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摸透雍正决策法
内容
编辑推荐

雍正大帝,一个历史上批阅奏折最多、事必躬亲的沉稳男人,凭什么带领大批精兵强将,把天下治理得匀匀称称、抓得五谷丰登,比康熙、乾隆两代王朝一点都不差?他最拿手的决策手段为何令左左右右赞不绝口?雍正大帝,在十三年的短暂统领生涯中,爆发出强大的工作能量。

《摸透雍正决策法》由北史著作。

内容推荐

领导需要高强而智慧的决策法,也需要精准的决策力。果断正确的决策,有助于制定高水平的运营计划,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摸透雍正决策法》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评价了雍正的决策法,详细阐释了其中的来龙去脉和理念原则,可给管理者以有益借鉴。

《摸透雍正决策法》由北史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稳位置:一步步各个击破

 1.不妨大度一下,给对手留条路00

 2.等待时机:以静制动,处变不惊00

 3.立场持中:不愠不火,面面俱到0

 4.适当时,加上一点怀柔手段0

 5.遭遇强手,既靠实力,又拼意志0

 6.出重拳摧毁对手的自尊心0

 7.打虎要靠亲兄弟,善待最可依靠的人0

第二章 真本领:政治家靠大智慧解决重要事

 1.做事要敢迈出步,不惧任何失败0

 2.铲除积弊,才能务实创新0

 3.教训:决策不能短视,否则有害长远0

 4.防止不清醒而犯错误0

 5.拍板拿主意,不对的就改正0

 6.有时听少数人的意见是对的0

 7.处理难题:细节问题难判别,就抓大是大非0

 8.握准严宽、张弛,切忌只在一点上狠用劲0

 9.治技:度理揆情,死抠教条的官员不成材0

 10.不怕步人后,就怕想不到0

 11.让自己的队伍齐刷刷地站好0

 0000第三章 在关键时候一定要沉住气

 1.不轻易暴露自己有多大实力0

 2.褒贬原则:既要拿出实据,也要诚实态度0

 3.与直臣相处,学会克制住自己0

 4.管好自己:崇节俭,不奢侈,存爱好0

 5.轻装法:裁免庸员,先从身边抓起0

 6.不要冷冰冰,安抚人心也是工作0

 7.绝不可自满,自己始终不完美0

第四章 讲策略:靠多种套路解决棘手问题

 1.决策:等待时机,也要创造时机0

 2.一味快速,容易把事搞砸0

 3.捉鱼定律:搅浑水后,趁势而捉0

 4.养羊原理:给宠而得骄的上上课0

 5.试探法:丢出诱饵,看看他采取啥动作

 6.整治法:先旁敲侧击,泼一点冷水

 7.拿出见机行事、翻掌一击的本事

 8.惩处法:审时度势,造成墙倒众人推的效果

 9.不要一棍子打死人

 10.一边打,一边拉,让对手搞不清

 11.孤立法:先把对手圈起来,根据反应再出手

 12.一种策略:紧急时可先动手,事后再作圆场

 13.借刀术:用别的一种办法除异己

 14.靠“忍”字诀击垮对手

 15.蚕食战术:打击团伙,一定要各个击破

 16.有时拳头散开,打的面大了些

 17.谨防一种倾向,掩盖另一倾向

 18.反面文章 正面做

第五章 战斗力:上上下下形成铁板一块

 1.上下信赖是前提,论功行赏是激励

 2.守公道:平等审定民案,整顿世风从自身做起

 3.利用密折:了解世情,方便及时治理难题

 4.一定要以法治世,还要不忘抓教化

 5.想使政令畅达,首先减少身边羁绊

 6.特殊情况:应不拘定制,因事设官授权

 7.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监控系统

 8.利用新渠道,开启交流和磋商的大门

 9.常规机构未理顺前,用自己的核心机构指挥

 10.业成于严而毁于乱,建立完善的运作管理机制

 11.垂直领导:取消王公管辖,实行高职低配

 12.加薪:要想马儿跑得好,就得让马吃好草

第六章 用准人:把责任、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上

 1.中枢机构:用人必须绝对忠诚

 2.这样的人好:“忠”“公”“能”

 3.为政以得人为要:能力在先,绝不要庸才

 4.培养+储备:一手重用能干的人才,一手培养后备军

 5.要有容忍尖刻之言的肚量

 6.善于利用好同族同宗中能干的人才

 7.不把门族外的人当外人

 8.让新人在做事中积累经验

 9.显微镜:把官员放到经济整顿中去考察

 10.同等条件下以亲疏定用,不同资质凭才能为选

 11.到位法:治国在用人,用人在考察

 12.用人两点原则:一个是活的,一个是死的

 13.对没政绩的官员,送上一个字“免”

