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醒木惊天连阔如(典藏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彭俐所著的《醒木惊天连阔如(典藏本)》用68个“故事”或“话题”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人的传记,以此来表示对传主连阔如先生68岁生命历史的敬意和怀念。相信每一个生命走过他的一生一世,都会有些值得用语言文字记述的内容。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物质,或有过多少物质的享受,却在于你拥有多少源自他人和社会的记忆与念想。

内容推荐

彭俐所著的《醒木惊天连阔如(典藏本)》内容简介:评书大师连阔如是一位报纸编辑、一位作家,他的名著《江湖丛谈》,不仅写得漂亮,而且充满了揭露鞭挞江湖黑暗、歌颂真善美的勇气。他曾是曲艺界的领袖人物,率领着曲艺演员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慰问“最可爱的人”。他还曾是抗日的爱国志士,当然更是一位走进千家万户的评书大师。他还练过武,拜过京城武术名家“醉鬼张三”为师,可谓是“文武双全”。《醒木惊天连阔如(典藏本)》客观地评价了连阔如在评书领域的非凡成就,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到很多北京文化、民俗和中国曲艺史的知识。

目录

引 子

一、暮生儿大器晚成

二、五龄童无处觅私塾

三、外祖母过世,小外孙孤单

四、听秀才讲八国联军攻打北京

五、自编顺口溜:《日本兵,罗圈腿》

六、天桥学认字,笔墨是白沙

七、天天看不够“耍把式”

八、七岁孩子做“卧底”

九、八岁失学,东安市场兜圈子

十、好好照相馆,毁于温柔乡

十一、不做店小二,只身闯天津

十二、天津租界跟踪假乞丐

十三、西洋寓所认识“敲托(托儿)”

十四、“三不管”偷学说书

十五、烟台受骗,大连受窘

十六、营口一游:“我付茶钱,你说故事”

十七、大连西岗子,人头换银子

十八、《实事白话报》寻人启事:“寻找毕连寿回家”

十九、 24岁拜评书艺人李杰恩为师

二十、母亲说:“给三儿找个大眼睛的媳妇”

二十一、北京说书人的黄金岁月

二十二、而立之年——报刊自由撰稿人

二十三、33岁做《民声报》编辑

二十四、与金禅雨先生论争评书起源

二十五、“连阔如广告社”名声显赫

二十六、与“祥子”同桌用餐

二十七、披露黑幕写奇书——《江湖丛谈》

二十八、拜京都武侠“醉鬼张三”为师

二十九、为艺人名誉平反:“下九流中无艺人”

三十、率先在北京“触电”的评书家

三十一、四拨儿“书腻子”相互PK

三十二、京津两地报刊盛赞“八臂哪吒”

三十三、为尚小云荣春社排演京剧《东汉》

三十四、吴佩孚大宴宾客连阔如拂袖而去

三十五、称评书为“伟大艺术”

三十六、英千里说:“连阔如是爱国的”

三十七、郝德元逃跑时转念一想:别去连阔如家了

三十八、农历四月十八日,不再祭拜祖师爷

三十九、周总理称赞:“一人就是一台戏”

四十、前门箭楼上,带头表演“新曲艺”

四十一、对相声演员李文华直言相劝

四十二、“别只顾拆城墙,要好好补文化”

四十三、中国曲艺家协会奠基人之一

四十四、举荐郝寿臣当北京戏校校长

四十五、彭真委派赴朝慰问团曲艺大队长

四十六、远赴川藏动员民众抗美援朝

四十七、宋世雄“解说”小时候偶像

四十八、李滨声向连阔如讨教评书艺术

四十九、周总理问:“你的子女说评书吗”

五十、 40年说书生涯,105分钟录音资料

五十一、人人有耳人人“录音”

五十二、1955年致信在美国的郝德元

五十三、 1957年春,为民间艺人鸣不平

五十四、“右派分子”的12小时生死抉择

五十五、六十万分之一的滋味

五十六、 父亲收女儿做徒弟,连桂霞改名连丽如

五十七、评书评书,“评”字是金

五十八、嘱咐女儿:“懂多大的人情,说多大的书”

