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鲸记
内容
编辑推荐

《白鲸记》被称为游记、航海故事、复仇故事、寓言、捕鲸传说、有关鲸鱼与捕鲸业的百科全书、美国史诗、抒情散文长诗等等。它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冒险主义创作方法于一体,描绘航海捕鲸的壮阔场面,表现捕鲸者的机智及其胆魄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反映19世纪美国捕鲸业的发展,鲸油照亮千家万户,富人以鲸油作为女儿嫁妆,而教堂墓地里葬身鱼腹的水手们的纪念碑则诉说着捕鲸者的悲惨命运,这也是作者梅尔维尔所处时代的社会氛围。小说把莫比·迪克塑造成了超自然的神秘物,种种凶兆和预言更为作品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气氛、宿命思想和悲剧色彩,而叙述中流露出的一些主题,如人的自我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类对最高真理的不断认识与探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观臆想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以及信与疑、善与恶、生与死的矛盾等,至今仍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近百年来梅尔维尔其人其作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白鲸记》这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杰作之一”。

小说《白鲸记》以“你们管我叫伊什梅尔吧”开篇,整个故事即由此主人公叙述。伊什梅尔只身来到新贝德福德打算出海。他在“捕鲸者”小客店与相貌和举止都很古怪的“野人”魁克尔合住,两人遂结为好友,同船抵达捕鲸港楠塔基特,与“旷古罕见的”老捕鲸船“百戈”号签下用工合约。开航几日后船长亚哈才出现在甲板上,这位人高马大的五十多岁的老捕鲸手拖着一条用白色鲸鱼骨制成的假腿,那条腿是被一头叫莫比·迪克的大白鲸咬断的,亚哈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伊什梅尔未见过莫比·迪克,但早有所闻。它巨大无比,头顶呈白色,额头有许多皱纹,嘴扭曲,凶猛异常,总令捕鲸人心惊胆战。亚哈把追捕大白鲸看作他命中不可推卸的重任。每遇其他捕鲸船,他总会打听白鲸的消息。航行期间魁克尔高烧病危,他请人打了口棺材,没想到病突然痊愈了,棺材改用做了救生浮子。在亚哈的坚持下“百戈”号接近了莫比·迪克出没的海域。他日夜监视,终于发现了这头大白鲸。历时三天的人鲸大战就此展开。第一天,亚哈亲自指挥小艇急追,大白鲸突然潜入水下将小艇咬成两半,亚哈落水被救;第二天,三条小艇似箭离弦驶向莫比·迪克,混战中两条小艇相撞,亚哈的小艇则被大白鲸顶翻;第三天,船员们看到头天丧生的菲达拉的尸体被绳索捆在白鲸背上,而白鲸再次朝“百戈”号冲来,将船撞碎,亚哈向莫比·迪克投中了渔叉,如飞的系叉绳圈却缠住了他的脖颈,他被吊着拖入海中。最后全体船员都被海浪吞没,唯有伊什梅尔幸运地抓住魁克尔的棺材,漂浮一天一夜后被捕鲸船“雷切尔”号搭救。

试读章节

你们管我叫伊什梅尔吧。

几年前,且不管究竟是多少年前,我的口袋里只有一点钱或者可以说一点钱都没有,岸上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有兴趣再去做,所以我想我应该去航海,去看看世界的海洋。

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海洋可以帮我振奋精神,所以我很快便搭上了一艘船。

其实这并不让人惊讶,因为人们有时候在某种程度上都和我一样向往大海。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船员出海,他们因为我的辛苦而付给我酬劳,但是我却从未听说他们会付给一个乘

因为常常搭商船出海,所以这次我想跟着捕鲸船做一次航行,因为那巨大的鲸鱼激起了我所有的好奇心,鲸鱼那翻滚着的庞大的身躯,捕鲸生活的危险刺激,还有那千里之外的景色和声音,都在吸引我去航行。

于是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两件换洗的衬衣放进行囊,把包在胳膊底下一夹,就开始向合恩角和太平洋

我在星期六的晚上到达了位于新贝德福德的捕警小镇,当我知道开往楠塔基特的小客轮已经开走的时候,非常失望,因为直到下个星期一都没有到达那里的船了。(因为我决定搭乘开往楠塔基特的船出航。)

那是个极度寒冷、黑暗又风雨大作的夜晚。我在新贝德福德举目无亲,我的身上也只有几个银币。

我背着包站在街中间,告诉自己,伊什梅尔啊,不管自己走到哪里,要先问价格而不能太挑剔。像这样的街道!两边黑漆漆的,并不像房子,在这样的夜晚,镇上几乎空无一人。

最后,我终于在离港口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光亮,抬起头,我看见了一块晃悠悠的旅店招牌挂在门上。

走进去,我就发现自己陷人了一片黑暗,低矮的走廊和木制的墙壁,就像是一艘破旧的船。再过去就是大厅,上面是巨大的横梁,下面是粗糙的地板,所以你几乎认为自己是在一艘船上,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告诉老板我想要一个房间,可是老板告诉我房间都满了,连一个空床都没有了。

“不过等一下,”他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和一个投掷手睡一张床。反正你是去捕鲸的,先习惯一下这种生活吧,怎么样?”

