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品卢浮宫(卢浮宫一日特选珍品精赏)
内容
试读章节

萨梯有着孩童般纯真的笑容,行动敏捷,勇猛无畏,不惧任何来犯之敌,浑如大自然的精灵,他们能用长笛吹奏出师法自然的乐声,时而像风雨潇啸,时而如飞瀑清灵,时而酷似鸟鸣啾啾,时而奏出歌唱般旋律直抵心灵。

在欧洲的人文世界,萨梯的形象非常微妙。“萨梯”这个名字一直都带有“色情狂”的含义,表面上因色而俗,实际上有很多人喜爱,真是应了那句中国老话:“食色性也”,好色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本性,对“性”的喜爱虽不便于言表,但个中乐趣却是人皆心知肚明的。欧洲有许多人专题收藏与萨梯有关的绘画、雕塑和音乐作品。

作为酒神的伙伴,萨梯们是酒和女性的情人,时刻准备鱼水之欢;他们手边总有渲染气氛的乐器,像笛、号、钹、锣等;他们特别喜欢与宁芙们跳舞,而宁芙们也特别喜欢和萨梯跳那种叫做sikinnis的舞蹈,舞姿有几分狂野、几分戏谑,还有几分挑逗。

有人说这舞蹈很下流,但它在古希腊戏剧舞台上演了千年,虽然如今戏剧里已难觅其踪迹,但芭蕾舞台上的欧洲宫廷“小丑”很像是萨梯的化身,还能看到他们精灵般的身影。

潘神是赫尔墨斯与一位宁芙所生,半人半羊,不过与萨梯不同,他上半身人,下半身羊,上下截然半分。他是神话中的牧羊神,保护羊群和牧羊人,在山林中与萨梯为伍。他长相奇丑,疯狂地爱上了山林女神西瑞克斯,把西瑞克斯吓得落荒而逃,奔到河边向河冲求援,河神将她变成一丛芦苇。潘神黯然神伤,折下芦苇做成排箫,从此世上有了一种乐器叫做潘笛,也叫西瑞克斯,有了一种音乐飘逸隽永,贵为天籁之声。还是因为长相,雅典人不待见潘神,潘神有所介意,在公元前480年波斯人进攻雅典的时候主动提出要助一臂之力,之后果真帮助雅典人赢得了马拉松之战,雅典人为了感激他,在卫城北侧的山洞里设立了专门的祭坛。据考证,这尊潘神像是用著名的彭泰利山大理石制成。彭泰利山在雅典北部,以盛产优质大理石而闻名。

我们又看见一尊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的雕塑,穿着标志性的短上衣和皮凉鞋,非常适合奔跑的打扮。这还是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复制品,其原作应该是希腊作家波塞尼亚斯(Pausanias)在《希腊指南》中描述过的一组青铜群雕像之一,公元200年陈列在雅典卫城。

她已经失去了双臂,但是虎虎生风的情态还是一览无遗,你仿佛感受得到她前行的速度,风从左边来,将衣衫紧紧贴在她的身上,显示出她近乎男性强壮的身材,加上膝盖之下裸露的强有力的双腿双足,如果不是胸部隆起的曲线,几乎要被误会为一位武士了。衣纹细微多变甚至繁复夸张是早期古希腊雕塑的特征之一,面对这样的作品,人们明知它的材质是大理石,也禁不住再次质疑,感叹和赞许由此而生,这大约也是雕刻技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吧,每个艺术工作者都会有炫技的时候,他们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需要刺激人们的感官以获得自身被认可的满足。只有当技巧退到幕后成为艺术家表现艺术思想的工具时,作品才变得简练、纯粹、张力十足,吸引人视线的不再是技巧,而是作品直刺灵魂的震慑力。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艺术工作者才真正完成了从工匠到熟练艺人再到艺术家的蜕变,如果不能完成或是自愿停滞,匠人就永远不能成为大师,这不是人的三六九等,而是艺术追求的悟性使然。

古希腊雕塑中常见神话故事题材作品,它们在当时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它们的形象以及故事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这时候,裸体的形象已经可以被坦然接受,但是并没有形成真正典型的古希腊标志性的健硕和优美。