五十九、父女俩座谈《三国》

六十、自创“人物赞”仅存不足百分之一

六十一、与社科院学者畅谈评书

六十二、美国教授的第一位老师

六十三、困顿之中的连阔如

六十四、连派评书观众评

六十五、惊读《连阔如认罪书》

六十六、孙子连志成说:“爷爷他不懂《三国》”

六十七、违心承认加入了国民党

六十八、去世八年后,召开平反追悼会

附录一:连阔如先生年表

附录二:连阔如参加女儿的家长会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拍醒木惊天地,犹忆书魂连阔如。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6月25日出生的连阔如,可谓“老北京人”。他既是20世纪中国曲艺史上颇有建树的人物,同时也是中国民间艺术孕育出的国宝级人物,还是传统的中华民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我们记述他从贫儿到评书巨匠的生平事迹,就是在为现代中国文化艺术史保存一份珍贵史料,因为他炉火纯青、冠绝一代的评书艺术,属于中国文化,也属于世界文化。

说书人,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他咳唾珠玉,吞吐乾坤,能说出你的梦,说醉你的心。他统率着语言文字的千军万马,纵横驰骋,气魄犹如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又像恺撒。他用洪钟大吕的嗓音,构筑一个神奇的故事王国,占据亿万人的心魂,永久!

说书人让后人说,谁曾想过?算命人被他人算,谁曾见过?江湖人谈江湖古今无二,传奇人话传奇中外无多。无人不知无人知,人皆识者人不识,此乃世间奇伟瑰怪之人的命运。一生坎坷,一生磊落;半是辉煌,半是萧索;来的嫌晚,去的恨早;生得凄然,死得落寞。叹一声连阔如——有多少话说!

连阔如是一座桥。

他以诗人气质和学者风范,通过他雅俗共赏的评书播讲与著述,沟通了江湖艺术与庙堂文化,缩短了农耕社会民间俗文化与工业社会雅文化之间的距离,使传统评书真正登上了主流文化的艺术殿堂。他不仅以江湖艺人的身份潇洒步入大学校园的讲堂、社会科学研究院演讲台,更用他的一杆笔将乱世的江湖黑幕大白于天下。他还是中国曲艺史上最早懂得利用现代传媒、最早与报刊联姻、最早“触电(广播电台)”的曲艺开拓者与先贤。

连阔如是一本书。

他的一生跨越“三个时代”: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并至少从事过“九个职业”:餐厅跑堂、说书人、算命先生、药店掌柜、广告经理、小报记者、专栏作家、民俗专家、政府官员……因他的经历太多、太丰富,而又去世得太早、太快,所以,他的这本人生之书的“散页”不少,殊为遗憾。他曾用毕生的精力为天下苍生说书,而关于他自己的这本书却延迟到他百年诞辰之后才得以面世,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连阔如以一介寒士浪迹江湖,从艺为文又习武,卓有所成,堪称从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平民英雄。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普通的生命,从社会底层向艺术与学问的殿堂勇敢迈进,更叫人心动了。他平生至少做了六件事,不能说事事完美,却也件件奇崛。

首先,他是一位说书人, 《三国》、《水浒》等倒背如流,自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声震九州八方,听者无不着迷。

同时,他是一位著书人,所撰《江湖丛谈》洋洋40余万字,为民间江湖行当及艺人写传写史,给社会学、民俗学、北京史学增添重要史料,乃一册奇书。

他还是中国曲艺界有史以来第一位广告人,1938年在琉璃厂开办“连阔如广告社”,并在电台承包广告时段,业务范围为当时北京城首屈一指,任广告公会主席。

他也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占卜先生,研究《易经》,以“乐天居士”的名号开算命馆批八字,排在京城八大同行之列。

他又是一位武林中人,曾拜京城有名的武侠“醉鬼张三”为师,常年闻鸡起舞,健体强身。

他更是1949年后新中国文艺界的活动家、领导人之一,多次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勉励,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两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全国少数民族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理事、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副主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等,还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长出入枪林弹雨中……