我告诉他,我从没有和人分享一张床的习惯,但如果那个投掷手是个干净而且有礼貌的人,我可以那样做的,这样总比在如此寒冷的夜晚游荡在陌生的街头要好。

“我也这样想。”店主说。

“好了,现在找个座位坐下。你需要晚餐吗?晚餐马上就好了。”

夜已经很深了,其他人都相继进房去睡觉了,可是我的那个投掷手仍然没有回来。

“老板!”我说,“他是个怎样的人,他经常这么晚回来吗?”现在已经接近午夜了。  老板笑了。“不是的,”他说,“通常他都是很早的,但是今晚他出去做生意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耽搁到这么晚,也许是他无法卖掉他的头吧。”

“无法卖掉他的头?你这是在给我讲什么故事啊?你不会是在告诉我,那个投掷手在星期六的晚上去镇上是为了要卖出他的头吧?”

“正是这样的,”老板说,“我告诉他,他是卖不出去的,因为市场上已经有太多了。”

“有太多什么?”

“这世界上有许多头,不是吗?但是,请冷静下来,我告诉你的这个投掷手刚刚从南太平洋来,他带来了很多在那里保存好的人头,你知道,他们的那些东西是让人非常惊奇的玩意儿,他除了一个之外,全都卖掉了,今天晚上他就是去卖那一个的,因为明天是星期天,在人们去教堂的路上他是不能卖人头的。上个星期天,他带着他保存的四个小人头想去卖,出门的时候被我拦住了。”

那样就可以解释这个神秘的东西了,可我该怎么想呢?

“听起来他是个危险的人。”

“反正他按时给我房租。好了,已经很晚了,你还是先去睡觉吧。”

我跟他一起上了楼,进了一间冷得像坟墓一样的小房间,里面有一张大床,大到足以容纳四个投掷手并排睡。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后来我听到走廊上有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我想一定是那个投掷手了,那个奇怪的人头贩子!我仍然像原来一样躺着,而且我决定不先开口和他打招呼。

当他转过身,我几乎忍不住叫出声来,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啊!那脸上涂着深紫色和黄色,还满脸画着黑色的正方形图案。他摘掉他的帽子,我几乎要大叫起来,除了头顶上的一个小髻之外,他几乎没有头发。他脱了衣服,露出了胸膛、胳膊、后背,还有他的腿,全部都是那种和脸上一样的可怕的正方形图案。最后他从桌子上拿了一个印第安烟斗,他用嘴叼着烟斗柄,凑到油灯那里点燃,吐出大团的烟雾,接下来他熄了灯,咬着烟斗跳上床。我忍不住叫了起来。

“你是谁?”他说,“如果你不说,我就宰了你。”

“老板!救命啊!老板!救我啊!”我呼喊着。

“快说,你到底是谁,否则宰了你!”

就在这时,老板提着油灯走进来。“现在不用害怕啦,”他笑着说,“这位魁克尔不会伤害你一根头发的。”

“不要再笑了!’’我叫道,“为什么你没告诉我这个投掷手是这样的?”

“我以为你能想得到。我不是告诉你他在镇上卖人头吗?去睡吧。魁克尔,你瞧,我们互相十分了解了,这个人今晚要和你一起睡,可以吗?”

“我非常愿意。”魁克尔说。

接着他就转过身到床的另一边睡了。我暗自想着,这个人和我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也有很多理由像我害怕他一样害怕我。

“晚安,老板,”我说,“你可以走了。”

我也转过身,而且有生以来第一次睡得这么好。

P6-15

序言

多主题的动物史诗

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出身望族,祖辈参加过独立战争,幼时家境富裕,受过良好教育。年少时父亲破产,积郁而死,他被迫辍学,从事过很多职业,如皮货店伙计、农场工人、银行职员、乡村教师等,尤其是四年航海经历——在货轮上当差、捕鲸船上当水手和投叉手、美国海军舰艇上服役,被他称为自己和同伴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1847年梅尔维尔与马萨诸塞州大法官之女结婚,此后结识一些文艺青年,聆听超验主义大师爱默生的演讲,与霍桑结交。他的作品多与航海有关,如《泰比》《奥穆》《玛迪》《雷德本》《白外衣》《比利·伯德》,1851年问世的《白鲸记》(Moby,Dick)是其中的巅峰之作。不过,梅尔维尔生前几乎被人遗忘,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风烛残年,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读者才重新认识他的作品,并为他重新确立了文学史上的地位。近百年来梅尔维尔其人其作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白鲸记》这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杰作之一”。

