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玄--天生知道(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启迪心灵,增加能量:一本能够让人读后“顿悟”的密典。

玄是人的天性,觉着是人的天赋本能,顿悟是觉着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天地给了人类一种达到的能力,因此人类应该充分运用这种天赐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激发潜能并增加能量,以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一本从中国古典文化中祈求恢复人类心性的启迪书。它让我们认清自己,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集《老子》的智慧、《论语》的积极、《坛经》的宽宏、《易经》的玄妙于一身,能迅速提高个人能量,以应对变幻莫测的现代世界。

千百年来,关于玄的研究,一直是隐的,人们日用而不自知。本书正是为此而做,全面、简明、深刻地阐释了玄学的思维模式与实践体系,讲述了如何用玄启发我们的天赋本能。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懂,一懂就通,一通就悟。读完本书,你会深刻地感受到生命从此不同,世界广袤无边,一扇观察生命和世界的“天窗”,已经在不经意间为你开启……

目录

前言 天生知道

第一章 人是有灵性的

第二章 玄是什么

第三章 觉着的门径

第四章 怎样觉着

第五章 明心见性的人

试读章节

从人的感觉看世界,宇宙和人类分别有三界:有界、有无界、无界。形象地说,相当于人的身、心、神。有界是人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个世界,即存在着的那些物质;有无界,是人能觉着的那一个世界,即人的身体、心理、精神处于浑融之状态,宇宙的场、能等,这个世界的本质、性能多属有无界;无界,指人类无法由感觉而得知,只能靠人的心性、灵性感觉到的那一个世界。譬如阴谋、经络、势、暗物质等。

有界、有无界、无界又可以用物界、生物界和神界来描述。物界即世界之万物,生物界包括植物、动物、人等,这些都处于有无之际,而神界指本、道等。有界是有形的,可以用数、量、形来描述,无界是无形的,无法用数、量、形来度量,而有无界介于两者之间,如文字、信息、电能、气功等,可以借助工具显示。主导这三界的是精、魄、魂。宇宙有精、魄、魂,生物有精、魄、魂,人类更是个个具备(于人而言,精主导身、生理,主导有;魄主导心、心理,主导有无;魂主导神、精神,主导无)。植物有精,所以能生能长;动物有精、有魄,所以能自我组织;人类有精、有魄、有魂,所以有主观,有能动性。

魄性的作用是组织,正是由它组织起了一个个生物,组织起了人的一个个系统,不然,动物成不了动物,人成不了人,宇宙成不了宇宙。因为没有魄,就没有组织者,就没有对有、无的整合。

人的生、活使我们相信“魄”的存在。不然,为什么人(及宇宙)的生理活动会如此协同,如此有节律,如此循序渐进,甚至较人为的组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魄”的存在,这些就无法解释。

虽然我们很少感到魂的存在,但魂是一定存在的,魂界也是一定存在的。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几千年存在于此,这不是魂的存在是什么?一个概念、一个观念几代人为之奋斗,这就是魂存在的明证。孔子的“仁”,耶稣的“爱”,这些不仅仅是观念,更是在此基础上的“魂”,不然何以几千年绵延,十多亿人信仰?每个民族都有一个魂,美国人是“往”,德国人是“乾”,瑞士人是“作”……每个人都有一个魂,不然你怎么能数年、数十年都是如此生活,非如此不可?宇宙如此有序、如此扩张、如此连绵不绝,不仅证明了有魄的存在,也证明了有魂的存在,有宇宙的灵魂存在,有宇宙的气、质、性存在。

P15-17

序言

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人生下来就是知道的,知道需要学习是一种误解(知识是需要学习的,西方人是知到、知识而不是知道)。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有多少年是有知识的,有科学的,有理论的,在学习的?充其量只有5000年。这5000年与人类的进化长度——数百万年相比,一瞬而已,大概相当于佛教里的刹那。人类的生命体数百万年走下来,都是无知无识的。但是我们进化了,我们在宇宙中、地理中、生物群中生成了,活下来了。我们这个活下来是知“道”的,不知“道”的话怎么活下来?小孩怎么生怎么养,现在有育婴的知识,但以前没有育婴的知识我们也代代繁衍,成长到今天了。所以,不要忘了我们的本性和本能,是本性本能使我们进化到今天。

