞六十多次。人人飞快,上了电梯还在跑,一步仨台阶。群众都在集体竞走,不能停,一停,鞋准被踩掉。人人神情严肃,人人都赶着去拯救地球,快快快,迟到一秒钟人类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车厢不叫车厢,叫高效人体运输罐儿,里头人常被挤成瑜伽姿势。照样看报纸,照样打游戏,照样拿着手机看电影,照样听音乐,百无聊赖的人还可以看车厢里的电视广告,看不见电视广告的还能透过车窗看隧道里新型的动画片式广告,一女艺人正往锅里撒味精—“某某某鸡精,主妇好帮手”,利用的是图像在视网膜上的暂留,下了车眼前晃的还是红字—都可以理解,都是催眠,每天上下班挤两个小时,不给自己催眠,日子也委实不好过。 眼睛不是最忙的,鼻子才是。烟味儿、香水味儿、头油味儿、汗味儿、暧昧的生理分泌物味儿、发胶味儿、呢子大衣味儿、樟脑丸味儿、口香糖味儿、没嚼口香糖的味儿、皮革味儿、脚味儿、口红味儿、煎饼果子味儿、葱味儿,最能压倒一切的是包子味儿—韭菜鸡蛋馅儿的。旁边一男士打一饱嗝儿,我就知道他早饭吃的是羊肉大葱包子还是韭菜合子。

哪哪都是人。买票排长队。一老太太非仗着自己岁数大,拿着老年证加塞儿,后头小姑娘不让,两边儿打起来,小姑娘的男友一拳打死了老太太的老伴儿。有人昏倒在站台上,有人被挤落地铁坑道—也有一说是自杀。

三个人以上的饭局得提前两个月约,到日子还有人打电话说:“今儿加班去不了了。”约晚上六点见面,八点能到齐就算靠谱儿,不靠谱的理由颠扑不破:堵车。

吃完出来一看下大雨,路上等着打车的人比出租车还多。好不容易挤上一公交车,站一路,下车一脚踩水坑里,高跟凉鞋当潜水艇用,蹚着水哗啦哗啦地一路走回家去,回家脱鞋一看,脚趾头上被磨出大血口子。不心疼脚,心疼鞋—被血染脏了一块,刚买了没穿几次呢,算是废了。

购物狂。真的狂。不花钱觉得浑身不自在。非得听POS(销售终端)机轧轧地打出账单来,知道钱又没了,从头到脚惊出一身冷汗来,才算是爽了—不然干吗呢,天天起早贪黑点灯熬油地上班?不能亏待了自己!

休息日不想出门,去最近的公园绿地也得开车、挤公交、坐地铁,想起堵车就犯心绞痛。不梳不洗在家蒙头大睡—补妆不如补觉实在,打电话叫一堆垃圾食品,高油高盐,最减压。跟朋友约着看演出,最开始跟乡下孩子进城似的,兴奋!晚上七点半的演出,五点半就得从家出来先去停车场占一车位,不然光找停车位,就得半个钟头。

感谢互联网,不喜欢咀嚼市面上精神豆渣的人终于能给自己找点儿人类的食粮,从此宅了。脑袋从屏幕上抬起来,只有从卧室的窗子看出去才能找到一片空地休息疲惫不堪的眼睛:全是深深浅浅的绿,两排大钻天杨树,无数的喇叭花铺一地,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空地上长满荒草,错落着几棵树干有圆桌儿那么粗的大树,树冠呈茂盛的球形,远看如西兰花般青翠秀丽,有人在树上用旧轮胎做了个秋千。角落里立着个红砖楼,没窗户没门,晚上黑着,只有几个窗洞散发微光—CBD里的伊甸园?

后来我们天天早晨跑伊甸园里打太极拳,里头的人神色狐疑。一聊我们才知道他们都是传说中的钉子户,就因为他们这片原来的工厂大院儿迟迟盖不起高楼,断水断电、寒来暑往、威逼利诱坚持两年多了。钉子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无意中成了环保员。 再后来伊甸园也安大铁门了,门口也站保安了,一有人靠近就横眉立目—我理解为紧张—扯高了嗓子问:“干吗的?找谁?离远点儿,这儿不让进。”怕是钉子户的外援?怕走漏风声给政府惹麻烦? 早晨一部推土机进场了,之后又是一部。钉子大概被起了,伊甸园铲平了,最后一片有点儿营养的风景眼看着就要变成好几幢二三十层的水泥楼了。

在这儿,人说了不算,钱说了算。

“我希望从窗户看出去是一片海。”我说,“一出门不是大马路停车场,是海滩,有树有草,天天去晒太阳洗海澡。” 真有必要非在这儿忍着吗?咱们的志愿是当忍者吗?忍者神龟? 好好看看这儿,就是一成人嘉年华,就是游乐厅,就是大富翁游戏,就是声光电,就是拉斯维加斯轮盘赌。

我不玩儿了,退场了,觉得没劲脑袋疼,一天忙活二十四小时也填不满宇宙的空虚,大口呼吸大声说笑都不好使,空气和生活一样没营养—允许吧?小白鼠跑滚笼够胡萝卜—跑不动了,不跑了,萝卜我也不要了,允许吧?绞肉机速度越来越快,榨汁机马力越来越强—不乐意被粉碎被榨干,不愿意当螺丝钉,允许吧?我又揿按钮自毁了。老这样。 P5-P11

序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年前,我和爱人双双离开北京,定居在一座海滨小城,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不能说不是受了诗人的蛊惑—总认为生活之外还能找到更具美感的生活。 原本是怀着“普罗旺斯”般的情怀,打算只写诗情画意,但那斑驳的现实却不允许我闭上眼睛,对此时此地的林林总总视而不见,而坚持活在意淫的世界里,为自己和旁人提供廉价的精神安慰。一些幻想迅速触礁沉没,但另一些感悟则如流云般飞过时光的天宇,让我从此对人的世界有了较为切实的认识。在此,我愿意把这些认识与那些同样怀揣“逃离梦”的人们分享。

该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文字描述我遭遇的人物、事件与情感,另一部分则以时间顺序编排的图片。前者用来体现人类生活之滞涩,后者用来表现自然生灵之神奇。这两个部分冲突到可笑的程度,但,这就是此时此地我们无可回避的现实。没人能在流沙上修筑城堡。在一切都经历着扭曲与动荡的大时代里,曾经被摧毁的美感尚未重生,人人在焦虑中挣扎求生,两个人的恬淡生活也许不过是疾风劲浪里随时可以覆没的一叶扁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居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介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60381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7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