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家话养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保健局长王敏清说: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是事业的保障,是幸福的源泉。健康教育专家赵霖说:寓医于食,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刘建文说: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消灭隐患于萌芽。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王连清说:弘扬中医国粹,治未病,调已病。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吴大真说:药膳既能防治疾病,又能滋养身体。

来听听五大专家的健康忠告吧,它将引领大家走上科学健康的保健养生道路。

内容推荐

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局局长,主任医师,曾先后服务过杨尚昆、邓小平、朱德、毛泽东、叶剑英、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赵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

刘建文,研究员,资深医药、养生、抗衰老学专家,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和科普作家。

王连清,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二十多年从事于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友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吴大真,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健康教育专家,中央电视台《健康早班车》专家顾问。

本书由上述五大专家倾情合著,尽诉他们半个世纪以来的养生心得。

目录

第一章 保健局长谈保健

一、我保持了半个世纪的健康纪录/3

二、我是如何保健的/6

三、我保持健康的家庭因素/23

四、中共元老们如何多活过八九十岁/26

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30

六、健康长寿,必须重视呵护与增强身体免疫力/33

七、人生十好歌/35

第二章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一、健康是每个人的宝贵财富/37

二、关注健康——先进厨房。后进药房/42

三、要想身体棒,就得嘴头壮/48

四、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石/50

五、膳食与就餐的“十大平衡”/56

六、肥胖——世界性的流行病/61

七、饮食、健康与女性美/64

八、“功能食品”与中国食疗/67

附录/70

第三章 健康长寿靠养生人活百岁不是梦

一、欲求长生必先养生/75

二、老年人预防健康危机的八个侧重点/77

三、防“三高”,除“三害”的十项养生保健措施/81

四、老年人二十项简易健身活动/85

五、中老年健身九忌/93

六、老年餐饮重在饮食调养/96

七、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105

八、相依为命的老夫老妻/108

九、消除丧偶的心理伤痛/110

十、四剂长寿的良药/111

十一、消除认知差异的代沟/113

十二、与人为善理解万岁/114

十三、预防老年痴呆/115

十四、笑——免费的长寿方/119

十五、今冬进补明年打虎/120

十六、睡眠——健康的要素/124

附录/126

第四章 上工治未病

一、什么是亚健康/131

二、哪些人群易患“亚健康”/133

三、导致亚健康的因素/134

四、中医认为健康的基础是什么/136

五、怎样预防亚健康/143

六、介绍几种强身健体、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的养生方法/147

第五章 以花养生益寿延年

一、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167

二、百合花:滋阴润肺、清心安神、补中益气/171

三、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74

四、菊花:散热清风、平肝明目/177

五、茉莉花:理气止痛、辟秽开郁/182

六、梅花:疏肝解郁、健脾开胃/185

七、三七花:清热、平肝、降压/188

八、红花:活血化淤、凉血解毒、解郁安神/191

九、桃花:利水、活血、通便/195

十、荷花:清心凉血、活血祛淤、去湿解暑/199

十一、桂花:化痰止咳、温胃散寒/202

十二、月季花: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疏肝解郁/204

附录1:常用入药花卉/208

附录2:花疗歌/215

试读章节

◎无病,重视预防

人们生病,主要不是有病菌存在,而是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因为,处处都有病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皮肤有破损,就容易感染化脓。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疾病流行时,有人病倒,而另一些人却安然无恙。所以重视预防极其重要。夏季尤其要重视防止胃肠道疾病。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我十分注重饭前洗手,因为人的双手什么都摸,病菌也最多。要强调的是,洗手时要用流水,而且洗手后,不要再用毛巾、纸巾等擦干,要让其自然干燥。也不要与他人握手,以免双手再度污染。此时,若用传统的拱手礼,即显得文雅又庄重。

平日,我很少在餐馆吃凉菜,而且买回家的熟食和半成品,也要经过加热后再入口。因为它们在运输中多已被污染了。

20世纪60年代,我在陕西咸阳农村“四清”时,一样要“和贫下中农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去的那个村子极其贫穷,全村没电,晴天满身土,雨天两腿泥,房屋多是土坯垒成,四面透风。我住的那家老乡,土炕上只有一张破席,一家三口人盖着一床污秽被子,枕头就是一块砖。因缺少柴火,每天只做一次饭。晚饭是把已做好的玉米面贴饼子,放人未熄灭的炭灰中捂一捂拿出来吃。老乡知道城里人爱干净,把炭灰中的贴饼子拿出来后,还特意用锅台上的搌布擦净,再送到我们手中。老乡的好意,我实在领情,可眼睁睁看着那块黑搌布,实在难以人口。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主动上前从炭灰中掏出一个贴饼子,边吹灰边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炭灰经过燃烧没病菌,吃点灰也没什么关系。同时,也免去了老乡的擦灰之劳。