马西亚斯在音乐比赛上输给了阿波罗,按律要被处以活剥皮,这件作品就是表现他被绑在松树上等待可怕的刑罚。这又是一件公元1世纪至2世纪时罗马的复制品,而原作则是已经遗失的一组青铜群雕,原作群雕里应该还有阿波罗,以及斯基泰人(Scythian)奴隶在马西亚斯惊恐地注视下磨刀霍霍。在卢浮宫保存的马西亚斯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复制品,阿波罗和斯基泰人的复制品出土于罗马帝国小亚细亚古城希拉波里斯(Hierapolis,现在土耳其境内)剧院地下,目前保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据分析青铜原作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P27-30

后记

卢浮宫藏品巨盛,来源复杂,身世颇多故事。从公元16世纪起,法国国王收到的外交礼物中经常有意大利文物。1604年,亨利四世第一次将这些文物集中起来在卢浮宫文物室陈设。路易十四当政后则派专人收集文物,一方面,当时在意大利很容易买到公元1—2世纪的大理石雕塑,另一方面,有机会成批买到大藏家的收藏,如1665年购买的“马扎林收藏”,加之一些法国收藏家的慷慨捐赠和地中海东部国家的外交礼物,形成了卢浮宫最初的藏品规模。1792年法国大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1797年根据《托伦蒂诺条约》,法国得到了“梵蒂冈收藏”和“阿巴尼收藏”,后经谈判退回部分,但还是因此留下为数可观的艺术品。大革命没收的贵族财产也使卢浮宫的收藏得到巨大增长,其中包括1801年得到的“黎塞留收藏”。1807年,拿破仑一世“强买”鲍格才收藏、1863年购买被罗马教廷拍卖的“坎帕纳收藏”,这些持续不断的大批收购令卢浮宫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存世艺术品汇聚地,数量与质量举世无双,至今无人超越。

面对如此丰富的艺术品收藏,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参观。对于一般性观光,结合卢浮宫建筑参观馆内最著名的藏品和展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探访卢浮宫镇馆三宝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以及阿波罗画廊,可以对卢浮宫有大致的印象:对于有所偏好的观众,可以选择绘画或雕塑作品进行主题参观。雕塑部分除了本书详细介绍的区域之外,还有黎塞留馆的地下一层。绘画部分则分布在德农馆的二层、叙利馆二层和三层及黎塞留馆的三层,内容涵盖了欧洲14—19世纪的绘画作品,欧洲历史上著名画家的代表作都可以看到。对于喜爱东方艺术收藏的观众,则可以重点参观黎塞留馆的地下一层:喜爱装饰艺术的观众,则要去专访黎塞留馆的一层。

丰富的收藏和厚重的历史,注定卢浮宫是一座文化宝库,每一件藏品都有自己非凡的故事,它们的身世与人类社会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坎坷的命运或许正是历史的写照。而文明则在其间生生不息,不管是神话还是宗教,是艺术追求还是极尽工巧,是艺术服务于政教还是艺术流派自身繁衍,无一不是构成洋洋大观的组成部分。你若浮光掠影,它便沉默不语;你若一探究竟,它便娓娓道来。历史遗存总是具有超乎想象的包容性,容得下任何人的褒贬和赞誉,而它们极具个性的一面则时时提醒后人,任何时候人类都不缺乏对新观点、新思想的勇敢探寻和宣叙,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的作品出现一千年或几百年之前,那种鲜活、精致和优雅的情态仿佛就是当下的真实写照,我们与古人之间也因此能够心心相印。从这个意义上讲,参观卢浮宫这样的博物馆,光看看新奇远远不够,能够在匆忙的脚步间有偶尔静思才是难得的愉悦。

