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来世大全
内容
编辑推荐

雷蒙德·A.穆迪在其经典畅销书《死后的世界》中写到:“是的,我承认来世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当人们达到某种成熟程度时,才能领悟到来世。仅按常规进行推测或只用一般的方法进行研究是领悟不到来世的。”

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许多文化著作都对来世这一话题进行过细致探讨,其中包括《西藏度亡经》和《我有濒死体验》等。而詹姆斯·R.路易斯博士撰写的本书,不仅回溯并探究了历史文献中所有广为流传的关手死亡和来世的观点,还对人们目前时常提及的重要话题进行了细致解读,如死亡之谷、神秘的来世边缘、轮回学说、濒死体验、心灵感应、通灵、临终幻象、灵魂转世、灵魂伴侣、阴魂、涅槃现象等。不仅有亲历者口述,更有超乎常识的思考,即人死之后,是一切都结束了,还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

内容推荐

人真的有灵魂吗?如果有,那么人死之后,灵魂又会去往何处?它能脱离于我们的身体而飘升吗?如果能,那么它能在更高处与生者相随,并一直注意着生者的世界吗?并且,来世是否就是灵魂存在的世界?

很多人对来世的话题津津乐道,他们总想从那些临终幻象、濒死体验,抑或所有关于死亡和来世的观点中寻找到他们所希望的答案,甚至,有可能的话,找到来世存在的科学根据。

经过著名来世研究专家詹姆斯·R.路易斯的潜心研究和经年努力,《来世大全》一书终于面世。路易斯在本书中以诸多证据为依托,对250个关于来世的重要话题进行了全面解读,填补了关于来世的知识空白。所以,如果人知道关于来世的一切,这本书无疑是你的唯一之选。

目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导读

A

阿加萨智慧寺与唯灵论团体/阿克夏记录/爱

色尼教派的灵魂不朽说/阿兹特克人的死亡之

神/阿奎那来世观

B

博伽梵歌/不老的智慧国际教会/濒死体验/不

朽/濒死体验和转变/北美印第安人对死亡的

看法/白玫瑰秩序/柏拉图的另一个世界/变动

的吉瓦/波希的世界

C

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长生不老药/超心理学

与幸存者研究/“催眠师”安德鲁/存在的多

重性/超验主义

D

动物的轮回转世/地狱边界/但丁与《神曲》/

地狱/地狱的“看门犬”/电影中的来世/堕入

地狱

E

儿童的濒死体验

F

非洲人的死亡与来世观/佛教的轮回转世/弗

雷德里克与心灵研究/福克斯姐妹与灵界的交

流/法老和金字塔时代的埃及/伏都教的“灵

性僵尸”

