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通过投毒实施谋杀在今天也许已经成为一门没落的艺术,这主要应该感谢法医分析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如今只要一个人的死因被怀疑为投毒,那么几乎肯定可以从他的身体中找出致死毒物。在约翰·埃姆斯利编著的《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中,我们将会看到,投毒者曾经在各种食物、饮料和药物中下毒。有一位凶手甚至将毒药作为灌肠水注入受害者体内。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投毒案件之所以令人如此着迷,是因为现在我们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从而发现前人所无法发现的真相。在过去很难证明一个人是被用毒药谋杀的。

内容推荐

汞、砷、锑、铅、铊,这些元素周期表上的呆板符号,矛盾而奇特的牵系着古往今来的历史:科学的进步和环境的污染,、奢华的享受和帝国的毁灭、壮体的良药和谋杀的工具,以及离奇死亡的伟人和狡猾邪恶的投毒者……《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所写都是真实的事件,因此它才令人警醒和深思。

其实这些元素离你都不远,饮食、吸烟、化妆、染发、装修、尾气,你几乎每天都面临着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约翰·埃姆斯利编著的《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描述了人类发现、开采和利用如上这些元素的历史,以及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和污染,解释了这些元素被人体摄入后的发病机理、症状,以及解毒方法等,还特别穿插了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神秘疾病、离奇死亡和一些至今仍有争议的谋杀案件,这使本书像小说一样饶有趣味。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炼金术中的有毒元素

第二章 我们都受到汞的毒害

第三章 发疯的猫和发疯的制帽工:汞

中毒事件

第四章 诗人与毒药

第五章 无所不在的砷

第六章 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砷

第七章 恶毒的砷

第八章 再次讨论谋杀:弗洛伦丝·梅

布里克的罪行

第九章 包治百病的锑

第十章 锑的安魂曲

第十一章 塞维林·克拉索威斯基(化名

乔治·查普曼)

第十二章 铅的帝国

第十三章 铅与死亡

第十四章 用铅实施的谋杀

第十五章 铊让你秃顶

第十六章 格雷厄姆·扬

第十七章 其他有毒元素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书目

鸣谢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炼金术中的有毒元素

1720年的“南海城泡沫”使伦敦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涨到了难以维持的高度,许多新公司纷纷成立,以利用人们投资的热情。就像20世纪90年代末的“dot.com泡沫”一样,它们多数是用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骗人的皮包公司。其中有一家公司声称它将开发“将水银转化为一种延展性良好的贵重金属”的技术。在18世纪初,包括像艾萨克·牛顿这样的著名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仍然普遍相信水银可以被转变为黄金。正如我们将要在下文所看到的,牛顿在其早年曾经在炼金术实验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像他这样的人还大有人在。事实上,许多公爵、皇帝、君主和教会都曾经积极支持过炼金术。

1720年7月,政府试图控制“南海城泡沫”(这一泡沫最终于当年9月破灭),并取缔那个寻求用水银制造黄金的公司以及数百家其他类似的公司。另一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揭示了当时的股市已经疯狂到了何等地步。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声称,它“将从事一项有着巨大优势的事业,但是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一事业究竟是什么”。成立这家公司的那个骗子并不发行股票,而只是兜售购买其声称不久将要发行的股份的权利:购买一份股份的权利为2英镑。他在其位于科恩希尔的公司办事处开门五个小时之内就骗到了2000英镑(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万英镑)。在当天公司办事处关门之后他就带着这笔钱消失了。

以上就是一些炼金术士在发现容易上当的顾客之后所惯用的伎俩。但是并非所有的炼金术士都是骗子。他们中的有些人的确试图制造黄金。这些炼金术士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可以将不值钱的金属转变为金子的“哲学家之石”;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以及可以溶解任何东西的“万能溶剂”。由于这些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们所做的事情在科学上是没有意义的。尽管如此,这些炼金术士在过去数百年中发展出了一些基本的实验室仪器并且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合物。

他们在炼金的过程中总是会使用到毒性极强的元素,尤其是水银,这对他们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炼金术士都特别喜欢水银这种金属,因为他们相信包括黄金在内的其他金属都是由水银、硫磺和盐构成的,而其中水银是最重要的成分。本章主要介绍这一剧毒金属对其中一些炼金术士的身体所产生的影响。

那么,炼金术是如何产生的?炼金术士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如何使自己中毒的?