传奇人生,世所罕见。

不幸的是,连阔如晚景凄凉。自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直至“文革”后期病逝,他一直被冤屈,被零落,被迫害,被折磨。其生前,没受到公正对待;死后,亦未有客观评价,甚至渐渐被人们忘记了。然而,时间是一位秉公无私的评判者,历史是性能良好的过滤器,不该埋没的不会埋没,不该显赫的不会显赫。

明年,2013年,就将是评书艺术大师连阔如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年。而去年,2011年,从江苏省泰州市传来一个好消息,在这座有“凤凰城”美誉的城市,正在筹备、建设一座现代化的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该馆将计划建造10位中国评书评话大师的雕像,这其中就有为中国曲艺奉献多多、功勋卓著的连阔如先生。

精魂不死,书魂不灭。

连阔如睡了,留下一方醒木。P1-3

序言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连阔如的名字我已经十分熟悉。那时说评书最火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赵英颇,一个是连阔如。赵英颇的声音非常风格化,慢条斯理,莫测高深,引人入胜。连阔如的书,则说得豪气十足,快人快语,洪亮浩大。我常常在放学后从“话匣子”里听连先生的评书,他的说书更能满足我自幼便有的急脾气。

解放前夕,一次听连阔如说书,连先生跳出故事发表起评论来,盖因为有人在报纸上著文抨击电台播送的曲艺节目,称之为“靡靡之音”,并把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的不兴旺归咎于曲艺。看来文艺误国之说也是源远流长。连阔如的反驳义正词严,势不可挡,我知道,连先生不但说书,而且是一个敢管闲事、敢发表意见而且极聪明并富有责任感的人。

那时我家住西四附近,在一次游玩时经过沙滩,看到过沙滩的一个连阔如广告社招牌。说明连先生不但说书,而且有所经营,是一个积极生活的有潜能的人物。

此后是50年代后期,忽然看到他也成了右派,呜呼。

再此后,我的一个近亲家住光明楼,与连阔如的女儿连丽如相邻,我的女儿与连丽如的女儿丫丫又是同学、好友。不久,“文革”结束之后,我有幸听过连丽如的评书,自有乃父之风。我很为连阔如先生的后继有人而欣慰。

现在,彭俐同志的《醒木惊天连阔如》一书出版了,作为一个与连先生和他的女儿有缘的人,我写这么几句,以为对连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后记

时间过得太快,思想显得很慢。

200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人物传记《醒木惊天连阔如》的情景历历在目,责任编辑王树清付出的辛劳感念至今,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和地坛公园书市分别举办的签名售书的热闹场景恍如昨日。这本书,因为先后在《北京晚报》、《作家文摘》、《曲艺》杂志等报刊连载,并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由连阔如的女儿连丽如声情并茂地连续播讲而产生巨大反响。

转眼到了2011年,中华书局拟定重新出版这本20世纪中国最伟大说书人的传记,让作者有机会弥补先前写作的疏忽和缺憾,补充进一些最新发现的、很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料,使得传主的生平事迹更加翔实,更加准确,也更加生动有趣。早先,我就有一个心愿,想用说书人惯用的开场白的方式,来做传记的每一章节的“开脸儿”。“开脸儿”的话不多,就两句,但是那个意思,这回做到了。

作者另一个在前一本书中未了的心愿,在这本书里也完成了,即用68个“故事”或“话题”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人的传记,以此来表示对传主连阔如先生68岁生命历史的敬意和怀念。相信每一个生命走过他的一生一世,都会有些值得用语言文字记述的内容。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物质,或有过多少物质的享受,却在于你拥有多少源自他人和社会的记忆与念想。

正像本书的前言所言,明年,2013年就将是评书大师连阔如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因此,在这样的时刻出版这本传记具有特殊意义。

感谢中华书局,感谢编辑宋志军、梁彦、林玉萍。

彭俐

2012年1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和我们的时代似乎都忘记了曾经有个曲艺界的领袖人物,一个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知识的评书大师连阔如。但人民没有忘记他。他活在人们的记忆中,活在人们的传说中。

这本《醒木惊天连阔如》,也如醒木一样廓清成见的迷雾,让人们认识一位出离人们想象的艺术大师。

——苏叔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醒木惊天连阔如(典藏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84399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5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4:57