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真实的谎言(印象派)/艺苑下午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艺术普及读物《真实的谎言:印象派》里,编者李海亭尽可能全面地将印象画派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及逸闻趣事呈现给广大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品味出那多姿多彩的真谛,读出思想,品出文化。

内容推荐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影和帷幔,浸润过芬芳的薰衣草花香,投洒在身上、衣裙和点点斑驳的角落,品着淡淡幽香的下午茶,翻阅起沁着淡淡幽香的书简,开始那迷人的艺苑之旅吧……

《艺苑下午茶丛书》全力打造权威的艺术赏析名篇,截止目前共推出西方绘画赏析类25种,本书《真实的谎言:印象派》就是其中的一种,介绍了:印象派历史,印象派年表,印象派代表画家——马奈、莫奈、毕沙罗、德加、雷诺阿、西斯莱等内容。

《真实的谎言:印象派》由李海亭编著。

目录

印象派历史

印象派的奠基人——马奈

“印象派中的印象派”——莫奈

印象派的核心人物——毕沙罗

冷峻、孤傲的印象派画家——德加

印象派的裸女画家——雷诺阿

“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西斯莱

印象派其他重要画家

印象派年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830年7月10日毕沙罗出生于西印度群岛中的圣托马斯岛(也有资料显示出生在丹麦圣多马的安蒂尔岛),祖籍法国波尔多。父亲亚伯拉罕·加百列·毕沙罗是一个葡萄牙一西班牙系犹太人。父亲在岛上开了个百货店,生意挺红火,算得上当地的一个富商。在阿米里埃港拥有很大的钢铁器具业。母亲拉格尔·孟沙诺是殖民地的白种人。毕沙罗虽然自小喜爱绘画,但得不到父母亲的支持,只得靠自学。父亲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

在毕沙罗11岁时(即1841年)被送往巴黎学习,在读书的这段时间里他住在位于巴黎附近的帕希。这时毕沙罗的素描天资已脱颖而出,他生来就有画画的渴望。每当拿起一支铅笔或钢笔,他不是在练习本上做笔记,而是情不自禁地画下圣·托马斯港风景。他喜欢悄悄地待在德隆宁根斯·加德大街上商店的门口,用速写本画下那些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穿着花哨,在街上购物、喝酒和追逐女人的水手们。在萨佛里寄宿学校时,他的素描天分就受到了赏识,老师在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一种见什么就要画出来的冲动。他不仅竭尽有限的所知教毕沙罗,而且还在他14岁时送给他一本塞缪尔·普鲁特所著的《素描简易教程》。就是在临毕业那年,这位老师还每月一次带毕沙罗和另外一两名学生去奥古斯持·萨弗里的画室观摩。

期间他迷上了油画。17岁(1847年)又回到圣多马经商,在一家商号里做职员,在闲暇时他就到港口码头为装卸货物的工人画一些速写。后来巧遇丹麦画家弗里茨·梅尔伯,这个年轻的丹麦人。22岁时就曾在哥本哈根美术学院展出过两幅画作,这是非同寻常的成就。1851年之夏梅尔伯受哥本哈根美术学院之命来画圣多马这一丹麦海港,在港口遇见了毕沙罗。他们相见甚欢。“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位画家”,毕沙罗说,“这个岛上只产棕搁树和朗姆酒,却不出画家。”很快,他们便商议去委内瑞拉寻找自己的理想。毕沙罗只能偶尔把朋友带到家里来。毕沙罗一家素来热情好客,然而他的母亲早已为自己儿子迷恋绘画而担惊受怕,因而便把弗里茨看做是一种不妙的影响。毕沙罗对从商毫无兴趣,想专门画画,但父母坚决不许,认为靠画画不可能养活自己。1852年。毕沙罗毅然离家出走,流浪到委内瑞拉。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热爱的绘画事业当中去。在那里。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批油画。毕沙罗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深情地承认认识梅尔伯的意义,说这是他事业命运的转折点。他曾这样回忆道:“1852年我在圣多马是一个收入较高的商业职员,但我不愿在这个岗位上……我断然抛弃我的一切,前往卡拉加斯。从此。我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刀两断。”最后,父母不得不妥协,送他去法国学习绘画。当然,父母的希望只是物质上的。希望这种投资能够换来金钱和名气的回报。

