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背不起的书包/蒲公英感动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有时,我坐在窗户前,望着防护网上的铁栏杆,不禁想起楼上黄爷爷家的鸟笼。我多像鸟笼里的那只小鸟啊。我深刻体会到那只失去自由的小鸟多可怜。我哪天要背着黄爷爷偷偷把小鸟放了。

我望着楼下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大人,真羡慕他们。心想: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可以自由行动,想到哪儿去就上哪儿去,没人干涉你,没人管制你。那多幸福啊。

大人常说,“热在三伏”。暑假时正是三伏天,你说热不热?虽说今年暑假老是下雨,但屋子里一点也不凉爽,闷热得很。我家的空调只晚上才开,妈妈说电费太贵,划不来。我和妈妈开玩笑说:“好在我是活人,要是死人的话,天气这么热,屁股天天捂在凳子上,早就臭了。”

几个同学那天来了,程功说:“谁要是发明了做作业的机器,一定会得诺贝尔奖。我们可感谢他了啦,我保证第一个去买。不管多贵我都买,宁可不吃饭也要买。”

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比我幸运多了。家长只要求他们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我妈妈是老师,老教育我说:“现在提倡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什么都要学一点。”因此,她给我在县文化馆办的“书画培训班”报了名,害得我那段时间每天得去文化馆学习一个上午。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书画,对写毛笔字一点也不感兴趣,画也画得不好,画的鸭子别人都说不知是什么东西。培训费算是白交了。

上午去培训班的日子,下午我故意照妈妈作息时间表上安排的不做作业。过了几天,妈妈才发现我没有做作业。她也知道我是故意的,叹了口气说:“你怎么以为学习是妈妈的事呢?老想找机会偷懒。”

既然是我自己的事,你干吗老管着呢?让我自己安排不就是了。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爸爸在一中工作,教数学。妈妈在我们学校教书。平常倒不觉得怎么样,一到放假就显出了我与别人的不同。别人的爸爸妈妈天天上班,在家没人管。我放假,我的爸爸妈妈也放假。爸爸倒不常在家,有时去开会,有时去参加什么活动。可妈妈哪儿也不去,天天守在家里。妈妈在学校管几十个学生管惯了,有爱管人的职业病,在家只管我一个人,真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我可就惨了,连上洗手间,或者喝口水,都瞒不过她,逃不出她的视野。她的脾气虽好,却特别爱唠叨。这大概是小学老师的通病,一件事翻来覆去讲上好多遍,不搞得你心烦不收场。只要你放下笔,她的嘴巴开关就打开了:“你知道这句话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从小要发愤……”

念多了,我一听见她说话就心烦。后来,不管她说什么我都不想听。偷偷用药棉花把耳朵塞住,时间长了不舒服。我就把录音机打开。想用音乐把妈妈的声音盖住。谁知音乐又把妈妈给引进来了。她把录音机关了,又开始责备我不自觉。

我也和妈妈说过,一件事讲一遍就够了。妈妈说只讲一遍不行,要多讲几遍才能加深我的印象。我讲不过她,也许道理是在她那一边。因为,我确实经常忘记她交代的事。只是我无法忍受她的唠叨。有时我想:要给妈妈吃点什么药,让妈妈得一种嗓子病,平时上课时不痛,只要她一唠叨,嗓子就痛。她就没法唠叨了。

离开学还差几天,程功到我家来找我,背着我爸爸妈妈,偷偷让我帮他赶数学作业。

程功抓着头皮老实招供说,他这个暑假玩得还算痛快。他们十几个人分成两个队,天天在一中踢足球。就是下雨天也踢。只是踢一场下来,他们都成了泥猴,连头发里面都是泥巴。不过,有时一中校队自己要训练,有时大人们占了场子,他们就只好干瞪眼坐冷板凳。但是,每天总能钻空子踢上一阵子。他们对这已经很满足了。玩是玩得痛快,作业却拉下了一大堆。只有几天要开学了,现在赶做也来不及了。他求杨振宇帮他补小字,任华杰帮他补作文。想要我帮他补数学作业。

我没有答应。这事要是让老师知道了,准得吃批评。谁让我是学习委员呢。当班干部本来就要协助老师管别人。明知同学会犯错误,不但不阻止,还当同案犯。这算什么干部。我一口拒绝了他。