 14.用人切忌:感情用事,以偏概全

 15.基本功:一手要宽仁,一手要严厉

 16.必须要有坚决执行权力的可靠人

 17.管事无论巨细,都要竭尽全力

 18.考核地方官员要看成绩,也要看道德风尚

第七章 惩贪邪:把歪心眼一律铲除掉

 1.如何做到身临事端不存疑

 2.制定干部标准:有德之人,在无私心

 3.看看你的忠诚度有几何

 4.为官干净清廉,才能主持公正

 5.硬道理:贪官不可留任

 6.打击官绅欺压百姓,必要时敢动真格

 7.煞风气:抓住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头羊

 8.对不听话的人,以牙还牙

 9.凡遇两派对立,一要打击领头人,二要说服贴身者

 10.随时能拿出几套治乱招数

 11.反贪污:抓住实证,从严处理

 12.治住官吏贪污的源头

 13.狠煞歪风:下属办公勒索财物,连同上司一并治罪

 14.落到实处法:下属借公款买名声,罚其自家拿钱

 15.治吏要严,也要注意宽严相济

第八章 安民措施:给老百姓带来最大利益

 1.要想国家富,先让百姓富

 2.种好庄稼也有学问,不妨给一个“官”当

 3.体恤百姓耕作之苦,忘本官员削职为民

 4.确定目标坚定不移,挖掘潜力机动灵活

 5.爱民有功必赏,损民有过必究

 6.无商不活,搞活经济,就要减少羁绊

 7.放贷设店开边贸,促进经济增长

 8.管的宽点儿绝不是坏事,就怕受欺压的百姓没人管

 9.因势利导,不妨放宽一点措施

 10.解奴为民,天地为之廓清

 11.获得民心,必须有所付出

第九章 经常保持一颗警惕心,远大志

 1.遇事勿走极端,极端必酿祸患

 2.涉及国家利益的谈判,绝不能另有打算

 3.防止被阿谀奉承搞晕了头

 4.残酷刑罚是技穷的表现

 5.欲管理好下属,先清君之侧

 6.崇尚进步不等于废弃传统,警钟长鸣才能防微杜渐

 7.兵者,不得已可用之;既用之,仍以宽仁为要

 8.睡觉也要睁只眼,要听到长鸣的警钟

 9.处理危险事,要靠铁手腕

 10.邦交时,处理问题要有智慧

 11.与外通商,国强民富,有何不可

 12.不犯过去的错误:以史为师,多学益善

 13.太平盛世三忌,不可骄奢、胡夸、靡费

试读章节

成大事者在复杂的环境中,采取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方法,这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奋斗而起,当然还必须要大度,不能把事做得太绝,不妨给竞争对手留一条出路。雍正的做法是;大度岂惧乱云飞,对手落难勿下石。少年雍正写过“一人临塞北,万里熄边烽”的豪迈诗句。已见帝王胸襟。然而在诸王争位期间,四阿哥雍正起初并不得宠,但他凭着稳重和淡定,逐渐取得康熙的信任。与另外几位阿哥比,雍正的优点在:有勇有谋,不似大阿哥妄逞匹夫之勇;待人宽宏,不似二阿哥张狂;有决断,不似五阿哥一味谦和;比八阿哥稳健,不急于求成;比十四阿哥富有心机。所以在争夺皇位的角逐中,最终归属雍正。后来康熙承认:“唯四阿哥深肖朕躬,性量过人,深明大义……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

康熙针对诸子的明争暗斗,大伤脑筋,这都因废太子事件引起。在当时的情况下,康熙看到,假如再不立太子,诸皇子的争斗还要持续下去,可能愈演愈烈。为此,康熙再次动了立太子之心。但立谁为太子呢?皇子众多的康熙犹豫不决了!最后,他只好请众朝臣帮忙拿主意。结果,在马齐等操纵下,满朝文武皆公开立允祀为太子。

在康熙眼中,允祀绝不能做太子,因为他的生母出身微贱;允祀在废太子事件中曾阴谋暗害允礽;他为人奸险狡诈,极有可能做出欺君罔上甚至逼皇帝退位的勾当。那么立谁呢?康熙又想到了已废的太子允礽。