炼金术士

在中国、印度、中东、欧洲以及任何人们珍视黄金并渴望获得更多黄金的地方,炼金术都曾经兴盛一时。在西方,炼金术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最早的可以考证的炼金术士就出自那里。他名叫德莫克里特斯(Democritus),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生活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他所写的(《自然和神秘之物》(Physica of Mystica)一书不仅包括了许多有用的染料的配方,而且还包括一些制造黄金的配方。但是他的这些配方是用非常隐晦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很难理解。他之所以使用如此隐晦的语言,很可能是因为这些配方是用来制造假黄金的。

另一位古埃及炼金术士是生活在公元3世纪左右的索席摩斯(Zos-imos)。他在其书中描述了蒸馏和升华等化学过程,并将这些过程的发明归功于较早的一位炼金术士——犹太人玛丽亚(Maria)。后者于公元1世纪左右生活在埃及。她曾经用汞和硫磺作过实验,但是她最著名的发明还是双重蒸锅,这一发明至今仍然被使用在需要文火加热的烹饪之中。索席摩斯也留下了有关如何用贱金属制作黄金的晦涩的文字。他提到了“酊剂”和“粉剂”,后来的炼金术士认为它们分别指的是“点金石”和“不老仙丹”。生活在差不多同一时代的另一位炼金术士是阿加索戴亚蒙(Agathodiamon)。他描述了一种矿物。当他将这种矿物与泡碱(存在于自然界的碳酸钠)熔合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剧毒物质,它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透明的溶液。很明显,他所得到的这种物质是三氧化砷,而他所用的这种矿物是含砷的雄黄或者雌黄。我们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当他将一块铜放进这种溶液之后,它变成了美丽的绿色,而这正是砷化铜生成时所发生的情况。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这种绿色颜料在1500年之后又一次出现,并导致了大规模的家庭环境污染以及许多死亡事件。

到了索席摩斯的时代,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炼金术也已经开始走向没落。但是许多有关炼金术的文献被基督教的一个非正统教派——于公元4世纪逃到波斯的涅斯托耳教派——保存了下来。这些文献最终被传给了阿拉伯人。因此炼金术又在阿拉伯世界兴盛起来,而英文炼金术(alchemy)一词就源自阿拉伯语。早期的穆斯林统治者鼓励各种学问的传播。在7世纪的时候,随着阿拉伯帝国扩展到西班牙,新的炼金术又引起了西欧人的关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位著名的阿拉伯炼金术士:被欧洲人称为贾比尔((3eber)的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延(Abu Musa Jabir ibn Hayyan)(72l一815年)和被欧洲人称为拉哈齐斯(Rahazes)的阿布·巴卡尔·穆罕马德·伊本·扎卡里亚·阿尔一拉齐(Abu Bakr Muhammad ibn Zakariya Ar-Razi)(865-925年),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在欧洲广为传播,并影响了后来所有的炼金术士。P1-3

序言

在早些时候出版的名为《磷:令人震惊的历史》[The Shocking History of Phosphorus),它在美国以《第十三号元素》(The Thirteenth Element)的书名出版]的书中,我介绍了在过去数百年中这一危险的元素是如何危害人类的。其中有几章介绍了它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误用和滥用——尤其是谋杀者对它的滥用。这些章节提供了这一元素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它引发了我对其他危险元素的思考。而本书就是这一思考的结果。与磷一样,本书中所介绍的危险有毒元素的故事始于炼金术的时代。

通过投毒实施谋杀在今天也许已经成为一门没落的艺术,这主要应该感谢法医分析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如今只要一个人的死因被怀疑为投毒,那么几乎肯定可以从他的身体中找出致死毒物。在本书中,我们将会看到,投毒者曾经在各种食物、饮料和药物中下毒。有一位凶手甚至将毒药作为灌肠水注入受害者体内。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投毒案件之所以令人如此着迷,是因为现在我们可以用最新的技术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从而发现前人所无法发现的真相。在过去很难证明一个人是被用毒药谋杀的。狡猾的律师总是能够利用当时人们科学知识的匮乏使他们那些犯有谋杀罪的顾客逍遥法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约翰·埃姆斯利
译者 毕小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9934
开本 16开
页数 4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药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99-49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