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雨记
内容
编辑推荐

青春是一段绿色的时光,告别是森林里无声飘落的一场紫色阵雨。

那些我们怀念的过去,在越来越深的迷雾中闪耀着美丽而神秘的光辉。

《时雨记》是肖以默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品按现实题材和幻想题材分为“绿日”与“空想”两部分,从不同角度、以丰富多彩的题材描写了当代年轻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用深刻而不失趣味性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感动、悲伤、幽默、诙谐又极赋想象力的故事,同时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字世界以及真诚的叙事风格。

内容推荐

《时雨记》是最世文化签约作者,先锋派人气作家肖以默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超大容量收录精心创作的20篇小说。

《时雨记》不但囊括了曾刊登于杂志的《左边》《深深》《乳》《杉树镇的故事》等众多人气作品,还有全新创作短篇小说一并收入其中。

目录

绿日

左边

大衣

转身

幸运儿

深深

昔日和风

GREEN DAY

死在午后

有风的日子

空想

超人T的秘密

小茉莉与过季魔法师

星屑少年

某天的知了

小本子

白色群像(番外篇)

古烈佛星球上的谋杀案

杉树镇的故事

青春狂想曲

塔莎的飞机

后记 十年

试读章节

左边

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些年。

在那团模糊的迷雾中,谁的身影依然清晰如昨。

夏天,他一只手捏住自己白色衬衫的衣领来回呼扇,隐约露出略显突兀的锁骨。

课间,他踱到某个男生的桌子旁边,单手插着腰,不紧不慢地说句:

“下楼打篮球去。”

从那所学校毕业多年后,生活一下子变得东奔西走、颠沛流离。

常常独自坐在开往某个地方的车上凝视窗外缓缓逝去的景色,毫无征兆地想起什么。

于是很不争气地有种想哭的念头。但是他曾经对我说过:

“别哭。”

他转学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是初二一个阴雨绵绵的秋日清晨。

班主任推开门,身后跟着瘦瘦高高的他,他挎着一个黑书包,一副不太情愿的模样。

老师帮他作了简单的开场白,然后他站在讲台前开始作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高文博,高中的高,语文的文,博士的博。”他连珠炮似的说。

周围传出一阵轻轻的笑声。他扭头看看老师,仿佛她是一根救命的稻草。班主任高抬贵手决定不再难为他,让他先坐到我旁边的一个空位子。

他拖着那双鞋带系得松松垮垮的球鞋走了过来,拉开椅子,卸下书包,掏出课本。他的头发理得很短,眉毛微微上挑,他听讲时似乎很喜欢单手托住下巴,再故意将一侧的腮帮子弄得鼓鼓的,好像表示他正在认真思考问题,闲人勿扰。

零星的雨敲打着玻璃窗,他趴在桌子上抄着借来的笔

记,那一刻,我觉得他是孤独的。

体育老师穿着运动服在操场上画着一道道白线,阳光十分耀眼,在地板上折射出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影子。高文博和几个男生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联机玩PSP,不时发出一阵阵吵闹。性格外向,合群,不爱说三道四是他的优点。很快,他和班里的同学打成了一片。

某天,他低头看了一眼我的作业本,第一次叫了我的名字,我僵硬地应了一声,随即大方地把他想借的漫画递到他手里,他用一堂课的时间偷偷看完便还给了我。

他开始频繁地管我借漫画,我也把自己喜欢的推荐给他。

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会事先把他要的书塞进书包里。

“高文博!”

我被这声尖厉的嗓音吓得猛然抬头,不知所措地看看数学老师,又看看他。

“把你桌子下面看的东西拿出来。”她命令道。

听罢,他毫不迟疑地站起来,不慌不忙地把我那本封面印着“未满十八岁禁止阅读”的《浪客行》第二卷放在讲台上,默不吭声地坐回位子。

数学老师拿起书随便翻了翻,问:“这书是你的吗?”