G

鬼魂舞/灌顶/鬼魂/鬼魂照相机/古老的拜

火教

H

海伦娜的通神论/霍尼尔对灵魂的研究/化身/

回溯疗法/河在死亡中的象征

J

集体无意识/交叉对应/记忆幻觉/家族业力/

记忆印迹/家庭圈子/进入地狱的音乐家/僵

尸/基督教中的复活概念

K

控灵/苦难和来世/克鲁克斯的心灵研究/库

布勒·罗斯的死亡研究

L

冷冻悬置/灵魂投射/灵体/临终幻象/临终关

怀/灵魂/灵魂与肉体/灵魂伴侣/灵魂的进化/

灵魂出窍体验/灵魂附体/灵魂先存/轮回转世/

炼狱/陵墓/“灵媒”埃德加·凯西/灵魂旅行

的科学/灵魂的“渡船”/来世概念对建筑的

影响/雷耶斯与知觉弥留/灵魂要过的桥

M

美洲印第安人的鬼魂舞者/魔鬼与恶魔/末世

论/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宇宙/玛雅人的葬礼/末

日审判/冥界/冥河的摆渡人/门罗与灵魂出窍

N

涅槃/鸟与死者的灵魂/能与灵魂向导交流的

露丝/能与灵性世界交流的福特/闹鬼现象与

派克主教

P

排除有害印象精神治疗法

Q

启示录/驱魔/群体业力/侵扰地狱/群体灵魂/

千禧年的救赎/轻敲

R

人身都有一道微弱的“光环”/人们对来世的

信仰/荣格对来世的态度/瑞恩的濒死体验研究

S

上帝复临论/死亡天使/升天/《圣经》/死亡/

死亡之梦/死亡象征/似曾领悟/死亡的恐惧/

守护神/死者审判/生命解读/死者的电话/萨

满的世界/石板写作与心理描述法/睡眠与死

亡的联系/隧道幻觉/守舍/蛇的象征意义/时

空之旅/死者的国度/收集濒死报告的穆迪/死

亡与天使/斯坦纳对人类的解读/萨特芬的显

灵板/史丹顿的“自动书写”/斯蒂文森对前

世的研究/斯韦登伯格对来世的记录

T

天外来客化身/通神学中宇宙/天堂和地狱/通

灵术

W

无我/亡灵的节日/无形存在/外质/万圣节前

夕/往世疗法/往世化身回忆/唯灵论/唯灵论组

织——宝瓶协会/唯灵论社团的标准/威克兰德

的驱魔活动/挖掘尸骨的“帕洛”/外星人附身

X

殉道者的灵魂/新时代/心灵暗室/献祭/心灵

剧院/显灵板/心灵导师朗姆·达斯

Y

幽灵/与死者的交流/意识弥留/伊流西斯神秘

教派/阴魂不散/印度教中的灵魂说/印加文明

中的来世观/伊甸园/阴间/蕴魔/永恒的“阿

特曼”/一个最著名的转世案例/与冥世的交

流/与灵魂进行交流的降神会/与灵魂交流的

戈里格圈

Z

自动书写/占星术与轮回转世/葬礼/中国的来

世观/直接言语/捉鬼/葬礼仪式/在世解脱的

人/种族记忆/转世间隔/在死者帮助下占卜/

招魂术与亚兰·卡甸/招魂术

试读章节

阿兹特克人的死亡之神

早在欧洲人人侵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土著人就已经创立了自己的社会,其文明堪比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及中国。墨西哥和秘鲁的“高级”文化包含三个文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秘鲁高原的印加文明和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文明。这些文明与美洲其他的小型社会不同,它们建造了城市,并将它们载入了史册。虽然阿兹特克和印加社会极大程度上为西班牙征服者所毁坏,但是该文明与征服者文明结合后产生的一些作品却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该文明的世界观和宗教信仰。

阿兹特克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征服了墨西哥土著居民的民族。这个曾被西班牙人侵略的国家受到了早期文化和玛雅文化的影响。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社会不同,阿兹特克人留下了非常详尽的来世概念,这主要是因为该民族对死亡有着更大的兴趣,这样的兴趣导致了集中祭祀的产生。在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中,祭祀包括用活人献祭。

为对应人死后灵魂去往的四个方位,阿兹特克人假定了四个不同的王国:在战斗中死亡的勇士、祭祀牺牲品以及在旅途中死亡的商人被火葬后会进入东方天堂,变成太阳的同伴;在生产时死亡的妇女会进入西方天堂,也变成太阳的同伴;死于闪电、溺水和疟疾(都与水或雨有关)的人被埋葬后会进入特拉洛克的南方天堂,据说这个王国没有悲伤,灵魂在这里奢侈地享受着热带花园;虽然阿兹特克社会表面上没有来世报应的概念,但大多数人最终的命运是去北方王国米克特兰,一个明显令人不愉快的地方。死去的人要花费四年时间,穿过九个地下区域才能到达米克特兰,而且路途中到处是高山和猛兽,还有刺骨的寒风。所有死去的人都带有护身符和被火葬了的狗,以备不时之需。

阿奎那来世观

天主教神学家兼哲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大约1224—1274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罗卡塞卡,他在蒙特卡西诺的本笃会修道院接受过教育。后来,他在那不勒斯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并于1244年加入多米尼加教会。1252年他被派往巴黎大学进一步学习神学并在那里执教,直到1259年才返回意大利。重返意大利后的十年间,他在多米尼加修道院讲授神学和哲学。之后,他再次前往巴黎,四年后又回到那不勒斯。然后,他在那不勒斯大学执教一年。这期间,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布道。然而,疾病迫使他中断了教学。1274年,他本该前往里昂参加一个教会会议,但是由于疾病未能成行。这一年,他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托马斯·阿奎那的折中主义哲学被称为是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反思”,其中增加了大量的基督教教义和前人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表现在他执教的20年间所创作的作品中。除了大量已记录的辩论与评论(《论存在与本质》、《论灵魂》、《论物质》、《论释义》、《后分析篇》、《伦理观》、《玄学》、《政治》及未完成的对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时代论》、《方法论》的阐释)之外,他的作品主要包括用拉丁语写作的神学和哲学论文。在论文《自然原则》中,他讨论了几个哲学主体:从本质与存在的区别到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中的抽象的依赖性和个别物质的普遍分类。此外,他还创作了四本书,在这些书中,他反驳了异教徒和无信仰者。在《驳希腊人的错误》一书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希腊与拉丁基督徒间所争论的教义的看法。另外,包含其神学原则在内的关于神圣教义的论文,有三个部分最终未能完成。

