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学阴阳观研究/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郭君铭编著的这本《易学阴阳观研究》是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周易》经传中的阴阳观和变易思想;汉代易学中阴阳理论的系统化;道学义理派易学的阴阳变易思想;明末清初王夫之对易学阴阳观的总结:“一阴一阳之道为易之全体”。

内容推荐

郭君铭编著的这本《易学阴阳观研究》以易学的阴阳观为考察对象,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周易》经传及其历代注解文本中搜寻古代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发展的轨迹。全书共四章。首先考辩《周易》卦爻辞蕴含的思维倾向,从源头上探讨《周易》古经与阴阳思想的结合点,梳理《易大传》所开拓的阴阳变易思想的基本模式;然后选取易学史上阴阳变易思想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两汉与两宋时期几位重要思想家的易学思想加以剖析;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古代易学阴阳观的总结者。通过对易学中阴阳对待思维形成及演进路径的勾勒,重点对易学中的阴阳相荡、致极则反、阴阳对待、阴阳流转、阴阳协和等命题作出梳理。《易学阴阳观研究》通过对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易学家对易学阴阳辩证关系的理解、认识,力图发掘易学阴阳观的内核与特质,考究阴阳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诸领域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周易》经传中的阴阳观和变易思想

 一、《周易》古经中的对待观和转化意识

(一)爻画、卦象中体现的二分原则

(二)从卦序编排看对立面之间的关系和对立的种类

(三)卦名和卦爻辞中的对待观和转化变易意识

 二、通行本《易传》对古经的哲学升华

(一)易与阴阳

(二)《彖传》中的辩证思想

(三)《系辞》概括提炼的阴阳变易原理

第二章 汉代易学中阴阳理论的系统化

 一、汉易对易学问题和概念的凸显

 二、京房对阴阳变易思想的拓展

(一)京房对易的理解

(二)京房易学的重要思想基础——卦气说

(三)京房的易学新体系

(四)京房易学体系中的辩证思想

 三、扬雄《太玄》世界图式对阴阳消息原理的阐发

(一)《太玄》的世界图式

(二)“阴阳更巡”与“罔直蒙酋冥”

(三)“三仪同科”的“阴阳消息之计”

(四)“好其所新”与“因循革化”

第三章 道学义理派易学的阴阳变易思想

 一、程氏易:“随时变易以从道”

(一)程氏之“易”

(二)“所以阴阳者是道”

(三)“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四)“往来屈伸感应之理”和“物极必反”

 二、横渠易:“气之生即是易是道”

(一)“八卦本天道”的易学观

(二)“凡象皆气”

(三)“一物两体”

(四)“太和”细缊背景下的变与化

 三、朱子易:“道之体用,不外乎阴阳”

(一)“稽实待虚,存体应用”

(二)“易只是一阴一阳”

(三)“道是太极”

(四)“有是理,便有是气”

第四章 明末清初王夫之对易学阴阳观的总结:“一阴一阳之道为易之全体”

 一、“乾坤并建以统易”

 二、阴阳有实之谓诚

 三、独阴不成,孤阳不生

 四、太极者,无所不及也

 五、神者,道之妙万物者也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学阴阳观研究/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君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57459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2013019943
中图分类号 B221.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