由于允礽被废后,发生了允提请蒙古喇嘛施邪术谋害允礽的事,康熙认为,允礽狂悖无礼,多半是被蒙古喇嘛的妖法邪术害的,该怪罪法术,而不是允礽的品德。他打算重新复立允礽为太子,还有多方面的原因:毕竟父子情深,允礽本人天性聪明,自幼就受到康熙的宠爱;再立允礽,可结束诸子争位的争斗;毕竟允礽做了几十年太子。手底下仍有一批太子党,他们必然会在康熙面前极力说允礽的好话,尽力撮合父子关系;中国历代王朝都有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惯例.而允礽恰恰是康熙的嫡长子。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在犹豫了很久后,康熙终于决定重新立允礽为太子。同时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为防止太子势力的过度膨胀,复立允礽的当月,将其他诸皇子如雍正等封为亲王、郡王、贝子。这样,太子允礽的势力就被诸兄弟牵制住了。

然而,允礽被复立为太子后,诸阿哥争储的情形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复杂化了。主要因为,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只有大阿哥允提被淘汰出局,而雍正和三阿哥允祉以及允祺却被封为亲王,这使他们有了与太子抗衡的政治筹码。而太子允礽及其太子党人却遭到重创,致使其复立后地位不稳。另外。八阿哥允祀虽受到打击,但有被众朝臣推举为太子的经历,证明他仍是一个实力派的人物。此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是允李禵,即雍正的同胞兄弟十四阿哥,此时也浮出了水面。在允礽复立后,允禵不但被封为贝子,同时还接收了大阿哥允提的大部分领地和职权,此后,他成功地获得大将军王一职,亲征西北,牢牢把持住军权。这样,当时的情势就形成了五子夺魁的局面,即太子允礽东山再起;雍正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允祉老成持重希求储位;允祀企图重振雄风,以雪前耻。

面对如此众多的劲敌,雍正怎样处理这个复杂的局面呢?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雍正早已了解了老太子允礽的性格,知道他追不急待称帝的心情。他还知道,在这种强手如林的形势下,急于求成的允礽必然会再次落败。因此,他采取以静制动的方法,静观老太子重新落马。

果然不出他所料,随着康熙年事渐长,身体越来越差,而位居东宫的太子允礽心急如焚,常对手下人抱怨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愤懑之情已溢于言表。

为了预防不测,康熙对复立的太子加强了戒备。他每天派人去允礽府中查看太子的动向;每次出游,都要将太子带在身边严加监视。康熙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约束允礽,二来是为了督察教育允礽改恶向善,同时还能防止太子党人复聚。但这样一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就失去了人身自由,导致了他对康熙更深更大的怨恨。因此,在这段时期里,允礽与康熙的父子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

父子关系恶化,必然会再次危及到允礽的太子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允礽决定铤而走险,逼康熙让位。但康熙对此早有警觉,还没等允礽的太子党发起进攻,康熙已将步军统领托合齐、刑部尚书耿额、兵部尚书齐世武、都统鄂善、邪图、副都统悟礼等人拿住。经过审讯,果然查出允扔背地里用金钱和许诺收买了这些官员,给他通风报信,并酝酿在时机成熟时逼康熙退位(当然,这是在严刑逼供的威胁下得出的供词,个中真伪很难定论)。此后,一干人犯被押天牢,拟秋后问斩。同时,康熙皇上发布谕旨,指斥了允礽的七大罪状!

P3-5

序言

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先摸透缘由,由此才能深入进去,继而挖出成功的果实来。试问,天下有多少人能真正摸透权力这扇大门呢?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投向以“零容忍”著称的铁血皇帝雍正,看一看他的握权法是怎样的?