托马斯·阿奎那在其未完成的三部分论文的提纲中提到,为其神学体系提供概念单元的元素,构成了暗示万物来自上帝最终又回归上帝的“酒神圈”。未完成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创世、天使、人类和神的统治的问题和论述;第二部分是关于贞操、恶习、法律和恩惠的论述;第三部分是关于救赎的问题,认为基督及其圣礼是必不可少的。  据托马斯·阿奎那阐述,救赎可能是通过《圣经》的知识及对超越人类的推论只能被不加怀疑地接受的认知来实现的。人类不能直接了解上帝的本质,因为上帝是超越所有种群的。上帝的存在可以通过因果律和物质世界的经验主义知识来证明,例如自然的“动力因”所引发的争论。(例如,我们知道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别的事物所引起的,而这个别的事物之前又是由另一个事物导致的,人类的推论坚持必须要有一个开端——万事万物的原始动因。我们称这个原始动因为上帝)。所有这些争论都暗示了一个原则,即在任何的解释过程中,原因需要有一个终点,而这个终点就是处在另一个世界——那就是上帝的世界。

托马斯·阿奎那主张,上帝作为存在、力量和运动的来源,同时出现在万事万物中。上帝的本质,被定义为不变的纯行为。它不能被其创造的人类完全领悟,除非上帝通过其恩惠使之明了。这种恩惠即是通过正义的行为及各种美德才能实现的天堂中不朽生命的预示。那些拥有神的恩惠越多的人,将能更好地了解上帝,而且也将得到更多的福祉保佑。

阿奎那断言,仅凭人类,是无法看到上帝的本质的。人类的终极幸福目标具有不朽性,即一旦达到将永远不会失去。当然,这种目标只有从必死的生命中分离出来才能实现。人类通过复活达到不朽,复活时灵魂与肉体重新结合。死亡(甚至是世界末日的死亡)是人类获得永生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有人都将被指引到一个最终的固定的结局。在死亡之后,所有死者的智力和意愿都会成为永恒,无论他们是身处地狱、炼狱,还是天堂,也无论是否经历了轮回转世。

据阿奎那说,来世有“地狱边缘”(先祖界),这是基督升天前正义的人们死后停留的地方;还有“婴儿地界”(婴儿界),这是没有经过洗礼的婴儿死后停留的地方;第三处是“炼狱”,所有的罪人都停留在这里,直到他们被净化,被教会重新接纳或直到末日审判的到来;第四处是“地狱”,邪恶之人在这里接受磨难;最后是“天堂”,这是正义之人停留的地方。在末日审判时,所有的灵魂都将重新回到他们的躯体,中间阶层将被摧毁。当最后的审批被宣布时,被定罪的人将坠入地狱,正义之人将升上天堂,直至永远。在审判日到来之前,炼狱里的灵魂可以通过生者的祷告及用善举赎罪的方式免除罪过,升到天堂。P3-5

序言

究竟有没有来世呢?这个难题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如今美国有相当比例的人口都是婴儿潮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至1964年,这18年间美国出生的人口高达7800万人)出生的。在这些人中,年纪稍大一点的已步入花甲之年,稍小的亦已过不惑之年。他们都感觉到了死亡的逼近,有些人甚至已经经历过至亲好友的死亡。所以,“是否有来世”,这个早已被人们抛诸脑后的问题,现在又被提上了思考的日程。

长时间以来,我都有意避免用“有”或“没有”这样的字眼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以前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目前的科学还无法判断是否有来世”。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我是研究来世方面的专家,这一发现让我既惶恐又惊奇。似乎只有出版《来世大全》这种学术著作才符合我专家的身份,才算我对这一领域有所贡献,所以,我为此书作了序。