小说《白鲸记》以“你们管我叫伊什梅尔吧”开篇,整个故事即由此主人公叙述。伊什梅尔只身来到新贝德福德打算出海。他在“捕鲸者”小客店与相貌和举止都很古怪的“野人”魁克尔合住,两人遂结为好友,同船抵达捕鲸港楠塔基特,与“旷古罕见的”老捕鲸船“百戈”号签下用工合约。开航几日后船长亚哈才出现在甲板上,这位人高马大的五十多岁的老捕鲸手拖着一条用白色鲸鱼骨制成的假腿,那条腿是被一头叫莫比·迪克的大白鲸咬断的,亚哈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伊什梅尔未见过莫比·迪克,但早有所闻。它巨大无比,头顶呈白色,额头有许多皱纹,嘴扭曲,凶猛异常,总令捕鲸人心惊胆战。亚哈把追捕大白鲸看作他命中不可推卸的重任。每遇其他捕鲸船,他总会打听白鲸的消息。航行期间魁克尔高烧病危,他请人打了口棺材,没想到病突然痊愈了,棺材改用做了救生浮子。在亚哈的坚持下“百戈”号接近了莫比·迪克出没的海域。他日夜监视,终于发现了这头大白鲸。历时三天的人鲸大战就此展开。第一天,亚哈亲自指挥小艇急追,大白鲸突然潜入水下将小艇咬成两半,亚哈落水被救;第二天,三条小艇似箭离弦驶向莫比·迪克,混战中两条小艇相撞,亚哈的小艇则被大白鲸顶翻;第三天,船员们看到头天丧生的菲达拉的尸体被绳索捆在白鲸背上,而白鲸再次朝“百戈”号冲来,将船撞碎,亚哈向莫比·迪克投中了渔叉,如飞的系叉绳圈却缠住了他的脖颈,他被吊着拖入海中。最后全体船员都被海浪吞没,唯有伊什梅尔幸运地抓住魁克尔的棺材,漂浮一天一夜后被捕鲸船“雷切尔”号搭救。

全书由135章加“尾声”构成,大略分成五个部分:伊什梅尔和魁克尔;亚哈与莫比·迪克;“百戈”号航行;鲸鱼与捕鲸业;追捕、激战与死亡。各个部分看似分散,但因主题相互渗透而有机地联为一体,如一首和谐的交响乐。《白鲸记》被称为游记、航海故事、复仇故事、寓言、捕鲸传说、有关鲸鱼与捕鲸业的百科全书、美国史诗、抒情散文长诗等等。它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冒险主义创作方法于一体,描绘航海捕鲸的壮阔场面,表现捕鲸者的机智及其胆魄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反映19世纪美国捕鲸业的发展,鲸油照亮千家万户,富人以鲸油作为女儿嫁妆,而教堂墓地里葬身鱼腹的水手们的纪念碑则诉说着捕鲸者的悲惨命运,这也是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氛围。小说把莫比·迪克塑造成了超自然的神秘物,种种凶兆和预言更为作品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气氛、宿命思想和悲剧色彩,而叙述中流露出的一些主题,如人的自我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类对最高真理的不断认识与探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观臆想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以及信与疑、善与恶、生与死的矛盾等,至今仍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白鲸记》叙述结构恢宏,布局严密,深受《圣经》、弥尔顿长诗《失乐园》、霍桑寓言故事、卡莱尔哲理小说,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行文平铺直叙,善于采用不同文体的语言来描绘不同的场景、刻画身份与性格各异的人物,如讲述科学知识和历史背景使用客观的说明文体,船员们的对白使用生动幽默的口语,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使用诗语和戏剧独白的语言等等,从而形成了梅尔维尔特有的风格。

书评(媒体评论)

看完《白鲸记》,第一个想法是希望这本书是我写的。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

即使只写了《白鲸记》这样一部著作,任何一位作家也就足以享有非凡的声誉。你会感觉到,其中有一种悸动、一种神秘、一种热情、一种恐怖与战栗,还有命运的不可逃避,以及邪恶的巨力。这些都紧紧勒住你的喉咙,使你透不过气来,你仿佛被它们压倒了,但又奇妙地被提升高扬。如果你是一位作家,想到自己能有如此高超的文学修养,对入的心灵、感情和认识产生如此奇特的影响,你一定会觉得十分自豪。

——英国作家毛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鲸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梅尔维尔
译者 李先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1728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67
12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