程功不高兴了,抿着嘴巴打算走。我又怕得罪了他,改口答应借作业本给他抄。他这才没说什么,接过作业本就走了。看程功的神气,我猜他心里可能还是不高兴,他从杨振宇那儿也能借到作业本,他知道我是在搪塞他,一定在心里骂我是“苏木匠”。不知他们男同学从哪儿学来的。这个人讲原则,没有灵活性,就说这个人“凿四方眼”。只有木匠才会凿眼,于是他们就叫这个人做“木匠”。同学们说我死板,给我取了个诨名叫“苏木匠”。我吓唬他们说要告诉老师。可他们就是不怕。我也没辙,只好由他们喊,我不答应就是了。我想:还算他们留情,这个诨名不十分难听,不褒不贬。比吴昕的“叛徒”、徐达的“混世魔王”那样的诨名好多了。P3-5

目录

为民族“树人”培土、浇水——“爱心丛书”前言

班长走了

选班长

杨“博士”

学英雄

一帮一

家长会

山里孩子

生日宴会

考试成绩

同学之间

捐款

过年

可调喷雾器

妈妈病了

理想

分别

后记

序言

周蓉

如果你不看作者简介,如果不亲自与作者面谈,仅读曹阿娣的作品,我相信,你会以为她是位很有才气的小作者。那孩子气的语言,纯真的心理描写,逗人的小念想……无不流露出童心的纯真与可爱。

儿童作品要写出儿童的情趣和味道,的确是不容易的。曹阿娣应该经历了许多沧桑,但世俗的尘土并没有遮掩住她的童趣。她始终注意用儿童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儿童的语言去描述事物,作品尽量做到适合儿童的口味。曹阿娣少儿作品的到位就在这里。

她的语言质朴、流畅,很少用修饰词,符合儿童的叙事特点。孩子们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便幻想“要是人一生下来,就有大人那么大,就可以工作,不用读书,不要参加考试,那该多好。”说得可悲又可笑。学习了英雄事迹,程功说:“假如现在教室倒了,我就用双手托住门框,让大家先出去,大家都安全了,我自己再出去。又假如,我出不去了,被房子压死了,那我就成了英雄。你们大家都来学习我。我会很高兴的,会笑的。”但接着他又自问:“只是不知郭叔叔小时候成绩好不好?”这些直率的语言和天真想法只有孩子们才有。

《背不起的书包》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儿童生活的画面,其中有欢笑,也有忧愁与困惑。作为一位母亲和作家,曹阿娣有着对社会的反思,她用敏锐的目光与诚恳的笔调,描写了应试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

应试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后,弊端渐渐显露。也可以说是愈演愈烈,许多有识之士早就察觉到了。他们也曾斥责过、呼喊过。但他们的呼声中似乎少了些什。而孩子们又太小,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会那样繁重。他们不快乐,但他们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去诉说他们为什么不快乐。曹阿娣替他们说了,她用儿童的声音述说儿童的世界,想让成人们听到了儿童的心声。《背不起的书包》通过六年级学生苏潇雅的叙述,如实指出应试教育对儿童心身的摧残,教师和家长对应试教育的无奈。郑重呼吁社会尽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形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背不起的书包》,还不单是适合儿童读,也适合父母、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干部等等一切关注儿童成长的人阅读。

内容推荐

这本《背不起的书包》由马雪敏主编,主要内容是:

刚放暑假,一想到不用天天按时去学校,没有老师管,确实兴奋了一阵子。刚痛痛快快玩了两天,妈妈就和我商量,要帮我编个作息时间表。我能说不行吗。这样一来,一天从早上到晚上,什么时候干什么,妈妈都给我安排好了,无形之中,我又失去了由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利,大人真狡猾。

暑假不单是家长管我们,老师也还管着我们。我们虽没有坐在教室里他的眼皮子底下,但他们布置的作业像唐僧管孙悟空的紧箍咒圈儿,长期箍在你的头上,让你老惦记着,不能无忧无虑地玩。

语文老师发下来的暑假作业有厚厚的一本,另外还布置一天抄一页小字,写一篇日记,10天做一篇作文。数学暑假作业练习册简直就是一本书,有两本课本那么大。再加上思想品德老师布置的问答,自然老师布置的习题,七七八八一大堆,就是动作快,作业做得马虎的人,每天也要一个上午才能做完当天的作业。

《背不起的书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编辑推荐

这本《背不起的书包》由马雪敏主编,为“蒲公英感动丛书”之一。

上学时我们天天盼着放暑假,尤其是程功和任华杰,他们几个人到一块就扳着手指头算还有多少天放假,并约好,放了假他们就一块儿到一中去踢足球,过足球瘾。说到足球他们就手舞足蹈,话特别多。其实,充其量他们也就算个等外球迷。看他们神气得像个足球运动员一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背不起的书包/蒲公英感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雪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647635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20
15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