我最后的结论是来世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当人们达到某种成熟程度时,才能领悟到来世。仅按常规进行推测或只用一般的方法进行研究是领悟不到来世’的。所以,除极个别人外(例如我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只有二十几岁,但他们告诉我,他们已经领悟到了来世,而且领悟的时间比我还早。当然,这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因为他们的很多好友都曾有过濒死体验),来世这个话题不适合年轻人和不成熟的人。

在一种异常清醒的状态下,我看到了已经过世好几年的祖母。在和她详细交谈后,我知道她过得很好,甚至比在世时还好。于是,我领悟到来世是存在的,尽管我现有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解释这一切。我认为其中的一个知识障碍就是“来世”这个词的误用。我们用来讨论来世的语言应该彻底变革。英语里表达“来世”的语言都暗含了时间和空间因素。比如当我们说“来世”、“来生”或“另一个世界”时,其实都暗含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和空间的转换。当我在世界各国游历时,我也询问过很多说其他语言的人关于“来世”的表达,他们都说自己的语言里也包含了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但是,很多关于来世的描述都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他们当时可能都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所以很多描述未必准确。同时,一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也告诉我,时间和空间与他们的经历并没有多大联系。一个妇女告诉我说:“你可以说我的濒死体验就发生在一瞬间,也可以说可能历经了一万年。但是,这对于我的整个经历并没有多少影响。”在和数千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交谈后,尤其是在见过我离世的祖母后,我意识到是革新我们的语言的时候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倾向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语言构建模式。

20世纪40年代末,那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小孩。当时,我们一家都是靠听收音机来了解外界的消息。对于我来说,有收音机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收听一些歌曲,比如吉恩·奥特利、埃德加·伯根、查理·麦卡锡等歌手的歌,另外还可以收听一些娱乐节目。

20世纪50年代初,我的祖父母买回了一台电视机。当时,亚特兰大只有三个频道——2频道、5频道和11频道。每天早上接近7:00时,伴随着一阵阵刺耳的声音,电视台开始了每天例行的测试,然后才开始一天的节目播放,有肥皂剧、西.部片、汽车和香烟广告、摔跤比赛和情景喜剧。晚上6:15,道格拉斯.爱德华兹就会播报国际国内新闻。如果当天欧洲某国发生了重大新闻,爱德华兹就会先向观众展示一张静态的图片。几天以后,动态的影像资料才能通过飞机送达美国。

当然,那时的电视机还是黑白的,而且只有一直守着电视机,才不会错过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比如一个人最喜欢看情景喜剧《我爱露西》,但是在电视剧播出时电视机突然出了故障,或者这个人刚好有别的事情要做,那么,他就只能期待这个剧在明年夏天重播了。如果这部电视剧没有重播,这个人就只好求助看过这部剧的亲戚朋友,打听一下剧情。  到了1994年,电视频道增加了很多,并且全都是彩色的,从早到晚播个不停。其中有两个频道是专门播放新闻的。当欧洲某国发生重大新闻时,我们立刻就能看到。比如我们都亲眼看见了柏林墙的倒塌。遥控器的出现使得频道的转换变得十分容易。像1955年那种错过了《我爱露西》就永久错过的事情一去不复返了。只需要开车去一趟音像店,就能看到你想看的任何一集电视剧。

由于我亲身经历过这种伟大的社会变革,所以从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来理解来世的问题。如果把现世比做收音机时代,那么来世就是我们正处于的信息时代t虽然很多濒死体验对来世暗含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提出了质疑,但是,这些濒死体验同时也证明了,来世或许也包括信息的传送、加工和获得。

所以我敢十分肯定地说,来世是存在的。但是,我所说的来世更偏向于一种信息技术,或是一种精神教育和精神娱乐的媒体。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来世存在,还没有过濒死体验,或是还不曾见过自己已过世的祖父母,那么,不用担心,慢慢等待,总有一天你会领悟到的。在等待的过程中,你可以安静地坐下来,读一读《来世大全》一书,或许,你所有的疑问都能迎刃而解。

濒死体验之父 雷蒙德·A.穆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来世大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R.路易斯
译者 秦慧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25045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21-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6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