我们是能的,不是不能的,是与生俱来的能。但这一本能现在被淹没、遮住了不少,自己看不见了。人类自有科学和知识后,它的本性、本能退化了,至少是被忽略了,被严重忽略了。没有知识、没有科学以前,人类自我在进化;有了科学和知识,人就把本性本能给忘了。我们现在不知“道”了,失去了对本性法道的掌握。什么是掌握?手伸出来,再握起来,像捏个核桃一样,这就是掌握。知本知道是我们天生的一种本能,一种活泼泼的内在心性。

饭吃下去,怎么消化,怎么营养身体,怎么送到每一个细胞?你能靠智慧来指挥吗?不可能,但它就是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所以,人一定是有本性本能的,5000年来我们说不清楚的数百万年前我们天生就知道了。这是天赋的、天生的性和能,不是科学和辛劳所替代得了的,至少在今天没有这一可能。

我们可以从有无之间的关系来认识本性本能,有即是实在、在,无即是虚空、不在。

我们先看有统御有。人有个免疫系统,得了艾滋病后,坏了。人类的科学技术那么发达,让它恢复行吗?很难。可这免疫系统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天地随意地给每个人一套,每个动物一套、每个植物一套。这就是有统御有。有统御有,很玄妙,是人类现有的技术、知识难以解决的。所以你的身体要比你的脑袋聪明,你的脑袋要比你的知识聪明,你的知识要比你的技术聪明。人不要动太多的小脑筋,而是要从本性本能入手,少用智慧、技术。现在我们是颠倒的,一切从技术开始,从浅层、从小处入手。集全人类的智慧造一个让它用一双筷子夹一粒花生米送入口中的机器人难吗?当然很难。但是人做这样一件事就太简单了,为什么?因为这只不过是我们的天性和本能之一。天地人有巨大的能量,人生更是玄妙无比。

我们再看一下无统御有,看一下人的灵性、本能,天地的灵性、本能怎么统御有。你这一生能活一百年谁规定的?人的生命要经历生、长、盛、衰、灭这五步是谁规定的?是那看不见的本性本能,是无。地球何以能悬在这宇宙之中?宇宙中这万亿星球上下左右都没有任何依傍,它们居然都悬在那里,按部就班、秩序井然,是什么让它非如此不可而极其精准?还是那看不见的本性本能,是无。所以,天地人都是有本能的、本性的,不然,怎么会如此讲道理?

更有无统御无,让人觉着本性、本能的存在。人的意识中念、识、境、观、象一层一层被统御,这就是无统御无。宇宙之本性本能统了诸信仰;诸信仰统了诸文化;诸文化统了诸主义;诸主义统了诸制度;诸制度统了诸政策。孔子用一个“仁”,统御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里,统御了中国人的心性。人类社会就是在各层上下统御,反动都反动不了。宇宙、太阳系、地球、生物、人类,你我已经被如此安排、安置了。道在其中。天地人之本性本能在其中。

既然天地人都有道,那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呢?问题在于我们不在“际”。中国有一句无上的真言,叫做“天人之际”,不少大家在此用力一辈子,也只有些许体会。司马迁以为自己是通古今之变的,但于天人之际,他很谦虚地只用了一个“究”字,表示自己尚在探究之中。中国的学术界以为,不懂际的人是做不好学问的。其实何止如此,不懂际的人是做不好事,也做不好人的。

际是本性之一,是宇宙、自然、人类的天性之一。际是道,不太好违反。际的意思就是际,一看就知道了,它是两极或多极之混沌状态。如太、极,其中就是际,就是场;如乾、坤,其中就是际,就是易;如宇、宙,其中就是际,就是浑……世界之万物,你在,你必然是际。人有魄魂,有意气,有了主观能动性,因此,不少人就不扎实了,前后移动,上下翻腾,左右偏执,迷信一端,从而就不在际了,甚至与际背道而驰,这就会出问题。