祝各位观览愉快。

目录

引子

初识卢浮宫

叙利馆

卢浮宫历史和中世纪展区

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及古罗马文物展区

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及古罗马文物展区17号馆

狄安娜厅

德农馆

战神圆厅

德农馆22号至30号馆和斯芬克斯庭院

达鲁中庭和胜利女神像

阿波罗圆厅和阿波罗画廊

会画馆

莫里恩大扶梯、莫里恩休息大厅和莫里恩画廊

达鲁画廊

马术大厅

结语

附录

后记

序言

卢浮宫藏品巨盛,来源复杂,身世颇多故事。从公元16世纪起,法国国王收到的外交礼物中经常有意大利文物。1604年,亨利四世第一次将这些文物集中起来在卢浮宫文物室陈设。路易十四当政后则派专人收集文物,一方面,当时在意大利很容易买到公元1—2世纪的大理石雕塑,另一方面,有机会成批买到大藏家的收藏,如1665年购买的“马扎林收藏”,加之一些法国收藏家的慷慨捐赠和地中海东部国家的外交礼物,形成了卢浮宫最初的藏品规模。1792年法国大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1797年根据《托伦蒂诺条约》,法国得到了“梵蒂冈收藏”和“阿巴尼收藏”,后经谈判退回部分,但还是因此留下为数可观的艺术品。大革命没收的贵族财产也使卢浮宫的收藏得到巨大增长,其中包括1801年得到的“黎塞留收藏”。1807年,拿破仑一世“强买”鲍格才收藏、1863年购买被罗马教廷拍卖的“坎帕纳收藏”,这些持续不断的大批收购令卢浮宫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存世艺术品汇聚地,数量与质量举世无双,至今无人超越。

面对如此丰富的艺术品收藏,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参观。对于一般性观光,结合卢浮宫建筑参观馆内最著名的藏品和展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探访卢浮宫镇馆三宝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以及阿波罗画廊,可以对卢浮宫有大致的印象:对于有所偏好的观众,可以选择绘画或雕塑作品进行主题参观。雕塑部分除了本书详细介绍的区域之外,还有黎塞留馆的地下一层。绘画部分则分布在德农馆的二层、叙利馆二层和三层及黎塞留馆的三层,内容涵盖了欧洲14—19世纪的绘画作品,欧洲历史上著名画家的代表作都可以看到。对于喜爱东方艺术收藏的观众,则可以重点参观黎塞留馆的地下一层:喜爱装饰艺术的观众,则要去专访黎塞留馆的一层。

丰富的收藏和厚重的历史,注定卢浮宫是一座文化宝库,每一件藏品都有自己非凡的故事,它们的身世与人类社会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坎坷的命运或许正是历史的写照。而文明则在其间生生不息,不管是神话还是宗教,是艺术追求还是极尽工巧,是艺术服务于政教还是艺术流派自身繁衍,无一不是构成洋洋大观的组成部分。你若浮光掠影,它便沉默不语;你若一探究竟,它便娓娓道来。历史遗存总是具有超乎想象的包容性,容得下任何人的褒贬和赞誉,而它们极具个性的一面则时时提醒后人,任何时候人类都不缺乏对新观点、新思想的勇敢探寻和宣叙,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的作品出现一千年或几百年之前,那种鲜活、精致和优雅的情态仿佛就是当下的真实写照,我们与古人之间也因此能够心心相印。从这个意义上讲,参观卢浮宫这样的博物馆,光看看新奇远远不够,能够在匆忙的脚步间有偶尔静思才是难得的愉悦。

祝各位观览愉快。

内容推荐

卢浮宫不是一天就能看完的。卢浮宫的收藏史与欧洲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参观卢浮宫,不仅能欣赏艺术品和建筑奇观,也是通读欧洲文明进程的好机会。《细品卢浮宫(卢浮宫一日特选珍品精赏)》按照一日行程,从卢浮宫选取部分展览区做详细介绍,重点介绍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和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艺术品文物,同时对卢浮宫建筑艺术加以介绍,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欧洲文明。

《细品卢浮宫(卢浮宫一日特选珍品精赏)》的作者是淡欣。

编辑推荐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细品卢浮宫(卢浮宫一日特选珍品精赏)》是介绍卢浮宫的专著,作者是淡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品卢浮宫(卢浮宫一日特选珍品精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淡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210598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3083314
中图分类号 G269.56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