“是啊。”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下课到办公室来一趟。”说完她扔下书接着讲起几何题。

之后,他满不在乎地从办公室回来,笑着对我说:

“不好意思,书被没收了,我赔你一本吧。”

“没关系,算了。”我说。

“干脆放学我请你吃东西好了。”他说。

“噢,行。”我随口应道。

麦当劳里充斥着幼儿园小孩子的喧哗,家长们守在滑梯的一旁说说笑笑。

高文博的书包放在对面的凳子上,少顷,他端着一大盘吃的走过来坐下,把我那份一一摆在我的面前。他撕开番茄酱,打开饮料的盖子搅拌着里面的冰块发出哗啦哗啦的动静。

“对了,你给我讲讲那本书后面的情节吧,我没看完。”他颇有兴致地说。

“啊?”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浪客行》。”

“哦……”

言罢,我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地讲着故事,他一听糊涂了就马上打断我问个详细。

吃完一个汉堡,他擦了擦手,从书包里翻出PSP玩了几分钟,抬头问道:

“你有吗?”

“我……不是太擅长玩游戏。”我喃喃道。

“超简单,”说着他把PSP递给我,“我教你。”

他走到我旁边俯下身,耐心讲解着游戏的玩法。我笨拙地用两个拇指按着按钮,没过多久,屏幕上就显示出“GAME 0VER”的字样,我灰心丧气地把PSP还给他,他不知是鼓励还是安慰地说:“你玩得挺好啊,多练练就会了。”

大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吧,只需多加练习,受的伤害便会越来越少,剩下的生命值才足以坚持到完美的结局。

那天,我们关系的唯一进展,是彼此交换了手机号码。

已经忘了什么时候开始手机的背景灯会突然亮起,上面显示着“高文博”三个字。

什么时候开始QQ上会跳动着他的彩色头像。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

睁开眼。

不是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体育课上,高文博递给我一只手,我抓住它从地上爬起来,掸掸衣服上的灰尘。

“没事吧?”他问。

“没事。”我答。

说完我一瘸一拐地目送他沿着赛道跑过大半个操场。

我的个子比他矮了一头多,篮球打得也没他好。

一次在学校附近的超市里,他碰巧遇到我踮着脚伸手够货架顶层的一盒美国甜麦圈,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地把它取下来塞到我手里。

他并未看到,在他离开以后,我又把甜麦圈放了回去。

寒假,他和三个关系不错的男生偶尔会来我家玩,由于没有游戏机,几个人就聚在客厅看DVD,高文博自己带了游戏光盘,他们挤在我的卧室用电脑轮流切CS,屋里不断传出震耳欲聋的枪声。我则坐在床上皱着眉头仔细研究着高文博的PSP,他穿着一件起球的灰色毛衣和一条牛仔裤,手里握着盛着温水的纸杯,偶尔到我身旁指点一下过关的方法,说着说着还会直接拿过去亲自示范。

玩腻了游戏,大家开始扯东扯西、谈天说地,从《火影忍者》说到汤唯,从汤唯说到NBA,又从NBA NBA说到了周杰伦……

最后无可避免地聊到了异性,不知谁出主意让每个人坦白在学校里喜欢的对象。

一个表示暂时没有目标,另两个老实交代却发现喜欢的是一个人。

轮到高文博,他痛快地说出了那个人名,是班里的物理课代表,蛮可爱的女生。

接着,所有目光都转移到我的脸上,我吞吞吐吐半天讲不出话来。

高文博一只胳膊搂住我的肩膀,威胁道:“说不说,不说你死定了。”

我沉默片刻,硬着头皮说:“刘雪。”

P8-11

后记

十年

写小说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写作的兴趣似乎很早就埋在我的灵魂里了,虽然小时候看的书大部分都是漫画,但偶尔也会对名著产生莫名其妙的兴趣,也曾经心血来潮写过一些残章断节。我想,上帝赐予了我们每个人热爱创造的天性,只是创造的事物不同、创造的时间有早有晚罢了。

回忆起来,上学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讨厌写作文,当语文老师宣布要写作文时,教室里顿时就响起一片唉声叹气,我却觉得自由自在地趴在桌子上写东西总比听老师讲课有意思,所以从未产生过什么抵触情绪。大概正因为如此,后来我才会选择用文字的形式来满足自己创造的欲望吧。似乎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梦想着可以讲一个故事给别人听了。

十八岁那年,我第一次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发表在某个网站上,阅读和评论的人寥寥无几,为数不多的几条回复也都是在说“文笔太差”“真恶心”之类的话。然而,我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紧接着又写了好几个故事。