历史是一条长长的线,总是割不断的。雍正朝处在康熙、乾隆两个王朝之间,一共十三年,时间短,一眨眼就过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跳过不计,相反,要仔细观察才对。雍正朝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与父子两个长越过半世纪的王朝相比,雍正朝好像是一个起过渡作用的桥梁;二是与父子两个经济繁荣鼎盛的王朝相比,雍正朝好像一个马鞍形状的凹槽,经济并不繁荣。所以,雍正和他的王朝扮演的是这么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角色。他因父皇在位时间长,继位时已四十多岁,加上过度劳累,身体条件不好,执政时间就短了,但他做了不少大事,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雍正曾说自己:“朕事事不及父皇,惟有洞悉下情、盯住要害之处,比父皇高明”,“朕经历事故多年,动心忍性处,实不寻常”,“朕于事务经练甚多,加以勤于政事,早夜孜孜,凡是非曲直尚有定见,不致为浮言所动”。这几句话能看到他的精明、干练、勤政、刚毅、不夸张。的确,他为人处世、领导团队自有数套本领,在复杂、危险的斗争环境中逐步脱颖而出,心里明白自己应该怎样闯出人生的成功道路——那就是既然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听我的,不能打折扣,不能藏技巧,不能玩心眼,一旦露出马脚,就不留情面。所以,雍正在掌权方面可谓厉害,具体讲:如在政治整顿方面的打击朋党;如在机构改革方面设立军机中枢、建立密奏制度;如在行政区划和政治主权方面的改土归流;又如在安民裕国方面的摊丁人亩、蠲免钱粮等。雍正那种夙兴夜寐、朝乾夕惕、事必躬亲的勤政精神,至今仍有可供效法的价值。他始终希望有所作为、开拓进取、超越前人,作为一名封建帝王,这些举措和精神都难得。评估雍正的历史贡献和地位,不像康熙、乾隆那样容易定论,但这正是一种需要细究的原因所在,他处理事务像魔术师一样灵活多变,看准问题像打靶子一样逐个射击,他的眼光、决策、胆魄都是值得注意的,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领导需要高强而智慧的握权法,也需要包括其中精准的决策力,一旦决策不对头,一切无从谈起。不少领导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互相缠绕、突如其来的事情时,有时会觉得没有头绪,抓耳挠腮,不知从哪一方面开始下手,这是管理学上的一大忌,也是考察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

雍正继位后,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削除众阿哥党的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二是整顿吏治,革新政治,以改变康熙后期吏治松弛、财政拮据的不利局面。他站得高,看得远,把握权法、决策力作为自己执政的一项基本功,不断磨砺,翻转自如,目标准,火力猛,认准的就要做好,不许下属出差错,带领团队做出了令天下信服的大事。他的握权法、决策力具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掐住主要人、重要事制定应对措施,采取各个击破法,既给对手打击,也给对手出路,前提是不容另有想法;二是对一个个明暗问题,抓住要害,拍板拿主意,铲除积弊,把路障一个个清理干净,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三是面对官场权力角逐、利益分配问题,审时度势,运用种种奇计,声东击西,分而治之,像下棋布局一样,走出一步步稳棋;四是管理团队,习惯靠多种套路解决棘手问题,打出不同的组合拳,最厉害的是利用密折,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监控系统;五是在用人问题上,把“忠”、“公”、“能”三种人归为可信可靠,反对感情用事、以偏概全,尤其擅长把能人挑出来;六是最忌官风败坏,道德丧失,针对热衷享受特权、养尊处优、逃避责任和义务、自甘沉沦物欲的贪官污吏,出重拳严厉整顿,提出“清”、“慎”、“勤”为官三法;七是始终保持一颗警惕心,睡觉也要睁只眼,防止被阿谀奉承搞晕了头,在太平盛世要有三大忌——忌骄奢、胡夸、靡费,这样才能始终朝着强大的目标而努力。  有些人认为政治是权力演绎的各种故事,在雍正这里,就是铁面无私地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不能让决策走样、流产。他喜欢到位战术,律己绳人,驭下统民,这都离不开责任和忠诚这两点基本要求,凡是决策实施时变了样,就要抓住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头羊,狠狠纠正,以镇其余,所建立的军机中枢、“密折”制是其重大决策中的两个大项,把该用的用好、用准、用活,这三个“用”字是其对执行决策者最严的要求。我们知道,康熙朝后期的政治环境宽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吏治、社会风气等弊端,而经过雍正的艰辛努力,渐渐重振经济、整饬朝纲、激活精神,将康熙朝拉旧的一驾马车翻新改造,更换机具,膏添轴油,一步步地从下坡拉了上来,为下一个王朝的中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道路。

当然,雍正一生长短互见,也存在不少缺陷。除了性格外,特别急于廓清政治,使用严酷手段从事的事例不少。与乾隆比,他也兴过文字狱,尽管他在某种时候往往声嘶力竭,但动嘴的时候多,要人命的实事少。这方面的史实和叙说,已经在我们的篇章中体现。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就是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实事求是地评价雍正的握权法,摸透其中的来龙去脉,给领导者、管理者一些可资借鉴的启示,是本书的一大愿望。如大家从中找到一些为人长处、灵活方法,把真才实学者派上用场,把“贪”字当头的人整治掉,靠决策团队和执行的力度,制订高水平的运行计划,强化细节明确的步骤,一步步做稳做大局面,岂不是好事情吗?这就是我们的期待!看一看周围的人,最缺少的恐怕是“摸透功”,还没弄清楚就开始乱上手。缺什么就得补什么,这是聪明人最喜欢的做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摸透雍正决策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6236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8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2013176801
中图分类号 C934-4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3: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