比起马奈在官方沙龙的遭遇,毕沙罗幸运多了,自从1859年首次有作品入选沙龙后,从1860年到1870年除了两次外,他几乎每年都有作品在沙龙展出。但是毕沙罗并不满意学院派的艺术,他是一位很关注革新的艺术家。1870年,他为躲避战火来到伦敦。但从伦敦回国后,他却被剥夺了参展资格。自此,他的命运就和印象派画家紧紧扣在一起。1859年与马奈和莫奈结识并参加了巴黎的1863年的落选沙龙。这种爱好决定了他在沙龙的命运。《卢弗申通往凡尔赛的路》是毕沙罗1870年的作品,画家的风格,在这一时期已基本形成。这是一幅描绘城市景色的油画,观赏者通过画面感觉到的,却是一种浓郁的田园味道。和煦的阳光映照着整洁的街道,花草树木呈现出清爽透明的质感。天空、地面、植物和人物,相互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人不由感触到轻松愉悦的情调。

1870年的伦敦之行,令他在绘画技巧上,受到英国画家透纳和康斯太布尔的启发。尤其是在表现外光方面,他摒弃旧的表现手法,突出大自然中的阳光感,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4年之后,毕沙罗又完成了一幅以翠绿色为基调的风景杰作《蓬图瓦兹附近的采石场》。毕沙罗的这幅画,是他自鲁弗申迁至蓬图瓦兹后画的。在色彩处理上,显得特别粗犷奔放。树干和枝叶近乎黑色,山石和小路被烈日照成白色。这种强调整体性的画技,浓缩了库贝尔的宽阔概括。塞尚的坚固厚实,画面上一切物体的轮廓,都让位于闪动的空气与跳跃的光色,这与莫奈优雅轻盈的笔触颇为相似。此时。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光色的研究中。

P99-102

序言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恬淡地泡一杯浓茶,慵懒地靠在休闲椅上,翻开一本具有清新艺术气息的书籍,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滋味,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有人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是一本打开的书,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读法,自然也就有一百种感受。正如品茶要品出滋味一样,读书也要读出品味。品味艺术,感悟人生,总不免有所感触,或长叹,或欣然,感触愈多,收获愈多。

从一部书籍,可品味人生,无论这世间事物如何变化,只有艺术,才是最有品赏价值的,而品赏出来的艺术真谛,更是永恒的,它教导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去探究世界;用艺术的眼光去品味人生。

在书里,我们以一个个艺术流派和活生生的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及逸闻趣事,尽可能全面地呈现给广大的读者,通过阅读品味那多姿多彩的真谛。相信在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画家和流派中,读者自会有自己的一番仁智见解。因为我们相信,从书本中可以读出思想,从叙述中则可以品出文化。

全书力求从文化艺术普及的角度入手,使人们在不经意间浏览了从爱琴海的古希腊到亚得里亚海的意大利;从阿尔卑斯山麓的德国、奥地利,到具有浓烈狂放和浪漫气息的西班牙和法兰西;从恬静理智的英格兰到宽广豪放的俄罗斯……

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之旅,使我们感受到:艺术来自艺术家的灵魂,它并不羞于面对富于挑战的文化,也不试图去匹配社会的标准。艺术是艺术家们要传递的思想,尽管有时在外人看来并不是完美的。

艺术家是生命杰作的创造者,他们用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来书写人类文明的华彩乐章。他们为人类生命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欢乐、梦想与希望,为我们的精神创造出了广阔的自由生存空间。

当下,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人们迫切需要心灵得到某种补给,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艺苑下午茶丛书”具有令人难以忘却的浓郁茶香的味道,使得我们在匆忙、烦琐和躁动的生活间隙中,得以品味艺术的美妙和真谛,从而近距离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无穷魅力。

邓国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真实的谎言(印象派)/艺苑下午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海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4487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09.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4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