那时的我,严格讲并不算是在进行文学创作,只是在毫无章法地宣泄自己的想法,说白了,就和写日记、更新博客没什么两样,但完成后的成就感仍然是前所未有的。

而真正决定要成为作家,是在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之后。我深深地崇拜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和故事的作家,如果我也可以做到的话,那种感觉一定很酷。

于是,我开始阅读各种各样的小说,一边读一边写新的作品,很快就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把稿子投给一些文学杂志,期待着自己的文章印成铅字,让更多的人看到。然而,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不管等待多久,也收不到一个稿件被采用的通知。我猛地发现,尽管起初写小说的时候几乎没有门槛,但如今自己面前竟突然竖起一堵厚厚的墙壁,这堵墙壁就是文学。写东西和文学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想要穿过这堵墙壁太难了。

更出乎意料的是,我已经无法放弃了。不知不觉,当作家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梦想,文学也被我看做一个不可亵渎的神圣理想,在这之前,我是一个没有梦想和理想的人,今天想要干这个明天又要做那个,丝毫没有体会到这种人生的悲哀之处。而这一次,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心血来潮。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又像掉进了一个陷阱,踏上了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路,根本不知道还要走多远才能见到一丝光明。

为了专心写作,我不想去工作,因为我有种预感,一旦脱离了孤独的环境融入喧嚣、庸俗的平常生活,我就会失去创作能力。我不认为没工作就是脱离了社会,也不觉得工作经验对文学创作有什么直接的帮助。渐渐,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开始对我另眼相看了,说起来,我已经成年,却没有收入,还成天到晚在家里做着不切实际的梦。“先找个工作吧…‘许多人写到老也不一定能出书”这样的话我听了无数次。他们没看过我写的东西,却堂而皇之、理所当然地否定了我的才华,他们根本不了解文学,在我眼里,他们以及他们眼中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陌生,我仿佛吃了迷幻药一般坠入了一个绝对自我的世界中。我明白,自己正在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就更加下定决心绝对不能放弃。

现在回想起来,投稿又被退稿的七年时光恍若是一场漫长又转瞬即逝的梦。有几次,我真的体会到了绝望的滋味,那就是明知道前面很可能是死胡同却还要自欺欺人地充满信心地撞上去。如果一辈子都出不了书怎么办?如果永远都当不成作家又该如何活下去?这些问题是不能轻易去想的,否则就会感到无边无际的恐惧。

其间有几次出书的机会,但是说到最后都是要钱,书也要自己卖。我曾经给某个出版商打去电话询问,对方一边吃饭一边告诉我:“印两千本,你负责卖一千本。”我问:“书能摆进新华书店吗?”对方干脆地说:“摆进去也没人买。”

就这样经历了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终于,在二○○七年十一月的某个晚上,我收到了一条陌生人发来的短信:“你好,我是《最小说》的痕痕,你的《青春狂想曲》过了初审。”

这本短篇小说集是我做了很久很久的一个梦,因为最早想要出版的就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前阵子把在《最小说》发表文章以前写的所有东西整理了一下,有将近六十万字的内容,几乎全部没有在纸媒上发表过,虽然都是现在看来很不成熟的文字,但毕竟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轨迹。过去很多次,我把写的小说编辑成一本本短篇集,想好书名,排好目录,希望有一天能够出版,但是它们却一直如同破铜烂铁一般堆放在文件夹里无人问津。

《时雨记》是我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二十个短篇故事,前十篇是现实题材,后十篇为幻想题材。出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另一方面是做一次总结,继续迎接新的创作阶段。尽管我突破了那堵坚固的墙壁,可是当我来到墙的后面,摆在眼前的却是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山。这就是我热爱的文学,神秘、伟大而又遥不可及。

转眼间我已经写了十几年,最初就像爱上了一个人,经历了甜蜜而痛苦的热恋,总算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剩下的日子更要细心经营,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我不是一个天才,我甚至比别人少些才华与智慧,但我会一直写下去。

最后,本书献给一直理解我的父母,对我帮助良多的痕痕,以及支持我的读者们。

祝大家梦想成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雨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以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56366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