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心理按摩篇)
内容
编辑推荐

光鲜的外表掩盖不住我们内心的伤痛,抑郁、焦虑、多疑、强迫等肆意蹂躏着我们脆弱的心灵!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多的烦恼?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该怎样切除这偷走我们快乐的毒瘤?本书将引导您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观自省,帮助您找到窃取快乐的罪魁祸首,为您支招儿,帮助您做心理按摩,战胜自己的心魔,找回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

内容推荐

为什么中国人的快乐指数这么低?莫非中国人没有快乐基因?不然,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人在闲暇时最聪明和最理智的,他们能够发现许多生活的快乐。罗素也曾盛赞中国人具有极大的创造快乐的能力。那么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哪里去了?谁是偷走我们快乐的罪魁祸首?我们该怎样防止我们的快乐丢失?

各种负面情绪、自身的人格缺陷、面对挫折的错误应对方式,常常让人在痛苦中煎熬。这本《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心理按摩篇》帮助现代人分析了人们不快乐的心理原因,寻找了排解痛苦的心理良策,对人进行一种心理上的按摩,构筑了防止快乐丢失的防火墙。让我们共同创建我们快乐的心灵家园吧!

目录

编者序:寻找失去的快乐,共建快乐的心灵家园/5

第一章 查杀偷窃快乐的心灵病毒

 一、缘何终日蹙额眉——抑郁/10

心理测试1/19

心理测试2/20

 二、心怀忐忑为哪般一焦虑/21

心理测试/24

 三、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愤怒/28

心理测试/31

 四、没有任何人能让我信任——多疑/35

自测题/40

 五、一个人的世界好冷清——孤独/41

心理测试/48

 六、无休止的重复——强迫/52

心理测试/54

 七、小心眼的烦恼——狭隘/55

心理测试/59

 八、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嫉妒/60

心理测试/63

 九、满腹牢骚愁杀人——抱怨/64

心理测试/70

 十、我什么都不行——自卑/73

心理测试/76

第二章 解析偷窃快乐的人格缺陷

 一、依附他人,毫无主见——依赖型人格/81

心理测试/87

 二、固执狭隘,自以为是——偏执型人格/88

心理测试/95

 三、刻板冷漠,不合时宜——分裂型人格/97

心理测试/101

 四、急躁易怒,冲动好斗——攻击型人格/104

心理测试/111

 五、敏感羞涩,行为退缩——回避型人格/113

心理测试/121

 六、装腔作势,哗众取宠——表演型人格/123

心理测试/131

 七、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自恋型人格/133

心理测试/139

第三章 盘点偷窃快乐的挫折应对方式

 一、找个理由为自己辩护一文饰/144

 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146

 三、选择性遗忘——压抑/149

心理测试/152

 四、迁怒于人——攻击/153

心理测试/158

 五、南辕北辙,行为与内心背道而驰——反向/159

 六、倒退到童年——退化/162

心理测试/167

 七、你要我朝东我偏朝西——逆反/168

心理测试/171

 八、一了百了——轻生/173

 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补偿/178

 十、化悲痛为力量——升华/183

 十一、自我解嘲——幽默/185

心理测试/190

第四章 安装防止快乐丢失的心理防火墙

 一、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自信/194

 二、车到山前必有路——乐观/202

心理测试/210

 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宽容/212

 四、得失何必太计较——知足/220

 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勇敢面对/227

心理测试/233

 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236

 七、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242

试读章节

小李所表现出来的正是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其实抑郁在现实中是常见而普遍的,它是人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没有处理好而产生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短暂的抑郁情绪是正常的,令人抑郁的情境过后,抑郁情绪也会逐渐消失。但是持久的抑郁便是一种心理疾病了,在心理学上称为抑郁症。抑郁症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也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很高,全世界几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又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快,以及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人们整天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再加上不少人都有一种悲观的人格特征,遇事总容易往坏处想,在顺境时悲观情绪被掩盖起来,但如果一旦碰到负面消息时就容易在这种人格的基础上发生抑郁症。抑郁症,常常被人们称为“心灵感冒”。可别小看它,严重的“心灵感冒”接连吞噬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保守估计,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以此来估算,我国国内抑郁症患病人数将近四千万。根据现代心理学诊断标准,30%-50%的人在一生的某些时刻都曾患有抑郁症。有报告称,至2010年,世界发病率前15位疾病中,抑郁症很可能将位列榜首;到2020年,单向重型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二大原因,仅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抑郁症的具体症状,以便我们判断识别,从而进一步有效加以预防。

