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遵照他自己发明的“学术论述通俗化、严肃话题生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海龟理论土鳖化”的四化理论,深入浅出地宣传主流价值,向读者传递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主要传播的是作者的管理理念。本书主要适合年轻人阅读。
图书 | 遵从与统御的智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遵照他自己发明的“学术论述通俗化、严肃话题生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海龟理论土鳖化”的四化理论,深入浅出地宣传主流价值,向读者传递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主要传播的是作者的管理理念。本书主要适合年轻人阅读。 内容推荐 陈海春,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定州人,客居江城武汉。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人称“红色牧师”。自励的理念:内在优于外在、长远优于即时、习得优于天赋、内省优于灌输。以为党和国家“布道”为业为荣,被誉为讲政治理论课都能赢得掌声的人。善于将学术论述通俗化、严肃话题生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海龟理论土鳖化。 作者曾获得2007年人民网强国博客十大优秀博客,并名列第一。人民网对他博客的描述是:“文字简约精当,风格大气。他是一个关心吏治和民生的学者,深入浅出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学者。” 本书为陈海春教授博客的文章精选。 目录 为官:位子与脑子 为吏:帽子与镜子 为僚:轿子与点子 听话与出活 智力与智慧 低姿态、勤工作、观大势 米箩与糠箩 坛子与盖子 《集结号》:抽象的组织,具体的个人 政论家与政治家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公众形象与公余形象 知人与晓事 闲人出思想,无事就读书 协调关系,化解矛盾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不要浮在上面当官做老爷 一场反映领导者水平高低的舞台剧——读(美)索尔兹伯里《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有感 人情与原则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当家与管家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骆驼与蜜蜂精神 班禅大师:灵塔下的思考 一个人生道路上的智者——读李瑞环专著《学哲学,用哲学》之感想 领导集体的班子建设 知人善用 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方略 地方负责人的领导学分析 绩溪随想 扬州随想 长与幼、大与小、强与弱——拜谒黄梅五祖寺与四祖寺的感悟 上台与下台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朱九思:1978年的前前后后——华中工学院“朱九思时代”的领导学分析 方向最重要——记留美博士、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周济教授 大人物与小人物交往的故事 建军节:来自老百姓的祝贺——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纪念日 知青点:回顾与前瞻 吃是要吃的,斗是要斗的 一碗终生难忘的面条 缺陷: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折腾记 华工园:先生送我三件宝 总还是一介书生 明白与糊涂 好孩子与坏孩子 人脉管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说君子 说小人 解决·解脱·解放 试读章节 我这辈子都没有当成“官”,但我几乎琢磨了一辈子“官”。 这里指的官是“主官”,也就是说话算数、有自己独立的东西、俗称“一把手”的人。我对官的琢磨有三个历史时期,一是从小在部队子弟小学上学,有些同学家长的职务很高,同学们之间也有以爹妈的职务作为炫耀资本的陋习,这是我对“官”最初的感觉。后来,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为官之人,首先,我硕士的导师刚刚从党委书记兼校长的“官位”上退了下来,需要通过带研究生总结经验,我有幸成为他的弟子,想一想从我进校在开学典礼上昂头看他在主席台做报告的情形,到近在咫尺聆听他教诲是何等感觉!其次,当我40岁那年,一位对我一生影响更大的领导把我调到他所管辖的部门做“办公室主任”,后又被安排到学校党委政策研究室执掌常务,这段经历使我对何谓“主官”、何为“主官”有了更深切的感性认识。再后来我从为官者的圈子里淡出,到新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上一门“领导学”的课程,我将这些年的心得加上必要的理论糅在一起,对此更有体悟。可以说,“官”是我在现实社会中为之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我研究的主要对象,更是我希望让学生实现其人生理想的主要对象。 “官”是比吏和僚地位都高的人,但也是人。既然是人,就可以从人最基本的天性来研究。是人就会做与生俱来的‘‘三件事”:出生后要吃奶,吃饱了就有成就感;吃奶时要母亲抱,抱了就有安全感;不吃奶不睡觉时小眼就要乱转、小手就要乱抓、小腿就要乱踢,转了、抓了、踢了就有满足感。这“三件事”就满足了“三大动机”:追求成就、与人交往、尝试工作。据此,身居高位的为官者有“三好三不好”。“三好”: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追求成就的动机;能够结交一大批人,满足与人交往的动机;有自己的一摊子事业,满足了从事工作的动机。“三不好”:追求成就动机与耐受挫折能力不能统一;结交一大批人与结交少数知己的可能性不能统一;从事工作和可能出错的矛盾不能统一。因此,人人都想做主官,但是真正当上的人才知道:高处不胜寒。 小的时候,家里人就告诉我“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害人”的道理。后来《红楼梦》中间有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当然,你再说这个行当有何不好,但是想干的人还是很多,就如飞蛾扑火一样。评价一个人是否善于为官的尺度有多种多样,但无外是两条,一是基于为官者个人品质的,二是基于为官者从事事业的。所以,许多领导学的书籍都是沿着这两个问题来阐述的,且对哪一个要素更重要,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我评价一个为官者的尺度与他们不同,我是看他是否能在这个位子坐得稳、坐得久。我以为,只有这个尺度才是对多种要素的综合,也只有这个尺度对当事人的意义最大。由此,我从三个方面来概述:(1)基础:位子与脑子;(2)形象:虎气与猴气;(3)本事:知人与晓事。 ——基础:位子与脑子。要想把位子坐得稳、坐得久,靠别的都不灵,惟一可靠的就是动脑子。