当年我在“五·七干校”时,没有条件饭前洗手,怎么办呢?我尽量不用手直接抓进口的食物,即便吃馒头之类,我也多用筷子夹着吃。

我在家中登高时,为防止万一摔倒,每次都采取了双保险的措施。多年来,我不断遇有摔伤骨折的亲友,而我却没有摔过一次。

外出活动,我也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不去危险之处,同时也避免乘不安全的交通工具。

上述这些使我避免了许多疾病。

◎小病,消灭在萌芽中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小病症但却不重视,殊不知许多小病能酿成大病,不仅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如平日常见的毛囊炎,它可能发展为痈(大面积的脓肿),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使患者致命。

我的生母是农村妇女,据说是因腹部长毛囊炎羞于启口,最后因细菌进入血管发展为败血症而病故的。

1958年夏,我在同仁医院内科进修。一天,由急诊室送来一位高烧昏迷待查的女高中生。家属说:“孩子平日一直很健康。三天前还正常,昨天看她身软乏力,今天便昏迷了。”此外再没有什么口述。我见患者体格健壮,检查体温摄氏41度,血化验显示体内有重度感染。为了抢救病人,我首先给她静脉滴注了青霉素消炎和降温。

夏季出现这些症状,常见的疾病是急性中毒性痢疾或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然而经过详细检查却排除了这两种病。又进一步做胸部透视等检查后,也没有发现病灶。最后,我让护士将患者衣服脱光检查全身,前身也没有发现异常,但当将病人翻过身察看背后时,只见左臀部有一碗口大的褐色脓肿。病情大白:原来是臀部皮肤患了痈肿而引起的败血症。虽然我立即加大了静脉滴注青霉素剂量以及强心等措施,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病人的母亲赶到现场时,立刻昏倒过去。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人员无不悲伤和惋惜。

以上两例由毛囊炎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的病例,让我终生难忘,并经常提醒自己小病必须及早医治。所以我不论在哪里,总是预备一小瓶碘酒棉球,出现毛囊炎或甲沟炎时,涂两三次碘酒便很快治愈,使我避免了许多痛苦和麻烦。

对于那些自己不懂的病症,应及时请教专科医生,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使身体少受疾病损害。人非圣贤,更无全能之人,多求教他人,才是智者。

我本人是医生,更了解医生的心理。哪个医生不希望自己多治好病人、积累经验?2003年,我患重度喉癌后,一切服从和尊重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结果,我收到了极好的疗效。

对于医生和专家的医嘱,如仍然我行我素,吃亏的只有自己!

◎大病,尽早根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病多由小病发展而来。如果能及早治疗,便可避免许多疾病反复发作和出现并发症。例如: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如不尽快手术切除,常可并发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急性阑尾炎如不手术根治,往往有反复发作的后患,如不及时手术更有化脓穿孔和患腹膜炎等恶果。这些都会极大地损害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在发育成长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我年轻时患扁桃腺炎和阑尾炎,本来是可以用保守疗法治疗的,但为了不遗留复发的后患和避免一些并发症,我主动提出手术切除。这些对于我日后身体长期健康有重要作用。

生活中,一般非医务工作者很难判定自己所得的是否是大病,是否需要住院、手术。也不可能为了保险起见,不管大小病都往医院跑。怎么办?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可首先电话咨询一下身边的医生,再作定夺。在此强调的是,必须重视和及早诊疗,更要按照医嘱办事。不可因我行我素拖延或蛮干,而损害了自己珍贵的身体,造成终身遗憾。

◎尽量保护身体各组织和脏器官的功能

人体是一部极其科学,而且十分复杂又非常严密的有机体。它有着强大的免疫力和代偿功能。人在一生漫长的岁月中,应尽量避免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病菌到处都有,不是有了病菌,人就要得病,只是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才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例如常见的感冒,当营养不良、体弱、疲劳、大病、术后等免疫力低下时,遇着受冷着凉才得病。若吃饱了、睡足了,常常冷到长了冻疮,也不感冒。

重视保护身体各组织和脏器官的功能、避免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生活中,人们多在精心保护自己最心爱的物品,但却常常忘记保护自己宝贵的身体。人们只是在丧失健康之后,才感到身体健康的珍贵。可此时已晚矣。

我除一般防护之外,还会做到:

1.尽量不吃或少吃药物,俗话说“凡药三分毒”,每种药都有它的毒副作用,特别要重视它对胃、肝、肾、造血功能的不良影响。

现在有不少人靠药来保健,那是因为人们常常只考虑到它有效的一面,却忽略了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据近年统计,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全世界每年有1/3的病人死于不合理的用药。

P16-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家话养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33715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