周女士今年40岁,有不错的职业和收入,患有失眠症7年了,每天晚上难以入睡,睡着了又容易醒,特别是凌晨三、四点钟醒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觉得时间好难熬,胃口也越变越差,体重也减轻很多,有时汗多、心慌、紧张、心情糟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白天工作的时候感觉头痛、记忆力明显下降,头脑反应也慢了,脑子空荡荡的,感觉没有精力完成工作。后来就辞职了,辞职后在家做家庭主妇,也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什么都不想做,每天都是度日如年。丈夫受不了周女士这个样子也离了婚。自此后周女士的情绪更加低落,整天唉声叹气,对什么都更没兴趣没热情,大部分时间独自呆坐家中,有时哭泣,有时自怨自艾,说自己一无所用,还连累了亲人,近期多次流露出自杀的念头,亲朋好友的劝慰和鼓励无济于事,服用多种安眠药也无明显效果。

周女士的表现便是典型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主要表现为:

情绪障碍: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有的曾说过“要不是因为父母、妻儿,早已了却此生”;其中也确有付诸行动造成不良后果的,手段也很残忍。

思维缓慢及自我评价降低: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导致自杀、自残。

精神运动迟缓:患者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有时闭门独处,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不能料理家务,严重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其他症状:患者常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失眠严重,多数入睡困难,噩梦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入睡。抑郁症常表现为晨重夜轻的规律。

伴随症状: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而且总是伴有机体的某些变化,如口干、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有时因躯体症状突出而掩盖了抑郁症状,造成一时误诊。  抑郁症不仅仅表现为上述种种症状,有时候也会表现出攻击倾向。

40岁的老张脾气越来越不好,整天烦躁不安。因为工作上应酬多,老张常在外面吃饭喝酒,几乎天天都不醉不归。妻子劝他少喝酒,他却破口大骂,动手打了妻子。妻子忍无可忍,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老张更加苦闷,开始变本加厉地酗酒,喝醉了还与人大打出手。有一次他情绪失控,大呼活得辛苦,没人理解,还举起酒杯砸伤了上来劝阻的同事。他被同事送到医院,才知道患了抑郁症。

很多男士在内心抑郁苦闷的时候,不愿意向人倾诉,都选择“借酒消愁”这种方法,有的甚至选择吸毒,将抑郁症的那种孤立、退缩、对生活没兴趣的表现都隐藏起来,不愿谈及自己的心理感受,把痛苦来源归结到周围人身上,通过暴力宣泄和掩饰自己的抑郁、苦闷。

另外,还有许多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和我们习惯概念上的抑郁症截然相反。

武汉王女士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员工。工作中她时刻保持着具有亲和力的微笑,然而一回家,她动不动就和老公吵架,甚至还因此出现了其他生理问题。王女士自己也说,哪怕心情再郁闷,工作中也要保持精神饱满,一旦回了家,却总是情绪低落,不愿说话。

吴先生从工作那天起,就像“铁人”一样不知疲倦,同事都说他能力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就是有时过于自信,甚至有些狂妄。他常说:“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在亲人眼里,他是家人的主心骨,是父母的好儿子。只有妻子知道,他最近情绪越来越不好,常常刚刚还在对别人颐指气使,回到卧室就无端地自卑,唉声叹气,还会哭个不停。P11-13

序言

寻找失去的快乐,共建快乐的心灵家园

你能想象吗?央视著名主持入崔永元曾经患有抑郁症;著名影视明星葛优曾被严重的焦虑困扰,台湾影视红星贾静雯因为离婚事件也曾常常以泪洗面;韩国崔真实、安在焕、郑多彬等多名影星相继自杀……。这些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被无数光环笼罩着的名人应该有着他人无法比拟的快乐和幸福,但他们却一样有着不寻常的烦恼。再多的财富、再耀眼的光环也无法帮助人守护自己的心灵乐园。

郁闷、无聊、没劲.这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压抑、气愤、紧张、抑郁也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羁绊。在物质已经相当富足、科技已经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本该享受和体验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快乐,可是缘何现代人却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折磨着,逃不出不良心境的桎梏?

心理学家指出:“在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不好的情绪及恶劣的心境了。”

美国有人最近做过一项各民族快乐指数调查,对22个国家总共2万多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美国46%的人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英国36%,印度37%,而中国,只有9%的人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为什么中国人的快乐指数这么低?莫非中国人没有快乐基因?不然,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人在闲暇时最聪明和最理智的,他们能够发现许多生活的快乐。罗素也曾盛赞中国人具有极大的创造快乐的能力。

那么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哪里去了?谁是偷走我们快乐的罪魁祸首?我们该怎样防止我们的快乐丢失?

各种负面情绪、自身的人格缺陷、面对挫折的错误应对方式,常常让人在痛苦中煎熬。这本《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心理按摩篇》帮助现代人分析了人们不快乐的心理原因,寻找了排解痛苦的心理良策,对人进行一种心理上的按摩,构筑了防止快乐丢失的防火墙。

让我们共同创建我们快乐的心灵家园吧!

解希静 顾伟泉

2010年8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心理按摩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解希静//顾伟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36394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1-49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