而动脑子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实,人什么特征都具备,就是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换言之,没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可这恰恰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所有的“不可替代性”都是人为的结果,这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故事、充满变数、充满乐趣。第一,从为官者的产生上看其“不可替代性”。主官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是民选方式,主要靠竞选;二是官选方式,主要靠任命。从民选的角度看,“不可替代性”主要是指“选择的惟一性”。两次竞选总统成功的克林顿对选举的奥秘颇有心得,在第一次竞选时他说:“在美国成功的总统竞选有三个基本要求。首先,人们必须能够看到你本人,并且能够想象你就是总统。其次,你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支持才能为人所知。再次,这是一场理念、纲领和问题的战斗。”而争取连任时他更聪明了,他只要美国人知道:“我在白宫你们会觉得很舒服。”竞选连任最经典的故事还是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全世界都认为他不可能战胜克里,但美国人民还是让他赢了,因为在美国人的安全感下降到极点时,只有那个“二愣子”小布什才是最合适的。从任命的角度来看,除非到了顶层,再大的官上面也还是有官,因此,这里的“不可替代”主要是指“合适性”。“合适”并不是说上级选择了最好的,而是说选择了最“适合”的。“合适”,这两个字可是一言难尽,没有一个通则,只有做个案分析。 第二,从为官者的运转上看其“不可替代性”。这主要指“角色的惟一性”,即干好自己的活。对主官来说有一个规律: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算的。角色的惟一性,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看:第一,与上级机关或者上级负责人有没有比较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本人的影响力有多大;第二,与平级或虽没有隶属关系但是有潜在的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有没有比较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本人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第三,永远不要做下级能做的事情,永远不要让下级做只能由你做的事情。 P1-3 序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是我在琢磨海春同志的名字时,脑子里记起的唐诗佳句。他原与我在同一个大楼办公,还是同一层楼,办公室斜对着。平日里见到我海春总是十分的客气,我常常戏言:“你是不是在监督我这个老头子,按不按时上班的吧?!” 他并无事求我,我也无事找他。没想到,有一天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他要出一个集子,请我帮忙写个序言。因为之前我关注过他以“红色牧师”为笔名的博客文章,我觉得十分有意义,所以就答应了。 在当下,网络已经将世界联成了一体,世界成为一个“村落”,谁赢得了网络,谁就赢得了未来。为人师表,主要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核心是传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信息传播和知识学习的途径,使传道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目前,互联网已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虚拟世界已成为真实世界不可取代的补充。他通过这个新的平台,不断延伸和传播他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同时也从这个虚拟世界中收获着实实在在的共鸣和肯定。 我非常欣赏海春秉持主流价值取向,畅游网络天地的做法。荀子讲得对:“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他自称“红色牧师”,并以为党和国家“传道”、“布道”为业为荣,通过自己的文字向读者传递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红色的光芒撒向中国。同时,他遵照自己发明的“学术论述通俗化、严肃话题生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海龟理论土鳖化”的四化理论。深入浅出地宣传主流价值,呈现方式得当,自然受到大家的欢迎。尤其是许多年轻人,他们更容易通过他的“传道”、“布道”,接受主流价值观。 他是工科出身,以前与我同在一个院系,说起来,我还是他的师辈。他能够从一个工科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文科的教授,能够在中原地区笔耕不辍。成为人民网2007年度优秀博客的第一名,令我高兴,值得我学习。是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从这些形而下的知识中,去思考、去抽象、去领悟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中的东西,将下学的知识内化、升华,上达为形而上的精神与素质。他本着这种“下学更需上达”的精神,坚持日读万字、日写千字、天天向上,实属不易。与此同时,他还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汲取养分。这点很重要。有哲人讲过,人类最高的智慧是反省。曾子也讲:“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总结,是向实践最好的学习。他在学校多个部门工作过,组织上将他放到任何一个岗位,他都能够从一个外行逐步转变为行家里手。这种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笃于实践的工作和生活作风也是我一贯倡导的。 我同湖北人民出版社曾打过交道,他们是我省声誉最高的综合出版社,在建国初期,也曾经是中南地区惟一的一家出版社。该社能到我们这样的一个以理工医学科为优势的大学里来,发掘人文学科的选题,体现了他们独到的眼光和精深的专业素养。这次与海春同志合作是湖北人民出版社的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老学人,对此我深感赞许和欣慰。 我一直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当然也无完书。“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想,海春同志也正以此书的出版为契机,期待着读者的赐教。 谨为之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遵从与统御的智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海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649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4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