人的感知系统中有知觉、感觉和直觉,人性之中有理性、感性和灵性,以此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使人类分别有科学、玄学和幻学。但是许多人不完全,不在三者之际,完全不到位,不能无过无不及。有的过了,有的不及,有的又过又不及,甚至有人废弃了某一端。仅此一项,人就残缺不全了(指的是心性残缺)。

今天,不少人执著于科学,了解一点玄学,不知道幻学。他们知觉和理性发达,感觉和感性可以,直觉和灵性偏瘫,这就不在际的位势,因此,许多问题就冒出来了。

缺陷之一,是我们很盲目,不知“道”,只知数、量、形;只知皮毛,不知本、性、法、道、作、化;小事很清楚,大道不明了;浅显处很明白,深刻处看不到。简单地说,就是不知本,不知“道”。现在,先知先觉的人很少,能作些预测、知道点未来的人都被称为大师了,这不正常。  2010年,地震频频发生,少有机构能准确预测。理由是地震不可预测,这个说法不好。准确地说,是人类没有能力预测。因为地震一定是有规律的,它的势力场一定是按照某种法则结构和变化的,预测不到、不准,与不可预测是两码事。我们不能知未来,根本的原因是人的灵性和直觉被遮蔽了。不然,知道四川汶川要地震了的青蛙怎么会比人还要多呢?在这方面,我们有时较许多动物都不如呢!人的本能应该让我们知道得更多。譬如,世界历史和形势不断变化着,强国此起彼伏,中心不断迁移。那么,最终的中心在哪里呢?许多人一定会回应说,自人的世界观形成以来,对这一问题就争论不休,我怎么知道呢?但我们应该知道的。直觉和灵性告诉我们,中心一定在欧亚大陆(因为乾、坤、易三大族群在欧亚大陆),一定在乾、坤、易族群的混沌之中。

缺陷之二,是我们的感觉很复杂,很混乱。在一个个人手机拍的照片都能在全球迅速传播的时代,我们的感觉尤其如此。面对信息爆炸,人被信息淹没了,我们失去了对它们的判断力。问题不在信息爆炸(科学越发达,知识越复杂,信息量骤增),而在于我们缺乏一个整理信息的系统。计算机用0和1处理了所有的信息,人为什么不可以用一、二等符号处理全部信息呢?其实,在我们觉着本性本能的时候就可以了。

缺陷之三,是我们能力的失落。最显著的表现为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人生所需要的知识。我们学历提升的速度,跟不上知识增长的速度。“活到老,学到老”成了大多数人的常识,真是要命。面对高科技,我们有一种无奈感,无能感。今天,许多人活了一辈子,临到终了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别人是谁,这世界的本性本能是怎么回事。一些基本的问题困扰人们的一生:我从哪里来,在哪里,去哪里,该去哪里,如何去等。许多生而知之的东西我们都失落了。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我们大多都已失去了这种能力。

古代有那么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事发生,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具备这些能力呢?人是天生知本知道的,明心见性应该不难。譬如,日本人是谁?一会即觉。日本人是太性的(为人做事多求得当)。墨西哥人是谁?墨西哥人是极性的(与日本人相对而言)。英国人是谁?英国人是场性的(综合了日本人与墨西哥人的个性和张力)。这些个性谁看不出呢?如果他们的个性清楚了,那么日本人、墨西哥人、英国人在哪里(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等风俗鲜明地表现着),去哪里(趋势很明了),如何去,这些谁又看不清楚呢?每个人的命(个性),只要躺在床上想想,照照镜子看看,应该是可以清楚的。

我们讲玄,是希望恢复人天生知道的能力,在人心性不足之处补全它,如在科学之上增加玄学、幻学,在理性之上启发感性、灵性,在知觉之上发达感觉和直觉。目的在于我们不仅能知识,而且能知道;不仅知道有,而且知道无;不仅知道目标,而且知道命运;变意外,为一定;变偶然,为必然;使人生变应付为掌握,使感觉(世界、信息)变复杂为简易,变支离为系统;在学习之上加觉悟(变皓首穷经为一会即觉);在技能之上发挥本能,最终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只要我们在气性上努力,谁都可以知本、知性、知作(知道)、知化,因为这是我们天赋的本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玄--天生知道(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世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2330
开本 32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7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0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